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9193发布日期:2018-08-31 19:57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液净化装置,该血液净化装置用于一边使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一边对其进行净化。



背景技术:

近年,在作为血液净化装置的透析装置中,人们提出了在透析治疗时,采用用于供给透析器的透析液,进行预充、返血和补液(紧急补液)的技术,以及将该透析液用作在线hdf、在线hf的治疗用的置换液的技术。比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下述的技术,其包括与透析装置主体内的透析液导入管线和血液回路连接的透析液供给管线,透析液导入管线的透析液经由透析液供给管线供给血液回路,由此可进行预充、返血等。

另外,人们还探讨了下述的技术,在该技术中,包括与透析装置主体内的透析液排出管线和血液回路连接的溢流管线,供给血液回路的生理食盐液等的置换液经由溢流管线,通过透析液排出管线而排出,由此可进行预充等的作业。像这样,最近,人们提出了下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在该装置中,包括连接于具有透析液导入管线、透析液排出管线的透析装置主体内的配管部与使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的血液回路之间的透析液供给管线、溢流管线等的连通管线。这样的血液净化装置的上述配管部在其内部具有流路,另外,该血液回路在其内部具有流路,在上述配管部或该血液回路中,设置1个或2个以上的夹持机构(比如,电磁阀),另外设置1个或2个以上的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4-31352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过去的血液净化装置具有如下的问题。

通常,比如在预充之前实施连接确认试验,该连接确认试验用于判断血液回路是否正常地与透析液排出管线(上述配管部)连接。在通常的连接确认试验中,在预充之前(即,在将预充液供给而填充到血液回路中之前)驱动血液泵,对血液回路内部和溢流管线(连通管线)进行加压,并且比如通过安装于静脉侧空气捕获腔中的静脉压力传感器检测血液回路内部的压力的上升,另外,确认该压力是否保持规定时间,由此判断血液回路是否正常地连接。

但是,在如上所述的具有与透析装置主体内部的配管部和血液回路连接的连接管线的血液净化装置中,在连接确认试验之前,在医务人员误将动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与静脉侧血液回路的前端连接,形成闭合回路的场合,如果在连接确认试验中对血液回路进行加压,由于即使在连接管线没有与上述配管部连接的情况下,静脉压力仍上升,故具有判定为正常地连接的危险。

本发明是针对这样的情况而提出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血液净化装置,其中,可以更加良好的精度判断连接管线的连接是否适当。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涉及一种血液净化装置,该血液净化装置包括:血液回路,该血液回路具有可对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的动脉侧血液回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血液净化机构,该血液净化机构连接于上述动脉侧血液回路与静脉侧血液回路之间,对流过该血液回路的血液进行净化;配管部,该配管部具有将透析液导入到该血液净化机构中的透析液导入管线和将透析液从该血液净化机构中排出的透析液排出管线;压力检测机构,该压力检测机构可检测上述配管部内的压力或上述血液回路内的压力;连通管线,该连通管线与上述配管部和上述血液回路连接,可使上述配管部的流路与上述血液回路的流路连通;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可控制设置于上述配管部或上述血液回路中的任意的夹持机构的开闭、任意的泵的驱动,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机构可通过上述控制,进行:压力施加步骤,在该步骤中,相对上述配管部或上述血液回路中一者的流路,施加负压或正压;传递步骤,在该步骤中,将在上述压力施加步骤中施加的负压或正压,经由上述连通管线传递给上述配管部或上述血液回路中另一者的流路;判断步骤,在该步骤中,根据通过上述压力检测机构而检测的压力,确认上述传递步骤的负压或正压的传递的有无,并且根据上述负压或正压的传递的有无,判断上述连通管线的连接是否适当。

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判断步骤不仅可判断上述连通管线的连接是否适当,并且可判断上述血液回路的流路的封闭。

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压力施加步骤相对上述配管部的流路施加负压或正压,并且上述传递步骤经由上述连通管线,将负压或正压传递给上述血液回路的流路。

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压力施加步骤相对上述配管部的流路施加负压。

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压力施加步骤相对上述血液回路的流路施加负压或正压,并且上述传递步骤经由上述连通管线,将负压或正压传递给上述配管部的流路。

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连通管线可与形成于上述配管部中的上述透析液排出管线或其分支线上的连接端口连接。

