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行车的行走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3371发布日期:2019-04-09 22:15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助行车的行走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帮助年老体弱者、患病者行走并可以转化成轮椅的助行车,尤其涉及助行车的行走轮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年老、患病(例如患血栓、脑出血、心血管病人、外伤、某些神经性疾病)等原因,有些人类个体会丧失步行功能或者步行功能不完全,成为行走障碍者。出于疾病治疗、康复或者延缓步行功能丧失进程的目的,还是需要行走障碍者能够进行一些行走锻炼。另外,有些行走障碍者本身也有能够行走的需求以减少对他人的依赖。

在以往传统中,大多采用拐杖、或专人搀扶才能完成步行功能,但拐杖在行进中缺乏平稳性和安全性,在轻撞或失去平衡时容易跌倒,从而有可能造成二次伤害。

后来有人发明了助行车,通常具有能够被地面多点支撑的框架,框架底部具有轮子,由于助行车是被地面多点支撑,从而比较稳固,进而能够支撑住行走障碍者在步行过程中容易发生的身体倾斜,使得障碍行走过程中不容易跌倒。例如,CN2491008Y、CN2261833Y、CN101692994A、 CN102764190A、CN202505703U、CN104739620A等中国专利文献记载过不同结构形式的助行车,例如U.S.Pat.No.8,100,415,U.S. Pat.No.D561,065,U.S.Pat.No.8,840,124等美国专利文献也记载过不同结构形式的助行车。

申请人曾发明过一种可调节臂托且可折叠的轮式助行车,记载在专利号U.S.Pat.No.9,585,807的美国专利文献中。该助行车包括边轮悬架机构有利于通过不平坦的地形,具有快速折叠机构和机械刹车,以及可调节的臂托和两对把手,其中一对把手位于前方,使得使用者位于由前轮和后轮所界定的多边形足迹区域内以提供支撑避免身体倾斜、弯曲和造成跌倒的风险。这种助行车能够给上部身体重量足够的支撑促进行走障碍者以自然直立的步态行走,能够适用于大多数行动障碍者。

为了使助行车具有助行功能外,申请人还希望助行车具有轮椅功能,能够被行走障碍者的照看者推着前行。为实现行进过程中容易控制行进方向,在作为助行车使用时,需要位于前部的轮子作为转向轮,后部的轮子为定向轮;而作为轮椅使用时,需要后部的轮子作为转向轮,前部的轮子为定向轮。因此,有必要使得助行车底部轮子具有在转向轮和定向轮之间转换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助行车的行走轮结构,该结构能方便地实现轮子在转向轮和定向轮之间转换,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助行车的行走轮结构,包括支撑架以及分布在所述支撑架底部的轮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底部在安装轮子的位置设置有轴座,所述轴座通过转轴连接有轮叉,所述轮子安装轮叉中,所述轮叉上还设有轮子定向调节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架由位于左、右两侧的侧边架以及连接左、右两侧的侧边架之间的中间连接架构成。

所述轮子分布在所述侧边架的前端和后端。

所述轮子定向调节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轮叉顶部上表面的定位沉孔、设于轴座上的销孔、设于所述销孔中的定位销,设于销孔和所述定位销之间的弹簧以及设于所述轴座上将所述定位销插入或拔出所述定位沉孔的偏心拨盘。

所述偏心拨盘上具有扳手。

所述销孔为阶梯孔,具有位于上部的细孔和位于下部的粗孔,所述定位销为阶梯结构,具有位于上部的轴段以及位于下部的比轴段粗的销部,所述定位销的轴段从所述销孔的细孔穿出,所述定位销位于所述销孔的粗孔,所述弹簧套在所述定位销的轴段上,一端抵顶在所述销孔的阶梯处,另一端抵顶在所述定位销的阶梯处;所述定位销的上端连接在所述偏心拨盘,所述偏心拨盘的周面抵靠在轴座上。

在另一结构中,所述销孔为阶梯孔,具有上部的粗孔的下部的细孔,所述定位销为阶梯结构,具有下部的销部以及上部的比所述销部粗的轴段,所述定位销的销部位于所述销孔的细孔中,所述定位销的轴段从所述销孔的粗孔中向上穿出,所述弹簧套在所述定位销的轴段上,一端抵顶在所述销孔的阶梯处,另一端抵顶在所述定位销的阶梯处;所述偏心拨盘偏心地铰链在所述轴座上,所述偏心拨盘的周面压迫在所述定位销的上端面上。

