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5431发布日期:2018-10-02 18:19阅读:9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喉部发音锻炼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电子喉。



背景技术:

电子喉是带有一个塑料振动膜的手握式半导体装置,大小与电动剃胡刀相仿,为了能发出声音,电子喉的末端被放置在颈部颈前侧的最佳发音点上,将声音传入咽部构成语言。申请号为92105838.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康复医学的人工发音电子辅助装置。该产品由外壳、顶盖、电脉冲——机械振动能量转换器、主、副电路板、音量、音调控制电位器、内置式电源插座、开关钮、电池和底盖所构成,其电路由CMOS集成电路原件、VMOS功率场效应原件组成的电子脉冲发生器电路、电子脉冲宽度调制电路及电子开关功率放大电路所组成。上述专利存在电池容易松动导致断电,影响正常使用,而且按钮位置布置不合理,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电子喉。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电子喉,包括主壳体、发音板,所述主壳体内部尾端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上方设置有电池插针,所述主壳体尾部设置有后盖,所述主壳体中部外壁上设置有充电插孔,所述主壳体中部外壁上设置有电源按钮,所述电源按钮前端设置有功能按钮,所述电源按钮后方设置有电路板,所述主壳体内部前端设置有磁铁,所述磁铁上设置有线圈,所述线圈前方设置有所述发音板,所述主壳体前端设置有前盖,所述前盖与所述发音板之间设置有防尘圈。

进一步的,所述主壳体采用航空铝材制成,所述蓄电池镶嵌在所述主壳体内部,所述蓄电池为可充电式锂电池,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电压为9V。

进一步的,所述后盖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主壳体尾部,所述充电插孔镶嵌在所述主壳体上,所述充电插孔为USB插孔,所述充电插孔与所述蓄电池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前盖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主壳体前端,所述前盖外部为锥形结构,所述前盖上可安装口腔发生器。

进一步的,所述防尘圈为橡胶圈,所述防尘圈卡扣在所述前盖与所述发音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线圈的发音杆插入所述发音板内,所述线圈尾部与所述磁铁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按钮共有两个,两个所述功能按钮和一个所述电源按钮呈三角形分布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均采用航空铝材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插针共有两个,所述电池插针采用卡式插口与电池仓相连接。

上述结构中,患者手持电子喉,所述发音板粘附于皮肤,用拇指按压所述电源按钮启动电源,然后按压所述功能按钮选择声音的大小和频率,喉部动作时所述发音板带动所述线圈在所述磁铁内移动从而产生声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电池安装牢靠,电压输出稳定,按钮布置合理操作方便,同时防水、防尘、防摔效果好,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子喉的内部结构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子喉的外部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后盖;2、蓄电池;3、电池插针;4、电路板;5、线圈;6、前盖;7、防尘圈;8、发音板;9、磁铁;10、功能按钮;11、电源按钮;12、主壳体;13、充电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电子喉,包括主壳体12、发音板8,主壳体12内部尾端设置有蓄电池2,蓄电池2上方设置有电池插针3,主壳体12尾部设置有后盖1,主壳体12中部外壁上设置有充电插孔13,主壳体12中部外壁上设置有电源按钮11,电源按钮11前端设置有功能按钮10,电源按钮11后方设置有电路板4,主壳体12内部前端设置有磁铁9,磁铁9上设置有线圈5,线圈5前方设置有发音板8,主壳体12前端设置有前盖6,前盖6与发音板8之间设置有防尘圈7。

进一步的,主壳体12采用航空铝材制成,蓄电池2镶嵌在主壳体12内部,蓄电池2为可充电式锂电池,蓄电池2的输出电压为9V,后盖1通过螺纹安装在主壳体12尾部,充电插孔13镶嵌在主壳体 12上,充电插孔13为USB插孔,充电插孔13与蓄电池2相连接,前盖6通过螺纹安装在主壳体12前端,前盖6外部为锥形结构,前盖6上可安装口腔发生器,防尘圈7为橡胶圈,防尘圈7卡扣在前盖 6与发音板8之间,线圈5的发音杆插入发音板8内,线圈5尾部与磁铁9固定在一起,功能按钮10共有两个,两个功能按钮10和一个电源按钮11呈三角形分布排列,前盖6和后盖1均采用航空铝材制成,电池插针3共有两个,电池插针3采用卡式插口与电池仓相连接。

上述结构中,患者手持电子喉,发音板8粘附于皮肤,用拇指按压电源按钮11启动电源,然后按压功能按钮10选择声音的大小和频率,喉部动作时发音板8带动线圈5在磁铁9内移动从而产生声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