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或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60394发布日期:2018-06-22 23:24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或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外阴白色病变是指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俗称外阴白斑、外阴营养不良,多表现为外阴瘙痒、外阴皮肤粘膜发白、粗糙、增厚皲裂、溃疡、弹性减退,甚至大小阴唇萎缩消失,阴道口狭窄,性交疼痛,性交困难。外阴白色病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50岁左右的绝经前后女性居多,病程长短不一,长者可达数十年。其病程长,复发率高,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疑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国际卫生组织已正式将其列为癌前病变,中国中医研究院将其列为世界性难治病。

外阴白色病变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明确,现代医学认为其与内分泌失调、遗传、外伤、炎症、合并症等因素有关,在治疗方面主要采用对症治疗以控制瘙痒、补充营养、抗感染和恢复外阴皮肤的正常形态,例如局部外用皮质激素、性激素、多种维生素及抗生素,手术或物理治疗。由于外阴白色病变的发病机制不清楚,利用上述治疗方案较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为西医首选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药物,虽然对于主要瘙痒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组织学无明显改善,长期连续使用会导致局部皮肤萎缩等副作用,还有部分患者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甚至无效。皮下注射曲安奈德疗效较好,但多次注射,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手术治疗存在患者远期复发的可能,且创伤较大,患者难以接受。

中医古籍中无此病名记载,但依据本病的症状、体征,可划分为前阴病诸如“阴痒”、“阴疮”、“阴蚀”等疾病范畴。《素问·金匮真言论》:“肾,开窍于二阴”。《灵枢·经脉》: “肝足厥阴之脉,入毛中,环阴器”。《素问·厥论》:“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张福琴,《“外阴白斑”的病因、病机及药物治疗学进展》,总结此病中医理论的病因病理,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其机理为:肝经绕阴器,主藏血;肾主生殖,开窍于二阴;脾主肌肉。临床表现可分为虚和实两种症状。所谓虚者,是指血虚失荣化燥,以至于冲任虚损,阴部失去濡养或温煦所致;所谓实者,是由于肝郁克脾土,肝热而脾湿,湿与热相互浸渍,冲任受损,导致阴部被湿和热阻遏,引发此病。临床上以虚症为主,即使是实症也是本虚受邪所致,常见有血虚化燥、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以及肝经湿热。

中国专利CN 101129986A公开了一种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中药制剂,该专利文献公开的中药制剂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菟丝子1.5~6份,熟地黄1.5~6份,知母1.5~6份,补骨脂1.0~4份,当归1.0~4份,黄柏0.1~2份,炒酸枣仁1.0~4份,白蒺藜0.1~2份,柴胡0.1~2份,制何首乌1.0~4份,地肤子0.1~2份,郁金0.1~2份。该中药制剂以补益肝肾的熟地黄、知母和菟丝子为君药,以补肾、宁心安神、清热解毒排便的黄柏、当归、炒酸枣仁、制何首乌、柴胡和补骨脂为臣药,以止痛、止痒的郁金、白蒺藜和地肤子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具滋补肝肾、消斑的功效。该中药制剂所用原料药较多,且为内服制剂,每日服用2-3次,一次一袋,需长期服用,配方含何首乌,可能产生毒副作用。

中国专利CN104258232A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药物制剂,该药物制剂以百部、没药、五加皮等共二十六味中药为原料药,多次加水煎煮、过滤后制备而成,该制剂采用了百步、没药、鹅不食草、白鲜皮、钩藤、萹蓄、地肤子、西河柳等祛风止痒药物,以及鸡血藤、茜草、丹参、八宝茶等养血活血的药物,五加皮、女贞子、墨旱莲、南沙参温肾益精,但用量较少,且药力较缓,全方以养血活血、祛风止痒为主要组方原则,药味较多,针对瘙痒症状进行局部用药,没有兼顾肝脾肾本虚进行治疗,存在难以根治反复发作的风险。给药过程需要使用器械辅助抹入阴道,用药过程繁琐。

