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光波电蒸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00919发布日期:2018-11-02 21:26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光波电蒸柜,属于消毒柜周边设备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档餐饮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精细。现有技术中,餐馆在使用消毒柜时,一般先将洗好的碗碟上的水擦干或者晾干,然后再放入消毒柜中消毒,消毒完成后,消毒柜即成为碗柜;由于现在的饮食越来越精细化,在承装热菜或一些易冷的菜品时,都需要加热好的餐具以用来盛装。这种情况一般采用烤箱进行预热,但这样影响操作效率,步骤繁琐,需将消毒柜的餐具再次放入烤箱,严重影响快速出餐。

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实现消毒和加热两重作用的多用途柜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现消毒和加热两重作用的多功能光波电蒸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消毒柜不能快速加热餐具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光波电蒸柜,包括:磁控管、上柜体和下柜体;所述上柜体内设置有第一波导管,所述下柜体内设置有第二波导管;所述第一波导管和所述第二波导管分别与所述磁控管的两端相连;

所述下柜体的底部设置有储水槽,所述储水槽内设置有超声波换能器。

如上所述的多功能光波电蒸柜,其中,所述第一波导管上设置有第一金属屏蔽阀,所述第二波导管上设置有第二金属屏蔽阀。

如上所述的多功能光波电蒸柜,其中,所述上柜体和所述下柜体之间设置有蒸汽连通管。

如上所述的多功能光波电蒸柜,其中,所述上柜体内的顶部设置有光波管。

如上所述的多功能光波电蒸柜,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屏蔽阀和所述第二金属屏蔽阀均为金属丝网。

如上所述的多功能光波电蒸柜,其中,所述蒸汽连通管为S形的管状结构。

如上所述的多功能光波电蒸柜,其中,所述超声波换能器位于所述储水槽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光波电蒸柜,具有微波加热和消毒柜的双重功能,上柜体还可单独当作微波蒸柜使用;上柜体和下柜体均通过波导管与磁控管相连,所以能够开启微波进行加热或消毒;同时,下柜体内设置有超声波换能器,能够对水进行雾化,使水雾均匀分散于柜体内,不仅有助于加热和消毒,还具有一定的保温和除异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光波电蒸柜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本实施例的多功能光波电蒸柜,包括:磁控管3、上柜体1和下柜体2;所述上柜体1内设置有第一波导管31,所述下柜体2内设置有第二波导管32;所述第一波导管31和所述第二波导管32分别与所述磁控管3的两端相连;所述下柜体2的底部设置有储水槽21,所述储水槽21内设置有超声波换能器20。超声波换能器20也可以为超声波雾化器,用于对水槽内的水进行雾化。通常,所述超声波换能器20位于所述储水槽21的底部。

第一波导管31和第二波导管32分别用于将磁控管3产生的微波导入到上柜体1或下柜体2。

本实施例中,由于微波不能对陶瓷有效的加热,所以采用超声波换能器对水进行雾化,从而加热水雾形成蒸汽,起到快速加热餐具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光波电蒸柜,具有微波加热和消毒柜的双重功能,上柜体还可单独当作微波蒸柜使用;上柜体和下柜体均通过波导管与磁控管相连,所以能够开启微波进行加热或消毒;同时,下柜体内设置有超声波换能器,能够对水进行雾化,使水雾均匀分散于柜体内,不仅有助于加热和消毒,还具有一定的保温和除异味效果。

本实施例的多功能光波电蒸柜,其中,所述第一波导管31上设置有第一金属屏蔽阀33,所述第二波导管32上设置有第二金属屏蔽阀34。第一金属屏蔽阀33和第二金属屏蔽阀34一般采用金属薄片制成,对波导管起到阻拦和反射微波的作用;这样能够使上柜体或下柜体单独的使用微波加热功能。

因此,上柜体可以当作微波炉使用,下柜体不仅可以消毒,还可以快速加热餐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金属屏蔽阀33和所述第二金属屏蔽阀34均为金属丝网。

本实施例的多功能光波电蒸柜,进一步的,所述上柜体2和所述下柜体2之间设置有蒸汽连通管4。蒸汽连通管4能够使下柜体产生的雾化水汽进入上柜体,从而使上柜体在加热的时候通入蒸汽,实现微波电蒸柜的目的。

一般情况下,蒸汽连通管4为S形的管状结构,这样不仅可以通过蒸汽,还避免了微波在上下柜体内的泄漏。

进一步的,所述上柜体1内的顶部设置有光波管10,以辅助微波进行加热,配合蒸汽作用,不仅能够快速加热,还可以保证水分不流失。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光波电蒸柜制作成本不高,加热食物口感好,速度快,且操作方便,外挂结构紧凑,牢固稳定,美观环保,装拆简单,适用于各种档次的餐厅食堂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