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四肢、腰椎关节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72859发布日期:2018-07-20 18:36阅读:6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成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四肢、腰椎关节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关节炎(arthritis)泛指发生在人体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由炎症、感染、退化、创伤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炎性疾病,可分为数十种。我国的关节炎患者有1亿以上,且人数在不断增加。临床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及关节畸形,严重者导致关节残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据统计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半数患骨关节炎,65岁以上人群中90%女性和80%男性患骨关节炎。我国的患病率为0.34%~0.36%,严重者寿命约缩短10~15年。

多数关节炎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治疗颇为棘手。关节疼痛是关节炎最主要的表现。不同类型的关节炎可表现出不同的疼痛特点。严重者还会出现关节功能障碍,关节周围组织水肿,周围肌肉的保护性痉挛和关节结构被破坏,导致关节活动受限。慢性关节炎患者由于长期关节活动受限,可能导致永久性关节功能丧失。

现在的治疗关节疼痛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药效差,疗程长;生产效率低;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四肢、腰椎关节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依据《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汤”、“千金乌头汤”和现代医学大师焦树德的“治痹汤”,及根据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化裁而成的,补肾阳祛风寒,通经络舒筋骨,温阳益气,止痛活血。适用于关节肿痛、腰椎疼痛、四肢麻木、老年退行性关节疼痛、腰肌劳损,及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制性脊柱炎、大骨节病、结核性关节炎、肢体关节疼痛、变形、骨质损害等病症。已使用十多年颇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四肢、腰椎关节疼痛的中药组合物,按质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

黄芪60-90份、制附子(高压去毒)30-45份、桂枝30-45份、红参60-90份、制川乌20-30份、麻黄15-25份、炒白芍30-45份、三七20-30份、青风藤60-80份、炮山甲25-40份、炒白术30-45份、防风20-35份、细辛10-25份、砂制马钱子(去毛)5-10份、制草乌15-25份、鹿茸20-35份、砂仁20-30份、菟丝子30-45份、知母20-30份、金毛狗脊20-30份、川断20-40份、透骨草30-50份、寻骨风30-45份、自然铜25-45份、姜黄20-30份、川牛膝20-30份、生姜30-45份、甘草20-35份。

一种治疗四肢、腰椎关节疼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配方量的青风藤、防风、草乌、知母、川断、透骨草、寻骨风、姜黄、川牛膝、生姜、金毛狗脊、1/2的炒白术、1/2的菟丝子、1/2的黄芪、1/2的自然铜、1/3的甘草、1/3的桂枝、2/3的麻黄、2/3的炒白芍,水煎三遍,浓缩,得浓缩液;

2)将配方中剩余组分破碎成粗碎药粉,将步骤1)得到的浓缩液加入前述药粉,充分混合。

进一步地,将步骤2)混合后的物料采用烘干或阴干干燥。

进一步地,将干燥的物料粉碎过筛得精制药粉,将筛后的精制药粉制成丸剂。

进一步地,可将药物组合制为6mm的水丸、或含精制药粉5克/丸的蜜丸。

本发明组分中的中成药药性如下:

黄芪:甘,微温。归肺、脾经。用于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制附子: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用于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用于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红参:甘、微苦,温。归脾、肺、心、肾经。用于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血。

制川乌:辛、苦,热;有毒。归心、肝、肾、脾经。用于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用于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证已解,气喘咳嗽。

炒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用于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三七:甘、微苦,温。归肝、胃经。用于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青风藤:苦、辛,平。归肝、脾经。用于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用于风湿痹痛,关节肿胀,麻痹瘙痒。

炮山甲:咸,微寒。归肝、胃经。用于活血消癥,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用于经闭癓瘕,乳汁不通,痈肿疮毒,风湿痹痛,中风瘫痪,麻木拘挛。

炒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用于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用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细辛:辛,温。归心、肺、肾经。用于祛风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砂制马钱子:苦,温;有大毒。归肝、脾经。用于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痛。

