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压迫反馈功能的桡、尺动脉压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7370发布日期:2019-04-03 00:31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具有压迫反馈功能的桡、尺动脉压迫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桡、尺动脉压迫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压迫反馈功能的桡、尺动脉压迫器。



背景技术:

血管介入进行医学操作,是近一个世纪来最重要的医学临床技术进展之一。穿刺前臂桡、尺动脉,构建动脉血管通路,置入导管及相关器材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泛、较安全的技术方法。经桡、尺动脉行介入手术,具有局部压迫方便、患者依从性好、并发症较少、住院费用低、住院周期短等优点。现阶段,患者介入术后常规使用螺旋式腕带压迫器用于桡、尺动脉压迫止血,但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如下:

1.术侧手掌肿胀:为了预防穿刺部位出血,术后需要长时间压迫桡(尺)动脉止血,桡(尺)动脉受压,术侧掌部远端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导致术肢手掌淤血。

2.出血点:术后桡(尺)动脉穿刺处周围及术肢手掌出现大量出血点,与术前术中抗凝治疗有关,同时术后桡动脉压迫,血液回流障碍、血管壁压力增加、血管壁脆性增加,进一步加剧血管负荷,导致压迫部位周围及远端出现出血点。

3.局部血肿:压迫器压迫受力点偏离动脉穿刺点,导致压迫效果不确切,穿刺点持续渗血形成前臂血肿。

4.水疱:桡动脉压迫处长期压迫,皮肤张力性增高,导致水疱产生。

5.疼痛:穿刺压迫处及掌侧和前臂,疼痛程度各有不同,严重者影响睡眠,需口服止痛药以减轻患肢疼痛。

6.麻木:是患者术后最常见并发症,麻木程度与压迫时间、压迫程度有关。

7.血管迷走反射:较严重的并发症,由于压迫器压迫到神经、长时间疼痛难忍、患者紧张过度等,导致血压快速下降而导致休克。

8.操作缺乏量化规范:按照现有的医护常规资料,压迫器压迫4-6小时后需要逐渐减轻压迫强度,12小时撤除压迫器。由于对细节规范的模糊,缺乏量化评估,临床操作时随意性较大、主观性较强。

出现上述并发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压迫时间过长;受压不均匀;术侧腕掌部血液回流障碍;术前术中使用抗凝药物;医生穿刺技术不够熟练;压迫器压迫部位偏离动脉;患者对疼痛耐受水平的差异。

归根结底,最关键的原因之一还是缺乏压迫器定位和压迫效果情况的反馈。患者解剖结构的个体差异,导致手腕部软组织厚薄不同,桡、尺动脉的走形、深浅、血管壁弹性各异,医护单纯凭经验和物理检查来判断压迫部位和压迫效果,难以保证每位患者得到客观准确的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压迫反馈功能的桡、尺动脉压迫器,能够进行压迫定位以及对压迫器的压迫强度进行反馈,实现精准操作,减少动脉压迫止血的并发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压迫反馈功能的桡、尺动脉压迫器,包括压迫头、支撑条、连接片和能够与连接片两端连接的腕带,所述压迫头通过螺柱安装到连接片上并通过螺柱调节压迫松紧,所述支撑条固定于连接片上、与压迫头平行设置,该压迫器还包括压力传感芯片和显示装置,所述压力传感芯片植入压迫头中,所述压力传感芯片与显示装置连接。

所述压力传感芯片集成有压力传感器和单片机,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单片机连接,所述单片机与显示装置连接。

所述显示装置为电子显示屏。

所述显示装置内部设有若干发出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通过芯片的输出信号控制发光。

所述连接片上设有螺柱连接筒,所述螺柱连接筒内壁设有与螺柱相配合的螺纹,所述螺柱下端穿过螺柱连接筒与压迫头连接、上端从螺柱连接筒上端口伸出。

所述压迫头采用结构形变敏感的软质材料制成椭圆形、且在压迫时与桡、尺动脉血管的走向一致,所述支撑条设置于连接片上压迫时与手腕侧边的尺骨或桡骨抵压支撑。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压迫反馈功能的桡、尺动脉压迫器,包括压迫头、支撑条、连接片和能够与连接片两端连接的腕带,所述压迫头通过螺柱安装到连接片上并通过螺柱调节压迫松紧,所述支撑条固定于连接片上、与压迫头平行设置,该压迫器还包括光电透射传感芯片和显示装置,所述光电透射传感芯片植入压迫头中,所述光电透射传感芯片与显示装置连接。