发明的效果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由于控制机构可通过控制而进行:压力施加步骤,在该步骤中,对配管部或血液回路中一者的流路施加负压或正压;传递步骤,在该步骤中,将在压力施加步骤中施加的负压或正压经由连通管线传递给配管部或血液回路中另一者的流路;判断步骤,在该步骤中,根据通过压力检测机构而检测的压力,确认传递步骤的负压或正压的传递的有无,并且根据该负压或正压的传递的有无,判断连通管线的连接是否适当,故可以更加良好的精度判断连接管线的连接是否适当。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由于判断步骤不仅可判断连接管线的连接是否适当,而且可判断血液回路的流路的封闭,故可针对连接管线的连接的是否适当以及血液回路的封闭,以良好的精度进行判断。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明,由于压力施加步骤对配管部的流路施加负压或正压,并且传递步骤经由连通管线,将负压或正压传递给血液回路的流路,故无论血液回路为什么样的状态(比如,血液回路穿刺于患者的状态等),均可以良好的精度判断连接管线的连接是否适当。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明,由于压力施加步骤对配管部的流路施加负压,故将在配管部中形成的负压传递给血液回路,并且可防止因正压传递,配管部内的透析液不小心而流入血液回路中的情况。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明,由于压力施加步骤对血液回路的流路施加负压或正压,并且传递步骤经由连通管线,将负压或正压传递给配管部的流路,故无论配管部为什么样的状态,均可以良好的精度判断连接管线的连接是否适当。

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明,由于连接管线可与形成于配管部中的透析液排出管线或其分支线上的连接端口连接,故比如在预充时,血液回路内的预充液可通过透析液排出管线或其分支线排出,并且在连接确认试验中,可以良好的精度判断该连接管线的连接是否适当。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的模式图;

图2为表示该血液净化装置的控制内容的流程图;

图3为表示该血液净化装置中的连接确认试验中的状态的模式图;

图4为表示该血液净化装置中的连接确认试验中的状态的模式图;

图5为表示该血液净化装置中的连接确认试验中的状态的模式图;

图6为表示该血液净化装置中的连接确认试验中的状态的模式图;

图7为表示该血液净化装置中的连接确认试验中的状态的模式图;

图8为表示该血液净化装置中的连接确认试验中的压力的经过的曲线图;

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的控制内容的流程图;

图10为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的控制内容的流程图;

图11为表示该血液净化装置中的连接确认试验中的状态的模式图;

图12为表示该血液净化装置中的连接确认试验中的状态的模式图;

图13为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的控制内容的流程图;

图14为表示该血液净化装置中的连接确认试验中的状态的模式图;

图15为表示该血液净化装置中的连接确认试验中的状态的模式图;

图16为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的控制内容的流程图;

图17为表示该血液净化装置中的连接确认试验中的状态的模式图;

图18为表示该血液净化装置中的连接确认试验中的状态的模式图;

图19为表示该血液净化装置中的连接确认试验中的状态的模式图;

图20为表示该血液净化装置中的连接确认试验中的状态的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具体地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用于可一边使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一边对该血液进行净化的血液净化治疗(血液透析治疗),如图1所示的那样,该血液净化装置包括:血液回路,该血液回路具有可使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的动脉侧血液回路2和静脉侧血液回路3;透析器1(血液净化机构),该透析器1介设于动脉侧血液回路2与静脉侧血液回路3之间,对流过血液回路的血液进行净化;配管部,该配管部包括设置于透析装置主体b的内部的透析液导入管线l1和透析液排出管线l2;控制机构16。

透析器1用于对血液进行净化,经由端口1a、1b,分别与构成血液回路的动脉侧血液回路2和静脉侧血液回路3连接,经由端口1c、1d,分别与透析液导入管线l1和透析液排出管线l2连接。在动脉侧血液回路2上,设置由蠕动泵构成的血液泵4,通过驱动该血液泵4,可借助血液回路,对透析液等的液体进行运送。

另外,在动脉侧血液回路2的前端和静脉侧血液回路3的前端,可分别安装动脉侧穿刺针和静脉侧穿刺针,一边将该动脉侧穿刺针和静脉侧穿刺针穿刺于患者,一边驱动血液泵4,由此,通过血液回路,使从动脉侧穿刺针而采取的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通过透析器1对其进行血液净化和除水,然后,将其从静脉侧穿刺针返回到患者中。

在动脉侧血液回路2的夹持机构va与血液泵4之间,连接接纳袋b,该接纳袋b经由供给管线lc接纳生理食盐液(用于预充、返血等的置换液),可通过使设置于供给管线lc的中途的夹持机构vc处于打开状态,将接纳袋b内的生理食盐液供给到动脉侧血液回路2,进行血液回路的预充、返血等的作业。另外,供给到血液回路中的置换液不限于生理食盐液,也可为其他置换液。

此外,在动脉侧血液回路2的血液泵4的上游侧(血液泵4与夹持机构va之间),经由腔15而连接压力检测机构α,该压力检测机构α可检测该部位的压力(液压),测定治疗时的动脉压力(脱血压力)。另外,在动脉侧血液回路2上连接空气捕获腔5,在其前端侧(连接动脉侧血液回路2的供给管线lc的部位的上游侧),设置夹持机构va,在静脉侧血液回路3上连接空气捕获腔6,在其前端侧(连接静脉侧血液回路3的空气捕获腔6的部位的下游侧),设置夹持机构vb。在该空气捕获腔6上,连接可检测治疗时的血液回路内的静脉压力的压力检测机构β。即,按照可通过压力检测机构α检测动脉侧血液回路2内部的压力(动脉压力),并且可通过压力检测机构β检测静脉侧血液回路3内部的压力(静脉压力)的方式构成。

