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缝合腔镜戳孔的缝合线引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01860发布日期:2018-12-08 06:41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用于缝合腔镜戳孔的缝合线引导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用于缝合腔镜戳孔的缝合线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手术方法,在腹腔镜手术治疗时,医生只需要在患者实施手术部位的四周开几个小孔,配合检查和治疗的内窥镜,即可在电脑屏幕前直观患者体内情况,施行精确手术操作,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康复快的特点,使患者治疗痛苦减少,康复之后皮肤上疤痕较小。

但是,由于腹腔镜手术穿刺形成的穿刺孔小而深,常规的术中穿刺针不容易将靠近腹腔内壁的腹膜和筋膜层封闭,从而容易引起穿刺孔出血、延期愈合等问题,甚至容易在腹腔内壁形成切口疝,发生肠道嵌顿,给患者造成危险的并发症,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6910360u,公开了一种腹腔镜内壁缝合器,包括导向器和穿刺针,使用时,导向器插入腹腔镜戳孔中进行定位,同时利用导向器套筒内的拉杆控制导向器上相对设置的活动板转动,使活动板与腹腔内壁贴合,将穿刺针分两次穿过导向器上的导向孔,并延伸穿过活动板上设置有薄膜片的通孔至缝合口处,利用薄膜片的回弹力将缝合线固定在筋膜层下,最后收拢活动板,利用导向器引导缝合线线头抽出体外,但是,由于导向器上导向孔的导向方向和活动板上通孔位置均固定不变,使得穿刺针的穿刺范围也是固定不变,不能调节的,但是,由于不同的人的腹腔壁厚度是并不相同的,导致该结构的腹腔镜内壁缝合器使用范围较窄,不能适应于腹腔壁脂肪层较厚的患者。

综上所述,目前亟需要一种技术方案,解决现有腹腔镜内壁缝合器的穿刺针穿刺范围不能调节,导致腹腔镜内壁缝合器使用范围较窄,不能适应于腹腔壁脂肪层较厚的患者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腹腔镜内壁缝合器的穿刺针穿刺范围固定不变,导致腹腔镜内壁缝合器使用范围较窄,不能适应于腹腔壁脂肪层较厚的患者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缝合腔镜戳孔的缝合线引导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用于缝合腔镜戳孔的缝合线引导装置,包括导向装置和穿刺针,所述穿刺针尾端设置有用于勾取缝合线的夹槽,所述导向装置包括杆状主体和套设在所述杆状主体上的限位环,所述杆状主体上设置有贯穿所述杆状主体的通槽,所述限位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穿刺针配合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所述通槽连通,所述穿刺针同时贯穿所述导向孔和通槽,所述限位环与所述杆状主体滑动连接,改变穿刺针尾端的穿刺位置。

本发明的用于缝合腔镜戳孔的缝合线引导装置,通过将用于穿刺穿刺针的导向孔设置在限位环上,将限位环滑动设置在导向装置上,使得沿杆状主体移动限位环时,可改变导向孔与杆状主体上通槽的连通位置,进而改变穿刺针的穿刺位置,可根据患者腹腔壁厚度调整穿刺针的穿刺范围,使该结构的缝合线引导装置适应于腹腔壁脂肪层较厚的患者,同时,当腔镜戳孔较大时,可沿杆状主体上移限位环,增加穿刺针穿刺部位距离腔镜戳孔的距离,保证穿刺针能够在腹腔内壁将腹膜层进行缝合,避免从腹腔内壁形成内瘘,导致切口疝的发生,使得该结构的缝合线引导装置适应于腔镜戳孔较大的情况使用,另外,由于限位环与杆状主体之间的滑动设置并不受腔镜戳孔大小情况的影响,使得也可将该结构的缝合线引导装置应用于常规手术的长条状的手术伤口的缝合,适用范围更广。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导向孔沿杆状主体轴向方向竖直排列。设置至少两个导向孔,使得可在不移动限位环的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导向孔,减少移动限位环,同时,由于两个导向孔竖直排列,使得可根据实际情况,将缝合线线头初始放置在其中一个导向孔内,将穿刺针从非同一的导向孔内穿入进行穿刺后勾住缝合线,引导缝合线从穿刺针穿过的导向孔内引出,避免穿刺针在穿刺入腹腔壁时带动缝合线线头松动,保证穿刺针穿刺引线过程的顺利进行。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孔的数量为至少四个的偶数个,所述导向孔分为两组,两组导向孔相对设置在限位环的两侧。设置至少四个的导向孔分设限位环两侧,使得可将缝合线的线头分别设置在限位环的两侧,方便穿刺针进行两次顺畅穿刺后完成缝合线的穿刺引线过程。

