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瑶药风湿关节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60383发布日期:2018-06-22 23:24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瑶药风湿关节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人由于感受风寒邪湿后会引起肌肉疼痛、关节疼痛,也就是常说的风湿性关节痛,临床特点为遇到寒冷或者天气变化则病情加重,多以疼痛为主,受热关节局部无红肿热的炎症表现。

然而,一风湿病关节痛的起病因素是比较复杂的,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根据临床表现,风湿性关节痛的起病主要因素有久居寒湿之地或高寒野外作业,劳累过度导致抵抗能力下降、受寒饮酒皮肤血脉扩张感受寒湿至邪、汗后游泳或水中作业,上述情况都容易导致风湿性关节疼痛,而瑶药作为民族医药,采用广西瑶族的传统医术,又称中国瑶药、瑶族瑶药,瑶药种类繁多,对于药的分类有其独特的民族特点,在瑶药的使用过程中,尚未在丰富多样的瑶药品种种选择出适于治疗风湿关节的药物配方,而目前的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药效慢,针灸理疗过程中会给人体带来疼痛。

因此,如何对风湿关节痛贴进行改进,使其克服上述缺点又能具有一定的优点,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瑶药风湿关节贴及其制备方法,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石墨烯、远红外涂层及特色民族医药的药物组合,利用石墨烯、远红外及辅料制成贴剂,药物组合物中加入特色民族药,实现治疗风湿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瑶药风湿关节贴,包括:青蒿150~350g、五味子65~80g、收山虎20~30g、血见愁50~75g、伸筋草5~8g、杜仲10~38g、红花20~40g、填充剂300~350g、丙三醇14~26g、皮肤渗透促进剂10~18g、表面活性剂24~38g、防腐剂DMDMH2~5g、维生素C1~2g、黏着剂A50~75g、黏着剂B20~30g、石墨烯60~80g。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青蒿250g、五味子75g、收山虎25g、血见愁65g、伸筋草7g、杜仲25g、红花30g、填充剂325g、丙三醇20g、皮肤渗透促进剂15g、表面活性剂30g、防腐剂DMDMH3g、维生素C1g、黏着剂A65g、黏着剂B25g、石墨烯70g。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填充剂为市售医用竹炭粉,且其粒度≤10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皮肤渗透促进剂组成为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月桂氮酮、N-苄基己内酰胺中、薄荷醇、冰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表面活性剂组成为月桂醇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聚山梨酸酯、甘油酯、烷基醇酰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黏着剂A包括(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粘香55%、赤砂糖30%、乙醇15%。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黏着剂B为脲醛树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石墨烯为质量分数为80±0.5%的氧化石墨烯粉末。

一种石墨烯瑶药风湿关节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S1,称量配比,按照上述材料配比取用材料,青蒿250g、五味子75g、收山虎25g、血见愁65g、伸筋草7g、杜仲25g、红花30g;

S2,制备浸膏,将S1所述原料药按照配比依次放置于破碎机中,开启搅拌装置,控制搅拌速度为60~120r/min,持续搅拌30min后,过筛,将得到的基药颗粒转移,并放置于中药反应釜中,加入去离子水,控制反应釜温度为120~180℃,开启搅拌装置,控制搅拌速度为80~150r/min,持续加热4~6h后,停止搅拌,去除上层液相,得到下层混合物,冷却至25~30℃,用乙醇萃取,浓缩成浸膏;

S3,制备药膏,将浸膏放置于中药反应釜中,依次加入丙三醇20g、皮肤渗透促进剂15g、表面活性剂30g、防腐剂DMDMH3g、维生素C1g,控制中药反应釜的温度为100~120℃,开启搅拌装置,控制搅拌速度为150~180r/min,持续搅拌60min以上后,依次加入填充剂325g和黏着剂A65g,控制中药反应釜的温度控制为65~80℃,提高搅拌速度至200~220r/min,搅拌240~300min后,得到膏体;