另外,在透析液导入管线l1和透析液排出管线l2上,连接作为送液泵的复式泵7,该复式泵7将以规定浓度调制的透析液供给到透析器1,将其从该透析器1中排出。即,按照跨过透析液导入管线l1和透析液排出管线l而设置复式泵7,可通过驱动该复式泵7,相对透析器1,通过透析液导入管线l1导入透析液,通过透析液排出管线l2排出透析液。

此外,在透析液导入管线l1上连接过滤器11、12,可通过过滤器11、12,对导入到透析器1中的透析液进行过滤,并且可通过电磁阀v1、v7、v8,在任意时刻隔断或开放流路。另外,透析液导入管线l1通过旁路管线l7、l8、l9与透析液排出管线l2连接,在这些旁路管线l7、l8、l9上,分别连接电磁阀v3、v4、v12。另外,在透析液导入管线l1上连接采取口10(取样端口),其可采取流过该透析液导入管线l1的透析液。

透析液排出管线l2可通过电磁阀v2、v9,在任意时刻隔断或开放流路,并且连接迂回绕过复式泵7的迂回管线l3、l4,在迂回管线l3上连接除水泵8。另外,在迂回管线l4上连接电磁阀v5。由此,通过在借助血液回路使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的过程中驱动除水泵8,可从流过透析器1的血液中去除水分,进行除水。

还有,在透析液排出管线l2的复式泵7的上游侧(图中左侧)连接加压泵9,该加压泵9进行该复式泵7的透析液排出管线l2的液压调整,从该加压泵9和复式泵7之间,经由脱气腔13,延伸设置迂回管线l5。该脱气腔13用于捕获流过复式泵7的上游侧的透析液排出管线l2的透析液中的气泡,使其迂回绕过复式泵7,将其排到外部。

在迂回管线l5上连接电磁阀v6,在该电磁阀v6的上游侧(腔13与电磁阀v6之间)与旁路管线l9之间连接连通这些流路的分支管线l10。在该分支管线l10上连接电磁阀v10和电磁阀v11,在该电磁阀v10与电磁阀v11之间安装连接端口14,该连接端口14可连接连通管线la的前端。而在连接端口14上连接连通管线la的一端,并且连通管线la的另一端经由y字管a与血液回路连接,由此可将血液回路内的液体(生理食盐液等的置换液)流动到透析液排出管线l2。

再有,在透析液排出管线l2的电磁阀v2的下游侧(旁路管线l7的连接部与旁路管线l8的连接部之间)连接压力检测机构γ,该压力检测机构γ由传感器构成,该传感器可检测配管部内部的压力(透析液压力)。另外,从透析液排出管线l2的迂回管线l4的连接部与加压泵9之间,到迂回管线l3,延伸设置迂回管线l6,在该迂回管线l6上延伸设置安全阀vla。另外,在透析液排出管线l2的复式泵7的下游侧,迂回管线l3与迂回管线l4的连接部之间,连接背压阀vlb。

透析装置主体b包括配管部和控制机构16,该配管部包括将透析液导入到透析器1中的透析液导入管线l1和从透析器1中排出透析液的透析液排出管线l2。本发明的配管部包括透析液导入管线l1和透析液排出管线l2,以及相对于透析液导入管线l1和透析液排出管线l2而分支的迂回管线(l3、l4、l5、l6),旁路管线(l7、l8、l9)和分支管线l10等,可使透析液等流通。

控制机构16由设置于透析装置主体b中的微型计算机等构成,其可控制设置于配管部或血液回路中的任意的夹持机构(比如电磁阀等)的开闭、任意的泵的驱动,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其治疗前后的动作。另外,连通管线la由下述流路构成,该流路与透析装置主体b内部的配管部和血液回路连接,可将该配管部的流路与血液回路的流路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可经由y字管a使动脉侧血液回路2和静脉侧血液回路3以及相对透析液排出管线l2而分支的分支管线l10连通。

比如,在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中,在血液净化治疗前的预充时,在动脉侧血液回路2和静脉侧血液回路3的相应前端连接y字管a,在该y字管a的前端连接连通管线la的一端,该y字管a的另一端与连接端口14连接,在该状态,进行控制机构16的控制,驱动任意的夹持机构(电磁阀)和泵,由此,将接纳袋b内部的生理食盐液供给并填充于血液回路中,经由连接端口14,将其排到透析液排出管线l2。