所述光电透射传感芯片集成有光电透射传感器和单片机,所述光电透射传感器与单片机连接,所述单片机与显示装置连接。

所述显示装置为显示压迫强度和脉搏强度曲线的电子显示屏。

所述显示装置内部设有若干发出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通过芯片的输出信号控制发光。

所述连接片上设有螺柱连接筒,所述螺柱连接筒内壁设有与螺柱相配合的螺纹,所述螺柱下端穿过螺柱连接筒与压迫头连接、上端从螺柱连接筒上端口伸出。

所述压迫头采用结构形变敏感的软质材料制成椭圆形、且在压迫时与桡、尺动脉血管的走向一致,所述支撑条设置于连接片上压迫时与手腕侧边的尺骨或桡骨抵压支撑。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压迫反馈功能的桡、尺动脉压迫器,包括压迫头、支撑条、连接片和能够与连接片两端连接的腕带,所述压迫头通过螺柱安装到连接片上并通过螺柱调节压迫松紧,所述支撑条固定于连接片上、与压迫头平行设置,该压迫器还包括压力传感-光电透射传感芯片和显示装置,所述压力传感-光电透射传感芯片植入压迫头中,所述压力传感-光电透射传感芯片与显示装置连接。

所述压力传感-光电透射传感芯片集成有压力传感器、光电透射传感器和单片机,所述压力传感器和光电透射传感器与单片机连接,所述单片机与显示装置连接。

所述显示装置为显示压迫强度和脉搏强度曲线的电子显示屏。

所述显示装置内部设有若干发出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通过芯片的输出信号控制发光。

所述连接片上设有螺柱连接筒,所述螺柱连接筒内壁设有与螺柱相配合的螺纹,所述螺柱下端穿过螺柱连接筒与压迫头连接、上端从螺柱连接筒上端口伸出。

所述压迫头采用结构形变敏感的软质材料制成椭圆形、且在压迫时与桡、尺动脉血管的走向一致,所述支撑条设置于连接片上压迫时与手腕侧边的尺骨或桡骨抵压支撑。

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压迫头中植入压力传感芯片和/或光电透射芯片,能够在对桡、尺动脉进行压迫止血的过程中实时监测压迫强度和脉搏跳动强度或/和皮下动脉血流信号强度,并反馈到显示装置,从而方便医护人员对压迫器的压迫位置和强度进行判断并做出相应的调整,有利于根据不同病患个体实现精准操作,实现动脉压迫效果的动态调整,减少术后压迫引起的并发症,同时有利于对压迫器压迫效果进行量化的数据采集,有利于临床科研和技术改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压迫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数显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具有压迫反馈功能的桡、尺动脉压迫器,包括压迫头1、支撑条2、连接片3和能够与连接片3两端连接的腕带4,腕带4的长度可调节。

连接片3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塑料制成,连接片3上设有螺柱连接筒8,螺柱连接筒8内壁设有与螺柱5相配合的螺纹,螺柱5下端穿过螺柱连接筒8与压迫头1连接、上端从螺柱连接筒8上端口伸出。压迫头1通过螺柱5安装到连接片3上并通过螺柱5调节压迫松紧,压迫头1采用结构形变敏感的软质材料制成,在压迫时压迫头1与桡、尺动脉血管的走向一致,压迫头1设计呈椭圆形,有利于增加与手腕的贴合度。支撑条2固定于连接片3上,与压迫头1平行设置,支撑条2在压迫时与手腕侧边尺、桡骨抵压支撑。

该压迫器还包括压力传感芯片6和显示装置7,压力传感芯片6植入压迫头1中。压力传感芯片6集成有压力传感器和单片机,单片机通过I/O端口分别与压力传感器和显示装置7连接,压力传感器将检测的压力信号传送至单片机转化成电信号,电信号传送至显示装置7进行显示。

显示装置7为显示压迫强度和脉搏强度曲线的电子显示屏,电子显示屏内部设有两个分别发出红光和蓝光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通过单片机的输出信号控制发光,蓝光强度能够通过信号控制发生改变。当发出红光的二极管亮,表示血管畅通、压迫器未压迫或偏移压迫动脉;当发出蓝光的二极管亮,表示血流受到阻断,蓝光的强弱代表血流阻断的不同程度。

