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袋手术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9951发布日期:2019-02-01 20:07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眼袋手术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袋手术工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眼袋手术钳。



背景技术:

眼袋是整形美容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它的始动原因是眶隔内的脂肪增生或者水肿、向外移位,继发原因是下眼睑皮肤松弛和眼轮匝肌的松弛下垂,病人数量逐年增多,并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是整形外科医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考虑到眼袋年轻化,常用的去眼袋手术方法是“内切口”,即下睑结膜切口入路法,可以用拉钩拉开下眼睑,暴露眶隔以及眶隔内的脂肪团。当然现在也有医生为减少下睑结膜因牵拉、扩张引起的损伤,已改良“内切口”去眼袋,放弃拉钩的使用,而是用手术钳直接从下眼睑结膜处以一个2mm左右的开口进入眶隔,夹取、分离、去除多余的眶隔脂肪,用高频电刀或者激光止血,下睑结膜开口无需缝合,这种方法便捷快速,出血少,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特别适合年轻患者。术中使用的手术钳,主要为现有的纹式血管钳,直钳或者弯钳,常常遇到的问题是,操作端及第二延伸部长度不够,需要加大探入深度,而不得已撑大结膜处的开口,且在分离去除脂肪时,也会因操作端太粗,不够精细,不够灵活,容易损伤血管,给患者眼睑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增强眼袋手术效果的眼袋手术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眼袋手术钳,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环形握持端,分别与环形握持端连接的钳臂,在钳臂前端设有钳头,所述的两个环形握持端之间设有用于固定的卡槽,所述钳头的前端部为钝角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钳头为直线形,由钳臂的外延部形成,前端宽度1mm。

进一步的,所述的钳头为弯曲状,由钳臂的外延部弯曲形成,弯曲角度α为40~50°,前端宽度1mm。

进一步的,所述的钳头长度为24~28mm。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眼袋手术钳具有以下优点:

1、该手术钳在握持端处设置有卡槽,使钳头夹得更紧,以增加夹取力度,钳头的钝角结构减少了手术时对其他组织的损伤;

2、该手术钳分为两种型号,直钳可用于夹取中部眶隔脂肪,弯钳可用于夹取内侧及外侧脂肪,能在手术过程中使操作幅度更小,动作更灵敏,组织损伤更小;

3、该手术钳操作端较细,可较容易穿破眶隔膜,进入眶隔;

4、该手术钳操作端较长,且操作端近交叉处较窄,这细长的结构,不但减轻了下睑结膜开口的进一步扩张损伤,而且较灵巧地打开了眶隔,在分离脂肪,避免破坏损伤血管等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中:1、握持端;2、钳臂;3、钳头;4、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的:如图1~3所示,一种眼袋手术钳,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环形握持端1,分别与环形握持端1连接的钳臂2,在钳臂2前端设有钳头3,所述的两个环形握持端1之间设有用于固定的卡槽4。该手术钳,其钳头3内侧有纹路,便于夹取脂肪等组织,但是由于钳头3较细,夹取力度较差,因此,在握持端1设置三个卡槽4,使整体长度缩短,及在压力的作用下,钳头3夹得更紧,以增加夹取力度。所述钳头3的前端部为钝角结构,减少了手术时对其他组织的损伤。

在实施例一中,如图2所示,所述的钳头3细而长,所述的钳头3为直线形,由钳臂2的外延部形成,前端宽度1mm,用于夹取眼袋中部的脂肪。手术钳细长的结构,能使其更容易穿破眶隔膜,进入眶隔。所述的钳头3长度设置为26mm,内侧设有纹路。钳头3近交叉处较窄,减轻了下睑结膜开口的进一步扩张损伤,而且较灵巧地打开了眶隔,在分离脂肪、避免破坏损伤血管等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

在实施例二中,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的钳头3为弯曲状,由钳臂2的外延部弯曲形成,弯曲角度α为45°,前端宽度1mm,用于夹取眼袋内侧及外侧的脂肪。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