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31258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颈、肩、腰、腿疼痛是风湿性颈椎病、腰肌劳损、风湿性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的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致病因素复杂,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患者一旦患上颈、肩、腰、腿疼痛病就非常痛苦,严重的甚至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目前颈、肩、腰、腿疼痛的治疗方法很多,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针灸、推拿等。物理治疗是利用声光电热磁等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但是往往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而西医药物治疗常选用解热镇痛药等口服药物,可暂时缓解疼痛症状,但是副作用大,长时间服用这类药物,虽然能够对颈、肩、腰、腿疼痛有一定疗效,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损害了肝脏、肾脏等内脏器官,久而久之造成身体的免疫力下降,使得其它病症接踵而来,患者吃药的时间越长,反而疾病越多,给患者带来终身痛苦,不适合长期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疼痛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皂刺25-30g、生草乌10-15g、生川乌9-12g、艾叶15-20g、冰片10-20g、红花9-12g、桃仁12-15g、川芎12-15g、白芷9-12g、细辛1-3g、血竭6-9g、透骨草10-12g、肉桂12-15g、毕澄茹10-15g、老鹳草6-9g、麝香2-5g、苏木15-20g、自然铜15-20g、瓦楞子20-30g、守宫3-6g、孩儿茶2-5g、番木鳖3-5g、高良姜9-12g、荜茇2-6g。

进一步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皂刺27g、生草乌12g、生川乌10g、艾叶17g、冰片14g、红花10g、桃仁13g、川芎13g、白芷10g、细辛2g、血竭7g、透骨草11g、肉桂13g、毕澄茹12g、老鹳草7g、麝香3g、苏木17g、自然铜17g、瓦楞子24g、守宫4g、孩儿茶3g、番木鳖4g、高良姜10g、荜茇3g。

进一步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皂刺29g、生草乌14g、生川乌11g、艾叶19g、冰片17g、红花11g、桃仁14g、川芎14g、白芷11g、细辛2g、血竭8g、透骨草11g、肉桂14g、毕澄茹14g、老鹳草8g、麝香4g、苏木19g、自然铜19g、瓦楞子27g、守宫5g、孩儿茶4g、番木鳖4g、高良姜11g、荜茇4g。

进一步,本发明的内容还包括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配方依次称取原料药皂刺25-30g、生草乌10-15g、生川乌9-12g、艾叶15-20g、红花9-12g、桃仁12-15g、川芎12-15g、白芷9-12g、细辛1-3g、血竭6-9g、透骨草10-12g、肉桂12-15g、毕澄茹10-15g、老鹳草6-9g、麝香2-5g、苏木15-20g、自然铜15-20g、瓦楞子20-30g、守宫3-6g、孩儿茶2-5g、番木鳖3-5g、高良姜9-12g、荜茇2-6g,冰片除外,人工挑选并去除其中的杂质;

b、将步骤a称取的材料用紫外线杀菌1-3个小时;

c、用粗粉碎机将经过紫外线杀菌处理的材料粉碎为粗末;

d、将粉碎后的粗末放置于炒锅中反复翻炒至微黄;

e、将炒至微黄的粗末盛出并放置于室内进行自然降温,当温度降至10-20℃时,将额外称取好的冰片加入粗末中并混合均匀;

f、将混匀后的粗末装入长宽为200mm×150mm的纯棉布袋中;

g、将纯棉布袋装入不透气的密封塑料袋中备用。

在本发明的主要组分中:

皂刺性味辛温,归肝、肺经,辛能散,能行血行气,温经通络,活血祛瘀,成能软坚散结,温能搜风,活血祛瘀,具有拔毒祛风,消毒透脓,搜风之功效。生草乌味辛、苦,性热,归心、肝、肾、脾经,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消肿止痛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麻醉止痛。生川乌气微,味辛、麻舌,归心、肝、肾、脾经,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用于风寒湿痹、关节及筋骨疼痛。生草乌、生川乌、艾叶三者配伍使用,能够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痛,对风寒湿痹症有显著疗效。

