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4172发布日期:2018-11-09 20:46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具,特别涉及一种可拆卸担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担架担架均为整体式结构,在运行伤重病人时需将病人整体抬起后再放到担架上,但被运送的病人常常都是或伤重或病重的,将病人抬起后再放到担架上,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卸担架,该可拆卸担架解决了将病人在放上担架前转移造成的痛苦。

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拆卸担架,所述可拆卸担架包括左可拆卸件和右可拆卸件,右可拆卸件插入左可拆卸件中,左可拆卸件包括上下抬部左边、第一配接部、第二配接部和左担架部,上下抬部左边设置在左担架部上端和下端,第一配接部设置在上下抬部左边,第二配接部设置在左担架部上。右可拆卸件包括上下抬部右边、第一插入部、第二插入部和右担架部,第一插入部设置在上下抬部右边,第二插入部设置在右担架部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配接部为主配接部,第一配接部包括左对位管和左接入管,左接入管焊接在左对位管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插入部为主插入部,第一插入部包括右定位管、右进入管和右插入头,右进入管连接在右定位管与右插入头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左接入管管径比右进入管管径大2mm。

作为优选,所述右进入管外表面上套有弹性橡胶管。

作为优选,所述左对位管长度等于上下抬部左边的右边缘到左担架部的右边缘的长度,右定位管长度等于上下抬部右边的左边缘到右担架部的左边缘的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配接部为副配接部,第二配接部包括左配接管,第二插入部为副插入部,第二插入部包括右对接管和插管,插管连接在右对接管端头。

作为优选,所述左配接管直径等于右对接管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配接部连接在上下抬部左边的背面,第二配接部连接在左担架部的背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插入部连接在上下抬部右边的背面,第二插入部连接在右担架部的背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将病人在放上担架前转移造成的痛苦,使用时,将左可拆卸件和右可拆卸件分别放入病人的左边和右边,然后将病人向左(或右)略微移动,让其进入左担架部和右担架部,然后将第一插入部插入第一配接部,此时第二插入部自动进入第二配接部,这样,一副完整的担架就形成了。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左可拆卸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右可拆卸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定位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一种可拆卸担架,包括左可拆卸件1和右可拆卸件2,右可拆卸件2插入左可拆卸件1中,左可拆卸件1包括上下抬部左边11、第一配接部12、第二配接部14和左担架部13,上下抬部左边11设置在左担架部13上端和下端,第一配接部12设置在上下抬部左边11,第二配接部14设置在左担架部13上。右可拆卸件2包括上下抬部右边21、第一插入部22、第二插入部24和右担架部23,第一插入部22设置在上下抬部右边21,第二插入部24设置在右担架部23上。

第一配接部12为主配接部,第一配接部12包括左对位管121和左接入管122,左接入管122焊接在左对位管121内。

第一插入部22为主插入部,第一插入部22包括右定位管221、右进入管222和右插入头223,右进入管222连接在右定位管221与右插入头223之间。

左接入管122管径比右进入管222管径大2mm。

右进入管222外表面上套有弹性橡胶管,弹性橡胶管用于增加摩擦。

左对位管121长度等于上下抬部左边11的右边缘到左担架部13的右边缘的长度,右定位管221长度等于上下抬部右边21的左边缘到右担架部23的左边缘的长度。

第二配接部14为副配接部,第二配接部14包括左配接管,第二插入部24为副插入部,第二插入部24包括右对接管241和插管242,插管242连接在右对接管241端头。插管242的设置是为了防止不慎误伤病人。

左配接管直径等于右对接管241直径。

为了避免引起病人不适,第一配接部12连接在上下抬部左边11的背面,第二配接部14连接在左担架部13的背面,第一插入部22连接在上下抬部右边21的背面,第二插入部24连接在右担架部23的背面。

使用时,将左可拆卸件1和右可拆卸件2分别放入病人的左边和右边,然后将病人向左(或右)略微移动,让其进入左担架部13和右担架部23,然后将第一插入部22插入第一配接部12,此时第二插入部24自动进入第二配接部14,这样,一副完整的担架就形成了。

应理解,本说明书详述的上述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