S4,制备石墨烯粘性粉末,将70g石墨烯放置于超细研磨机中,过筛,得到粒径小于20μm的颗粒后,转移到混料机中,并加入黏着剂B25g,混合均匀后,得到石墨烯粘性粉末;

S5,一次涂布,取洁净的人造棉布,裁切成300mm×240mm的矩形片状后,以人造棉布的中心为圆心,将石墨烯粘性粉末呈环形均匀涂覆在人造棉布的内层;

S6,二次涂布,在石墨烯粘性粉末涂层的内圈均匀涂覆膏体,贴合防黏纸,即得到瑶药风湿关节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人造棉布的内、外层均采用辊涂的方式涂覆有一层远红外涂层。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从丰富多样的瑶药品种种进行筛选,得到针对风湿关节痛的药物配方,添加的石墨烯与脲醛树脂粘合附着在人造棉布,形成环状分布,并与内部的药膏相配合,释放出的远红外线,能有效地改善膏药贴敷处的人体血液微循环,原料药从中间传递,远红外线从周围辐射,相互促进,微循呈环环状进行,提高贴敷处的血氧含量供给,能够促进的新陈代谢,祛瘀消肿、舒筋活络,对风湿、类风湿病引起的关节疼痛、晨僵、滑膜炎、强制性脊柱炎、关节肿痛和压痛、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等不适症状具有缓解治疗作用;

2、本发明的药膏渗透性优秀、起效快,石墨烯粉末未直接与药膏混合在一起,避免药膏与石墨烯混合后,药膏与石墨烯的互相抑制,使得原料药的传递效果明显提高,石墨烯的热传导得到有效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石墨烯瑶药风湿关节贴,包括:青蒿250g、五味子75g、收山虎25g、血见愁65g、伸筋草7g、杜仲25g、红花30g、填充剂325g、丙三醇20g、皮肤渗透促进剂15g、表面活性剂30g、防腐剂DMDMH3g、维生素C1g、黏着剂A65g、黏着剂B25g、石墨烯70g。

一种石墨烯瑶药风湿关节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S1,称量配比,按照上述材料配比取用材料,青蒿250g、五味子75g、收山虎25g、血见愁65g、伸筋草7g、杜仲25g、红花30g;

S2,制备浸膏,将S1原料药按照配比依次放置于破碎机中,开启搅拌装置,控制搅拌速度为60r/min,持续搅拌30min后,过筛,将得到的基药颗粒转移,并放置于中药反应釜中,加入去离子水,控制反应釜温度为120℃,开启搅拌装置,控制搅拌速度为80r/min,持续加热4h后,停止搅拌,去除上层液相,得到下层混合物,冷却至25℃,用乙醇萃取,浓缩成浸膏;

S3,制备药膏,将浸膏放置于中药反应釜中,依次加入丙三醇20g、皮肤渗透促进剂15g、表面活性剂30g、防腐剂DMDMH3g、维生素C1g,控制中药反应釜的温度为100℃,开启搅拌装置,控制搅拌速度为150r/min,持续搅拌60min后,依次加入填充剂325g和黏着剂A65g,控制中药反应釜的温度控制为65℃,提高搅拌速度至200r/min,搅拌240min后,得到膏体;

S4,制备石墨烯粘性粉末,将70g石墨烯放置于超细研磨机中,过筛,得到粒径小于20μm的颗粒后,转移到混料机中,并加入黏着剂B25g,混合均匀后,得到石墨烯粘性粉末;

S5,一次涂布,取洁净的人造棉布,裁切成300mm×240mm的矩形片状后,以人造棉布的中心为圆心,将石墨烯粘性粉末呈环形均匀涂覆在人造棉布的内层;