中国专利CN103550544A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外阴白斑的中药组合物和熬制及对病变部位雾化处理的装置,包含有:中药组合物Ⅰ设置为由苦参25-45克、丹参55-75克、黄柏10-35克、蛇床子35-50克、地肤子60-75克、当归7-9克、黄芪6-8克、血竭10-15克、桑寄生10-15克、白头翁5-9克、射干35-40克、生地黄10-20克、补骨脂30-40克、川断20-25克、麝香10-35克、紫草5-8克、旱莲草6-9克、竹茹10-15克和冰片50-70克组成;中药组合物Ⅱ设置为由栀子80-90克、薏苡仁50-70克、木通30-45克、菟丝子25-45克、茵陈10-20克和胡麻油(古称,即芝麻油)适量组成。药物Ⅰ由多味解毒止痒、清热利湿的药物组成,主要针对湿与热相互浸渍的实证进行治疗,药物Ⅱ由多味泻火祛湿的药物组成,起到清热解毒祛湿的作用;但是两组药物配合,仍没有兼顾肝肾脾本虚,存在难以根治反复发作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药味复杂、没有标本兼治等问题,在临床治疗经验的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外阴白色病变的本虚标实病机特点,根据中医辨证思路,提出了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强调以“补”为主,在此基础上提供一种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中药组合物,特别是提供一种配方简单、制备便利、安全无毒、标本兼治的外用中药制剂。

中医认为,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在于肝脾肾不足,精血不足;标实在于阴部脉络瘀阻。肝藏血,络饶阴器。肾藏精,职司二阴。若肝肾不足,脾虚化源不足,精血亏虚,阴部肌肤失养,致阴部干枯变白;精血不足,血虚生风化燥,燥性干涩,易伤阴津;肝郁日久,暗耗肝阴,或肝郁化火,灼伤阴血,致肝血更虚,阴部无以濡养;虚则更易感邪,形成虚实夹杂。其结果致精血愈亏,阴部愈发失荣则色白、皲裂诸症愈重;反复感邪,则瘙痒等症难除。

本发明根据本病本虚标实的特点,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药组合物,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熟地10~30份、枸杞子10~30份、黄芪10~30份、当归5~22份、

丹参10~30份、地肤子10~30份、白鲜皮10~30份。

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熟地为君药,滋阴补血,益精填髓,以治疗精血亏虚所引起的阴部肌肤失养;枸杞子、黄芪、当归为臣药,其中枸杞子滋肾养肝以加强君药作用体现“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之治法,黄芪通过补气养血以加强君药作用,当归补血和血以加强君药作用,同时黄芪、当归配伍,可以起到益气生血之作用,君臣配合,补益肝脾肾,从根本上解决精血亏虚,以至阴部失去濡养或温煦所致的本虚;丹参、地肤子、白鲜皮为佐,以治疗虚则感邪,所引起的瘙痒等兼证,其中丹参养血活血,体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治法;地肤子、白鲜皮清热解毒、祛风止痒,进一步减轻瘙痒症状,解决本虚受邪所致的标实,标本兼治,达到治愈目的。

进一步,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熟地10~30份、山药10~30份、山茱萸10~30份、

菟丝子10~30份、枸杞子10~30份、黄芪10~30份、当归5~22份、

丹参10~30份、地肤子10~30份、白鲜皮10~30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配方中,熟地滋阴补血,益精填髓,以治疗精血亏虚所引起的阴部肌肤失养;山药补肾健脾,滋养肾经,补益阴虚;山茱萸补益肝肾,克虚健实,有益肝经肾经强健;从不同经络提供补肾精、益精血之功效,三味药共为君药,功效作用更强;菟丝子、枸杞子、黄芪、当归为臣,其中菟丝子和枸杞子滋肾养肝以加强君药作用体现“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之治法,菟丝子增强枸杞子滋养作用,协调阴阳升聚,黄芪通过补气养血以加强君药作用,当归补血和血以加强君药作用,同时黄芪、当归配伍,可以起到益气生血之作用。

进一步,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熟地10~30份、山药10~30份、山茱萸10~30份、

菟丝子10~30份、枸杞子10~30份、黄芪10~30份、当归5~22份、

丹参10~30份、赤芍10~30份、地肤子10~30份、

白花蛇舌草10~30份、白鲜皮10~30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配方中,在君药、臣药的基础上,结合应用赤芍、丹参、地肤子、白花蛇舌草、白鲜皮为佐,以治疗虚则感邪,所引起的瘙痒等兼证,其中赤芍、丹参清热解毒,活血散瘀,体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治法,赤芍和丹参同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两者配合应用擅长相互配合促进外用清热解毒功效更加突出;地肤子、白花蛇舌草、白鲜皮清热解毒、祛风止痒。

进一步,中药物组合物中各原料药的配比优选为:

熟地10~20份、山药10~20份、山茱萸10~20份、

菟丝子10~20份、枸杞子10~20份、黄芪10~20份、当归6~18份、

丹参10~20份、赤芍10~20份、地肤子10~20份、

白花蛇舌草10~20份、白鲜皮10~20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配方经过精选调配,控制各种中药材成分的配合比例关系,优化设计各种成分相互之间的协同应用比例,使得药物功效作用协同促进更加突出优秀,实现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各种中药材原料的比例关系经过优选设计,君臣佐使药物原料成分能够各司其职,相互促进增强疗效,药物总量更低,治疗效果更佳突出。

为了或得更好的疗效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各味药材成分用量份数比例还可以进一步优选为以下方案:

进一步,熟地13~18份。

进一步,山药13~18份。

进一步,山茱萸13~18份。

进一步,菟丝子13~18份。

进一步,枸杞子13~18份。

进一步,黄芪13~18份。

进一步,当归10-16份。

进一步,丹参13~18份。

进一步,赤芍13~18份。

进一步,地肤子13~18份。

进一步,白花蛇舌草13~18份。

进一步,白鲜皮13~18份。

通过上述精选各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例关系,可以更好的确保多种不同中药材相互之间的配合作用关系,使得方解中对于各种药材功效预期的充分发挥表达,起到多种药材之间的相互协同配合作用。

进一步,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熟地15份、山药15份、山茱萸15份、菟丝子15份、枸杞子15份、黄芪15份、当归12份、丹参15份、赤芍15份、地肤子15份、白花蛇舌草15份、白鲜皮15份。

进一步,所述中药组合物用植物油制成外用搽剂。优选地,所述植物油是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中的一种或几种。以植物油等作为溶剂制成外用搽剂,植物油可以杀菌清洁外阴,同时充分溶解帮助中药材成分释放药效成分,植物油易与皮肤亲和,使药物直达病所,实现良好的治疗功效作用。

以上方药,一方面通过熟地、山药、山萸肉、菟丝子、枸杞子、黄芪、当归等药物,补肾养血,滋养阴部,治疗外阴白色病变基本病机中的本“虚”所致阴部失荣引起的阴部变白、皲裂诸症;另一方面通过赤芍、丹参、地肤子、白花蛇舌草、白鲜皮等五味药物活血止痒,治疗外阴白色病变基本病机中的标“实”所致反复感邪引起的瘙痒等症;再者,通过植物油的特性充分发挥药效。本方标本兼治,全方起到补肾养血、活血止痒之作用,以彻底治疗外阴白色病变。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采用芝麻油制成搽剂。芝麻油既是溶剂,也是中药组合物中的一味原料药材成分,芝麻油为使,不仅可以补益精血、解毒消肿,同时易与皮肤亲和,使药物直达病所。全方起到补肾养血、活血止痒之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给药方式。

一种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1)称取各原料药分别粉碎,混合;

(2)用植物油浸泡20~40分钟,90-102℃加热20~40分钟,去渣取上清即得。

本发明以植物油为原料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溶剂,同时作为该中药组合物的赋形剂。植物油具有润燥,解毒,生肌的功效。优选地,所述植物油是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植物油含有更多不饱和脂肪酸链,流动性好,溶解药效成分的作用也更好。选取植物油浸泡原料药,一则可以促进生肌,二则因其可以解毒,能够快速解除瘙痒,有利于药物吸收利用促进恢复。同时,植物油具有沸点较高、无毒、润滑,且容易与皮肤亲和等特点,有助于药效的发挥。

进一步,所述植物油是芝麻油。芝麻油可补益精血、解毒消肿,本发明中浸泡药品选取“芝麻油”,一则因其可以补益精血,辅佐治疗外阴白色病变基本病机中的本“虚”所致阴部失荣引起的阴部变白、皲裂诸症。二则因其可以解毒消肿,辅佐治疗外阴白色病变基本病机中的标“实”所致反复感邪引起的瘙痒等症,同时植物油具有沸点高、无毒、润滑,且容易与皮肤亲和等特点。

优选地,步骤2,采用水蒸气加热至90-102℃蒸制20-40分钟,水蒸气加热具有温度温度、容易控制的特点,可以有效的控制加热的温度范围,达到需要的蒸制萃取目的。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推荐制备成为外用制剂,给药方式:外用,使用前,温水清洗外阴,用中药组合物涂抹于病变皮肤,并用手按摩一会以利于药物吸收,早晚各一次,月经期停药,用药治疗一个月作为一个疗程。体现《理论骈文》:“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尔。”