在这里,本实施方式的控制机构16按照在预充之前可进行连通管线la的连接确认试验的方式构成。连接确认试验如图2所示的那样,可进行:压力施加步骤s1,在该步骤中,相对配管部或血液回路中一者的流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配管部的流路),施加负压或正压(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负压);传递步骤s3,在该步骤中,将在压力施加步骤s1中施加的负压或正压经由连通管线la传递给配管部或血液回路中另一者的流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血液回路的流路);判断步骤(s5),在该判断步骤中,根据通过压力检测机构(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压力检测机构(α、β、γ))而检测的压力,确认传递步骤s3的负压或正压的传递的有无,根据该负压或正压的传递的有无,判断连通管线la的连接是否适当。

下面通过图2的流程图,对第1实施方式的控制机构16的连接确认试验时的具体的控制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1所示的那样,处于在动脉侧血液回路2和静脉侧血液回路3的前端连接y字管a,并且在y字管a的前端和连接端口14处连接连通管线la的状态(用于进行预充的状态)。另外,如图3所示的那样,一边使配管部的电磁阀(v2、v3、v4、v5、v10、v11、v8或v12)处于关闭状态,一边使电磁阀(v6、v9)处于打开状态,在该状态,驱动加压泵p9,在配管部的规定部位形成负压部(压力施加步骤s1)。另外,夹持机构vc在连接确认试验的过程中维持关闭状态,并且配管部中的其他电磁阀(电磁阀v1、v7等)和血液回路侧等的电磁阀、夹持机构也可为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中的任意者。另外,复式泵7在连接确认试验的过程中处于停止状态,安全阀vla和背压阀vlb处于关闭状态。

然后,如图4所示的那样,一边使电磁阀v5处于打开状态,一边使电磁阀v9处于关闭状态,存储在该状态而通过压力检测机构(α、β、γ)检测的压力(动脉压力、静脉压力、透析液压力)(零值获得步骤s2)。接着,如图5所示的那样,通过一边使血液回路侧的夹持机构(va、vb)处于关闭状态,一边使配管部的电磁阀v11处于打开状态,将在压力施加步骤s1而形成的负压部的负压经由连通管线la传递给血液回路侧(传递步骤s3)。

在s3后,如图6所示的那样,使血液回路侧的夹持机构va处于打开状态(s4),判断通过压力检测机构α检测的压力(动脉压力)是否相对在零值获得步骤s2存储的压力以规定值以上的程度变化(以规定值以上的程度下降)(s5),在以规定值以上的程度变化的场合,可确认负压部的负压经由连通管线la,正常地传递给血液回路侧(动脉侧血液回路2侧),由此,进行s6,判断为合格(连通管线la的连接和在从动脉侧血液回路2的前端到血液泵4之间没有封闭的适合的连接)(s6)。

在s6后,如图7所示的那样,血液回路侧的夹持机构vb处于打开状态(s7),判断通过压力检测机构β检测的压力(静脉压力)是否相对在零值获得步骤s2存储的压力以规定值以上的程度变化(以规定值以上的程度下降)(s8),在以规定值以上的程度变化的场合,可确认负压部的负压经由连通管线la,正常地传递给血液回路侧(静脉侧血液回路3侧),由此,进行s9,判断为合格(连通管线la的连接适当,另外在从静脉侧血液回路3的前端到血液泵4之间没有封闭的适合的连接)(s9)。

另一方面,在于s5没有以规定值以上的程度变化的场合,由于无法确认负压部的负压经由连接管线la传递给血液回路侧(动脉侧血液回路2侧),故进行步骤s10,判定为不合格(连通管线la未连接,或从动脉侧血液回路2的前端到血液泵4之间封闭)。接着,在像这样而判定为不合格的场合,在s11,确认压力检测机构γ的检测值,在相对于零值获得步骤s2存储的压力没有变化的场合,进行s12,判定动脉侧血液回路封闭,并且在为大气压的场合,进行s13,判定连通管线la没有与动脉侧血液回路2侧连接。

另外,在于s8没有以规定值以上的程度变化的场合,由于无法确认负压部的负压经由连接管线la传递给血液回路侧(静脉侧血液回路3侧),故进行s14,判定为不合格(连通管线la未连接,或在从静脉侧血液回路3的前端到血液泵4之间封闭)。接着,在像这样而判定为不合格的场合,在s15,确认压力检测机构γ的检测值,在相对于零值获得步骤s2中存储的压力没有变化的场合,进行s16,判定静脉侧血液回路3封闭,并且在为大气压的场合,进行s17,判定连通管线la没有与静脉侧血液回路3侧连接。

下面通过图8的曲线图,对连接确认试验的压力的演变过程进行说明。

在压力施加步骤s1,如果驱动加压泵9,则表示透析液压力的通过压力检测机构γ检测的压力下降,形成负压,并且如果在零值获得步骤s2的开始时间t1,电磁阀v5处于打开状态,则通过压力检测机构γ检测的压力上升。然后,如果在传递步骤s3的开始时间t2,电磁阀v11处于打开状态,则通过压力检测机构γ检测的压力进一步上升,直至使动脉侧血液回路2的夹持机构va处于打开状态的时间t3。另外,在从压力施加步骤s2的开始时,到时间t3的期间,通过压力检测机构α检测的压力和压力检测机构β检测的压力是一定的。