该压迫器在使用时先戴到患者的手腕部位并调整位置使压迫头1的走向与桡、尺动脉的走向大致一致,此时红色二极管发光;调节螺柱5使压迫头产生压紧力,观察显示屏是否有脉搏强度曲线输出;定位准确后,调节螺柱5至蓝色二极管恰好亮度最大,压迫4-6小时;之后每隔1-2小时逐渐减轻压迫强度,至红色二极管再次发光,撤除压迫器。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具有压迫反馈功能的桡、尺动脉压迫器,包括压迫头1、支撑条2、连接片3和能够与连接片3两端连接的腕带4,腕带4的长度可调节。

连接片3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塑料制成,连接片3上设有螺柱连接筒8,螺柱连接筒8内壁设有与螺柱5相配合的螺纹,螺柱5下端穿过螺柱连接筒8与压迫头1连接、上端从螺柱连接筒8上端口伸出。压迫头1通过螺柱5安装到连接片3上并通过螺柱5调节压迫松紧,压迫头1采用结构形变敏感的软质材料制成,在压迫时压迫头1与桡、尺动脉血管的走向一致,压迫头1设计呈椭圆形,有利于增加与手腕的贴合度。支撑条2固定于连接片3上,与压迫头1平行设置,支撑条2在压迫时与手腕侧边尺、桡骨抵压支撑。

该压迫器还包括光电透射传感芯片和显示装置7,电透射传感芯片植入压迫头1中。电透射传感芯片集成有光电透射传感器和单片机,单片机通过I/O端口分别与光电透射传感器和显示装置7连接,光电透射传感器将检测的光电信号传送至单片机转化成电信号,电信号传送至显示装置7进行显示。

显示装置7为显示皮下动脉血流信号强度的电子显示屏,电子显示屏内部设有两个分别发出红光和蓝光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通过单片机的输出信号控制发光,蓝光强度能够通过信号控制发生改变。当发出红光的二极管亮,表示血管畅通、压迫器未压迫或偏移压迫动脉;当发出蓝光的二极管亮,表示血流受到阻断,蓝光的强弱代表血流阻断的不同程度。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具有压迫反馈功能的桡、尺动脉压迫器,包括压迫头1、支撑条2、连接片3和能够与连接片3两端连接的腕带4。

连接片3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塑料制成,连接片3上设有螺柱连接筒8,螺柱连接筒8内壁设有与螺柱5相配合的螺纹,螺柱5下端穿过螺柱连接筒8与压迫头1连接、上端从螺柱连接筒8上端口伸出。压迫头1通过螺柱5安装到连接片3上并通过螺柱5调节压迫松紧,压迫头1采用结构形变敏感的软质材料制成,在压迫时压迫头1与桡、尺动脉血管的走向一致,压迫头1设计呈椭圆形,有利于增加与手腕的贴合度。支撑条2固定于连接片3上,与压迫头1平行设置,支撑条2在压迫时与手腕侧边尺、桡骨抵压支撑。

该压迫器还包括压力传感-光电透射传感芯片和显示装置7,压力传感-光电透射传感芯片植入压迫头1中。压力传感-光电透射传感芯片集成有压力传感器、光电透射传感器和单片机,单片机通过I/O端口分别与压力传感器、光电透射传感器和显示装置7连接,压力传感器和光电透射传感器将检测的模拟信号传送至单片机转化成电信号,电信号传送至显示装置7进行显示。

显示装置7为显示压迫强度、脉搏强度曲线和皮下动脉血流信号强度的电子显示屏,电子显示屏内部设有两个分别发出红光和蓝光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通过单片机的输出信号控制发光,蓝光强度能够通过信号控制发生改变。当发出红光的二极管亮,表示血管畅通、压迫器未压迫或偏移压迫动脉;当发出蓝光的二极管亮,表示血流受到阻断,蓝光的强弱代表血流阻断的不同程度。

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现有技术内容在此不作过多赘述。该压迫器能够在对桡、尺动脉进行压迫止血的过程中检测压迫强度和脉搏跳动引起的压力及血流变化,并反馈到显示装置7,从而方便医护人员对压迫器的压迫位置和强度进行判断并作出相应的调整,有利于根据不同病患个体实现精准操作,保证动脉压迫的血流畅通,减少术后压迫引起的并发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