S6,二次涂布,在石墨烯粘性粉末涂层的内圈均匀涂覆膏体,贴合防黏纸,即得到瑶药风湿关节贴。

其中,填充剂为市售医用竹炭粉,且其粒度≤10目;皮肤渗透促进剂组成为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月桂氮酮、N-苄基己内酰胺中、薄荷醇、冰片;表面活性剂组成为月桂醇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聚山梨酸酯、甘油酯、烷基醇酰胺;黏着剂A包括(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粘香55%、赤砂糖30%、乙醇15%;黏着剂B为脲醛树脂;石墨烯为质量分数为80±0.5%的氧化石墨烯粉末;人造棉布的内、外层均采用辊涂的方式涂覆有一层远红外涂层。

实施例二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石墨烯瑶药风湿关节贴,包括:青蒿250g、五味子75g、收山虎25g、血见愁65g、伸筋草7g、杜仲25g、红花30g、填充剂325g、丙三醇20g、皮肤渗透促进剂15g、表面活性剂30g、防腐剂DMDMH3g、维生素C1g、黏着剂A65g、黏着剂B25g、石墨烯70g。

一种石墨烯瑶药风湿关节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S1,称量配比,按照上述材料配比取用材料,青蒿250g、五味子75g、收山虎25g、血见愁65g、伸筋草7g、杜仲25g、红花30g;

S2,制备浸膏,将S1原料药按照配比依次放置于破碎机中,开启搅拌装置,控制搅拌速度为80r/min,持续搅拌30min后,过筛,将得到的基药颗粒转移,并放置于中药反应釜中,加入去离子水,控制反应釜温度为150℃,开启搅拌装置,控制搅拌速度为85r/min,持续加热5h后,停止搅拌,去除上层液相,得到下层混合物,冷却至26℃,用乙醇萃取,浓缩成浸膏;

S3,制备药膏,将浸膏放置于中药反应釜中,依次加入丙三醇20g、皮肤渗透促进剂15g、表面活性剂30g、防腐剂DMDMH3g、维生素C1g,控制中药反应釜的温度为108℃,开启搅拌装置,控制搅拌速度为160r/min,持续搅拌70min后,依次加入填充剂325g和黏着剂A65g,控制中药反应釜的温度控制为75℃,提高搅拌速度至205r/min,搅拌260min后,得到膏体;

S4,制备石墨烯粘性粉末,将70g石墨烯放置于超细研磨机中,过筛,得到粒径小于20μm的颗粒后,转移到混料机中,并加入黏着剂B25g,混合均匀后,得到石墨烯粘性粉末;

S5,一次涂布,取洁净的人造棉布,裁切成300mm×240mm的矩形片状后,以人造棉布的中心为圆心,将石墨烯粘性粉末呈环形均匀涂覆在人造棉布的内层;

S6,二次涂布,在石墨烯粘性粉末涂层的内圈均匀涂覆膏体,贴合防黏纸,即得到瑶药风湿关节贴。

其中,填充剂为市售医用竹炭粉,且其粒度≤10目;皮肤渗透促进剂组成为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月桂氮酮、N-苄基己内酰胺中、薄荷醇、冰片;表面活性剂组成为月桂醇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聚山梨酸酯、甘油酯、烷基醇酰胺;黏着剂A包括(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粘香55%、赤砂糖30%、乙醇15%;黏着剂B为脲醛树脂;石墨烯为质量分数为80±0.5%的氧化石墨烯粉末;人造棉布的内、外层均采用辊涂的方式涂覆有一层远红外涂层。

实施例三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石墨烯瑶药风湿关节贴,包括:青蒿250g、五味子75g、收山虎25g、血见愁65g、伸筋草7g、杜仲25g、红花30g、填充剂325g、丙三醇20g、皮肤渗透促进剂15g、表面活性剂30g、防腐剂DMDMH3g、维生素C1g、黏着剂A65g、黏着剂B25g、石墨烯70g。

一种石墨烯瑶药风湿关节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S1,称量配比,按照上述材料配比取用材料,青蒿250g、五味子75g、收山虎25g、血见愁65g、伸筋草7g、杜仲25g、红花30g;

