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频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5820发布日期:2019-06-05 23:32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频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频治疗仪。



背景技术:

中频治疗仪基于中频电疗法,中频电疗法即为运用1-100KHz的交流电(包括正弦波、脉冲波和调制波等)进行治疗、康复的方法。基于其在治疗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穿透力强,便于实现深度治疗的效果,近年来在医疗领域中中频电疗仪得到了更为广泛应用。中频治疗仪良好的治疗及康复效果可体现在镇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散、软化瘢痕,松解粘连、兴奋神经肌肉组织等方面。

目前的中频治疗仪功能单一,不能通过检测患者的身体状况来自动调节治疗频率和输出电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频治疗仪,解决了根据患者的身体反应来自动调节输出频率和输出电压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频治疗仪,包括FPGA控制器、DA模块、放大器、推挽三极管电路、变压器、两个电极、两个温度传感器、第一整流桥、第二整流桥、第一AD模块、第二AD模块、光学心率传感器和声光报警模块;DA模块、第一AD模块、第二AD模块、声光报警模块和两个温度传感器均与FPGA控制器连接,DA模块连接放大器,放大器连接推挽三极管电路,推挽三极管电路连接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电极,第一整流桥的输入端连接变压器的初级线圈、输出端连接第一AD模块,第二整流桥的输入端连接变压器的次级线圈、输出端连接第一AD模块,光学心率传感器连接第二AD模块。

两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再两个电极的旁边。

所述声光报警模块包括蜂鸣器和发光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中频治疗仪,解决了根据患者的身体反应来自动调节输出频率和输出电压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光学心率传感器检测患者的心跳信息,采集方法简单,可靠,适用于普通家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推挽三极管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中频治疗仪,包括FPGA控制器、DA模块、放大器、推挽三极管电路、变压器、两个电极、两个温度传感器、第一整流桥、第二整流桥、第一AD模块、第二AD模块、光学心率传感器和声光报警模块;DA模块、第一AD模块、第二AD模块、声光报警模块和两个温度传感器均与FPGA控制器连接,DA模块连接放大器,放大器连接推挽三极管电路,推挽三极管电路连接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电极,第一整流桥的输入端连接变压器的初级线圈、输出端连接第一AD模块,第二整流桥的输入端连接变压器的次级线圈、输出端连接第一AD模块,光学心率传感器连接第二AD模块。

两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再两个电极的旁边。

所述声光报警模块包括蜂鸣器和发光二极管。

使用时,FPGA控制器发生2KHz的正弦波,并将该正弦波传送给DA模块,DA模块根据该2KHz的正弦波叠加发生出50Hz到150Hz的可调的中频波,并将该中频波发送给放大器,放大器放大后发送给推挽三极管电路,推挽三极管电路由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组成,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的基极均连接放大器的输出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均连接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正电源,变压器将推挽三极管电路放大的正弦波感应到其次级线圈上,并通过次级线圈向两个电极输出50Hz到150Hz的可调的中频波。

第一整流桥用于采集变压器初级线圈上的正弦波电压,并通过第一AD模块将该正弦波电压发送给FPGA控制器进行监控和调节,第二整流桥用于采集变压器次级线圈上的正弦波电压,并通过第一AD模块将该正弦波电压发送给FPGA控制器进行监控和调节。

两个温度传感器均为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负责采集两个电极上的温度值,当温度值大于50度时,FPGA控制器停止输出2KHz的正弦波,从而使两个电极停止输出。

光学心率传感器放置在患者的手腕上,当光学心率传感器检测到患者的心跳突然加速、心率不齐或者心率突然下降时,FPGA控制器停止输出2KHz的正弦波,从而使两个电极停止输出,并且FPGA控制器通过声光报警模块发出报警,提醒医护人员或患者家人前来看护。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中频治疗仪,解决了根据患者的身体反应来自动调节输出频率和输出电压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光学心率传感器检测患者的心跳信息,采集方法简单,可靠,适用于普通家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