作为优选,还包括腹膜定位装置,所述腹膜定位装置包括与腹腔内壁配合的限位板组合件,所述限位板组合件上设置有用于夹持缝合线的限位槽,所述穿刺针贯穿导向孔和通槽后尾端与限位槽接触。设置限位板组合件与腹腔内壁配合,并夹持缝合线,方便将缝合线通过限位板组合件引入腹腔中,同时,由于限位槽与导向孔相对应,方便穿刺针穿过导向孔和通槽后勾住缝合线,另外,由于缝合线被限制在槽状结构的限位槽内,使得穿刺针穿过腹腔壁后受到限位槽底部的限制作用,而不会穿过限位板组合件,避免穿刺针穿刺过长而给腹腔内其他器官造成损伤,保证穿刺过程的顺利安全进行。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板组合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转动设置在杆状主体底部,每一个限位板上均设置有所述限位槽。采用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板与腹腔内壁配合,结构较简单,由于限位板转动设置在杆状主体底部,也较容易的控制限位板的收拢后随杆状主体进入腹腔内壁,方便缝合线引导装置的使用。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控制两个限位板相对收拢和/或张开的拉杆组件,所述杆状主体呈空心筒状,所述拉杆组件沿杆状主体的轴向方向设置在所述杆状主体内。设置拉杆组件控制两个限位板的相对转动,实现两个限位板相对收拢和/或张开,使得方便将两个限位板置入腹腔内后再通过拉杆组件进行两个限位板的相对张开,方便将限位板置入腹腔中,避免缝合线引导装置的置入扩大腔镜戳孔。

作为优选,所述拉杆组件包括沿杆状主体轴向方向设置的导向拉杆和设置在限位板和杆状主体之间的限位拉杆,所述导向拉杆顶端与杆状主体滑动连接,底端与限位板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拉杆一端与杆状主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限位板中部转动连接。同时设置导向拉杆和限位拉杆,通过导向拉杆较容易的控制两个限位板的相对转动,通过限位拉杆较容易的控制限位板与杆状主体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方便控制两个限位板之间的相对收拢和/或张开,方便将限位板收拢后置入腹腔中。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拉杆由弹性材料制得。由弹性材料制得的限位拉杆一方面可以较容易的将杆状主体和限位板之间进行连接,同时,当导向拉杆朝向杆状主体外推动限位板时,限位拉杆对限位板提供一个朝向杆状主体内的拉力,使得两个限位板相对张开,结构较简单,使得可较容易的控制腹膜定位装置进入腹腔中进行腹膜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拉杆组件还包括滑动设置在杆状主体内的滑动限位板,所述滑动限位板与导向拉杆顶端连接,所述滑动限位板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拉杆组件移动的限位块。设置滑动限位板限制导向拉杆在杆状主体内的位置,方便通过滑动限位板上的限位块移动导向拉杆,进而控制两个限位板的相对收拢和/或张开,方便缝合线引导装置的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杆状主体上设置有刻度。在杆状主体上设置刻度,方便根据刻度调整限位环在杆状主体上的位置,进而使穿刺针穿刺部位的深度和宽度通过勾股定理计算即可得到,使对腔镜戳孔的缝合过程更精确化。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用于缝合腔镜戳孔的缝合线引导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1、将用于穿刺穿刺针的导向孔设置在限位环上,将限位环滑动设置在导向装置上,使得沿杆状主体移动限位环时,可改变导向孔与杆状主体上通槽的连通位置,进而改变穿刺针的穿刺位置,可根据患者腹腔壁厚度调整穿刺针的穿刺范围,使该结构的缝合线引导装置适应于腹腔壁脂肪层较厚,腔镜戳孔较深的情况使用;

