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经通络消肿止痛贴膏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31256阅读:15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是治疗腰腿痛的温经通络消肿止痛贴膏;本发明还涉及该药膏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腰椎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而引起的腰腿痛或骨质增生、膝关节冷痛酸胀;颈椎病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神经根、脊髓、椎动脉等组织而引起的头痛眩晕、颈项、肩胛、臂及手部疼痛或活动受限,麻木无力,类风湿关节炎及痛风性关节炎,跌打损伤,局部肿痛,或寒湿瘀滞所致的脘腹冷痛、行经腹痛等,至今尚没有使腰椎、颈椎、类风湿性、痛风性关节炎治愈的最佳方法。医院选择中西药结合和手术治疗己经定型,医疗效果欠理想。查阅中国专利文献,cn201510276707.x公开一种治疗颈椎病的中药制剂,以红花、全蝎、丹参、藁本、红血藤、独活、苏木、十八症为君药补气、活血、止痛、通经络;以白芷、舒筋草、威灵仙、五加皮、海桐皮、入地金牛、丁榔皮、三匹叶为臣药祛风散寒、温经通络;以白芍、金铃子、杜仲、蜈蚣、女贞子、莲子心、菟丝子、三丫苦叶为佐药补益肝肾、平肝熄风、除湿通络,加强君药和臣药的治疗功能,并制约其他药物的毒副作用;以车前、紫河车、地肤子、瞿麦、淡竹叶、凌霄花根、漆大姑、姜黄为使药清热利水、消肿止痛,祛风通经络,缓和诸药药性,指引导诸药直达病所,诸药合用,药物平和,彻底从根本上治愈颈椎病。cn200910041083.8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的药膏;采用下列药材配制而成,其中:乳香20-50g;没药20-50g;三七5-25g;红花5-20g;白芷5-20g;独活5-20g;防风5-20g;细辛5-20g;秦艽5-20g、川芎5-25g;大黄5-20;皂角5-20g;麻黄5-20g;血竭5-15g;将上述药材洗净后,磨成药粉,倒入50—65%的酒里浸泡15天后,去渣提纯即可;本发明药膏寒温并施,是祛风除湿、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去瘀生新;药品直接作用患处,直达病灶,强效杀菌,强力通淤,消除病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袪风散寒、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贴膏,用于治疗风湿骨痛、四肢麻木、腰腿疼痛、筋脉拘挛、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或跌打损伤、局部肿痛或寒湿瘀阻所致的脘腹冷痛、行经腹痛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温经通络消肿止痛贴膏,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蒴藋根80-100、透骨草70-80、生川乌50、黄瑞香40-50、斑鸠占30-35、威灵仙25-35、香五加25-35、川芎25-35、红花25-35、苏木25-35、茜草25-35、青风藤25-35、防风25-35、白芷25-35、徐长卿25-35、麻黄25-35、油松节25-35、宽筋藤25-35,大黄25-30、苍术20-25、蛇床子20-25、小茴香20-25、当归20-25、独活20-25、姜活20-25、高良姜10、肉桂10-15;薄荷脑30-35、樟脑30-35、乳香35-40、没药35-40、冰片15-20、丁香15-20、续断15-20;黄丹1000~1100,植物油2300~2800。

植物油为麻油、棉籽油、菜籽油、花生油中的一种。

温经通络消肿止痛贴膏,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蒴藋根90、透骨草70、生川乌50、黄瑞香40-50、斑鸠占30、威灵仙、香五加、川芎、红花、苏木、茜草、青风藤、防风、白芷、徐长卿、麻黄、油松节、宽筋藤各30,大黄30、苍术20、蛇床子20、小茴香20、当归20、独活20、姜活20、高良姜10、肉桂10;薄荷脑30、樟脑30、乳香35、没药35、冰片20、丁香20、续断15;黄丹1000,麻油2500。