进一步,所述中药组合物按常规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临床上可接受的药物外用制剂。如膏剂、搽剂、洗剂、糊剂、凝胶、涂膜剂、气雾剂、喷雾剂、酊剂,可以是单一剂型药物,也可以制成混合剂型药物。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的药物外用制剂是膏剂、洗剂、搽剂、喷雾剂或凝胶剂等。

进一步,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外阴白色病变药物中的用途。

更进一步,所述外阴白色病变是激素治疗不耐受的外阴白色病变。优选地,所述的外阴白色病变是指对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的外阴病变。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的外阴白色病变的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还可以应用于制备治疗其他外阴疾病的药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本病的病机特点,在传统中医辨证的基础上,组方外用,无需口服,直接作用于病灶发挥疗效,各味中药相互影响、协同作用,达到补肾养血、活血止痒作用,标本兼治,疗效显著。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由熟地、山药、山茱萸、菟丝子、枸杞子、赤芍、黄芪、当归、丹参、地肤子、白花蛇舌草、白鲜皮共6-12味中药材为原料药,所用原料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均无毒、无依赖性,用药安全可靠,且价格低廉,容易被患者接受,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发明以植物油为原料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溶剂,同时作为该中药组合物的赋形剂。一方面,制备方法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效率高,生产过程环保无害。另一方面,植物油(特别是芝麻油)辅佐治疗外阴白色病变基本病机中的本“虚”所致阴部失荣引起的阴部变白、皲裂诸症,同时辅佐治疗外阴白色病变基本病机中的标“实”所致反复感邪引起的瘙痒等症。再者,植物油具有沸点高、无毒、润滑,且容易与皮肤亲和等特点,有助于药效的发挥。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效率高,患者使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

熟地黄:拉丁名Rehmannia glutinosa (Gaetn.) Libosch. ex Fisch. et Mey。又名怀庆地黄、熟地。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作用。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山药:拉丁名Dioscorea opposite Thunb。别名怀山药、淮山药、土薯、山薯、山芋、玉延。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作用。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山茱萸:拉丁名Cornusofficinalis。又名山萸肉、萸肉。味涩、酸,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作用。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菟丝子:拉丁名Cuscuta chinensis。又名吐丝子、无娘藤、无根藤、萝丝子。味甘,性温。归脾、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作用。用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枸杞子:拉丁名Lycium chinense。又名宁夏枸杞、宁夏杞子、中宁杞子、西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肺经。具有养肝、滋肾、润肺作用。用于肝肾亏虚;头晕目眩;目视不清;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虚劳咳嗽;消渴引饮

黄芪:拉丁名Leguminosae。又名北芪或北蓍。味甘,性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具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作用。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

当归:拉丁名Angelica sinensis。又名马尾归、云归、西当归、岷当归、干归。性温,味甘辛。归心、肝、脾经。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作用。用于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症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丹参:拉丁名Radix Salviae Miltiorrhiae。味苦、微辛,性微寒。归心、脾、肝、肾经。具有活血祛瘀,养血安神,凉血消肿作用。用于瘀血所致头、胸、胁、腹疼痛,积聚,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关节痹痛,跌打瘀肿,温病心烦,血虚心悸,疮疡肿毒,丹疹疥癣。

赤芍:拉丁名Radix Paeoniae Rubra。又名木芍药、红芍药、臭牡丹根。味苦,性凉。归肝、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作用。用于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跌扑损伤。

地肤子:拉丁名Fructus Kochiae Scopariae。性寒,味辛、苦。又名地葵、地麦、落帚子。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作用。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

白花蛇舌草:拉丁名Hedyotisdiffusa。又名:甲猛草、二叶葎、了哥痢、千打锤、羊须草、蛇舌黄、蛇草、茜草。性寒、味微酸。具有清血热、消风散气、解毒退肿、止痛作用。用于肺热、肠热、大肠积热、喉痛、疮肿、蛇疮。

白鲜皮:拉丁名Cortex Dictamni。又名白藓皮、八股牛、山牡丹、羊鲜草。性寒,味苦。归脾、胃、膀胱、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杀虫作用。用于湿热疮毒,风疹疥癣,黄疸,湿热痹痛。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中药组合物,每份由如下原料药制成:熟地15g、山药15g、山茱萸15g、菟丝子15g、枸杞子15g、黄芪15g、当归12g、丹参15g、赤芍15g、地肤子15g、白花蛇舌草15g、白鲜皮15g。制备方法:取上述原料药材,分别低温粉碎,混合,在常温下加5倍重量的芝麻油浸泡30分钟,水蒸气加热(简称蒸,下同)30分钟,去渣取上清,获得含药的涂抹外用清油制剂。

