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交换式导丝导引器及其导引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90672发布日期:2018-09-21 20:31阅读:20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介入手术的辅助器材,具体地说是一种快速交换式导丝导引器及其导引方法。



背景技术:

导丝是介入手术常规应用的器材,通过体外的旋转和推进,医生将导丝插入指定的血管并引导导管进入,与导管配合进行介入操作。因为导丝的功能要求,导丝非常细(0.014~0.035inch)和非常光滑;而且目前临床上应用的绝大多数的导丝2的前端如图2所示,具有J型头,在向如图1所示的导管1里插入时,J型头经常会触碰到导管尾口的内壁而打袢,不容易插入导管中,需要医生将导丝翘起,使J型头与导管轴向大致同向,再插入导管中,然后由翘起的姿势复位,即通过翘起导丝,利用导管将J型头捋直后插入。这样一来,每次向导管内插入导丝特别麻烦,增加了手术操作难度和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导丝向导管中插入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交换式导丝导引器及其导引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导引器包括外壳及芯体,该外壳及芯体均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芯体的前端插入外壳中、并与外壳转动连接,所述芯体的后端为手持柄;所述外壳的前端为尖端,该外壳和芯体上沿长度方向均设有开槽,所述外壳上开槽的长度与外壳长度相等、并与外壳的内部连通,所述芯体上开槽的长度与芯体长度相等、并与芯体的内部连通;当所述外壳上的开槽与芯体上的开槽相通时,导丝由所述开槽放入芯体内、并与所述芯体沿长度方向可相对移动,该导丝前端的J型头通过沿长度方向移动外壳及芯体被捋直,并通过所述外壳的尖端引入导管中;

其中:所述外壳和芯体上的开槽均为梯形槽,即外壳和芯体上的开槽的径向截面均为由外至内开口变小的梯形;

所述芯体前端外表面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凸起,所述外壳内表面对应设有环形槽,该芯体前端插入外壳中后,所述凸起卡在环形槽内,并可相对转动;

本发明快速交换式导丝导引器的导引方法,具体步骤为:

A.转动所述外壳,将外壳上的开槽与芯体上的开槽相对;

B.然后,将所述导丝沿径向放入芯体的内部,导丝前端的J型头露在所述外壳及芯体外;

C.再次转动所述外壳,利用该外壳将所述芯体上与外壳对应部分的开槽遮住;

D.向后拉动导丝,使导丝前端的J型头进入所述芯体内部,在进入过程中,该J型头被所述外壳和芯体捋直;

E.将所述外壳的尖端插入导管中,向前推送导丝,使导丝进入导管内;

F.转动所述外壳,将外壳上的开槽与芯体上的开槽再次相对,由所述导丝的侧方取下外壳及芯体;

其中:所述步骤D中,也可向前移动所述外壳及芯体,将所述导丝前端的J型头捋直并进入到芯体内部。

本发明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发明导引器结构简单,通过转动外壳使外壳与芯体上的开槽相通即可放入导丝,减少了导丝引入进导管的操作难度和时间。

2.本发明导引方法便于操作,可以在介入手术治疗过程中将导丝从导管、球囊导管、支架输送系统等尾端快速引入,并可以从导丝侧方取下,而避免现有导丝导引器必须从导丝尾端取下的弊端,利于介入手术操作,提高了医生手术过程的操作效率,减少手术时间,为挽救病人生命赢得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导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导引器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导引器将导丝引入导管的工作状态图之一;

图7为本发明导引器将导丝引入导管的工作状态图之二;

图8为本发明导引器将导丝引入导管的工作状态图之三;

图9为本发明导引器将导丝引入导管的工作状态图之四;

图10为本发明导引器将导丝引入导管的工作状态图之五;

其中:1为导管,2为导丝,3为外壳,4为芯体,5为手持柄,6为开槽,7为凸起,8为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3~5所示,本发明导引器包括外壳3及芯体4,该外壳3及芯体4均为内部中空结构,芯体4的前端插入外壳3中、并与外壳3转动连接,芯体4的后端为手持柄5。芯体4前端外表面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凸起7,外壳3内表面对应设有环形槽8,该芯体4前端插入外壳3中后,凸起7卡在环形槽8内,并可相对转动;而且,通过凸起7与环形槽8的配合,还可以对外壳3进行轴向限位。

外壳3的前端为尖端,该外壳3和芯体4上沿长度方向均设有开槽6,外壳3上开槽6的长度与外壳3长度相等、并与外壳3的内部连通,芯体4上开槽6的长度与芯体4长度相等、并与芯体4的内部连通。本实施例中,外壳3和芯体4上的开槽6均为梯形槽,即外壳3和芯体4上的开槽6的径向截面均为由外至内开口变小的梯形,这样更便于将导丝2引入芯体4内。

本发明的外壳3和芯体4均可由金属(如不锈钢)或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胶)制成。

本发明导丝导引器的导引方法为:

外壳3上的开槽6与芯体4上的开槽6相通时,导丝2由开槽6放入芯体4内、并与芯体4沿长度方向可相对移动,该导丝2前端的J型头通过沿长度方向移动外壳3及芯体4被捋直,并通过外壳3的尖端引入导管1中。具体步骤为:

A.转动外壳3,将外壳3上的开槽6与芯体4上的开槽6相对;

B.然后,将导丝2沿径向放入芯体4的内部,导丝2前端的J型头露在外壳3及芯体4外,如图6所示;

C.再次转动外壳3,利用该外壳3将芯体4上与外壳3对应部分的开槽6遮住,如图7所示;

D.向后拉动导丝2,使导丝2前端的J型头进入芯体4内部,在进入过程中,该J型头被外壳3和芯体4捋直;或者,也可向前移动外壳3及芯体4,将导丝2前端的J型头捋直并进入到芯体4内部,如图8所示;

E.将外壳3的尖端插入导管1中,向前推送导丝2,使导丝2进入导管1内,如图9所示;

F.转动外壳3,将外壳3上的开槽6与芯体4上的开槽6再次相对,由导丝2的侧方取下外壳3及芯体4,如图10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