制草乌:辛、苦,热;有毒。归心、肝、肾、脾经。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

鹿茸:甘、咸,温。归肾、肝经。用于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滑精,宫冷不孕,赢瘦,神疲,畏寒,眩晕,耳鸣,耳聋,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疽不敛。

砂仁:辛,温。归脾、胃、肾经。用于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菟丝子:辛、甘,平。归肝、肾、脾经。用于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外用消风祛斑。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肾虚胎漏,胎动不安,目昏耳鸣,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用于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金毛狗脊:苦,凉。归心、大肠经。用于收敛止血。用于疮疡出血,痔疮下血,外伤出血。

川断:苦、辛,微温。归肝、肾经。用于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筋伤骨折,崩漏,胎漏。酒续断多用于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筋伤骨折。盐续断多用于腰膝酸软。

透骨草:苦、辛,平;有小毒。用于祛风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痛,屈伸不利。

寻骨风:辛,苦,平。归肝经。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痛。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骨拘挛;脘腹疼痛;跌打伤痛;外伤出血;乳痈及多种化脓性感染、腹痛,疟疾。

自然铜:辛,平。归肝经。用于散瘀止痛,续筋接骨。

姜黄:辛、苦,温。归脾、肝经。用于破血行气,痛经止痛。用于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痛经经闭,癥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

川牛膝:甘、微苦,平。归肝、肾经。用于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用于经闭瘸瘕,胞衣不下,跌扑损伤,风湿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

生姜:辛,微温。归肺、脾、胃经。用于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鱼蟹中毒。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用于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补肾阳祛风寒,通经络舒筋骨,温阳益气,止痛活血。治疗一切风、寒、湿痹症,适用于一切关节肿痛、腰椎疼痛、四肢麻木、老年退行性关节疼痛、腰肌劳损,及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制性脊柱炎、大骨节病、结核性关节炎、肢体关节疼痛、变形、骨质损害,也可使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硬皮病、雷诺病、干燥综合症、外伤性肢体瘫痪、脑血管病的后遗症及长期服用激素产生依赖性和长期服用解热镇痛药伤胃的患者皆有一定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黄芪60克、制附子(高压去毒)30克、桂枝30克、红参60克、制川乌20克、麻黄15克、炒白芍30克、三七20克、青风藤60克、炮山甲25克、炒白术30克、防风20克、细辛10克、砂制马钱子(去毛)5克、制草乌15克、鹿茸20克、砂仁20克、菟丝子30克、知母20克、金毛狗脊20克、川断20克、透骨草30克、寻骨风30克、自然铜25克、姜黄20克、川牛膝20克、生姜30克、甘草20克。

取青风藤、防风、草乌、知母、川断、透骨草、寻骨风、姜黄、川牛膝、生姜、金毛狗脊、炒白术1/2份、菟丝子1/2份、黄芪1/2份、自然铜1/2份、甘草1/3份、桂枝1/3份、麻黄2/3份、炒白芍2/3份,水煎三遍,浓缩。加入剩余药粉(粗碎)中;烘干;粉碎,过筛;制水丸(6mm)。

实施例2治疗四肢、关节疼痛药方

黄芪75克、制附子(高压去毒)38克、桂枝38克、红参75克、制川乌25克、麻黄20克、炒白芍38克、三七20克、青风藤70克、炮山甲33克、炒白术38克、防风28克、细辛18克、砂制马钱子(去毛)8克、制草乌10克、鹿茸28克、砂仁25克、菟丝子38克、知母25克、金毛狗脊25克、川断30克、透骨草40克、寻骨风38克、自然铜35克、姜黄25克、川牛膝25克、生姜38克、甘草28克。

取青风藤、防风、草乌、知母、川断、透骨草、寻骨风、姜黄、川牛膝、生姜、金毛狗脊、炒白术1/2份、菟丝子1/2份、黄芪1/2份、自然铜1/2份、甘草1/3份、桂枝1/3份、麻黄2/3份、炒白芍2/3份,水煎三遍,浓缩。加入剩余药粉(粗碎)中;阴干,粉碎,过筛;制精制药粉5克/丸的蜜丸。