<临床治疗应用>

病例来源于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门诊就诊病人。

诊断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妇产科学》制定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排除其他外阴及宫颈疾病,排除全身病变,比如肿瘤、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共20例,病程1-20年,年龄40-65岁。

给药方式及治疗方法:使用药物前,温水清洗外阴,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药组合物涂抹于病变皮肤,并用手按摩3-8min以利于药物吸收,早晚各一次。月经期停药。治疗一个月作为一个疗程,连续使用三个疗程观察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无瘙痒症状,外阴皮肤黏膜的颜色及弹性恢复正常,增生/苔藓样表皮消失;

有效:瘙痒症状减轻,累积范围明显缩小,颜色改善,其他相关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减轻;

无效:瘙痒、颜色及病变范围都没有明显改善。

治疗结果:

20例外阴白色病变的病人在给予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搽剂后,严格监督患者按照规范进行给药治疗,随诊结果如下:

经三个疗程治疗后,痊愈9例,好转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5%。病人无任何不良反应,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测未发现异常。

<典型病例>

中药组合物治疗典型病例1

王XX,女,60岁,于2008年3月就诊,外阴瘙痒6年以上,因搔抓,外阴出现多处抓痕、红肿、少量出血,且皮肤颜色变白。患者在当地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使用本发明实施例4中药组合物外用三个疗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一年随访未复发。

中药组合物治疗典型病例2

周XX,女,55岁,于2009年4月就诊,外阴瘙痒4年以上,时有灼热、疼痛感,在当地就医使用外用皮质激素药物无效,病理检查确诊外阴白斑病。患者使用本发明实施例5中药制剂外用三个疗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一年随访未复发。

中药组合物治疗典型病例3

胡XX,女,53岁,于2010年6月就诊,外阴瘙痒,时有灼热,患部皮肤粗糙,变白,有皲裂。在当地用激素泼尼松治疗效果不佳,病理检查确诊本病。患者使用本发明实施例8中药制剂外用三个疗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一年随访未复发。

<实施例2>

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原料药制成:熟地15g、枸杞子15g、黄芪15g、当归12g、丹参15g、地肤子15g、白鲜皮15g。

制备方法:取上述原料药材,分别低温粉碎,混合,在常温下加5倍重量的芝麻油浸泡30分钟,蒸30分钟,去渣取上清,获得含药的外用清油制剂。

筛选符合《妇产科学》制定诊断标准的患者,给予将此芝麻油浸泡得到的制剂,告知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用药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结果:10例外阴白色病变的病人经三个疗程治疗后,痊愈3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0%。病人无任何不良反应,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测未发现异常。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制备中药组合物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研究,提出由如下重量份原料药制成的中药组合物:熟地15g、山药15g、山茱萸15g、菟丝子15g、枸杞子15g、黄芪15g、当归12g、丹参15g、地肤子15g、白鲜皮15g。

制备方法:取上述原料药材,分别低温粉碎,混合,在常温下加4倍重量的芝麻油浸泡25分钟,蒸35分钟,去渣取上清,获得含药的外用清油制剂。

筛选符合《妇产科学》制定诊断标准的患者,给予将此芝麻油浸泡得到的制剂,告知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用药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结果:10例外阴白色病变的病人经三个疗程治疗后,痊愈4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约90%。病人无任何不良反应,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测未发现异常。

<实施例4>

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药制成:熟地12g、山药15g、山茱萸10g、菟丝子10g、枸杞子10g、黄芪10g、当归6g、丹参10g、赤芍10g、地肤子10g、白花蛇舌草10g、白鲜皮10g。

制备方法为上述原料药分别粉碎,混合,在常温下按重量配比混合加5倍菜籽油浸泡30分钟,水蒸汽加热盛装浸泡有中药材的菜籽油30分钟,去渣取上清,获得含药的外用清油制剂。

<实施例5>

中药组合物,由如下原料药制成:熟地20g、山药30g、山茱萸22g、菟丝子30g、枸杞子12g、黄芪15g、当归15g、丹参15g、赤芍30g、地肤子30g、白花蛇舌草30g、白鲜皮30g。

