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黄的炮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28782发布日期:2018-06-19 15:00阅读:12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黄的炮制方法。



背景技术:

大黄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imatum 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 Maxim.ex Reg)或药用大黄(R.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和根茎。从本草文献可知,大黄的炮制品种在20种以上,沿用至今的炮制品仍有生大黄、酒大黄、醋大黄、熟大黄、大黄炭、清宁片等数种,其中以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最为常用,2015版《中国药典》收载有以上4种炮制品种。

生大黄擅长攻击导滞;酒大黄善解上焦热毒,用于治疗齿龈肿痛、目赤咽痛;熟大黄能泻火解毒,用于治疗疮疡火毒;大黄炭能化瘀、凉血、止血,用于治疗血热积滞的出血诸证。因此不同的炮制品其功能主治各有不同,毒性、副作用也相差甚远。

大黄主要含蒽醌类衍生物,包括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番泻苷等成分。蒸、炖、煮、炒制的大黄炮制品,具有致泻副作用的结合蒽醌类成分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以及抑菌效果的游离蒽醌类成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大黄在经过炮制后能够缓解泻下,并可有效减轻患者恶心、呕吐以及腹痛等不良反应,并达到活血祛瘀的效果。故临床上大黄炮制品用量要远远大于生品大黄,并以熟大黄用量最大。

现行中国药典2015版规定熟大黄炮制方法为:取净大黄块,照酒炖或酒蒸法炖或蒸至内外均呈黑色,辅料为白酒或黄酒,用量20~30%。本工艺存在的缺点为:酒作为辅料在熟大黄的加工过程中仅能起到减轻大黄寒凉之性的作用,没有起到降低结合蒽醌类含量的关键作用,反而增加了生产成本,另外,大黄通过炖或蒸的过程中,由于蒸汽或水的使用和流失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成分损失,不能有效避免,会影响炮制品的质量和临床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黄的炮制方法,提高了游离型的蒽醌类成分,增强了大黄的疗效的同时降低了其副作用,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黄的炮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大黄叶,切碎,加入8倍于大黄叶质量的水煎煮2小时,过滤,然后将滤液浓缩至大黄叶质量的1.5倍形成浓缩液,备用;

b、取5倍于大黄叶质量的大黄块,加入步骤a中的浓缩液拌匀,置于不锈钢桶内闷润,待浓缩液汁液被大黄块吸尽;

c、将步骤b中润透的大黄块置于蒸煮锅内蒸汽加热,待上汽后开始计时,蒸制3小时,然后干燥即可得到炮制大黄。呈片块状,表面黑色,质坚硬,易折断,断面黑色,稍显角质样。气清香,味苦,嚼之稍有粘牙感。符合《中国药典》2015版规定。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蒸煮锅内蒸汽温度为110~120℃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蒸煮锅内为常压。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蒸制后的大黄块的干燥温度为80℃。

其中,本发明中使用的大黄叶民间有使用习惯,在藏族医药学中,大黄的叶和柄,习称“秋久”,性温,可治培根病等多种疾病,与大黄的药理作用和化学成分有类似之处,现代研究表明,大黄叶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泻下、止血、生肌、收敛、抗炎、等传统功效与生理活性,主要含有蒽醌类、酚类、鞣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化学成分,可作为大黄替代资源加以开发利用。用大黄叶作为加工大黄的辅料,即可以减轻大黄的寒凉之性,又能补充加工过程中大黄有效成分的减失,从而提高炮制品的含量,还可以将大黄叶加以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一种大黄的炮制方法采用废弃的大黄叶煎煮后形成浓缩液对大黄块闷润,然后将大黄块置于蒸煮锅内蒸汽加热,干燥制得,其中,大黄叶通过煎煮提取后其蒽醌类成分被提取出来,并转化为游离状态,用煎煮液拌料后被吸收进大黄药材当中,通过蒸制,虽然仍有部分成分流失,但减失的量得到了煎煮液的补充,且大黄叶性温,因此通过本发明制得的大黄可以减轻大黄的寒凉之性,又能补充加工过程中大黄有效成分的减失,且大黄制品含有的蒽醌类成分呈游离型,增强了大黄的疗效的同时降低了其副作用,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详予说明。

一种大黄的炮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取大黄叶,切碎,加入8倍于大黄叶质量的水煎煮2小时,过滤,然后将滤液浓缩至大黄叶质量的1.5倍形成浓缩液,备用;

b、取5倍于大黄叶质量的大黄块,加入步骤a中的浓缩液拌匀,置于不锈钢桶内闷润,待浓缩液汁液被大黄块吸尽;

c、将步骤b中润透的大黄块置于蒸煮锅内蒸汽加热,蒸汽温度为110~120℃,且蒸煮锅内为常压,待上汽后开始计时,蒸制3小时,然后在温度为80℃环境下干燥即可得到炮制大黄。