温经通络消肿止痛贴膏的制备方法,按配方称取中药原料,烘干,薄荷脑、樟脑、乳香、没药、冰片、丁香粉碎成80~120目;其他中药粉碎成60-80目;将黄丹文火炒至丹中水气散尽,冷却待用;植物油放入锅内,武火煮沸5-8分钟,再改文火熬30-40分钟;在植物油锅中缓缓加入炒黄丹,油丹比2.5:1,边加边搅拌;等植物油稍冷后,将中药原料缓缓加入其中,搅拌均匀,油膏与药料比为2:1,最后将膏药浇在牛皮纸或专用膏药布上,制成贴膏。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一是为纯中药制剂、无任何毒副作用;二是原料易得,生产成本低;经济实惠;三是药效持久,一张膏药可反复使用长达15次以上;四是使用方便,患者容易接受;五是疗效显著、药到病除。

具体实施方式

温经通络消肿止痛贴膏及制备方法如下。

1、中药配方及原料处理:称取蒴藋根80-100、透骨草80、生川乌50、黄瑞香40-50、斑鸠占30-35,威灵仙、香五加、川芎、红花、苏木、茜草、青风藤、防风、白芷、徐长卿、麻黄、油松节、宽筋藤各25-35、大黄30、苍术20-25、蛇床子20-25、小茴香20-25、当归20-25、独活20-25、姜活20-25、高良姜10、肉桂10-15;焙干粉碎成60~70目,称为粗料。

称取薄荷脑30-35、樟脑30-35、乳香35-40、没药35-40、冰片15-20、丁香15-20,粉碎成80~100目,称为细料。

2、制备油膏:称取黄丹1000~1100份(黄丹主要成份为四氧化三铅,纯度在95%以上)放入干净的铁锅内,文火炒至丹中水气散尽(松散为度),取出冷却。称取质地纯净的麻油2300~2800,也可以采用棉籽油、菜籽油、花生油。把植物油放入锅内,武火煮沸5-8分钟,再改文火熬30-40分钟,熬至用竹筷点油滴入凉水上,成珠不散为止。在植物油锅中缓缓加入炒黄丹,油丹比2.5:1,不断搅拌,油溢气泡冒出浓烟,待烟气散尽,用竹筷点油滴凉水上4-5滴,稍成珠不散,拿珠擦干水,用手试捏,以粘手而离手不腻手为准,熄火。

3、制备药膏:等油膏稍冷后,将粗药料缓缓加入其中,搅拌均匀,待油平,再加入细药料混匀;油膏与药料比为2:1。用勺子把尚未冷凉的膏药浇在牛皮纸或专用膏药布的中心,顺时针摊一周即成,每张膏药20-35克。

药理与作用

本方中蒴藋根、宽筋藤、黄瑞香、独活、姜活、生川乌、斑鸠占、透骨草、油松节、苍术、香五加、青风藤、威灵仙袪风除湿;川芎、红花、苏木、茜草、乳香、没药活血化瘀,强筋壮骨;肉桂、高良姜、丁香、小茴香温中散寒,行气理气,暖肾助阳;大黄破积行血;薄荷脑、樟脑、冰片通益关窍;麻黄、防风、徐长卿、白芷、蛇床子解表解毒,防止皮肤过敏性瘙痒。诸药配合,整齐划一地达到袪风除湿、温经行气、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之功效。

蒴藋,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止痛、通经接骨等功效,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风湿关节痛、腰腿痛、疮疡肿毒肺炎、阑尾炎、急性蜂窝组织炎、肿瘤、跌打损伤、骨折等。

透骨草,有活血化瘀、利尿解毒、通经透骨之功效,舒筋活络,辛散温通,解毒化疹。

黄瑞香,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痛,腰痛;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

斑鸠占,为马鞭草科植物长柄臭黄荆的根、叶。味辛微甘,性平。功用清湿热,解毒;治水肿,毒疮;根:调经,壮阳;治风湿关节炎,阳痿。

各味中药的功能主治不一一描述。

临床效果

本发明药膏治疗骨伤科类及其他疾病患者的情况如下:颈椎病患者25人,男11例,女14例,其中年龄25-32岁3例,35-45岁15例,50-75岁7例。病程2-4年的6例,5-6年10例,7-9年5例,10年以上4例。