接着,如果在动脉侧传递步骤s4的时间t3,使夹持机构va处于打开状态,则通过压力检测机构γ检测的压力稍稍上升,并且通过压力检测机构α检测的压力急剧地下降。然后,如果在静脉侧传递步骤s7的时间t4,使夹持机构vb处于打开状态,则通过压力检测机构α和压力检测机构γ检测的压力急剧地上升,并且通过压力检测机构β检测的压力稍稍下降。另外,在从时间t3到时间t4的期间,通过压力检测机构β检测的压力是一定的。

然而,在连接确认试验的判断步骤(本实施方式的s5、s8、s11、s15等),任选地采用压力变化更大的压力检测机构的检测值,由此,可更加顺利并且高精度地进行连通管线la的连接是否适当的判断和血液回路的流路的封闭。

按照本实施方式,由于可进行压力施加步骤s1、传递步骤s3与判断步骤(s5、s8),故可以更加良好的精度而良好地判断连接管线la的连接是否适当。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判断步骤不但可判断连通管线la的连接是否适当,还可判断血液回路的流路的封闭,故可以良好的精度判断连通管线la的连接是否适当和血液回路的封闭。

此外,由于压力施加步骤s1对配管部的流路施加负压或正压,并且传递步骤s3经由连通管线la,将负压或正压传递给血液回路的流路,故无论血液回路为如何的状态(比如,血液回路穿刺于患者的状态等),均以良好的精度判断连通管线la的连接是否适当。另外,由于压力施加步骤s1对配管部的流路施加负压,故可防止在配管部中形成的负压传递给血液回路,因正压传递,配管部内的透析液不小心流入血液回路中的情况。

特别是,由于本实施方式的连通管线la可与形成于配管部的透析液排出管线l2或其分支管线l10上的连接端口14连接,故可在例如预充时,将血液回路内的预充液(作为置换液的生理食盐液等)通过透析液排出管线l2或其分支管线l10排出,并且在连接确认试验中,可以良好的精度判断该连通管线la的连接是否适当。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用于可一边使患者的血液体外循环,一边对该血液进行净化的血液净化治疗(血液透析治疗),如图1所示的那样,该血液净化装置包括:血液回路,该血液回路具有可使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的动脉侧血液回路2和静脉侧血液回路3;透析器1(血液净化机构),该透析器1介设于动脉侧血液回路2与静脉侧血液回路3之间,对流过血液回路的血液进行净化;配管部,该配管部包括设置于透析装置主体b的内部的透析液导入管线l1和透析液排出管线l2;控制机构16。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元件采用同一标号,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下面通过图9的流程图,对第2实施方式的控制机构16的连接确认试验时的具体的控制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1所示的那样,处于在动脉侧血液回路2和静脉侧血液回路3的前端连接y字管a,并且连通管线la连接于该y字管a的前端和连接端口14处的状态(用于进行预充的状态)。此外,如图3所示的那样,一边使配管部的电磁阀(v2、v3、v4、v5、v10、v11、v8或v12)处于关闭状态,一边使电磁阀(v6、v9)处于打开状态,在该状态,驱动加压泵9,由此,在配管部的规定部位形成负压部(压力施加步骤s1)。另外,夹持机构vc在连接确认试验的过程中维持关闭状态,并且配管部的其他电磁阀(电磁阀v1、v7等)和血液回路侧的电磁阀、夹持机构也可为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中的任意者。另外,复式泵7在连接确认试验的过程中处于停止状态,安全阀vla和背压阀vlb处于关闭状态。

然后,如图4所示的那样,一边使电磁阀v5处于打开状态,一边使电磁阀v9处于关闭状态,存储在该状态通过压力检测机构(α、β、γ)检测的压力(动脉压力、静脉压力、透析液压力)(零值获得步骤s2)。接着,如图5所示的那样,通过一边使血液回路侧的夹持机构(va、vb)处于关闭状态,一边使配管部的电磁阀v11处于打开状态,将在压力施加步骤s1形成的负压部的负压经由连通管线la传递给血液回路侧(传递步骤s3)。另外,还可在传递步骤s3,使夹持机构(va、vb)处于打开状态。

在s3后,判断通过压力检测机构γ检测的压力(透析液压力)是否相对在零值获得步骤s2存储的压力以规定值以上的程度变化(以规定值以上的程度上升)(s4),在以规定值以上的程度变化的场合,由于可确认负压部的负压经由连通管线la,正常地传递给血液回路侧,故进行s5,判定为合格(连通管线la的连接和血液回路没有封闭的适合的连接)。另外,还可在s4,在打开夹持机构va和夹持机构vb时,判断通过压力检测机构α(动脉压力)或压力检测机构β(静脉压力)检测的压力(透析液压)是否相对在零值获得步骤s2存储的压力以规定值以上的程度变化(以规定值以上的程度下降)。