实施例1

a、取大黄叶20kg,切碎,加入160kg水煎煮2小时,过滤,然后将滤液浓缩至30kg形成浓缩液,备用;

b、取100kg大黄块,加入步骤a中的30kg浓缩液拌匀,置于不锈钢桶内闷润,待浓缩液汁液被大黄块吸尽;

c、将步骤b中润透的大黄块置于蒸煮锅内蒸汽加热,蒸汽温度为110℃,且蒸煮锅内为常压,待上汽后开始计时,蒸制3小时,然后在温度为80℃环境下干燥即可得到炮制大黄作为1号样品。

实施例2

a、取大黄叶20kg,切碎,加入160kg水煎煮2小时,过滤,然后将滤液浓缩至30kg形成浓缩液,备用;

b、取100kg大黄块,加入步骤a中的30kg浓缩液拌匀,置于不锈钢桶内闷润,待浓缩液汁液被大黄块吸尽;

c、将步骤b中润透的大黄块置于蒸煮锅内蒸汽加热,蒸汽温度为115℃,且蒸煮锅内为常压,待上汽后开始计时,蒸制3小时,然后在温度为80℃环境下干燥即可得到炮制大黄作为2号样品。

实施例3

a、取大黄叶20kg,切碎,加入160kg水煎煮2小时,过滤,然后将滤液浓缩至30kg形成浓缩液,备用;

b、取100kg大黄块,加入步骤a中的30kg浓缩液拌匀,置于不锈钢桶内闷润,待浓缩液汁液被大黄块吸尽;

c、将步骤b中润透的大黄块置于蒸煮锅内蒸汽加热,蒸汽温度为120℃,且蒸煮锅内为常压,待上汽后开始计时,蒸制3小时,然后在温度为80℃环境下干燥即可得到炮制大黄作为3号样品。

对比例1

取鲜大黄100kg,洗净,切片,干燥,制成生大黄,作为4号样品。

对比例2

a、取大黄块100kg,加白酒30kg,拌匀,置于不锈钢桶内,闷润,待酒吸尽;

b、将步骤a中润透的大黄块置于蒸煮锅内,用蒸汽加热,蒸汽温度为110~120℃,蒸煮锅内压力为常压,待上汽后开始计算时间,蒸制3小时,80℃干燥制成5号样品。

将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对比例1、对比例2分别分别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大黄项下规定的方法测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总蒽醌、游离蒽醌的含量,结果见下表。

不同炮制方法蒽醌类成分含量比较%

上表可知,大黄中的蒽醌类成分既是有效成分,同时也是导致副作用的成分,未经炮制的生大黄中蒽醌类成分是以结合型存在的,通过炮制加工受热后发生水解变成游离型,游离蒽醌的致泻副作用要比结合蒽醌低得多。

采用本发明的大黄炮制方法生产的样品1、样品2和样品3相对于样品4中的生大黄其蒽醌类成分的总量较大,增强了大黄的疗效,且样品1、样品2和样品3的蒽醌类成分呈游离型,因此降低了其副作用,其中样品4的生大黄中的蒽醌类成分为结合型存在,因此致泻副作用较强。

另,在样品5生产时,酒作为辅料在熟大黄的加工过程中仅能起到减轻大黄寒凉之性的作用,没有起到降低结合蒽醌类含量的关键作用,反而增加了生产成本,另外,大黄通过炖或蒸的过程中,由于蒸汽或水的使用和流失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成分损失,不能有效避免,会影响炮制品的质量和临床效果。而本发明的炮制方法,利用大黄叶做辅料,大黄叶通过煎煮提取后其蒽醌类成分被提取出来,并转化为游离状态,用煎煮液拌料后被吸收进大黄药材当中,通过蒸制,虽然仍有部分成分流失,但减失的量得到了煎煮液的补充,炮制品中游离蒽醌的含量远远高于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方法所得的炮制品,甚至还略高于原材料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规定熟大黄中游离蒽醌的总量不得低于0.50%)。样品1、样品2和样品3相对于样品5中的酒大黄的蒽醌类成分的总量明显更大,因此相对于样品5来说疗效更好,同时样品1、样品2和样品3相对于样品5中的蒽醌类成分游离率明显更高,因此样品1、样品2和样品3相对于样品5的致泻副作用更低。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其它装置,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