红花入心、肝经,润燥止痛,散湿去肿,利气止痛之功,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疏肝通络,主治跌打损伤、气血痹阻经络所致的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川芎辛香行散,温通血脉,通达气血,人称血中之气药,治疗血瘀气滞之症,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又兼升散之性。红花与桃仁、川芎、瓦楞子配伍使用,润燥活血、活血祛瘀,用于治疗跌扑损伤、颈肩腰腿痛。

白芷色白味辛,性温气厚,芳香上达,入手太阴肺经,辛以散之,温以和之,香气入脾,故主血闭阴肿;辛香散结而入血止痛,故长肌肤;芬芳而辛,故能润泽;辛香温散,故疗风邪久泻,风能胜湿也;疗两胁风痛,头眩目痒,祛风之效也;气温力厚,通窍行表,为足阳明经祛风散湿主药。

细辛辛温,归心、肺、肾经,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的功效。细辛具有较强的祛风止痉、散结消肿、通络止痛、活血散瘀的能力;温经止痛,用于寒邪入络之肌肉关节痛。冰片味辛、苦,性微寒;归心、肝、肺经;清香宣散,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散毒、活血、除湿、定痛、追毒的能力。

血竭甘、咸,平,归心、肝经,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用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能够有效治疗四肢麻木,腰间疼痛、骨间疼痛等症状,同时还用于治疗风湿痹症、骨节疼痛、肢弱无力等,有效缓解患者病痛。血竭与孩儿茶同用,起到化瘀止血的作用。

透骨草辛散温通,辛能行散,温胜湿寒,故能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有活血化瘀、通经透骨、活血止痛之功效。老鹳草:能够在缓解颈、肩、腰、腿疼痛的基础上,还有除湿作用,有效治疗患者颈、肩、腰、腿引起的疼痛,同时具有消炎作用。

麝香开窍,辟秽,通络,散瘀,用于血瘀经闭,跌打损伤,风寒湿痹等症。该品辛香,开通走窜,可行血中之瘀滞,开经络之壅遏,可通经散结止痛;用治痹症疼痛,顽固不愈者,可与细辛、冰片、肉桂同用,活血通经,活血散结,止痛消肿的功效,主治血瘀经闭,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麝香与守宫同用,祛风活络、散结,主治中风瘫痪,风湿关节痛。

苏木性主走散而偏于沉降,能散淤血,通经脉。与红花、川芎同用,可以活血散瘀,通经止痛;与肉桂等配伍,消肿止痛,可散可降,色赤人血,既能破血行淤,又能消肿止痛;凡跌扑损伤,淤血肿痛者,常与血竭、自然铜等配伍,促进血行,消肿止痛;又有祛风之功,常与川芎等配伍,治疗风中经络,肌肤麻木,手足不遂者;同红花、桃仁等配伍可治疗跌扑损伤等症。

自然铜性平、味辛苦,归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治跌打损伤,筋断骨折,血瘀疼痛;辛主行散,可行气行血散瘀结;气血不和,则停滞凝聚,血瘀气滞,经脉受阻,不通则为痛。《开宝本草》载:自然铜“疗折伤,散血止痛,破积聚”,对于跌打损伤,瘀滞疼痛,其均可行血化滞,有散瘀止痛之功,行瘀滞之血,破积聚之气,为外伤科的要药。自然铜和血竭同用,二者均可活血散瘀止痛,都可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之症。对血瘀疼痛之症用之有效,常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积聚等症。

番木鳖味苦,性寒,有大毒,归肝、脾经,其主要含马钱子碱、番木鳖碱、异马钱子碱及异番木鳖碱等生物碱,可通络散结,祛风止痛,消肿化淤;用于肢体软瘫,类风湿性关节痛,跌打损伤等症。

高良姜根茎含挥发油,其中主要成分是1,8-桉叶素和桂皮酸甲酯,尚有丁香油酚、蒎烯、毕澄茄烯等,其根茎尚含黄酮类高良姜素、山柰素、山奈酚、槲皮素、异鼠李素等和高良姜酚,主治祛风,散寒,行气,止痛。