2、当腔镜戳孔较大时,可沿杆状主体上移限位环,增加穿刺针穿刺部位距离腔镜戳孔的距离,保证穿刺针能够在腹腔内壁将腹膜层进行缝合,避免从腹腔内壁形成内瘘,导致切口疝的发生,使得该结构的缝合线引导装置适应于腔镜戳孔较大的情况使用;

3、由于限位环与杆状主体之间的滑动设置并不受腔镜戳孔大小情况的影响,使得也可将该结构的缝合线引导装置应用于常规手术的长条状的手术伤口的缝合,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缝合腔镜戳孔的缝合线引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所述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使用状态下的用于缝合腔镜戳孔的缝合线引导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i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所述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杆状主体,11-通槽,2-限位环,21-导向孔,3-穿刺针,31-夹槽,4-限位板组合件,41-限位板,42-限位槽,5-拉杆组件,51-导向拉杆,52-限位拉杆,53-滑动限位板,54-限位块,6-刻度,7-缝合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用于缝合腔镜戳孔的缝合线引导装置,包括导向装置和穿刺针3,所述穿刺针3尾端设置有用于勾取缝合线7的夹槽31,所述导向装置包括杆状主体1和套设在所述杆状主体1上的限位环2,所述杆状主体1上设置有贯穿所述杆状主体1的通槽11,所述限位环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穿刺针3配合的导向孔21,所述导向孔21与所述通槽11连通,所述穿刺针3同时贯穿所述导向孔21和通槽11,所述限位环2与所述杆状主体1滑动连接,改变穿刺针3尾端的穿刺位置。

本实施例的用于缝合腔镜戳孔的缝合线引导装置,通过将用于穿刺穿刺针3的导向孔21设置在限位环2上,将限位环2滑动设置在杆状主体1上,使得沿杆状主体1移动限位环2时,可改变导向孔21与杆状主体1上通槽11的连通位置,进而改变穿刺针3的穿刺位置,可根据患者腹腔壁厚度调整穿刺针3的穿刺范围,使该结构的缝合线引导装置适应于腹腔壁脂肪层较厚的患者,同时,当腔镜戳孔较大时,可沿杆状主体1上移限位环2,增加穿刺针3穿刺部位距离腔镜戳孔的距离,保证穿刺针3能够在腹腔内壁将腹膜层进行缝合,避免从腹腔内壁形成内瘘,导致切口疝的发生,使得该结构的缝合线引导装置适应于腔镜戳孔较大的情况使用,另外,由于限位环2与杆状主体1之间的滑动设置并不受腔镜戳孔大小情况的影响,使得也可将该结构的缝合线引导装置应用于常规手术的长条状的手术伤口的缝合,适用范围更广。

优选的,还包括腹膜定位装置,所述腹膜定位装置包括与腹腔内壁配合的限位板组合件4,所述限位板组合件4上设置有用于夹持缝合线7的限位槽42,所述穿刺针3贯穿导向孔21和通槽11后尾端与限位槽42接触。设置限位板组合件4与腹腔内壁配合,并夹持缝合线7,方便将缝合线7通过限位板组合件4引入腹腔中,同时,由于限位槽42与导向孔21相对应,方便穿刺针3穿过导向孔21和通槽11后勾住缝合线7。

更优选的,由于缝合线7被限制在槽状结构的限位槽42内,使得穿刺针7穿过腹腔壁后受到限位槽42底部的限制作用,而不会穿过限位板组合件4,避免穿刺针3穿刺过长而给腹腔内其他器官造成损伤,保证穿刺过程的顺利安全进行。

使用时,首先,将缝合线7绕在腹膜定位装置上,通过限位槽42将缝合线7限制在腹膜定位装置上,将杆状主体1穿入腔镜戳孔中,保留缝合线7的两端线头在腹腔外,沿导向孔21穿入穿刺针3,穿过杆状主体1上的通槽11后穿刺腹腔壁,进入腹腔,并进入限位槽42,回拉穿刺针3,穿刺针3尾端的夹槽勾住缝合线7,原路取出缝合线7,缝合线7线头进入腹腔后随穿刺针3穿过腹腔壁,相应的进行另一侧缝合线7的牵引,取出杆状主体1,缠绕在腹膜定位装置上的缝合线7留在腹腔中,完成缝合线7的穿线引导过程,进行常规的手术打结后完成腔镜戳孔的缝合,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穿刺针3的穿刺部位后,对同一腔镜戳孔进行多次穿刺引线过程,使腔镜戳孔缝合较稳定,减少术后切口疝的发生。

