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压膜磁力扩弓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9398发布日期:2019-03-19 21:18阅读:873来源:国知局
热压膜磁力扩弓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口腔科患者上颌正畸治疗的热压膜磁力扩弓器。



背景技术:

对于青少年上颌横向发育不足或牙弓狭窄患者,正畸治疗最常用的方法为上颌腭扩展。腭扩展技术通过上颌牙的负载,将矫形力传递至颌面部的各个骨结构,造成骨改建。腭扩展的效果和扩弓的力值大小、作用时间及保持时间、患者的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目前正畸腭扩展可以分为快速腭扩展(RPE)和慢速腭扩展(SPE)。

快速回扩展(RPE)是临床上常用的扩大上颌牙弓的方法。由于扩弓后容易复发,而致其一度使用较少,但近年来又在临床开始广泛应用。在RPE中,比较常用的有Hass型、Hyrax型及牙弓夹板型等。这三种矫治器的加力方式基本相同,一般是每天加力2次,早晚各I次,每次旋转扩弓螺簧1/4圈或1/2圈。RPE多采用矫形力为介导,能直接克服腭中缝生物结合力以打开腭中缝,但宜在青春生长发育高峰期使用。其作用为促进上颌骨的横向发育,扩大上额骨和牙弓宽度。

慢速腭扩展(SPE)通常是由腭部的固定扩弓装置连接于上颌两侧支抗牙带环上,最常用的有四圈螺簧、W形扩弓器、镍钛扩弓器和弹簧式扩弓器以及附扩弓簧的活动扩弓器。慢速扩弓器一般可产生每周约0.5~1.0mm的扩弓率,扩弓力可达到2oz。

上述两种方案均存在各自的缺陷:

快速回扩展(RPE)为每天加力,因此可很快使矫治力累积到数千克,使腭中缝扩大而牙倾斜较少,最大限度地达到骨量增加大于牙的倾斜。能产生更多的骨骼变化,可使腭顶变高,支抗牙萌出更明显。但上颌RPE产生的较大的矫形力,对牙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对较大矫形力的必要性也有质疑。

相反,慢速腭扩展(SPE)为每周加力一次,矫治力较恒定,无累积剧增,从而减少组织液堆积和出血,更符合骨的生理形成和生理反应。但SPE产生更多的牙弓扩大,牙效应明显,例如磨牙倾斜旋转;RPE几乎所有病例腭中继都出现间隙;而SPE只有一半的病例腭中缝出现间隙;RPE在矢状向、垂直向也有较多变化,SPE则产生更多的下颌后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压膜磁力扩弓器,实现上颌正畸治疗,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制造难度和成本,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各类正畸腭扩展装置或方案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压膜磁力扩弓器,包括分别套于上颌左右两部分牙齿上的左牙托和右牙托,所述左牙托、右牙托中部对称设有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所述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同极相对,分别通过自凝塑料与左牙托、右牙托固定;所述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上设有两对平行的滑动导引孔,所述滑动导引孔中安装有滑动导引装置,所述滑动导引装置为一根弯曲的钢丝,所述弯曲的钢丝包括连接部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部两端的第一滑动导引杆和第二滑动导引杆,所述第一滑动导引杆和第二滑动导引杆两者平行,两者分别穿过所述两对滑动导引孔,且所述两对滑动导引孔的孔径均大于所述第一滑动导引杆和第二滑动导引杆的孔径,所述第一滑动导引杆和第二滑动导引杆可以在所述两对滑动导引孔中左右滑动。

优选的,所述左牙托和右牙托是由热压膜压制而成,所述左牙托和右牙托上表面的形状与患者上颌石膏模型的形状相吻合,下表面的形状通过自凝塑料填充为平面。

优选的,所述左牙托和右牙托两者的分割线为患者的上颌腭中线。

优选的,所述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为两块平行排列的永磁体,分别固定在左牙托和右牙托的内侧面的第一前磨牙至第一磨牙之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铁氧体、钕铁硼、钐钴、铝镍钴。

优选的,还包括至少一片1mm磁性垫片,所述1mm磁性垫片与两块永磁体中的其中一块永磁体异极相吸,同时与另一块永磁体同极相斥。

优选的,所述滑动导引孔的内径为1.0mm,所述第一滑动导引杆和第二滑动导引杆的外径为0.8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兼具了RPE和SPE两种腭扩展的优点,扩弓力值可以达到矫形力的要求,具各扩开腭中继的能力,能最大限度刺激骨的效应。而且所赋予的矫形力效应是通过磁块的排斥作用缓慢地作用于腭中缝和上颌牙槽骨,更具有生理效应,因此复发更少,对组织的创伤小。

(2)本实用新型的采用钕铁硼磁体作为力源。钕铁硼磁体磁能积较高,体积小巧,适合口腔这样一个有限的空间,患者的顺应性好,副作用小,矫治效果肯定。磁场或低脉冲磁场可促进血管的再生、骨组织微循环的进行性改建、加速骨组织的生长、伤口的愈合,神经组织的再生。