荜茇辛,热,入胃、大肠经。荜茇与荜澄茄,均可温中散寒,用治中焦虚寒症,其不同之处为:荜茇辛热,温热力较为突出,散中焦沉寒力强;荜澄茄辛温,辛散之力较为突出,温中下气、暖脾胃而行滞气,又长于散寒止痛,可用治寒症。荜茇与高良姜配伍使用,高良姜与荜茇皆为大辛大热之品,均可入脾、胃二经,具有温中祛寒之功。高良姜辛热纯阳,善散脾胃寒邪,二药合用,相须配对,具有增强温脾胃、散寒邪、降逆气的功效;肉桂辛热,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活血通经,温经通脉,荜茇辛热,功效温中止痛,二药均为大辛大热之品,配伍应用,相辅相成,用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等症,疗效大增。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通过多种原料药的协同作用,共同治疗患者的颈、肩、腰、腿疼痛,该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发挥药效较快,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治疗周期短,不仅能够根治,而且该中药无任何毒副作用,不损害患者肝肾等内脏,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中,中药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皂刺25-30g、生草乌10-15g、生川乌9-12g、艾叶15-20g、冰片10-20g、红花9-12g、桃仁12-15g、川芎12-15g、白芷9-12g、细辛1-3g、血竭6-9g、透骨草10-12g、肉桂12-15g、毕澄茹10-15g、老鹳草6-9g、麝香2-5g、苏木15-20g、自然铜15-20g、瓦楞子20-30g、守宫3-6g、孩儿茶2-5g、番木鳖3-5g、高良姜9-12g、荜茇2-6g。

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配方依次称取原料药皂刺25-30g、生草乌10-15g、生川乌9-12g、艾叶15-20g、红花9-12g、桃仁12-15g、川芎12-15g、白芷9-12g、细辛1-3g、血竭6-9g、透骨草10-12g、肉桂12-15g、毕澄茹10-15g、老鹳草6-9g、麝香2-5g、苏木15-20g、自然铜15-20g、瓦楞子20-30g、守宫3-6g、孩儿茶2-5g、番木鳖3-5g、高良姜9-12g、荜茇2-6g,冰片除外,人工挑选并去除其中的杂质;

b、将步骤a称取的材料用紫外线杀菌1-3个小时;

c、用粗粉碎机将经过紫外线杀菌处理的材料粉碎为粗末;

d、将粉碎后的粗末放置于炒锅中反复翻炒至微黄;

e、将炒至微黄的粗末盛出并放置于室内进行自然降温,当温度降至10-20℃时,将额外称取好的冰片加入粗末中并混合均匀;

f、将混匀后的粗末装入长宽为200mm×150mm的纯棉布袋中;

g、将纯棉布袋装入不透气的密封塑料袋中备用。

下面由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做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包括如下配方的原料药:

皂刺25g、生草乌15g、生川乌9g、艾叶20g、冰片10g、红花12g、桃仁12g、川芎15g、白芷9g、细辛3g、血竭6g、透骨草12g、肉桂12g、毕澄茹15g、老鹳草6g、麝香5g、苏木15g、自然铜20g、瓦楞子20g、守宫6g、孩儿茶2g、番木鳖5g、高良姜9g、荜茇6g。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包括如下配方的原料药:

皂刺30g、生草乌10g、生川乌12g、艾叶15g、冰片20g、红花9g、桃仁15g、川芎12g、白芷12g、细辛1g、血竭9g、透骨草10g、肉桂15g、毕澄茹10g、老鹳草9g、麝香2g、苏木20g、自然铜15g、瓦楞子30g、守宫3g、孩儿茶5g、番木鳖3g、高良姜12g、荜茇2g。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包括如下配方的原料药:

皂刺27g、生草乌12g、生川乌10g、艾叶17g、冰片14g、红花10g、桃仁13g、川芎13g、白芷10g、细辛2g、血竭7g、透骨草11g、肉桂13g、毕澄茹12g、老鹳草7g、麝香3g、苏木17g、自然铜17g、瓦楞子24g、守宫4g、孩儿茶3g、番木鳖4g、高良姜10g、荜茇3g。

实施例四、本实施例包括如下配方的原料药:

皂刺29g、生草乌14g、生川乌11g、艾叶19g、冰片17g、红花11g、桃仁14g、川芎14g、白芷11g、细辛2g、血竭8g、透骨草11g、肉桂14g、毕澄茹14g、老鹳草8g、麝香4g、苏木19g、自然铜19g、瓦楞子27g、守宫5g、孩儿茶4g、番木鳖4g、高良姜11g、荜茇4g。

