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入治疗导管导丝出口设计方法

文档序号:9758781阅读:772来源:国知局
一种介入治疗导管导丝出口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导丝出口设计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介入治疗导管导丝出口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心血管介入手术中,通过导丝导引球囊导管输送系统将药物支架送入血管的病变狭窄处,然后扩张支架使病变处得到扩张,可以有效地解决患者病变血管的狭窄问题。在手术过程中,导引导丝从球囊导管输送系统的尖端穿入,通过内腔管从导丝出口穿出,对整个手术的导管输送系统起着轨道作用。传统导丝出口的设计方法都是在外腔管的一侧打孔,将内腔管从外腔管的打孔处斜插入外腔管,然后进行导丝出口处焊接,再将外腔管右端与过渡管相焊接,之后将多余的内腔管切除形成导丝出口。这种导丝出口设计方法需要进行二次焊接,具有工作量大、制造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介入治疗导管导丝出口设计方法。
[0004]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介入治疗导管导丝出口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a、导管组装:先将扩张球囊的下端套在外腔管上并对连接处进行焊接;再将保护导丝穿入到内腔管内,将内腔管从外腔管的下端穿入,使内腔管依次穿过外腔管、扩张球囊之后与导管尖端进行组合焊接;将上述内腔管从外腔管的下端一侧进行侧拉;
[0006]b、外腔管扩张:将完成组装的上述导管进行外腔管的扩张处理;先将扩孔器从外腔管下端的另一侧插入,插入的深度为1.5-2.0mm;之后利用上述扩孔器对外腔管进行扩张,再将扩孔器从外腔管内缓慢移出;
[0007]C、过渡管预处理:对过渡管的上端进行渐消面的预处理,使其形成一个倾斜并凹陷的侧面,侧面的倾斜、凹陷程度与外腔管(103)的下端扩口处和内腔管(104)倾斜穿出的倾斜角程度相匹配;预处理过渡管的长度为3.5-4.5mm;预处理后的过渡管上端面的形状为月牙形;
[0008]d、D型导丝的预处理:D型导丝在插入过渡管之前,对其上端进行与过渡管上端相匹配的预处理,使其上端侧面为阶梯状的渐消面,从而使其上端面呈“D型”;将上述预处理后的D型导丝插入到过渡管内,再将上述组装后的过渡管插入到扩张后的外腔管内1.8-
2.0mm处,使D型导丝的上端通过过渡管伸到外腔管内4_5mm处,以确保插入外腔管的过渡管一端出口在D型保护导丝的保护下焊接时不被封死;
[0009]e、硅胶管的预处理:在导丝出口工艺进行之前,首先对焊接时用到的保护硅胶管进行切割处理,使其长度尺寸与外腔管、内腔管和过渡管三者结合处的长度相匹配;然后将上述切割后的硅胶管放入工装容器中用正己烷浸泡处理使其膨胀,浸泡时间为0.2-2.0h;
[0010]f、焊接:将硅胶管捞出控干,保证其在使用之前内外表面均不再带有正己烷;然后从已穿入D型导丝的过渡管的下端套入娃胶管,使娃胶管完全覆盖内腔管、外腔管以及过渡管的结合部位;将上述组装好的导管放入烘干装置内烘干,烘干温度为55-65° ;将上述烘干后的导管放到热焊接设备上,使有硅胶管覆盖的外腔管内壁、内腔管外壁和过渡管外壁无缝的相互焊接在一起,保证上述三根管的焊接处在高温下发生质态变化然后平滑无缝稳固结合;
[0011]g、后处理:上述焊接过程完成后将焊接用的硅胶管用正己烷浸泡处理后拔出;之后将保护导丝、D型导丝分别从内腔管、过渡管中抽出,然后拉伸折起内腔管,并对伸出外腔管的多余内腔管平滑切除,形成导丝出口;再将连接在海波管的上端起支撑作用的动力支撑杆插入到过渡管内,最后对海波管与过渡管的连接处进行焊接。
[0012]内腔管、外腔管、过渡管的医用材料是pebax或尼龙或聚碳酸酯或聚乙烯或聚四氟乙烯或聚氯乙烯或聚丙烯或聚苯乙烯或硅橡胶或聚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脂或聚氨酯或天然橡胶。
[0013]本发明不仅减少了生产工艺,还有效提高了导管与导丝通过性能、导丝对导管的导引性和导管推送性,具有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组装后的过渡管插入外腔管的示意图。
[0016]图3为D型导丝的前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过渡管预处理后的上端面工装图。
[0018]图中:101、导管尖端;102、扩张球囊;103、外腔管;104、内腔管;105、导丝出口;106、动力支撑杆;107、过渡管;108、海波管;109、D型导丝;110、保护导丝;111、压管设备管针;112、压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如图1所示,一种介入治疗导管导丝出口结构包括扩张球囊102、内腔管104、外腔管103、过渡管107;扩张球囊102的上端与导管尖端101相焊接、下端套置在外腔管103上;内腔管104插置在外腔管103和扩张球囊102内;
[0021]外腔管103的下端套置在过渡管107上;过渡管107的下端与海波管108相焊接;海波管108的上端设置有动力支撑杆106;动力支撑杆106插置在过渡管107的下端内部;
[0022]内腔管104的下端向右倾斜穿出再弯折切除后形成导丝出口105;过渡管107上端的一个侧面为倾斜并且凹陷的曲面,曲面的凹陷程度与内腔管104的外壁或外腔管103的内壁的形状相匹配。
[0023]过渡管107的上端与内腔管104、外腔管103的结合处设置有过渡开口。
[0024]介入治疗导管导丝出口的设计方法为:内腔管104从外腔管103的下端一侧延伸而出,将经过处理的过渡管107从外腔管103下端的另一侧插入;然后将内腔管104下方插入保护导丝110,确保内腔管104在外腔管103内的部分继续保持通畅;对内腔管104、外腔管103以及过渡管107三根管的结合部位进行焊接,使得结合部位的外腔管103内壁、内腔管104外壁和过渡管107外壁无缝的相互粘贴在一起;再将内腔管104内的保护导丝110抽出,并在焊接结合处将内腔管104弯折拉伸,之后沿着外腔管103结合处对内腔管104进行平滑切割,形成导丝出口 105;
[0025]介入治疗导管导丝出口的具体设计步骤如下:
[0026]a、导管组装:先将扩张球囊102的下端套在外腔管103上并对连接处进行焊接;再将保护导丝110穿入到内腔管104内,将内腔管104从外腔管103的下端穿入,使内腔管104依次穿过外腔管103、扩张球囊102之后与导管尖端101进行组合焊接;将上述内腔管104从外腔管103的下端一侧进行侧拉;
[0027]b、外腔管扩张:将完成组装的上述导管进行外腔管103的扩张处理,如图2所示;先将扩孔器从外腔管103下端的另一侧插入,插入的深度为1.5-2.0mm;之后利用扩孔器对外腔管103进行扩张,再将扩孔器小心地从外腔管103内缓慢移出,确保扩扩张区域不被损伤、无划伤和孔洞;
[0028]c、过渡管预处理:对过渡管107的上端进行如图2所示渐消面的预处理,使其形成一个倾斜并凹陷的侧面,侧面的倾斜、凹陷程度与外腔管(103)的下端扩口处和内腔管
(104)倾斜穿出的倾斜角程度相匹配;预处理过渡管107的长度为3.5-4.5mm;预处理后的过渡管107上端面的形状为月牙形,如图4所示;
[0029]d、D型导丝的预处理:D型导丝109在插入过渡管107之前,对其上端侧面同样进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