(3)本实用新型采用热压膜制造牙托,戴用舒适,成本低。制造流程中先热压模制造牙托然后放置两块永磁体,可以使热压膜最大程度地接触腭部组织,更好地满足扩弓需要。

(4)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凝塑料不但可以将牙托咬合面垫平,而且便于永磁体反相形成同极相斥。

(5)本实用新型经临床实践证明,具有装置结构简单而实用、固位好、矫治力持续、牙齿移动迅速、可矢量控制等优点,对患者的疗效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永磁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颌石膏模型;2、左牙托;3、右牙托;4、第一永磁体;5、第二永磁体;6、滑动导引孔;7、滑动导引装置;8、连接部;9、第一滑动导引杆;10、第二滑动导引杆;11、自凝塑料;12、磁性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热压膜磁力扩弓器,包括分别套于上颌左右两部分牙齿上的左牙托2和右牙托3,左牙托2和右牙托3是由热压膜压制而成,左牙托2和右牙托3上表面的形状与患者上颌石膏模型1的形状相吻合,左牙托2和右牙托3下表面的形状通过自凝塑料11填充为平面。左牙托2和右牙托3两者的分割线为患者的上颌腭中线。左牙托2、右牙托3中部对称设有第一永磁体4和第二永磁体5,第一永磁体4和第二永磁体5同极相对,分别通过自凝塑料11与左牙托2、右牙托3固定。第一永磁体4和第二永磁体5为两块平行排列的永磁体,固定位置是在左牙托2和右牙托3的内侧面的第一前磨牙至第一磨牙之间。第一永磁体4和第二永磁体5的材质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钕铁硼。

参阅图2,第一永磁体4和第二永磁体5上设有两对平行的滑动导引孔6,滑动导引孔6中安装有滑动导引装置7,滑动导引装置7为一根弯曲的钢丝,弯曲的钢丝包括连接部8以及分别连接在连接部8两端的第一滑动导引杆9和第二滑动导引杆10,第一滑动导引杆9和第二滑动导引杆10两者平行,两者分别穿过两对滑动导引孔6,且两对滑动导引孔6的孔径均大于第一滑动导引杆9和第二滑动导引杆10的孔径,第一滑动导引杆9和第二滑动导引杆10可以在两对滑动导引孔6中左右滑动。1mm磁性垫片12与两块永磁体中的其中一块永磁体(本实施例中为第一永磁体4)异极相吸,同时与另一块永磁体(本实施例中为第二永磁体5)同极相斥。

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流程为:根据临床患者检查情况,制备上颌石膏模型1;利用热压膜成形机,在制备的上颌石膏模型1上压制上颌牙托;将压制的上颌牙托由腭中线一分为二,分为左牙托2和右牙托3两部分;在上颌牙托腭中线处、第一前磨牙至第一磨牙之间位置,放置第一永磁体4和第二永磁体5;在第一永磁体4和第二永磁体5上开设两对平行的滑动导引孔6(内径1.0mm),在两对平行的滑动导引孔6中安装由一根弯曲的钢丝构成的滑动导引装置7(外径0.8mm),钢丝弯曲为中部的连接部8以及连接在连接部两端的第一滑动导引杆9和第二滑动导引杆10,将第一滑动导引杆9和第二滑动导引杆10平行分别穿过两对滑动导引孔6,保证第一滑动导引杆9和第二滑动导引杆10可以在两对滑动导引孔6中左右滑动;在上颌牙托咬合面上涂自凝塑料11将上颌牙托咬合面垫平,同时利用自凝塑料11将第一永磁体4与左牙托2固定,将第二永磁体5与右牙托3固定,待自凝塑料11凝固后,将第二永磁体5轻轻一拨,将其拨出后反转呈与第一永磁体4同极相对,然后再将反转后的第二永磁体5按在同样的位置,将第二永磁体5四边固定;当第一永磁体4和第二永磁体5距离超过1mm时,增加一片1mm磁性垫片12,将1mm磁性垫片12与第一永磁体5异极相吸,同时与第二永磁体5同极相斥;当第二永磁体5与1mm磁性垫片12的距离又超过1mm时,再增加一片1mm磁性垫片12;以此类推,增加更多的1mm磁性垫片1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热压膜制造牙托,戴用舒适,耐用且成本低;先热压模制造牙托然后放置两块永磁体,可以使热压膜最大程度地接触腭部组织,更好地满足扩弓需要;采用自凝塑料作为固定剂,不但可以将牙托咬合面垫平,而且便于永磁体反相形成同极相斥。利用磁块同级相斥的原理双轨滑动,以磁力作为介导,有效地控制磁力的大小,并通过磁场的作用促进组织的改建。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专利。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