腰椎病患者20人,男10例,女10例;年龄25-30岁2例,35-55岁12例,55-75岁6例,病程2-4年的2例,5-6年的5例,7-9年的6例,10年以上的7例。

跌打损伤患者5人,心血管疾病患者2人,妇科病月经不调1人。

以上患者使用本发明膏药治疗,20分钟后止痛,50分钟后开始好转。52例患者中,治愈32例,显效19例,1例无效,其余都缓解了病人的痛苦。

治愈标准

1、症状消失(1)腰椎活动正常,腰痛、下肢麻木、行走不便甚至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消失;(2)颈椎活动正常,颈背疼痛、头晕眼花、上肢无力、手指发麻、耳鸣等症状消失。

2、结构恢复(1)经治疗后,膨出、突出回缩、脱出、游离的髓核被吸收或消除,纤维环得到修复恢复正常,解除了突出的髓核对神经的压迫;(2)椎骨复位,颈或腰椎曲度恢复正常,受损的纤维环被修复。

3、不复发(1)经治疗后需加强营养与适当锻炼,恢复受损的颈项部或腰背部肌肉的正常功能,增强后从韧带的张力;(2)改变生活工作的脊椎使用习惯,纠正不良姿势,消除颈项部或腰背肌肉劳损的因素,不再复发。

典型病例

1、樊xx,男,50岁,湖南省洞口县石江镇七姓塘社区居民,患遗传性冠心病,2012年6月左胸憋闷伴气短,反复发作,后期病情恶化并发全身水肿。2016年5月去湘雅医院做了心脏搭桥术,术后心跳尚正常,胸闷气短少见,唯有双膝盖关节部畏寒,水冷透骨,左脚外踝下部一阵阵如触电般冲痛难忍,苦不堪言。2016年10月7日下午来我诊所就诊,施发本发明膏药贴左脚外踝下部痛处,6小时后,痛感完全消失,双膝关节部暖暖热流。嘱其揭掉药膏,在膝关节部继续贴膏药4天而痊愈。停药后观察,至今未复发。

2、杨xx,女,42岁,四川绵阳人,工厂老板。现住深圳市光明新区田寮第五工业区。医学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临床症状: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静卧不安,疼不能坐立,腰椎神经严重影响双腿,膝关节疼痛发凉,两腿双麻软无力,去过大医院正规治疗,服用过多种药物及民间偏方药,均未见效。患者非常绝望,几乎对未来推动信心。2017年7月15日下午由老伴陪同前来就诊,用本发明药膏贴敷穴位,命门、肾俞、关元俞、腰俞,上、次、中、下髎;再调整贴敷环跳、殷门、风市、委中、承山等穴位,用药7天,上述临床症状基本消除,蹲、起、走、弯腰等活动不受限,腰部偶尔有点疼痛,再连续用药十天,恢复到正常人的状况。现每天连续三、四小时自驾车往返周边二、三公里与客商洽谈生意。对本发明药膏给予高度评价,赞不绝口。

3、尹xx,男,43岁,湖南省洞口县石江镇碎口村人。2017年10月5日前来就诊,患者口述,经常头昏痛,间发眩晕,视力下降,起蹲时尤其明显,有时呕恶、颈胀、头顶麻木,夜寐不谧,上肢麻木无力,口苦干,纳食及二便可,发病有20余年,几次去湘雅医院找专家门诊,未查出所然。本人诊查: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血压130/80。断为: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施以本发明膏药贴,贴穴位:大椎、风池、肩井、天牑、肩髎。两天后再诊,晕眩明显改善,头轻目清,夜寐好转,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血压126/70。嘱其继续在原穴位贴药,再追加穴位曲池,、手三里、少海、阳池、合谷、外关处配合贴药。用药一周后来道谢,病症消除,痊愈。

本发明药膏注意事项

1、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皮肤感染、溃疡等部位不宜使用;

2、不得郁怒、劳累、纵欲,忌辛辣肥腻食物;

3、严禁孕妇在孕期中使用;

4、少儿、糖尿病患者慎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