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外科护理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7085发布日期:2019-03-13 23:57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胸外科护理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胸外科护理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当病人的胸腔内出现病变,比如因感染所致的胸膜炎,胸导管受阻或因意外伤害所致的血胸或气胸等等,都会导致胸膜腔内出现过多的液体,称为胸腔积液,俗称胸水。因此当病人的胸腔积液过多时需要进行引流,最为常见的引流方式是将引流管置入胸腔内,另一端接入低于胸腔位置的引流装置,引流出胸腔内生成的积液,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但是为了防止引流过量导致病人体内蛋白质损失过多,以及腹压下降过快而影响膈肌的收缩,以及产生水肿,从而损害病人身体机能;因此病人胸腔积液每次的引流量不应超过1000ML,但是现有的引流瓶在对病人进行胸腔积液的引流过程中需要医护工作者实时监控引流瓶的引流量,降低了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无需医护人员实时值守,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的胸外科护理引流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胸外科护理引流装置,包括用于置入胸腔内的穿刺针,以及设置在穿刺针尾端部的用于限制穿刺针进入胸腔长度的限位挡片,以及连接在穿刺针尾部的用于引出积液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防止空气通过引流管进入胸腔的隔离组件,所述隔离组件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承接胸腔积液的引流瓶,所述隔离组件与引流瓶固定连接,所述引流瓶内设置有用于限制胸腔积液体积的限位开关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隔离组件包括水封瓶、第一进液管、出液口和注射口,所述第一进液管位于水封瓶顶部、且第一进液管延伸至水封瓶内底部,所述注射口位于第一进液管的一侧,所述水封瓶的侧壁上靠近第一进液管处还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的位置高于第一进液管底端部的位置,有助于防止在呼气时胸腔内产生的微负压将空气倒吸入胸腔内。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开关组件包括第二进液管、连杆、浮筒、密封塞,所述第二进液管位于引流瓶的顶部、且第二进液管向引流瓶内延伸,所述连杆位于进液管的下方,所述连杆的一端与引流瓶的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连接浮筒,所述密封塞位于连杆和第二进液管之间、且密封塞与第二进液管相互对应,所述密封塞与连杆固定连接,当引流量达到设定值的进候,浮筒带动密封塞将第二进液口关闭,从而停止继续引流,而不需要医护人员的实时监视。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进液管和出液口之间还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与出液口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进液管相连接,有助于将积液导入引流瓶。

作为优选,所述引流瓶的顶部还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内设置有过滤片,所述出气口位于水封瓶的一侧,有助于将积液导入引流瓶,过滤片可防止引流瓶内积液里的病菌进入空气中。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塞为橡胶密封塞、且密封塞的上端面呈倒锥形设置,有助于提高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由于在引流瓶内设置了限位开关组件,当引流瓶内的胸腔积液引流量达到设定值的进候,浮筒会在浮力的作用下带动位于连杆的密封塞将第二进液口关闭,从而自动停止了对病人胸腔内积液的继续引流,而不需要医护人员对积液引流量的实时监控,提高了引流装置使用的便捷性,也提高了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由于设置了隔离组件,在使用前先通过注射口往水封瓶内注入适量的生理盐水,对第一进液口形成水封,从而防止在进行穿刺时,因为呼气时而产生的微负压而将空引入到病人的胸腔内而造成不利的影响,从而提高了引流装置使用的安全性;由于在穿刺射的端部设置了限位挡片,可以防以穿刺针进入人体长度过大损伤人体脏器,提高了引流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胸外科护理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胸外科护理引流装置的关闭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详述。

如附图1-2所示,一种胸外科护理引流装置,包括用于置入胸腔内的穿刺针1,以及设置在穿刺针1尾端部的用于限制穿刺针1进入胸腔长度的限位挡片2,所述限位挡片2通过注塑与穿刺针1一体成型,以及连接在穿刺针1尾部的用于引出积液的引流管3,所述引流管3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防止空气通过引流管3进入胸腔的隔离组件4,所述隔离组件4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承接胸腔积液的引流瓶5,所述隔离组件4与引流瓶5通过胶粘固定,所述引流瓶5内设置有用于限制胸腔积液体积的限位开关组件6。所述隔离组件4包括水封瓶41、第一进液管42、出液口43和注射口44,所述第一进液管42位于水封瓶41顶部、且第一进液管42延伸至水封瓶41内的底部,所述注射口44位于第一进液管42的一侧,所述注射口44与水封瓶41相连通,所述水封瓶41的侧壁上靠近第一进液管42处还设置有出液口43,所述出液口43的位置高于第一进液管42底端部的位置,有助于防止在呼气时胸腔内产生的微负压将空气倒吸入胸腔内。所述限位开关组件6包括第二进液管61、连杆62、浮筒63、密封塞64,所述第二进液管61位于引流瓶5的顶部、且第二进液管61向引流瓶5内延伸,所述第二进液管61与引流瓶5通过密封胶固定连接,所述连杆62位于进液管61的下端部,所述连杆62的一端与引流瓶5的内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胶粘与浮筒63相固定,所述密封塞64位于连杆62和第二进液管61之间、且密封塞64与第二进液管61相互对应,所述密封塞64与连杆62通过胶粘固定,当引流量达到设定值的进候,浮筒63通过连杆62带动密封塞64将第二进液口61关闭,从而停止对胸腔积液的继续引流,而不需要医护人员的实时监视。所述第二进液管61和出液口43之间还设置有导管7,所述导管7的一端与出液口43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二进液管61相连通,有助于将积液导入引流瓶5内。所述引流瓶5的顶部还设置有出气口8,所述出气口8内设置有过滤片9,所述出气口8位于水封瓶5的一侧,有助于将积液导入引流瓶5,过滤片9可防止引流瓶5内积液里的病菌进入空气中。所述密封塞64为橡胶密封塞、且密封塞64的上端面呈倒锥形设置,有助于提高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由于在引流瓶内设置了限位开关组件,当引流瓶内的胸腔积液引流量达到设定值的进候,浮筒会在浮力的作用下带动位于连杆的密封塞将第二进液口关闭,从而自动停止了对病人胸腔内积液的继续引流,而不需要医护人员对积液引流量的实时监控,提高了引流装置使用的便捷性,也提高了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由于设置了隔离组件,在使用前先通过注射口往水封瓶内注入适量的生理盐水,对第一进液口形成水封,从而防止在进行穿刺时,因为呼气时而产生的微负压而将空引入到病人的胸腔内而造成不利的影响,从而提高了引流装置使用的安全性;由于在穿刺射的端部设置了限位挡片,可以防以穿刺针进入人体长度过大损伤人体脏器,提高了引流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