实施例3

黄芪90克、制附子(高压去毒)45克、桂枝45克、红参90克、制川乌30克、麻黄25克、炒白芍45克、三七30克、青风藤80克、炮山甲40克、炒白术45克、防风35克、细辛25克、砂制马钱子(去毛)10克、制草乌25克、鹿茸35克、砂仁30克、菟丝子45克、知母30克、金毛狗脊30克、川断40克、透骨草50克、寻骨风45克、自然铜45克、姜黄30克、川牛膝30克、生姜45克、甘草35克。

取青风藤、防风、草乌、知母、川断、透骨草、寻骨风、姜黄、川牛膝、生姜、金毛狗脊、炒白术1/2份、菟丝子1/2份、黄芪1/2份、自然铜1/2份、甘草1/3份、桂枝1/3份、麻黄2/3份、炒白芍2/3份,水煎三遍,浓缩。加入剩余药粉(粗碎)中;阴干,粉碎,过筛;制精制药粉5克/丸的蜜丸。

实施例4外伤性肢体瘫痪药方

黄芪60克、制附子(高压去毒)45克、桂枝45克、红参60克、制川乌30克、麻黄25克、炒白芍45克、三七30克、青风藤60克、炮山甲40克、炒白术45克、防风35克、细辛25克、砂制马钱子(去毛)10克、制草乌25克、鹿茸35克、砂仁30克、菟丝子45克、知母30克、金毛狗脊30克、川断40克、透骨草50克、寻骨风45克、自然铜45克、姜黄30克、川牛膝30克、生姜45克、甘草35克。

取青风藤、防风、草乌、知母、川断、透骨草、寻骨风、姜黄、川牛膝、生姜、金毛狗脊、炒白术1/2份、菟丝子1/2份、黄芪1/2份、自然铜1/2份、甘草1/3份、桂枝1/3份、麻黄2/3份、炒白芍2/3份,水煎三遍,浓缩。加入剩余药粉(粗碎)中;烘干;粉碎,过筛;制水丸(6mm)。

实施例5硬皮病、雷诺病、干燥综合症药方

黄芪90克、制附子(高压去毒)30克、桂枝30克、红参90克、制川乌20克、麻黄15克、炒白芍30克、三七20克、青风藤80克、炮山甲25克、炒白术30克、防风20克、细辛10克、砂制马钱子(去毛)5克、制草乌15克、鹿茸20克、砂仁20克、菟丝子30克、知母20克、金毛狗脊20克、川断20克、透骨草30克、寻骨风30克、自然铜25克、姜黄20克、川牛膝20克、生姜30克、甘草20克。

取青风藤、防风、草乌、知母、川断、透骨草、寻骨风、姜黄、川牛膝、生姜、金毛狗脊、炒白术1/2份、菟丝子1/2份、黄芪1/2份、自然铜1/2份、甘草1/3份、桂枝1/3份、麻黄2/3份、炒白芍2/3份,水煎三遍,浓缩。加入剩余药粉(粗碎)中;烘干;粉碎,过筛;制水丸(6mm)。

典型病例:

病例1

张某某,女,68岁,汉。山西绛县人,于2015年4月初诊。患者双膝关节疼痛3-4年,逐渐加重,近期双膝关节肿大伴腔内积液(左膝关节较重),两腿关节变形呈“o”型腿,行走、站立艰难,同时,腕、肘关节疼痛。化验:wbc:17.35,109/l;esr:44.8mm/h;aso:540u(1:80)。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按实施例2所述药方,即嘱:给蜜丸2粒/次,日三次,二周后疼痛缓解,肿胀消退,服用一个疗程后,生活自理,三个疗程后生活自理,并能做家务。