优选的,所述杆状主体1上设置有刻度6。在杆状主体1上设置刻度6,方便根据刻度调整限位环2在杆状主体1上的位置,进而使穿刺针3穿刺部位的深度和宽度通过勾股定理计算即可得到,使对腔镜戳孔的缝合过程更精确化。

实施例2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缝合腔镜戳孔的缝合线引导装置,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所述导向孔2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导向孔21分为两组,相对设置在限位环2的两侧,限位环2的一侧竖直排列两个导向孔21,所述限位板组合件4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限位板41,所述限位板41转动设置在杆状主体1底部,每一个限位板41上均设置有所述限位槽42。

本实施例的用于缝合腔镜戳孔的缝合线引导装置,通过设置四个导向孔21,使用时,将缝合线7的线头分别设置在限位环2的两侧,将穿刺针3穿入的导向孔21与缝合线7线头位于的导向孔21分开,避免穿刺针3穿刺腹腔时改变缝合线7的位置,有利于使穿刺针3顺畅引导缝合线7进出腹腔壁,使缝合线7的穿刺引线过程顺利的进行,同时,采用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板41与腹腔内壁配合,结构较简单,由于限位板41转动设置在杆状主体1底部,也较容易的控制限位板41的收拢后随杆状主体进入腹腔内壁,方便缝合线引导装置的使用,同时,采用板状结构的限位板41,限位板41与腹腔内壁接触面积较快,能较容易的腹腔内壁贴合,方便通过限位板41对杆状主体1与腔镜戳孔之间进行位置定位,有利于腔镜戳孔两侧的腹腔壁限制到同一平面上,使缝合后的腔镜戳孔内壁较平整,另外,由于限位板41面积较宽,也使得穿刺针3穿过腹腔壁之后能与限位板41接触,进而方便与限位板41上的限位槽42对齐,使穿刺针3勾住缝合线7。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控制两个限位板41相对收拢和/或张开的拉杆组件5,所述杆状主体1呈空心筒状,所述拉杆组件5沿杆状主体1的轴向方向设置在所述杆状主体1内。设置拉杆组件5控制两个限位板41的相对转动,实现两个限位板41相对收拢和/或张开,使得方便将两个限位板41置入腹腔内后再通过拉杆组件5进行两个限位板41的相对张开,方便将限位板41置入腹腔中,避免缝合线引导装置的置入扩大腔镜戳孔。

优选的,所述拉杆组件5包括沿杆状主体1轴向方向设置的导向拉杆51和设置在限位板41和杆状主体1之间的限位拉杆52,所述导向拉杆51顶端与杆状主体1滑动连接,底端与限位板41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拉杆52一端与杆状主体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限位板41中部转动连接。同时设置导向拉杆51和限位拉杆52,通过导向拉杆51较容易的控制两个限位板41的相对转动,通过限位拉杆52较容易的控制限位板41与杆状主体1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方便控制两个限位板41相对收拢和/或张开,方便将限位板41收拢后置入腹腔中。

优选的,所述限位拉杆52由弹性材料制得。由弹性材料制得的限位拉杆52一方面可以较容易的将杆状主体1和限位板41之间进行连接,同时,当导向拉杆51朝向杆状主体1外推动限位板41时,限位拉杆52对限位板41提供一个朝向杆状主体1内的拉力,使得两个限位板41相对张开,结构较简单,使得可较容易的控制腹膜定位装置进入腹腔中进行腹膜定位。

优选的,所述拉杆组件5还包括滑动设置在杆状主体1内的滑动限位板53,所述滑动限位板53与导向拉杆51顶端连接,所述滑动限位板53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拉杆组件5移动的限位块54。设置滑动限位板41限制导向拉杆51在杆状主体1内的位置,方便通过滑动限位板53上的限位块54移动导向拉杆51,进而控制两个限位板41的相对收拢和/或张开,方便缝合线引导装置的使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因此任何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