实施例五、本实施例包括如下配方的原料药:

皂刺28g、生草乌13g、生川乌11g、艾叶18g、冰片15g、红花10g、桃仁14g、川芎13g、白芷11g、细辛2g、血竭7g、透骨草10g、肉桂13g、毕澄茹13g、老鹳草7g、麝香4g、苏木18g、自然铜18g、瓦楞子25g、守宫5g、孩儿茶4g、番木鳖4g、高良姜10g、荜茇5g。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为:打开密封塑料袋,睡觉时将药枕置或贴置于疼痛处即可。起床后再将药枕密封,以防跑味或小孩触摸。每天1-2次,7天一个疗程,一般1-5个疗程即可治愈。注意事项:本药枕内中药有小毒,切忌水口、放到小孩触摸不到的地方,大人用后用肥皂清洗双手,用后密封,保持药性。

1、临床资料

选取颈、肩、腰、腿疼痛患者150例,使用本发明进行临床疗效检验,其中男性90例,女性60例,最大64岁,最小22岁,病史最短5天,最长5年。其中颈椎病患者41例,肩周炎患者37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27例,腰肌劳损患者25例,软组织损伤患者20例。

2、治疗方法

选择实施例一到五中组合物配方,按照上述方法制备中药组合物,外敷于疼痛处,按照发病情况和时间,每日1-2次,每次2-8h。

3、诊疗标准:

治愈:疼痛感完全消失,无任何复加现象。

有效:疼痛感减轻,能够正常活动。

无效:症状无任何改善,疼痛难忍,活动受限。

4、治疗效果

150例患者中,治愈102例,有效4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5%。

5、下面为本发明的典型病例:

典型病例一:

刘某,女,37岁,职员,久坐腰颈椎疼痛难忍,造成头痛,坐骨神经痛,长期疼痛3个月,加重,医院治疗无效,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一制备的中药组合物5个疗程后,腰颈椎疼痛消失,腿部麻木消失。

典型病例二:

王某,女,48岁,工程师,颈肩部疼痛不适,伴活动受限,加重30天,夜间难以入眠,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二制备的中药组合物4个疗程后,疼痛消失,活动正常。

典型病例三:

张某,男,60岁,农民,腰椎间盘突出,1年前腰痛、活动受限,下肢放射痛伴麻木,活动不利,加重15天,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三制备的中药组合物5个疗程后,腰部疼痛、下肢麻木感完全消失,活动正常。

典型病例四:

孙某,男,52岁,厨师,肩部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加重20天,使用本发明实施例四制备的中药组合物2个疗程后,疼痛缓解,继续敷用2个疗程后,疼痛消失,活动正常。

典型病例五:

赵某,女,25岁,学生,腿部摔伤,软组织损伤致使局部淤血、肿胀、压痛,偶尔出现麻痹现象,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五制备的中药组合物1个疗程后,疼痛、肿胀消失,活动正常。

典型病例六:

李某,女,30岁,教师,有颈项部疼痛病史,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项部疼痛伴双上肢麻木,颈椎间盘轻度突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一制备的中药组合物1次后,颈项部疼痛感稍微减轻,双上肢下垂时麻木稍微减轻,继续使用4个疗程后,疼痛感、麻木消失,活动正常。

典型病例七:

周某,男,46岁,司机,长期久坐工作,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疼痛麻木,晚间疼痛渐增,腰部酸软困痛,遇劳加重,卧则减轻。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三制备的中药组合物5个疗程后,右下肢、腰部疼痛消失,活动正常。

典型病例八:

钱某,男,38岁,工人,经常做苦力,致使腰痛、腰部酸困、活动受限,3天前抬重物病情加重,卧床休息,疼痛难忍,夜不能寐。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五制备的中药组合物3个疗程后,疼痛消失,活动正常。

本发明配方合理、取材方便、疗效确切,通过外敷即可达到活血化瘀、祛风通络、温经散寒、消肿止痛的治疗目的,不仅使用方法简单方便,无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而且见效快、快速止痛、消肿、活血散瘀等,可有效的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软组织损伤等导致的颈、肩、腰、腿疼痛。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