S2,制备浸膏,将S1原料药按照配比依次放置于破碎机中,开启搅拌装置,控制搅拌速度为100r/min,持续搅拌30min后,过筛,将得到的基药颗粒转移,并放置于中药反应釜中,加入去离子水,控制反应釜温度为160℃,开启搅拌装置,控制搅拌速度为110r/min,持续加热5.5h后,停止搅拌,去除上层液相,得到下层混合物,冷却至28℃,用乙醇萃取,浓缩成浸膏;

S3,制备药膏,将浸膏放置于中药反应釜中,依次加入丙三醇20g、皮肤渗透促进剂15g、表面活性剂30g、防腐剂DMDMH3g、维生素C1g,控制中药反应釜的温度为116℃,开启搅拌装置,控制搅拌速度为175r/min,持续搅拌80min后,依次加入填充剂325g和黏着剂A65g,控制中药反应釜的温度控制为78℃,提高搅拌速度至215r/min,搅拌280min后,得到膏体;

S4,制备石墨烯粘性粉末,将70g石墨烯放置于超细研磨机中,过筛,得到粒径小于20μm的颗粒后,转移到混料机中,并加入黏着剂B25g,混合均匀后,得到石墨烯粘性粉末;

S5,一次涂布,取洁净的人造棉布,裁切成300mm×240mm的矩形片状后,以人造棉布的中心为圆心,将石墨烯粘性粉末呈环形均匀涂覆在人造棉布的内层;

S6,二次涂布,在石墨烯粘性粉末涂层的内圈均匀涂覆膏体,贴合防黏纸,即得到瑶药风湿关节贴。

其中,填充剂为市售医用竹炭粉,且其粒度≤10目;皮肤渗透促进剂组成为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月桂氮酮、N-苄基己内酰胺中、薄荷醇、冰片;表面活性剂组成为月桂醇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聚山梨酸酯、甘油酯、烷基醇酰胺;黏着剂A包括(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粘香55%、赤砂糖30%、乙醇15%;黏着剂B为脲醛树脂;石墨烯为质量分数为80±0.5%的氧化石墨烯粉末;人造棉布的内、外层均采用辊涂的方式涂覆有一层远红外涂层。

实施例四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石墨烯瑶药风湿关节贴,包括:青蒿250g、五味子75g、收山虎25g、血见愁65g、伸筋草7g、杜仲25g、红花30g、填充剂325g、丙三醇20g、皮肤渗透促进剂15g、表面活性剂30g、防腐剂DMDMH3g、维生素C1g、黏着剂A65g、黏着剂B25g、石墨烯70g。

一种石墨烯瑶药风湿关节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作步骤:

S1,称量配比,按照上述材料配比取用材料,青蒿250g、五味子75g、收山虎25g、血见愁65g、伸筋草7g、杜仲25g、红花30g;

S2,制备浸膏,将S1原料药按照配比依次放置于破碎机中,开启搅拌装置,控制搅拌速度为120r/min,持续搅拌30min后,过筛,将得到的基药颗粒转移,并放置于中药反应釜中,加入去离子水,控制反应釜温度为180℃,开启搅拌装置,控制搅拌速度为120r/min,持续加热6h后,停止搅拌,去除上层液相,得到下层混合物,冷却至30℃,用乙醇萃取,浓缩成浸膏;

S3,制备药膏,将浸膏放置于中药反应釜中,依次加入丙三醇20g、皮肤渗透促进剂15g、表面活性剂30g、防腐剂DMDMH3g、维生素C1g,控制中药反应釜的温度为120℃,开启搅拌装置,控制搅拌速度为180r/min,持续搅拌90min后,依次加入填充剂325g和黏着剂A65g,控制中药反应釜的温度控制为80℃,提高搅拌速度至220r/min,搅拌300min后,得到膏体;

S4,制备石墨烯粘性粉末,将70g石墨烯放置于超细研磨机中,过筛,得到粒径小于20μm的颗粒后,转移到混料机中,并加入黏着剂B25g,混合均匀后,得到石墨烯粘性粉末;