另一方面,在于s4没有以规定值以上的程度变化的场合,由于没有确认负压部的负压经由连通管线la传递给血液回路侧,故判定为不合格,并且在通过压力检测机构γ检测的压力(透析液压力)为大气压的场合,由于连通管线la未连接,故判定为不合格(s6),在通过压力检测机构γ检测的压力(透析液压力)没有相对在在零值获得步骤s2存储的压力以规定值以上的程度变化(以规定值以上的程度上升)的场合,由于血液回路封闭,故判定为不合格(s7)。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进行说明。

第3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用于可一边使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一边对该血液进行净化的血液净化治疗(血液透析治疗),如图11、图12所示的那样,该血液净化装置包括:血液回路,该血液回路具有可使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的动脉侧血液回路2和静脉侧血液回路3;透析器1(血液净化机构),该透析器1连接于动脉侧血液回路2与静脉侧血液回路3之间,对流过血液回路的血液进行净化;配管部,该配管部包括设置于透析装置主体b的内部的透析液导入管线l1和透析液排出管线l2;控制机构16。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元件采用同一标号,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中,在空气捕获腔6的上部与连接端口14之间,连接溢流管线lb,在该溢流管线lb上连接用于使流路开闭的夹持机构vd。该溢流管线lb与透析装置主体b内的配管部和血液回路连接,构成可将该配管部的流路与血液回路的流路连通的连通管线。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下述方式构成:在预充时,将动脉侧血液回路2和静脉侧血液回路3的前端之间连接,形成闭合回路,可将从接纳袋b供给的生理食盐液(置换液)供给并填充于血液回路中,并且将溢流的生理食盐液经由溢流管线lb排到透析液排出管线l2。

下面通过图10的流程图,对第3实施方式的控制机构16的连接确认试验时的具体的控制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11所示的那样,处于将动脉侧血液回路2和静脉侧血液回路3的前端之间连接,形成闭合回路,并且从空气捕获腔6的上部而延伸设置的溢流管线lb与连接端口14连接的状态(用于进行预充的状态)。接着,如该图11所示的那样,一边使配管部的电磁阀(v2、v3、v4、v5、v6、v11)和夹持机构vd处于关闭状态,一边使电磁阀v10处于打开状态,在该状态,驱动除水泵8(加压泵9停止),由此,在配管部的规定部位形成负压部(压力施加步骤s1)。在该压力施加步骤s1,存储通过压力检测机构(α、β、γ)检测的压力(动脉压力、静脉压力、透析液压力)。另外,夹持机构vc在连接确认试验的过程中维持关闭状态,并且配管部的其他电磁阀和血液回路侧的电磁阀、夹持机构也可为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中的任意者。另外,复式泵7在连接确认试验的过程中处于停止状态,安全阀vla和背压阀vlb处于关闭状态。

然后,在s2,判断通过压力检测机构γ检测的压力(透析液压力)是否相对在压力施加步骤s1中存储的压力以规定值以上的程度变化(规定值以上的程度下降)(s2),在以规定值以上的程度变化的场合,进行s3,是合格的。另一方面,在于s2没有以规定值以上的程度变化的场合,并且通过压力检测机构γ检测的压力(透析液压力)为大气压的场合,由于溢流管线lb没有与连接端口14连接,故判定为不合格(s7),在通过压力检测机构γ检测的压力(透析液压力)没有相对在压力施加步骤s1中存储的压力以规定值以上的程度变化(以规定值以上的程度下降)的场合,由于溢流管线lb没有安装于夹持机构vd(溢流夹持器)上,或夹持机构vd发生故障,故判定为不合格(s8)。

在s3之后,如图12所示的那样,通过一边使夹持机构vd和血液回路侧的夹持机构(va、vd)处于打开状态,一边使配管部的电磁阀v1处于关闭状态,在压力施加步骤s1中形成的负压部的负压经由溢流管线lb传递给血液回路侧(传递步骤s4)。接着,判定通过压力检测机构γ检测的压力(透析液压力)是否相对在压力施加步骤s1中存储的压力以规定值以上的程度变化(规定值以上的程度上升)(s5),在规定值以上的程度变化的场合,进行s6,是合格的。

