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咽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29908发布日期:2018-07-13 17:58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咽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咽喉不利即人们日常说的咽部感觉异常,其症状是感觉咽喉部似有异物,咳之不出,咽之不下,常无意识地做清嗓子的动作。隋代《诸病源候论》卷三十记述“脏腑冷热不调,气上下哽涩,博结于喉间吞吐不利,或塞或痛,故言咽喉不利”,即指本病。本病与中医所谓的“梅核气”比较相似,耳鼻喉科检查可见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小血管曲张,呈暗红色,表面有少量黏稠分泌物或咽后壁多个颗粒状滤泡隆起,呈慢性充血状,咽侧索淋巴组织增厚呈条索状,或咽黏膜干燥、菲薄,覆盖脓性干痂,等,现代医学诊断为“慢性咽炎”。本病对身体虽没有大的危害,但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小,常引起情绪不稳定、烦躁不安等情况。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等原因,导致发病率迅速上升,并具有季节性、多发性、反复性等特点。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病与肺肝脾胃均有相关性,其中肝之气机失调在发病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肝为刚脏,有疏泄气机的作用,但又容易伤阴化热;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则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容易生湿成痰,痰浊上壅咽喉;肝气化火,则易灼伤肺金,肺金阴伤,化为痰浊,亦能上壅咽喉。临床常分3种证型:1.木旺侮土刑金:病机在于肝火内盛,伤及脾肺之阴。症见抑郁不乐,脘闷气阻,咽中堵塞,或嗳气或腹痛,饮食无味,或头眩而痛,睡眠不宁。2.木郁伤肺害脾:病机在于肝气郁结,伤及脾肺之气。症见郁郁寡欢,神疲懒言,咽中异物感。3.肝气上逆:病机在于肝气上逆,气机升多降少。症见烦躁易怒,咽中如物堵塞,终日不爽,脉沉弦苔白。以上三型均以气滞痰阻为基本病机,故治疗以理气化痰利咽为要务,本发明疗效机制即在于此。

与中医学不同,现代医学认为慢性咽炎引起的咽喉不利,多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治疗多予以抗炎,常用抗生素类药物阿莫西林等,或使用具有解毒抗炎作用的中药,但效果并不明显,且副作用大及用药疗程长,有的多达半年或数年之久,给病人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且长期服药容易让病人产生厌恶心理,不利于康复。

本发明的组方机理充分考虑了咽喉不利的根本病因病机,治疗从本而论,故使用本发明处方治疗咽喉不利的前期临床疗效明显高于通常的中西医治疗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治疗咽喉不利药物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利咽中药组合物,疗效显著且疗程短,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该利咽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

一种利咽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厚朴3-10份,紫苏5-10份,茯苓3-15份,生姜3-10份,青果3-10份,桔梗1-10份,甘草2-10份。

进一步,所述利咽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厚朴4-7份,紫苏5-8份,茯苓3-8份,生姜3-8份,青果5-7份,桔梗2-4份,甘草2-5份。进一步优选为:厚朴5份,紫苏5份,茯苓5份,生姜5份,青果5份,桔梗3份,甘草2份。

方中厚朴、紫苏为君药,行气散结,化痰疏利;茯苓、生姜健脾温中,祛风散寒,为臣药;桔梗、青果化痰利咽为佐药;甘草利咽调和为使药。以上诸药共奏化痰散结,行气利咽之功效。

上述利咽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将原料厚朴、紫苏、茯苓、生姜、青果、桔梗和甘草加提取溶媒回流提取1-3次,每次加提取溶媒5-15倍量,提取1-4小时,最后合并提取液,滤过,将滤液减压干燥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05-1.45的浸膏,即得。

进一步,所述提取溶媒为60-80%的乙醇,每次的提取时间为3-4小时。

进一步,优选将滤液减压干燥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25-1.35的浸膏。

一种利咽中药制剂,由如上述中药组合物和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所述利咽中药制剂的剂型为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或口服液。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利咽中药组合物,是根据中医理论以及多年的临床经验,以最优的配方提炼而成的,疗效显著且疗程短,无毒副作用,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并且可以将其制备成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或口服液等多种剂型,便于保藏和携带,有利于药品的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称取厚朴50g,紫苏50g,茯苓50g,生姜50g,青果50g,桔梗30g,甘草20g,加入10倍量的7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小时,合并2次提取滤液,滤过,将滤液加压干燥至50℃时相对浸膏密度为1.29,即得。

实施例2

称取厚朴100g,紫苏100g,茯苓150g,生姜100g,青果100g,桔梗100g,甘草100g,加入15倍量的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合并3次提取滤液,滤过,将滤液加压干燥至50℃时相对浸膏密度为1.44,即得。

实施例3

称取厚朴30g,紫苏50g,茯苓30g,生姜30g,青果30g,桔梗10g,甘草30g,加入8倍量的80%乙醇回流提取1次,共计4小时,滤过,将滤液加压干燥至50℃时相对浸膏密度为1.44,即得。

实施例4制备口服液

按实施例1方案制备得到的浸膏100g,放入烘箱中50℃干燥12小时,加入阿斯巴甜1g、双蒸水1000mg,混匀,灌装,得到口服液。

实施例10制备片剂

按实施例1方案制备得到的浸膏100g,放入烘箱中50℃干燥12小时,粉碎,加入淀粉100g、羧甲基纤维素钠50g,滑石粉5g,硬脂酸镁2g过100目筛,压片。

一、临床试验:

1、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2月(均为冬季)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与君和堂慢性咽炎患者172例,其中男性87例,女性85例;年龄20~65岁,平均39.2岁,病程5个月~8年;其中慢性单纯性咽炎121例,慢性肥厚性咽炎28例,慢性干燥性咽炎23例。采用实施例1配方口服给药,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3g。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显示:172例患者中,显效152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5.9%。

2、选取2017年3月~2017年6月(春季)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耳鼻喉科慢性咽炎患者143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75例;年龄18~55岁,平均35.8岁,病程3个月~6年;其中慢性单纯性咽炎82例,慢性肥厚性咽炎21例,慢性干燥性咽炎40例。采用实施例1配方口服给药,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3g。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显示:143例患者中,显效124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4.4%。可见本中药利咽方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3、选取2017年8月~2017年10月(秋季)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耳鼻喉科慢性咽炎患者156例,其中男性74例,女性82例;年龄18~65岁,病程4个月~8年;其中慢性单纯性咽炎62例,慢性肥厚性咽炎35例,慢性干燥性咽炎67例。采用实施例1配方口服给药,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3g。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显示:156例患者中,显效137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5.5%。可见本中药利咽方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二、动物试验:

1、40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利咽方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四组采用2.5%氨水喷雾造模16天后,大鼠出现搔抓口部,饮水量增加,口腔分泌物增加等症状,检测相关指标: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量较空白组高即为造模成功。分别灌胃给予利咽方100mg/天.只,阳性药西地碘含片100mg/天.只,每天灌胃2次,连续给药两周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显示:利咽方组外周血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il-1β的含量降低,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含量升高。

2、100只家兔随机分为5组,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利咽方高剂量组、利咽方中剂量组、利咽方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采用注射氨水松节油造模15天后,家兔出现搔抓口部,口腔分泌物增多,频繁而少量饮水,精神疲乏,咽部肿胀并呈暗红色充血。分别灌胃给予高剂量利咽方2g/天.只,中剂量利咽方1.5g/天/只,低剂量利咽方1g/天/只,每天灌胃两次,连续灌胃2周后,治疗组家兔咽喉部勃膜及粘膜下组织炎细胞浸润及上皮增厚明显减轻,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降低至正常值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