制备方法为上述原料药分别粉碎,混合,在常温下按重量配比混合加5倍重量的芝麻油浸泡30分钟,加热至99℃,保温30分钟,去渣取上清,获得含药的外用清油制剂。

<实施例6>

取熟地15g、山药20g、山茱萸20g、菟丝子15g、枸杞子12g、黄芪15g、当归10g、丹参10g、赤芍30g、地肤子10g、白花蛇舌草15g、白鲜皮10g,混合均匀。加入1.5倍重量的花生油,浸渍40分钟,加热蒸制25分钟后,去渣取上清液备用。

另取硬脂酸、液体石蜡、羊毛脂在水浴中加热至熔,继续加热至75℃;另将三乙醇胺、尼泊金甲酯及蒸馏水25ml,加热至75℃,慢慢倒入硬脂酸等混合物中,随加随搅拌,加完后继续搅拌至40℃,即得乳膏基质。将上述上清液加入适量乳膏基质中,搅拌,即得本品。

<实施例7>

取熟地20g、山药10g、山茱萸15g、菟丝子20g、枸杞子12g、黄芪10g、当归15g、丹参20g、赤芍10g、地肤子10g、白花蛇舌草15g、白鲜皮10g,混合均匀。加入2倍重量比菜籽油,浸渍22分钟,加热蒸制35分钟后,去渣取上清液备用。

另取硬脂酸、液体石蜡、羊毛脂在水浴中加热至熔,继续加热至78℃;另将三乙醇胺、尼泊金甲酯及蒸馏水25ml,加热至80℃,慢慢倒入硬脂酸等混合物中,随加随搅拌,加完后继续搅拌至45℃,即得乳膏基质。将上述上清液加入适量乳膏基质中,搅拌,即得本品。

<实施例8>

取熟地20g、山药10g、山茱萸20g、菟丝子15g、枸杞子10g、黄芪20g、当归15g、丹参10g、赤芍10g、地肤子10g、白花蛇舌草15g、白鲜皮15g,混合均匀。加入1.75倍重量芝麻油,浸渍30分钟,加热蒸制35分钟后,去渣取上清液备用。

另取硬脂酸、液体石蜡、羊毛脂在水浴中加热至熔,继续加热至75℃;另将三乙醇胺、尼泊金甲酯及蒸馏水25ml,加热至75℃,慢慢倒入硬脂酸等混合物中,随加随搅拌,加完后继续搅拌至42℃,即得乳膏基质。将上述上清液加入适量乳膏基质中,搅拌,即得本品。

<实施例9>

取熟地15g、山药14g、山茱萸18g、菟丝子15g、枸杞子10g、黄芪15g、当归12g、丹参10g、赤芍15g、地肤子20g、白花蛇舌草10g、白鲜皮12g,混合均匀。加入2重量的芝麻油,浸渍30分钟,加热蒸制30分钟后,去渣取上清液备用。

另取硬脂酸、液体石蜡、羊毛脂在水浴中加热至熔,继续加热至75℃;另将三乙醇胺、尼泊金甲酯及蒸馏水25ml,加热至75℃,慢慢倒入硬脂酸等混合物中,随加随搅拌,加完后继续搅拌至43℃,即得乳膏基质。将上述上清液加入适量乳膏基质中,搅拌,即得本品。

<实施例10>

按照实施例3原料配方比例,称取原料,加入3倍重量的90v%乙醇水溶液进行回流提取,重复提取3次,分别提取3h、1h、1h,合并提取溶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每1mL对应3g生药材,用二甲醚配制成含药量6.75wt%喷雾剂。

<实施例11>

将中药组合物原料成分按照实施例9的药材配方比例进行称取,切碎,用80v%乙醇回流提取得到药效成分,浓缩,加入常用药物辅料泊洛沙姆407、泊洛沙姆188、甘油、尼泊金乙酯和水,制得相应的外用凝胶剂。

<实施例12>

将中药组合物原料成分按照实施例9的药材配方比例进行称取,切碎,用80v%乙醇回流提取得到药效成分,浓缩,调pH=6-8,加水,过滤得到1000mL中药洗剂。

<实施例13>

将中药组合物原料成分按照实施例9的药材配方比例进行称取,切碎,加入茶油浸泡淹没,在40-50℃下浸渍5天,趁热过滤(300目筛),滤液放冷至室温,再用400目筛过滤,滤液加茶油定容至400mL,即得搽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