另一方面,在于s5没有以规定值以上的程度变化的场合,并且在通过压力检测机构γ检测的压力(透析液压力)没有相对在压力施加步骤s1中存储的压力以规定值以上的程度变化(规定值以上的程度上升)的场合,由于夹持机构vd(溢流夹持器)的前端封闭或发生故障,故判定为不合格(s9),在为大气压的场合,由于在血液回路中具有未连接部位,故判定为不合格(s10)。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用于可一边使患者的血液体外循环,一边对该血液进行净化的血液净化治疗(血液透析治疗),如图1所示的那样,该血液净化装置包括:血液回路,该血液回路具有可使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的动脉侧血液回路2和静脉侧血液回路3;透析器1(血液净化机构),该透析器1连接于动脉侧血液回路2与静脉侧血液回路3之间,对流过血液回路的血液进行净化;配管部,该配管部包括设置于透析装置主体b的内部的透析液导入管线l1和透析液排出管线l2;控制机构16。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元件采用同一标号,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下面通过图13的流程图,对第4实施方式的控制机构16的连接确认试验时的具体的控制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1所示的那样,处于在动脉侧血液回路2和静脉侧血液回路3的前端连接y字管a,并且在该y字管a的前端和连接端口14处连接连通管线la的状态(用于预充的状态)。接着,如图14所示的那样,一边使配管部的电磁阀(v2、v3、v4、v9、v10、v11)处于关闭状态,一边使电磁阀(v5、v8、v12)处于打开状态,在该状态,施加供给液压(通过透析液导入管线l1供给的透析液的液压)(此时,加压泵9停止),由此,在配管部的规定部位形成正压部(压力施加步骤s1)。此时,存储通过压力检测机构(α、β、γ)检测的压力(动脉压力、静脉压力、透析液压力)。另外,夹持机构vc在连接确认试验的过程中维持关闭状态,并且配管部的其他电磁阀和血液回路侧的电磁阀、夹持机构也可为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中的任意者。另外,复式泵7在连接确认试验的过程中处于停止状态,安全阀vla和背压阀vlb处于关闭状态。

然后,如图15所示的那样,通过一边使电磁阀v10处于打开状态,一边使血液回路侧的夹持机构va处于关闭状态,并且使夹持机构vb处于打开状态,通过压力施加步骤s1而形成的正压部的正压经由连通管线la传递给血液回路侧(传递步骤s2)。另外,还可在传递步骤s2,使夹持机构va处于打开状态,使夹持机构vb处于关闭状态,或使夹持机构(va、vb)处于打开状态。

在s2之后,判断通过压力检测机构γ检测的压力(透析液压力)是否相对在压力施加步骤s1中存储的压力以规定值以上的程度变化(规定值以上的程度下降)(s3),在以规定值以上的程度变化的场合,由于可确认正压部的正压经由连通管线la,正常地传递给血液回路侧,故进行s4,判定为合格(连通管线la的连接和血液回路没有封闭的适合的连接)。

另一方面,在于s3没有以规定值以上的程度变化的场合,由于无法确认正压部的正压经由连通管线la正常地传递给血液回路侧,故判定为不合格,在通过压力检测机构γ检测的压力(透析液压力)没有相对在压力施加步骤s1中存储的压力以规定值以上的程度变化(以规定值以上的程度下降)的场合,由于血液回路封闭,故判定为不合格(s5),在通过压力检测机构γ检测的压力(透析液压力)为大气压的场合,由于连通管线la未连接,故判定为不合格(s6)。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5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用于可一边使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一边对该血液进行净化的血液净化治疗(血液透析治疗),如图17~图20所示的那样,该血液净化装置包括:血液回路,该血液回路具有可使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的动脉侧血液回路2和静脉侧血液回路3;透析器1(血液净化机构),该透析器1连接于动脉侧血液回路2与静脉侧血液回路3之间,对流过血液回路的血液进行净化;配管部,该配管部包括设置于透析装置主体b的内部的透析液导入管线l1和透析液排出管线l2;控制机构16。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元件采用同一标号,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血液净化装置中,从空气捕获腔6的上部,延伸设置具有液面调整泵17和电磁阀v14的液面调整管线l11。另外,通过一边使电磁阀v14处于打开状态,一边正转驱动液面调整泵17,将空气捕获腔6内部的空气排到外部,液面上升,并且通过逆转驱动液面调整泵17,将空气导入空气捕获腔6的内部,液面下降。

下面通过图16流程图,对第5施方式的控制机构16的连接确认试验时的具体的控制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17示的那样,处于在动脉侧血液回路2和静脉侧血液回路3的前端连接y字管a,并且在该y字管a的前端和连接端口14处连接连通管线la的状态(用于进行预充的状态)。接着,如该图所示的那样,通过一边使配管部的电磁阀(v1、v2)处于关闭状态,一边使血液回路侧的夹持机构(va、vb)处于关闭状态,使电磁阀v14处于打开状态,在该状态,正转驱动液面调整泵17,由此,在通过该图的虚线所示的部位形成负压部(压力施加步骤s1)。在该压力施加步骤s1,存储通过压力检测机构α检测的压力(动脉压力)和通过压力检测机构β检测的压力(静脉压力)。另外,夹持机构vc在连接确认试验的过程中维持关闭状态,并且配管部的其他电磁阀和血液回路侧的电磁阀、夹持机构也可为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中的任意者。另外,复式泵7在连接确认试验的过程中处于停止状态,安全阀vla和背压阀vlb处于关闭状态。