在另一结构中,所述轮子定向调节机构包括位于所述轮叉顶部的转轴上随所述轮叉转动的定位盘、安装在所述侧边架上的拨杆,所述定位盘的周面上分布有卡槽,所述拨杆具有能够定位在所述侧边架上的拨柄以及能够卡进或退出所述卡槽的卡头,所述侧边架与所述拨柄之间还连接有在所述拨柄与所述侧边架脱离时将所述卡头卡入所述卡槽的弹簧。

通过上述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能够将轮子进行转向轮和定向轮的转换,能分别适应作为助行车使用和作为轮椅使用对各个轮子的转向和定向要求,使得行进方向更容易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助行车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助行车的前视图;

图3为助行车的俯视图;

图4为助行车在折叠收纳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1中A-A向局部剖视图;

图6为变换成轮椅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第一种结构的轮子定向调节机构的剖视图;

图8为第二种结构的轮子定向调节机构的剖视图;

图9在第三种结构的轮子定向调节机构的剖视图;

图10为第四种结构的轮子定向调节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显示了助行车的结构,图1空心箭头为本实施例作为助行车使用时的行进方向。该助行车包括支撑架100、固定在支撑架100 上的扶撑部件200以及分布在支撑架100底部的轮子300,还包括座面 400,座面位置调节机构500。

其中,支撑架100由位于左、右两侧的侧边架110以及连接在左、右两侧的侧边架110之间的中间连接架120构成。

左、右两侧的侧边架110均为相同的三角形结构,具有向前拱起的前支撑杆111、向后拱起的后支撑杆112以及水平放置位于底部的横梁杆113,三者之间通过连接件首尾相接。侧边架110采用这样的结构使得整个助行车具有稳固的结构。

侧边架110在顶部的上连接件131处具有竖直设置的插管114,底部的前连接件132和后连接件133的下方均安装有轮子300。

扶撑部件200具有一对,分别对称地固定在左、右两侧的侧边架 110。扶撑部件200包括竖支撑杆201以及固定在竖支撑杆201顶端的臂托202以及连接在臂托202前方的把手203,把手203的前方还安装有刹车柄204。竖支撑杆201插入插管114中。该扶撑部件200还包括两个扶手205,分别连接在左侧边架110A和右侧边架110B的上连接件 131的后部并向后方延伸。扶撑部件200中的臂托202、把手203、刹车柄204以及扶手205的形状和角度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在申请人的美国专利U.S.Pat.No.9,585,807中有详细披露。

左、右两侧的侧边架110之间位于中间连接架120的上方还设有座面400,该座面400采用软质材料制作,具有高强度的布料制作而成,例如涤纶、尼龙、帆布等布料。在座面400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条带式的提手401,该提手的作用是帮助助行车折叠。

结合图5所示,座面位置调节机构500包括分别设置在左侧边架 110A和右侧边架110B的内侧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滑轨510和设置在滑轨510中的滑块520。滑轨510具有截面为T型的滑槽511,滑块520 为条状,连接在座面400的两侧边缘。该滑块520的截面也为T型,位于在滑槽511中,进而使得座面400能够沿着滑轨510前后移动。侧边架110A和右侧边架110B的前支撑杆111和后支撑杆112上对应设置滑轨510的位置分别固定有挂钩512。该挂钩512上表面具有圆弧形的凹口513,滑轨520的下表面则有与凹口513的适配的圆弧形的凸面,滑轨510放置在挂钩512的凹口513中。这样,座面位置调节机构500 能够与左、右两侧的侧边架110脱离。结合图4所示,助行车需要折叠收纳时,用手握住座面400上的提手401往上提起,这个力量将座面 400两侧的滑轨510从左、右两侧的侧边架110上的挂钩312下取出,进而使得座面400与左侧边架110A和右侧边架110B脱离。

