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晶片促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98621发布日期:2019-09-03 22:22阅读:18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纳米晶片促渗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经皮输送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晶片促渗仪。



背景技术:

目前,纳米微针和纳米晶片正被广泛应用在经皮输送器械技术领域。纳米微针是通过纳米技术打开皮肤管道的一种微针,针头类似一块小小的晶片方块,上面布满了密密的、细到看不出来的小针,将这个小方块按在皮肤上,就能让药物进入表皮,而人几乎没有感觉。纳米晶片是根据人体皮肤结构开发的纳米洁面促渗专用工具,由单晶硅经过纳米技术工艺雕刻而成。纳米晶片的表面是一系列微针阵列,它们可以打开皮肤最外面的角质层,同时不会伤及真皮层,大大提高输送介质在皮肤表皮上的渗透能力。单晶硅的生物兼容性又保证了纳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现有的美容洁面促渗仪一般采用柱型结构设计,包括工作针头以及驱动工作针头作往复扎刺运动的驱动装置,其中的驱动装置是由电机和转向机构联合使用,通过转向机构将电机的转动转变为直线运动,从而带动工作针头作往复扎刺运动。比如中国专利cn204017141u公开的一种发光的电动微针美容洁面促渗仪,包括一个活塞式针头以及一个驱动活塞式针头作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一个电机和一个传动杆;电机固定在本体壳体内,电机的转子上偏离轴心的位置设有一个凸块;传动杆安装在本体壳体中心并具有纵向活动的自由度,传动杆与本体壳体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传动杆的一端与活动针头的顶杆卡接,传动杆的另一端设有斜面,斜面与电机转子的凸块接触。驱动装置通过斜面与凸块配合使用实现了转动转变为直线运动。但是,现有的适用于促渗仪这类小微型装置的转向机构往往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且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很大,不利于使用者的体验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纳米晶片促渗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纳米晶片促渗仪,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驱动组件和与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的电源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具有导电性的悬臂梁,所述电机与所述悬臂梁固定并电连接;一推杆贯穿于所述外壳的上端,并可相对所述外壳往复运动,所述推杆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推杆向内的一端与所述悬臂梁相对设置并保持间隙,所述复位弹簧压缩时,所述推杆向内的一端与所述悬臂梁接触,所述推杆向外的一端设有用于仅穿透皮肤角质层的微型装置;所述推杆向内的一端设有金属片,所述金属片与所述悬臂梁接触时,所述电机与所述电源组件形成闭合环路。

本发明的另一种纳米晶片促渗仪,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驱动组件和与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的电源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悬臂梁,所述电机与所述悬臂梁固定连接;一推杆贯穿于所述外壳的上端,并可相对所述外壳往复运动,所述推杆与所述外壳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推杆向内的一端与所述悬臂梁相对设置并保持间隙,所述复位弹簧压缩时,所述推杆向内的一端与所述悬臂梁接触,所述推杆向外的一端设有用于仅穿透皮肤角质层的微型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为偏心电机或振子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微型装置为微针、纳米微针或者纳米晶片。

进一步的,所述微型装置刺入皮肤角质层的长度在1微米到3000微米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上端为操作端,下端为手柄端;所述操作端设有凹槽座,所述凹槽座内开设有用于穿设所述推杆的轴孔和限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座的顶部设有保护圈。

进一步的,所述悬臂梁由金属板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板为钢板。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源本体,与所述电源本体电连接的开关,所述开关开启时,所述电机与所述电源组件形成闭合环路。

本发明的突出效果为:本发明的一种纳米晶片促渗仪,其驱动组件通过采用悬臂梁作为转向机构,使电机的转动转换成直线运动,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噪音,提高了可靠性和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和2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验例中渗透率随时间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纳米晶片促渗仪,包括外壳1,外壳的内部设有驱动组件2和与驱动组件2电连接的电源组件3;驱动组件2包括电机21和具有导电性的悬臂梁22,电机21与悬臂梁22固定并电连接;推杆4贯穿于外壳1的上端,并可相对外壳1往复运动,推杆4与外壳1之间设有复位弹簧5,推杆4向内的一端与悬臂梁22相对设置并保持间隙,复位弹簧5压缩时,推杆4向内的一端与悬臂梁22接触,推杆4向外的一端设有用于仅穿透皮肤角质层的微型装置6;推杆4向内的一端设有金属片7,金属片7与悬臂梁22接触时,电机21与电源组件3形成闭合环路。

其中,电机21为偏心电机。

微型装置6为纳米微针。微型装置6刺入皮肤角质层的长度在1微米到3000微米之间。

外壳1的上端为操作端,下端为手柄端;操作端设有凹槽座11,凹槽座11内开设有用于穿设推杆的轴孔12和限位槽13。凹槽座11的顶部设有保护圈14。

悬臂梁22由金属板构成。可选的,金属板为钢板。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纳米晶片促渗仪,包括外壳1,外壳1的内部设有驱动组件2和与驱动组件2电连接的电源组件3;驱动组件2包括电机21和悬臂梁22,电机21与悬臂梁22固定连接;推杆4贯穿于外壳1的上端,并可相对外壳1往复运动,推杆4与外壳1之间设有复位弹簧5,推杆4向内的一端与悬臂梁22相对设置并保持间隙,复位弹簧5压缩时,推杆4向内的一端与悬臂梁22接触,推杆4向外的一端设有用于仅穿透皮肤角质层的微型装置6。

其中,电机21为振子电机。

微型装置6为纳米晶片。微型装置6刺入皮肤角质层的长度在1微米到3000微米之间。

外壳1的上端为操作端,下端为手柄端;操作端设有凹槽座11,凹槽座11内开设有用于穿设推杆的轴孔12和限位槽13。凹槽座11的顶部设有保护圈14。

电源组件3包括电源本体31,与电源本体31电连接的开关32,开关32开启时,电机21与电源组件3形成闭合环路。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微型装置6为微针。

实验例

本实验比较自配的利多卡因凝胶在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纳米晶片促渗仪(a组)和直接在轴杆上设置纳米晶片的促渗仪(b组)分别处理20秒后的透皮吸收结果。

本实验方法如下:

取冰箱中猪耳朵,取皮800μm厚,去除表面的毛,直至光滑。pbs(7.4)浸泡10分钟-15分钟后,取2份分别剪成接收池外缘大小,a组和b组作用20s,置于接收池与给药池间,37±0.2℃pbs(7.4)平衡1h。用franze扩散池,给药量120mg,接收池体积2.5ml,实际透皮面积0.66cm2,接收液为pbs(7.4),温度37±0.2℃,磁力搅拌280rmp。

由图4(其中◆为a组,■为b组)可见,与a组相比,b组的利多卡因凝胶的透皮效果较差,而a组的利多卡因凝胶的透皮效果明显改善。最意想不到的是尽管均是采用纳米晶片,a组的效果明显优于b组,说明本发明能显著提高纳米晶片的促渗效果,应用具有优势。

本发明所描述的纳米微针和纳米晶片是指尖突小于100纳米,高度在1-3000微米之间的微型器械,材料可以是单晶硅、多晶硅、高分子、金属和非金属。本发明所描述的微针是指尖突大于100纳米,高度在1-5000微米之间的微型器械,材料可以是单晶硅、多晶硅、高分子、金属和非金属。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