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引导管专用打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51918阅读:870来源:国知局
指引导管专用打孔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孔器,具体的说是一种指引导管专用打孔器。



背景技术:

临床在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当患者的左主干开口或者右冠开口有病变时,指引导管到位开口后往往会引起冠脉开口的坎顿,阻挡冠脉血流,出现冠脉压力丢失,诱发胸痛、低血压、甚至室颤的危险。因此临床医生往往需要对冠脉的指引导管进行钻孔,往往需要钻4-6个侧孔,目前临床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利用手术中20g的注射器针头进行钻孔,采用注射器针头钻孔有如下弊端,因为指引导管为外径6F-7F(直径为2-2.3mm)的圆形中空管,表面较光滑,钻孔过程中不易固定针头。另外,钻孔后,往往导致指引导管的外壁和内壁往往不光滑,尤其是内壁的不光滑,会导致在指引导管内输送器械过程中,会刮蹭器械,增加器械的摩擦力,导致器械通过指引导管的阻力增大,加大手术的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指引导管专用打孔器,包括底座、上盖,底座与上盖铰链连接,底座的中部设有与指引导管相同弧度的半圆形凹槽,底座半圆形凹槽的直径与指引导管的直径相等,底座的端部设有基座,基座上固定连接有导向轴,导向轴的弧度与底座半圆形凹槽的弧度相同,导向轴的外径与指引导管的内径相等,导向轴上设有2-4个自上而下垂直的圆形通孔,所述底座半圆形凹槽内与圆形通孔相应的位置也开有2-4个圆形通孔;上盖上与底座半圆形凹槽的相应位置也开有与指引导管相同弧度的半圆形凹槽,上盖半圆形凹槽的直径与指引导管的直径相等,上盖半圆形凹槽的底部也开有2-4个圆形通孔,上盖半圆形凹槽底部的圆形通孔,与导向轴上的圆形通孔和底座半圆形凹槽底部的圆形通孔内径大小一致,其圆心在同一条垂直线上,上盖的端部还设有容纳基座的基座槽。

临床上,在指引导管上钻6个侧孔能更好的使血液通过,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较佳地,在所述导向轴上的圆形通孔有3个,与之相应的,上盖半圆形凹槽底部的圆形通孔,与底座半圆形凹槽底部的圆形通孔也分别有3个。

还包含一个与指引导管专用打孔器配套使用的钻头,所述钻头包括把手、连接把手的钻轴,以及钻轴端部的钻头,所述钻轴的外径与上盖半圆形凹槽底部的圆形通孔、导向轴上的圆形通孔、底座半圆形凹槽底部的圆形通孔的内径大小一致。

有益效果:首先,本实用新型指引导管专用打孔器设置了导向轴,导向轴的弧度与半圆形凹槽的弧度相同即导向轴的弧度与指引导管的弧度相同,指引导管能更好更容易的固定在导向轴上;其次,在导向轴上还设置了圆形通孔,且导向轴上的圆形通孔与上盖半圆形凹槽底部的圆形通孔,和底座半圆形凹槽底部的圆形通孔内径大小一致,圆心在同一条垂直线上,钻孔过程中针头容易固定,并且,钻孔后,指引导管的外壁和内壁不会有毛刺,更为光滑,侧孔内壁也会非常光滑。

附图说明

图1为指引导管专用打孔器主视图;

图2为指引导管专用打孔器俯视图;

图3为指引导管上盖翻开后的指引导管专用打孔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指引导管专用打孔器配套钻头结构示意图。

其中: 底座1,上盖2,半圆形凹槽3,基座4,导向轴5,圆形通孔6,圆形通孔6A,圆形通孔6B,把手7、连接把手的钻轴8,钻头9。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指引导管专用打孔器,包括底座1、上盖2,底座1与上盖2铰链连接。

如图3、4、5所示,底座1的中部设有与指引导管相同弧度的半圆形凹槽3,底座半圆形凹槽3的直径与指引导管的直径相等,底座1的端部设有基座4,基座4上固定连接有导向轴5,导向轴5的弧度与底座半圆形凹槽3的弧度相同,导向轴5的外径与指引导管的内径相等,导向轴5上设有2-4个自上而下垂直的圆形通孔6,所述底座半圆形凹槽3内与圆形通孔6相应的位置也开有2-4个圆形通孔6A;上盖2上与底座半圆形凹槽3的相应位置也开有与指引导管相同弧度的半圆形凹槽3A,上盖半圆形凹槽3A的直径与指引导管的直径相等,上盖半圆形凹槽3A的底部也开有2-4个圆形通孔6B,上盖半圆形凹槽3A底部的圆形通孔6B与导向轴5上的圆形通孔6和底座半圆形凹槽3底部的圆形通孔6A内径大小一致,其圆心在同一条垂直线上,上盖2的端部还设有容纳基座4的基座槽4A。

