用于皮肤检测的可拍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8504发布日期:2018-09-21 22:08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肤科临床诊断拍摄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皮肤检测的可拍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皮肤科的诊断拍摄领域,同一个设备对皮肤拍摄成像的功能比较单一,拍摄不同功能照片需要不同的设备。众所周知,医疗领域的设备均极其昂贵,可见,医疗领域中功能单一的昂贵设备是一种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够用于拍摄普通皮肤照片,又能够用于拍摄对比明显鲜明的高反差照片的用于皮肤检测的可拍照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皮肤检测的可拍照装置,包括有一体成型的机身,所述机身为方形结构,所述机身的一侧设置有相机,所述机身的另一侧的侧壁为喇叭状,所述侧壁上设置有灯条,所述灯条外部设置有反光罩,所述反光罩卡置在机身内部,所述反光罩的外部设置有滤光片。

进一步地,所述相机的一侧设置有前盖,所述相机的一侧卡置在前盖内,所述相机的另一侧卡置在机身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前盖上设置有多个控制相机拍摄和查阅图片的按键。

进一步地,所述滤光片的外部设置有后盖,所述后盖为框架结构,所述滤光片卡置在后盖内部,所述后盖卡置固定在机身上。

进一步地,所述灯条为铝基板结构,所述灯条为两条并分别成一定角度安装在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灯条的两端设置有定位孔,并通过定位孔固定在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灯条的中部设置有白光LED灯,所述白光LED灯的两侧设置有紫外线LED灯。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反光罩的表面镀设有光学反射膜。

本实用新型既能够用于拍摄普通皮肤照片,又能够用于拍摄对比明显鲜明的高反差照片的用于皮肤检测的可拍照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皮肤检测的可拍照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灯条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皮肤检测的可拍照装置的效果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皮肤检测的可拍照装置的效果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皮肤检测的可拍照装置的效果图三;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皮肤检测的可拍照装置的效果图四;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皮肤检测的可拍照装置的效果图五;

图8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皮肤检测的可拍照装置的效果图六。

图中,1、前盖,2、相机,3、机身,4、灯条,5、反光罩,6、滤光片,7、后盖,8、定位孔,9、白光LED灯,10、紫外线LED灯,11、铝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皮肤检测的可拍照装置,包括有一体成型的机身3,所述机身3为方形结构,所述机身3的一侧设置有相机2,所述机身3的另一侧的侧壁为喇叭状,所述侧壁上设置有灯条4,所述灯条4外部设置有反光罩5,所述反光罩5卡置在机身3内部,所述反光罩5的外部设置有滤光片6。

本方案所用相机2为普通数码相机,在拍摄紫外光照明下的病患部位时,需要避免环境自然光对拍摄的影响。在上述高均匀性的照明条件下,同时调整适宜的快门时间、光圈数、ISO值、EV补偿值来拍摄出紫外光照射下的高对比高反差图片。

所述相机2的一侧设置有前盖1,所述相机2的一侧卡置在前盖1内,所述相机2的另一侧卡置在机身3内部。所述前盖1上设置有多个控制相机拍摄和查阅图片的按键。所述滤光片6的外部设置有后盖7,所述后盖7为框架结构,所述滤光片6卡置在后盖7内部,所述后盖7卡置固定在机身3上。

反光罩5内侧有一滤光片6,320~680nm波段反射率>98%,其由外侧的后盖7固定。机身3前侧布设一可拍摄紫外光照的数码相机,并通过前盖1固定,同时前盖1上设置有若干个按键,用于操作相机拍照、查阅图片等操作。

所述灯条4为铝基板11结构,所述灯条4为两条并分别成一定角度安装在侧壁上。所述灯条4的两端设置有定位孔8,并通过定位孔8固定在侧壁上。LED灯条4安装在机身3上,灯条4所成的角度由机身3上的灯条定位面的倾斜角所决定。该角度与反光罩5的反射膜层配合,可以实现均匀的照明效果。

所述灯条4的中部设置有白光LED灯9,所述白光LED灯9的两侧设置有紫外线LED灯10。所述反光罩5的表面镀设有光学反射膜。每个灯条4上均分布两个紫外线LED10和一个白光LED灯9。白光LED灯9用于拍摄普通皮肤照片,紫外LED灯10用于拍摄对比明显鲜明的高反差照片。

工作时,灯条4发出的光线通过反光罩5上预留的通光孔射出,并通过反光罩5反射混光后经滤光片6处理后照射到人体皮肤表面并被人体皮肤反射,反射光线包含了人体皮肤的病患信息,包含人体皮肤病患信息的光线进入相机镜头并成像在相机感光元件上,再通过数据算法处理,形成人所能识别的包含皮肤病患信息的照片,可以直接供检测人员分析诊断。

LED为朗伯辐射体,通常在180度立体角内都有光能辐射,个别LED可以超过180度辐射。LED在立体空间内的发光强度并不均匀,垂直于发光面的发光强度最大,随着发光角度的增加,发光强度逐渐减小,其一般遵循余弦定理分布,LED光源的发光角度定义发光强度衰减到最大发光强度一半的角度。

如图3所示,在本方案中,LED不能选择发光角θ为120度的普通LED,θ必须小于120度且与LED灯条夹角α进行精确设计并光学仿真后确定。如图3所示,本方案所选用的LED发光角发光角θ远小于120度,单个LED灯条所照明的拍照区域设计为小于1/2拍照区域(图中网格区域)。

如图4和图5所示,实际光学应用时,标称发光角θ之外的光线依然有不小的能量输出,因此在本方案中对此光线进行了进步一应用以提高光效。在发光角θ左侧β角内的光线经过LED发射后,直接照射到拍照面上的B区,而在发光角θ右侧γ角内的光线发射后,经过反光罩反射后照射到拍照面上的C区,为了达到良好的反射效果,反光罩表面需镀光学反射膜,反射波段为320~680nm波段反射率>98%。B区与C区刚好形成连续照明区域,由于B区与C区所用的LED发射角度不同,B区的光照度高于C区,B区与C区最终与A区进行交叠。最终单个灯条形成的照明均匀性分布曲线如图6所示。

如图7、图8所示,同时由于两边的灯条成对称分布,最终左右两条灯条的照明ABC区再次发生交叠,可以输出均匀性良好的照明效果,从光学仿真软件进行建模仿真,优化设计后,照明面均匀性可达80%以上。两个灯条混光优化后的照明均匀性分布曲线如图7、图8所示。

在320~400nm波段的光线照明下,皮肤组织的病患部位外观与正常部位对比鲜明,界限清楚。不同的皮肤病变在本装置照射下表现存在明显差异,白癜风的皮损为纯白色,而脱色素性痣、白色糠疹、结节性硬化、炎症后色素减退斑、麻风的色素减退斑等在本装置照明下为黄白色或灰白色;花斑癣为棕黄色或黄白色。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