在本实施例中,滑轨510要具有足够的长度,一方面需要能够保证座面400向前移动使得座面400的后方具有足够空间供使用者能够自然舒展的迈步,另一方面需要能够保证座面400向后移动到位于扶手205 下方的位置。如图6所示,当座面400向后移动到位于扶手205下方的位置时,可以让行走障碍者面朝后方地坐在座面400上,其照看者则可以在行走障碍者的后方手握把手203推动该助行车,使得助行车还具有轮椅的功能,图中空心箭头显示了作为轮椅使用时助行车的行进方向。扶手205可以为坐在座面400上使用者提供手扶或倚靠,另外在使用者起立时提供支撑。

中间连接架120可以为折叠架,可以减小助行车收纳时的体积以方便携带和节约存放空间。如果不考虑折叠收纳,中间连接架120也可以做成无法折叠的结构。

再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中间连接架120为折叠架,由前支架121和后支架122在中心点铰链成X形结构。具体地,前支架 121包括前长杆1211、前短杆1212以及前短臂1213,后支架122包括后长杆1221、后短杆1222以及后短臂1223。其中,前长杆1211和后长杆1221均为直杆,前短杆1212和后短杆1222为弯曲杆,前短臂1213 和后短臂1223为三角臂。前长杆1211和后长杆1221相互交叉成X结构并且在中间连接架120的中心点位置相互铰链。前长杆1211的上端连接在座面400右侧的滑轨510上,下端与前短臂1213的上端连接,前短臂1213的下端则铰链在左侧的侧边架110的横梁杆113上,前短杆1212上端铰链在右侧的侧边架110的前支撑杆111上。后长杆1221 的上端连接在左侧的滑轨510上,下端与后短臂1223的上端连接,后短臂1223的下端则铰链在右侧的侧边架110的横梁杆113上,后短杆 1222上端铰链与左侧的侧边架110的前支撑杆111上。中间连接架120 采用这样的折叠结构有利于缩小中间连接架120折叠后的高度,进而使得助行车折叠收纳后具有比较小的体积。

滑轨510的长度配合中间连接架120下方三角形状的前短臂1213 和后短臂1223,与横梁杆113铰链连接的跨度给左、右两侧的侧边架 110,让左、右侧边架保持平行并稳定。中间连接架120连杆的刚性设计很重要,它取决于截面、材料和大小的选择。

由于前长杆1211和后长杆1221直接与座面400两侧的滑轨510相连,当需要折叠时,通过提起座面400中间的提手401,两侧的滑轨510 从左、右两侧的侧边架110的挂钩512中脱离,继续提起提手401,由于滑轨510与中间连接架120的前长杆1211和后长杆1221相连,必然会带动中间连接架120折叠。

结合图7和图8,左、右两侧的侧边架110底部的前连接件132和后连接件133处均具有轴座400,轴座400的下方通过转轴420连接具有轮叉410,轮子300则安装在轮叉410内,这样轮子300可以进行360°自由转动。

轴座400、转轴420、轮叉410以及轮子300构成本实用新型的行走轮结构。

由于四个轮子均能够自由转动使得使用者在行走过程中,助行车的行进方向不好控制。在行进过程中,为了能够很好地控制方向,比较好的方案是前轮为转向轮,能够自由转动,从而可以引导助行车的行进方向,后轮为定向轮,只能向前滚动并固定住不能转向。这样,在作为助行车使用时,位于前连接件132下方的两个轮子就是前轮,成为转向轮,要能够自由转动,不限制转动方向,位于后连接件133下方的两个轮子则是后轮,成为定向轮,需要限制转动方向。而在作为轮椅使用时,位于后连接件133下方的两个轮子是前轮,成为转向轮,要能够自由转动,不限制转动方向;而位于前连接件132下方的两个轮子是后轮,成为定向轮,需要限制转动方向。因此,在轮叉410上有必要设置轮子定向调节机构600以实现轮子能够进行转向轮和定向轮的转换。