临床上,在指引导管上钻6个侧孔能更好的使血液通过,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较佳地,在所述导向轴5上的圆形通孔6有3个,与之相应的,上盖半圆形凹槽3A底部的圆形通孔6B,与底座半圆形凹槽3底部的圆形通孔6A也分别有3个。

还包含一个与指引导管专用打孔器配套使用的钻头,所述钻头包括把手7、连接把手的钻轴8,以及钻轴端部的钻头9,所述钻轴8的外径与上盖半圆形凹槽底部的圆形通孔6B、导向轴上的圆形通孔6、底座半圆形凹槽底部的圆形通孔6A的内径大小一致。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一种指引导管专用打孔器,包括底座1、上盖2,底座1与上盖2铰链连接。铰链连接能更好的保持底座1与上盖2的相应位置。

如图3、4、5所示,底座1的中部设有与指引导管相同弧度的半圆形凹槽3。半圆形凹槽3的弧度与指引导管的弧度相同,一方面能方便指引导管插入导向轴,另一方面还能防止指引导管变形。

底座半圆形凹槽3的直径与指引导管的直径相等。将底座半圆形凹槽3的直径与指引导管的直径相等,可以使得指引导管的外壁与底座半圆形凹槽3的内侧面能更好的贴合,从而保证打孔时,指引导管不会出现毛刺、不光滑。当然,底座半圆形凹槽3的直径也可以略大于指引导管的直径,这样能使得指引导管更好的插入导向轴5。

底座1的端部设有基座4,基座4上固定连接有导向轴5,导向轴5的弧度与底座半圆形凹槽3的弧度相同,导向轴5的弧度与底座半圆形凹槽3的弧度相同,一方面能方便指引导管插入导向轴,另一方面还能防止指引导管变形。

导向轴5的外径与指引导管的内径相等,将导向轴5的外径与指引导管的内径相等设置为相等,可以使得指引导管的内壁与导向轴的外圆面能更好的贴合,从而保证打孔时,指引导管打孔位置不会出现毛刺、不光滑。

导向轴5上设有2-4个自上而下垂直的圆形通孔6,所述底座半圆形凹槽3内与圆形通孔6相应的位置也开有2-4个圆形通孔6A;上盖2上与底座半圆形凹槽3的相应位置也开有与指引导管相同弧度的半圆形凹槽3A,上盖半圆形凹槽3A的直径与指引导管的直径相等,上盖半圆形凹槽3A的底部也开有2-4个圆形通孔6B,上盖半圆形凹槽3A底部的圆形通孔6B与导向轴5上的圆形通孔6和底座半圆形凹槽3底部的圆形通孔6A内径大小一致,其圆心在同一条垂直线上,这种设置能保证钻孔过程中针头固定,而且只有这样才能钻孔成功。

上盖2的端部还设有容纳基座4的基座槽4A,基座4的基座槽4A配套使用。

临床上,在指引导管上钻6个侧孔能更好的使血液通过,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较佳地,在所述导向轴5上的圆形通孔6有3个,与之相应的,上盖半圆形凹槽3A底部的圆形通孔6B,与底座半圆形凹槽3底部的圆形通孔6A也分别有3个。

还包含一个与指引导管专用打孔器配套使用的钻头,所述钻头包括把手7、连接把手的钻轴8,以及钻轴端部的钻头9,所述钻轴8的外径与上盖半圆形凹槽底部的圆形通孔6B、导向轴上的圆形通孔6、底座半圆形凹槽底部的圆形通孔6A的内径大小一致,只有钻轴8的外径与上盖半圆形凹槽底部的圆形通孔6B、导向轴上的圆形通孔6、底座半圆形凹槽底部的圆形通孔6A的内径大小一致,才能保证钻孔成功。本实用新型指引导管专用打孔器设置了导向轴,导向轴的弧度与半圆形凹槽的弧度相同即导向轴的弧度与指引导管的弧度相同,指引导管能更好更容易的固定在导向轴上;其次,在导向轴上还设置了圆形通孔,且导向轴上的圆形通孔与上盖半圆形凹槽底部的圆形通孔,和底座半圆形凹槽底部的圆形通孔内径大小一致,圆心在同一条垂直线上,钻孔过程中针头容易固定,并且,钻孔后,指引导管的外壁和内壁不会有毛刺,更为光滑,侧孔内壁也会非常光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