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锥马尾综合征患者用矫形鞋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7994发布日期:2018-12-07 22:29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锥马尾综合征患者用矫形鞋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圆锥马尾综合征是由于各种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如脊柱骨折、腰椎退行性病变和马尾部位肿瘤等)引起腰骶椎管绝对或相对狭窄,致使马尾神经受压而产生一系列的神经功能障碍,因此该类患者往往发生足部感觉障碍导致站立平衡受限,而且容易导致足下垂和足部朝向内侧歪斜问题。刺激足底感觉神经能够纠正感觉障碍,改善患者的平衡和步行能力,为此我们公开了一种圆锥马尾综合征患者用矫形鞋垫,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圆锥马尾综合征患者用矫形鞋垫,其能够刺激足底神经,纠正患者足部感觉障碍,而且能够对足下垂和足部朝向内侧歪斜的问题起到良好的矫形效果,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圆锥马尾综合征患者用矫形鞋垫,包括鞋垫基板、脚后基板和脚踝基板;鞋垫基板与脚后基板固定连接;脚后基板与脚踝基板通过限角铰链连接;鞋垫基板上表面前部固定有弧形的护脚套;鞋垫基板上表面配合固定有脚下保护垫;脚下保护垫上均匀分布有锗石块;脚后基板和脚踝基板两者内侧均配合固定有脚后保护垫;护脚套内侧配合固定有脚面保护垫;所述脚踝基板上固定连接有绑带;护脚套内部配合开有弧形的轨道;轨道外端穿过护脚套外端且与鞋垫基板连通;轨道内部内侧滑动配合连接有弧形的顶块;轨道外侧滑动配合连接有弧形的推块;鞋垫基板下端面前部固定连接有弹簧片;所述推块穿过轨道外端且与弹簧片固定连接;轨道内设置有压簧;所述压簧一端与顶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推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圆锥马尾综合征患者用矫形鞋垫的鞋垫基板、脚后基板、脚踝基板和护脚套上均分布有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鞋垫基板支撑患者足部,脚后基板支撑患者足跟,脚踝基板支撑患者脚踝部,护脚套与鞋垫基板固定,起到对患者足部的限制作用;脚下保护垫、脚后保护垫和脚面保护垫均起到缓冲保护作用,增强患者穿戴的舒适性;鞋垫基板与脚后基板固定连接,脚后基板与脚踝基板通过限角铰链连接,通过限角铰链的作用能够限制患者脚踝处的转动角度,从而对患者的足下垂问题起到矫正效果;脚下保护垫上均匀分布有锗石块,锗石块能够起到对足底的刺激效果,促进患者足部血液流通,增强细胞活力,而且能够刺纠正感觉障碍,改善患者的平衡和步行能力;护脚套内部配合开有弧形的轨道,轨道内滑动配合有顶块和推块,顶块和推块之间通过压簧连接,推动推块时能够通过压簧的弹力作用,推动顶块;顶块能够起到对护脚套的推力作用,从而对患者的足部朝向内侧歪斜问题起到矫正效果,此过程也可帮助患者足底与锗石块充分接触,提高对足底的刺激效果;在患者足部触地时,通过弹簧片能够推动推块。

2、鞋垫基板、脚后基板、脚踝基板和护脚套上均分布有通气孔,能够通风透气,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护脚套处平面结构图。

图中,1、鞋垫基板;2、脚后基板;3、脚踝基板;4、限角铰链;5、护脚套;6、脚下保护垫;7、脚后保护垫;8、脚面保护垫;9、绑带;10、轨道;11、顶块;12、推块;13、弹簧片;14、压簧;15、锗石块;16、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圆锥马尾综合征患者用矫形鞋垫,包括鞋垫基板1、脚后基板2和脚踝基板3;鞋垫基板1与脚后基板2固定连接;脚后基板2与脚踝基板3通过限角铰链4连接;鞋垫基板1上表面前部固定有弧形的护脚套5;鞋垫基板1上表面配合固定有脚下保护垫6;脚下保护垫6上均匀分布有锗石块15;脚后基板2和脚踝基板3两者内侧均配合固定有脚后保护垫7;护脚套5内侧配合固定有脚面保护垫8;所述脚踝基板3上固定连接有绑带9;护脚套5内部配合开有弧形的轨道10;轨道10外端穿过护脚套5外端且与鞋垫基板1连通;轨道10内部内侧滑动配合连接有弧形的顶块11;轨道10外侧滑动配合连接有弧形的推块12;鞋垫基板1下端面前部固定连接有弹簧片13;所述推块12穿过轨道10外端且与弹簧片13固定连接;轨道10内设置有压簧14;所述压簧14一端与顶块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推块12固定连接;鞋垫基板1、脚后基板2、脚踝基板3和护脚套5上均分布有通气孔16。

配合患者的鞋子,本实用新型可制成不同型号,方便适用于不同的患者。在挑选合适之后,将本实用新型穿戴在患者的足部,穿戴时,患者的足部前端穿过护脚套5下方,再将绑带9与患者腿部固定,此时本实用新型即与患者足部固定牢固。

对足下垂患者来说,如果不加限制,患者的足部会不受控制的自然下垂,在本实施例中脚踝基板3和脚后基板2通过限角铰链4连接,对患者足部脚踝处竖直方向的转动角度进行了限制,通过此设置,再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用合适角度范围的限角铰链4,能够有效地矫正患者足下垂的问题。

对足部朝向内侧歪斜的患者来说,患者行走时只能足部外侧触地。为此在本实施例中,当患者足部外侧触地时,弹簧片13受压,此时与之固定的推块12即被压入轨道10内,压缩压簧14,压簧14的弹力作用到顶块11上,顶块11在轨道10内滑动,当运动到轨道10内端时,顶块11对轨道10起到推力作用,从而对患者足部产生向内的推力,推动患者足部在水平方向转动,使患者足部能够正常触地,因此对足部朝向内侧歪斜的患者起到矫正效果,同时此过程能够使患者足底与锗石块15充分接触,使锗石块15能够对足底感觉神经持续进行刺激,提高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