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可折叠悬挂部的输液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8534发布日期:2019-02-19 19:09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可折叠悬挂部的输液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输液袋,具体来说是一种具有可折叠悬挂部的输液袋。



背景技术:

如图1,是现有输液袋的平面图。挂孔1直接形成在液袋本体2上。另外,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一篇名为双硬管聚丙烯多层共挤输液袋的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是201420619441.5,在输液带的底部设置有挂孔,其作用是将该输液袋悬挂在点滴架上。但是这样的挂孔直接形成在输液袋的底部上,在悬挂输液袋时,需要整体倾斜输液袋,才能将输液袋顺利悬挂在挂钩上,操作不便,在悬挂时,容易导致输液袋不慎掉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可折叠悬挂部的输液袋,解决了悬挂输液袋时无需倾斜输液袋的问题,提高了输液的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可折叠悬挂部的输液袋,包括液袋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袋本体上安装一个可折叠的悬挂部,该悬挂部呈带状,其一端固定在液袋本体的悬挂部位,另一端安装一个挂孔,且该另一端热合在液袋本体上,使得带状悬挂部整体贴靠在液袋本体表面,当牵拉该另一端时,使该另一端与液袋本体分离。

所述另一端上形成两个侧翼,该两个侧翼热合在液袋本体表面,实现该另一端和液袋本体之间的热合连接。

所述液袋本体的悬挂部位所在边上形成一个连接部,连接部和展开的悬挂部上具有凸台和通孔配合的连接结构,使连接部和悬挂部连接起来。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输液袋的安全性,将带状的悬挂部的一端从液袋本体上撕下,使液袋本体悬挂于悬挂部的一端上,再将悬挂部的另一端上的挂孔挂在支架挂钩上。由于悬挂部呈带状,在悬挂输液袋时,无需将下面的液袋本体倾斜,就能容易的将挂孔挂置在挂钩上。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悬挂部收起)。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悬挂部展开)。

附图标记

1挂孔,2液袋本体,3悬挂部,4侧翼,5挂孔,6连接部,7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如图2,在输液袋上安装一个呈带状的悬挂部3,悬挂部3的一端连接在液袋本体2的悬挂部位(通常是输液袋的底部)上,另一端连接一个挂孔5,这样在不倾斜液袋本体的情况下,直接将挂孔5悬挂在外部的支架挂钩上。

为了使输液袋携带方便,讲悬挂部3的另一端(也就是挂孔5所在端)粘接在液袋本体上,保持连接部3整体贴合在液袋本体2的表面。本实施例中利用一种热合的连接方式,直接将悬挂部3的该另一端热合在液袋本体上。用力牵拉悬挂部3的热合的端部,使该端从液袋本体上分离。如图2,为了方便悬挂部3的热合的连接端从液袋本体上顺利分离,在该端部形成两个侧翼4,仅将侧翼4热合在液袋本体上,利用局部热合的方式,更易于撕裂。

由于悬挂部3呈带状,导致抗拉能力降低,为了提高克服该问题,如图2和图3,在液袋本体2的底部形成连接部6,连接部6最好是片状,大跨度连接在液袋本体2上,在连接部6上形成凸台7。相应地,在悬挂部3上形成通孔,凸台7与通孔配合,形成一种连接方式,使连接部6和悬挂部3结合起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