图7提供了第一种结构的轮子定向调节机构600。在前连接件132 下方的轮叉410的顶部上表面设有定位沉孔601,而在轴座上设有销孔 602,销孔602内设有定位销603,销孔602和定位销603之间设有弹簧604。销孔602为阶梯孔,具有位于上部的细孔和位于下部的粗孔,该定位销603也为阶梯结构,具有位于上部的轴段和位于下部的比轴段粗的销部,定位销603的轴段从销孔602的细孔穿出,定位销603的销部位于销孔602的粗孔中,弹簧604则套在定位销的轴段上,一端抵顶在销孔602的阶梯处,另一端抵顶在定位销603的阶梯处。定位销603 的轴段从销孔602穿出的端头上铰链在一个周面抵靠在轴座上的偏心拨盘605上,偏心拨盘605上连接有扳手606。

上述结构,通过拨动偏心拨盘605可以实现将定位销拔出或插入轮叉410顶部的定位沉孔601中,从而实现轮子在转向轮和定向轮之间转换。在位于前连接件132下方的轮叉410的顶部上表面具有两个定位沉孔,在前后方向上对称地位于转轴的两侧。

图8提供了第二种结构的轮子定向调节机构600。在后连接件133 下方的轮叉410的顶部上表面环绕转轴周向阵列有多个定位沉孔601。另外,转轴420为空心轴,在轮叉410内部位于轮子300的上方设置有轮刹301,刹车线302从转轴中穿过,下端与轮刹301连接,上端穿过轴座400,与刹车柄204连接。

当偏心拨盘605的短径部抵顶轴座400时,定位销603在弹簧604 的作用下插入位沉孔601中,限制轮叉410转动;当偏心拨盘605的长径部抵顶轴座400时,定位销603则会被拔出定位沉孔,释放轮叉410,不影响轮叉410的转动。如此这样,实现了轮子进行转向轮和定向轮的切换。

图9提供了第三种结构的轮子定向调节机构。该机构的销孔602也为阶梯孔,但上部为粗孔,下部为细孔,该定位销603也为阶梯结构,但上部的轴段比下部的销部粗,定位销603的销部位于销孔602的细孔中,定位销603的轴段从销孔602的粗孔中向上穿出,弹簧604还是套在定位销的轴段上,一端抵顶在销孔602的阶梯处,另一端抵顶在定位销603的阶梯处。偏心拨盘605偏心地铰链在轴座400上,偏心拨盘 605的周面则压迫在定位销603的上端面上。当偏心拨盘605的短径部与定位销603的上端面接触时,定位销603在弹簧的604的作用下从定位沉孔601弹出,不影响轮叉410转动;当偏心拨盘605的长径部与定位销的上端面接触时,定位销603则会被压迫插入定位沉孔中从而限制轮叉410转动。如此这样,实现了轮子进行转向轮和定向轮的切换。

上述三种结构的轮子定向调节机构600,通过拨动偏心拨盘605,当定位销603插入轮叉410上的定位沉孔601中时,限制轮子的转动,轮子成为定向轮,当定位销603从定位沉孔601拔出后,轮子能够自由转动,成为转向轮。

图10提供了第四种结构的轮子定向调节机构。在轮叉410的顶部的转轴420上设置有随轮叉410转动的定位盘610,该定位盘610的周面上均匀分布有竖向的卡槽611,在横梁杆113上则设置有拨杆620,拨杆620的中部铰链在横梁杆113上,朝向轮子300的端头具有能够卡进卡槽611的卡头621,背离轮子300的端头为拨柄622,并且拨杆620 和横梁杆113之间还设有能够在未拨动拨杆情况下将拨杆520的卡头 621卡进定位盘500的卡槽611中的弹簧604,弹簧604的一端连接拨杆620的前部,另一端固定在横梁杆113上。

通过拨动拨杆620,卡头621从定位盘610的卡槽611中脱离出来,并将拨柄622定位在横梁杆113,这时由于没有卡头621的限制,轮叉被释放可以自由转动,使得轮子300成为转向轮。当拨动拨柄622,使之与横梁杆131脱离,卡头621这时在弹簧604作用下,重新卡进卡槽 611中,限制轮叉410转动,从而使得轮子成为定向轮。

需要注意的时,除了上述本实用新型揭示的车轮定向调节机构600 结构外,还可以采用其它结构,例如图7-9中的偏心拨盘和图10中的拨柄还可以有别的方式,比如垂直的按键、水平圆形的拨杆,等等。

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