S5,一次涂布,取洁净的人造棉布,裁切成300mm×240mm的矩形片状后,以人造棉布的中心为圆心,将石墨烯粘性粉末呈环形均匀涂覆在人造棉布的内层;

S6,二次涂布,在石墨烯粘性粉末涂层的内圈均匀涂覆膏体,贴合防黏纸,即得到瑶药风湿关节贴。

其中,填充剂为市售医用竹炭粉,且其粒度≤10目;皮肤渗透促进剂组成为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月桂氮酮、N-苄基己内酰胺中、薄荷醇、冰片;表面活性剂组成为月桂醇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聚山梨酸酯、甘油酯、烷基醇酰胺;黏着剂A包括(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粘香55%、赤砂糖30%、乙醇15%;黏着剂B为脲醛树脂;石墨烯为质量分数为80±0.5%的氧化石墨烯粉末;人造棉布的内、外层均采用辊涂的方式涂覆有一层远红外涂层。

通过上述的四组实施例均可以得到本发明的石墨烯瑶药风湿关节贴,其中实施例二得到的药贴治疗效果更好,药物混合均匀,粘性佳,祛瘀消肿、舒筋活络功能更强,利于推广使用。

试验例一

本试验例用于考察本发明步骤S2工艺的显著效果:

以本发明制备方法实施例二制备得到的石墨烯瑶药风湿关节贴为样本1;配方以及其他工艺参数均与制备方法实施例二的工艺参数相同,仅改变步骤S4中石墨烯的添加量进行药贴的制备,具体为:

采用40g研磨后的石墨烯与25g黏着剂B混合均匀后,由此制备得到的药贴为样本2;

采用将20g研磨后的石墨烯与25g黏着剂B混合均匀后,由此制备得到的药贴为样本3;

采用将0g研磨后的石墨烯与25g黏着剂B混合均匀后,由此制备得到的药贴为样本4;

选取100例指关节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50例,年龄分布区间为25岁~75岁;治疗时间和治疗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选取100例膝关节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50例,年龄分布区间为25岁~75岁;治疗时间和治疗情况如表2所示:

其中,治愈是指:经治疗后,症状及客观检查显示,病症情况消失,完全恢复劳动能力,且连续观察3年以上,不再复发。

显效是指:经治疗后,主要症状明显好转,病症现象明显降低,且连续观察26个月不再发展。

除治愈和显效,即为无效,无效是指:经治疗后,主要症状及客观检查后,病症现象无改善而又迅速恶化者。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采用石墨烯制成贴剂,对上述风湿关节症状的治疗有效率(即治愈率加显效率)明显大于少量添加石墨烯的药贴。

试验例二

以本发明制备方法实施例二制备得到的石墨烯瑶药风湿关节贴为试验对象,使用方法为:使用前先洁净皮肤表面汗渍、油污,取出贴剂,揭开防粘层,直接贴敷于疼痛部位即可,其中每隔24~72小时更换一次新的石墨烯瑶药风湿关节贴。

对于表3示出的每一种病例,均选取10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50例,年龄分布区间为25岁~75岁;治疗时间和治疗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其中,治愈是指:经治疗后,症状及客观检查显示,病症情况消失,完全恢复劳动能力,且连续观察3年以上,不再复发。

显效是指:经治疗后,主要症状明显好转,病症现象明显降低,且连续观察26个月不再发展。

无效是指:经治疗后,主要症状及客观检查后,病症现象无改善而又迅速恶化者。

例如:

徐某某,男,38岁,膝关节炎,用该药贴五个疗程(10贴/疗程)后痊愈;

刘某某,女,46岁,踝关节炎,用该药贴三个疗程(10贴/疗程)后痊愈;

陈某某,男,24岁,指关节炎,用该药贴两个疗程(10贴/疗程)后痊愈。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条件下,还可以对以上内容进行各种各样的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并不仅限于以上的说明,而是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来确定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