然后,如图18所示的那样,通过一边维持夹持机构va的关闭状态,一边使夹持机构vb处于打开状态(即,夹持机构va处于关闭状态,并且夹持机构vb处于打开状态),而且使电磁阀v14和配管部侧的电磁阀(v10、v11)处于关闭状态,将在压力施加步骤s1中形成的负压部的负压经由连通管线la,传递给透析装置主体b的配管部侧(传递步骤s2)。接着,判断通过压力检测机构β检测的压力(静脉压力)是否相对在压力施加步骤s1中存储的压力以规定值以上的程度变化(规定值以上的程度上升)(s3),在以规定值以上的程度变化的场合,由于可确认静脉侧血液回路3的负压部的负压经常连通管线la正常地传递给配管部侧,故进行s4,判定为合格(静脉侧血液回路3适当地与连通管线la连接)。

然后,如图19所示的那样,通过一边使夹持机构va处于打开状态(即,夹持机构va和夹持机构vb的两者处于打开状态),一边维持电磁阀(v14、v10、v11)的关闭状态,处于维持经由连通管线la的负压的传递的状态(传递步骤s5)。另外,通过压力检测机构α检测的压力(动脉压力)是否相对在压力施加步骤s1中存储的压力以规定值以上的程度变化(规定值以上的程度上升)(s6),在以规定值以上的程度变化的场合,由于可确认动脉侧血液回路2的负压部的负压经由连通管线la正常地传递给配管部侧,故进行s7,判定为合格(动脉侧血液回路2适当地与连通管线la连接)。

在s7之后,如图20所示的那样,在s8,使配管部侧的电磁阀v12处于关闭状态,并且使电磁阀v11处于打开状态(电磁阀v9维持打开状态)。接着,在s9,判断通过压力检测机构β检测的压力(静脉压力)是否相对在压力施加步骤s1中存储的压力以规定值以上的程度变化,在通过压力检测机构β检测的压力(静脉压力)为大气压的场合,进行s10,判定为合格,在没有变化的场合,连通管线la封闭,判定为不合格(s11)。

另一方面,在s3,通过压力检测机构β检测的压力(静脉压力)上升,直至大气压的场合,静脉侧血液回路3没有与连通管线la连接,判定为不合格(s12),在没有变化的场合,由于夹持机构vb(静脉夹持器)发生故障,故判定为不合格(s13)。另外,在于s6通过压力检测机构α检测的压力(动脉压力)上升,直至大气压的场合,动脉侧血液回路2没有与连通管线la连接,判定为不合格(s14),在没有变化的场合,由于动脉侧血液回路2封闭,故判定为不合格(s15)。

在上述的场合,在压力施加步骤s1,对血液回路的流路施加负压,但是,也可对其施加正压。按照本实施方式,由于压力施加步骤s1对血液回路的流路施加负压或正压,并且传递步骤s2经由连通管线la对配管部的流路传递负压或正压,故无论配管部为什么样的状态,均可以良好的精度判断连接管线的连接是否适当。

以上对本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不限于它们,比如,还可进行其前端与采取口10、配管部的其他部位(比如迂回管线l5等)连接的连通管线的连接确认试验。另外,施加压力施加步骤的负压或正压的机构、确认传递步骤的负压或正压的传递的有无的机构等也可为不同于加压泵9、液面调整泵17的其他机构。另外,本实施方式所适用的血液净化装置也可为任意的形态,比如,还可为代替复式泵7,而通过腔而导入或排出透析液的类型,代替透析器1,而具有其他形式的血液净化器的类型等。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如果形成下述血液净化装置,其中,可进行压力施加步骤,在该步骤中,对配管部或血液回路中一者的流路施加负压或正压;传递步骤,在该步骤中,在压力施加步骤中施加的负压或正压经由连通管线传递给配管部、血液回路中另一者的流路;判断步骤,在该步骤中,根据通过压力检测机构检测的压力,确认传递步骤的负压或正压的传递的有无,并且根据该负压或正压的传递的有无,判断连通管线的连接是否适当,则可将本发明用于外观形状不同的类型,或附加其他功能的类型等。

标号的说明:

标号1:透析器(血液净化机构);

标号2:动脉侧血液回路;

标号3:静脉侧血液回路;

标号4:血液泵;

标号5、6:空气捕获腔;

标号7:复式泵;

标号8:除水泵;

标号9:加压泵;

标号10:采取口;

标号11、12:过滤器;

标号13:脱气腔;

标号14:连接端口;

标号15:腔;

标号16:控制机构;

符号l1:透析液导入管线;

符号l2:透析液排出管线;

符号l3、l4、l5、l6:迂回管线;

符号l7、l8、l9:旁路管线;

符号l10:分支管线;

符号la:连通管线;

符号lb:溢流管线;

符号lc:供给管线;

符号α、β、γ:压力检测机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