病例2

王某某,女,64岁,汉,山西绛县古坡人,2015年4月初诊。患者双膝关节疼痛2年,逐渐加重,遇天气变化更甚,近日双膝肿大,右膝更明显,活动受限,行走困难,夜间加重。mri片:右膝膑上囊积液,退行性变;化验:13.9,109/l,esr:34mm/h,确诊:风湿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退行性变。按实施例2所述药方,蜜丸2粒,日三次,白开水送服。两个疗程(一个月为一疗程),肿胀逐渐消退,活动自如,继续服用一个疗程巩固疗效,疗效颇佳。

病例3

王某某,男,62岁,农民,山西绛县冷口人,2016年7月24日初诊。患者腰痛2-3年,伴右下肢疼痛一年左右,近日夜间疼痛厉害。ct:l4/5椎间盘膨出,及椎间盘变形,l3-5椎体骨质增生,l5椎后小关节退变。按实施例2所述药方,蜜丸2粒,日三次,服用一个疗程后,疼痛消失,活动自如,能胜任一般劳动,两个疗程后基本痊愈(为巩固继续服用一疗程,症状完全消失)。

病例4

王某某,女,58岁,汉,退休工人,山西绛县古绛镇,于2016年9月22日初诊。患者腰痛2年左右,多服止痛药,近月余起床、平坐都较困难,遇天气变化加重,直站可以,不能弯腰,ct:l2-3-4椎间盘膨出。医院建议手术治疗,患者一是经济困难,而是怕手术后遗症,要求服本药。按实施例1所述药方,即嘱:服水丸55粒(约5克),日三次,每3-5天加5粒/次,加至半个月(半个疗程)80粒/次,后明显好转,活动自如,疼痛消失。以此量服用,一个疗程后完全康复。

病例5

患者张某某,女,65岁,汉族,农民。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人。2017年6月22日初诊。该患者腰椎疼痛五年,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和骨刺,生活不便。日三次餐后白开水送服蜜丸2.5丸实施例2的中药组合三个疗程(一个疗程一个月),病痛程度明显好转,生活完全自理。

病例6

患者王某,男,48岁,汉族,农民,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人。2017年3月28日初诊。该患者右膝关节疼痛,遇凉加重,得热方缓,运动后膝盖疼痛加剧。诊断为关节退行性病变,按风寒麻痹关节炎,日三次餐后白开水送服蜜丸1丸实施例3的中药组合一个疗程(一个疗程一个月),右膝疼痛发凉症状明显减轻。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三个疗程,右膝疼痛发凉症状完全消失,患者恢复每日锻炼。

病例7

患者崔某,男,69岁,汉族,农民,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人。2017年2月24日初诊。该患者长期从事体力劳动,二年前偶有腰背部疼痛,后疼痛加剧,伴局部板涨不适。诊断为腰肌劳损。日三次餐后白开水送服水丸125粒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十日后腰背部疼痛、板胀不适症状明显减轻。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二个疗程患者述腰背部疼痛板胀不适症状已完全消失,查体无异常。

病例8

患者伍某,女,55岁,汉族,农民,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人。2017年8月19日初诊。该患者患雷诺病六年,间歇发作。双手每于受凉变为苍白色,继而转为青紫,伴麻木发凉及针刺样疼痛,得暖后恢复正常。夏天好转,入冬加重,手指溃疡。日三次餐后白开水送服水丸50粒实施例5的中药组合物三个疗程(一个疗程一个月),临床症状缓解,溃疡面愈合。

病例9

患者胡某,女,32岁,汉族,农民,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人。2017年5月23日初诊。该患者十年前首次中风,后结合西医治疗开药维持。患者来诊时左侧全瘫无知觉,左手紧扣胸部不能动,嘴角稍歪,舌头歪,能语不顺。诊断为脑梗死后遗症。日三次餐后白开水送服水丸80粒实施例4的中药组合物六个疗程(一个疗程一个月),左手放松,舌正位,手脚已有知觉,肢体瘫痪有所缓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