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56198发布日期:2018-09-29 01:10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脾虚湿热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口咽和(或)呼吸道造成的足以危害个体生活质量,或损伤,或并发症的棘手症状,包括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refluxdisease,nerd)、反流性食管炎和巴雷特食管三种类型;其中nerd约占gerd的2/3,为临床最常见的gerd类型。因nerd过度检查、治疗及其所致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劳动力的丧失,造成了重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

nerd是多种病理机制共同参与且存在相互作用的多因素疾病。现代医学对于本病的治疗多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治疗方案首选质子泵抑制剂(protonpumpinhibitors,ppis),疗程为8周,但现有治疗方案存在局限性。ppis虽可有效控制烧心、反流等症状,但约40%的gerd患者对标准ppis治疗部分或完全不应答,这种现象在nerd中尤为突出。近年来关于ppis过度使用的报道越来越多,因ppis过度使用引发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得到关注,已然成为临床医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长期抑酸可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消化道反应;长期抑酸使胃酸的非特异性杀菌能力明显下降,导致胃内细菌定植和肠道菌群过度生长等。2012年美国fda告知公众使用ppis可能与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相关;可增加胃底腺息肉、萎缩性胃炎发生的风险;可影响维生素、钙、铁等营养物质吸收,进而增加贫血、骨质疏松、骨折发生的风险。中医学治疗本病强调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可为本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契机。脾虚湿热证作为nerd最常见的证型之一,主要表现为胸隔痞满,泛吐痰涎,吞酸嗳气,舌淡红或淡白,苔薄腻,脉弦滑。中医认为本证多因饮食不节、劳倦内伤等损伤脾胃,脾胃升降失调,水湿内停,郁久化热而成。中医药在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证、脾虚湿热证方面有显著疗效,现有文献关于中药复方的临床疗效研究多围绕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证展开,关于脾虚湿热证的中药复方疗效报道较少。

健脾清化颗粒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名中医唐旭东教授在名老中医董建华院士“通降论”指导下结合30余年的临床经验优选的中药复方,旨在健脾理气化湿、清热制酸和胃,能较好的治疗脾虚湿热证。该方在临床中主要以汤剂的形式使用,自临床使用以来,因其疗效显著,深受患者好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组方严谨、配伍科学、疗效显著、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疗效,并且制备方便、患者依从性良好、无毒副作用的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脾虚湿热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药物组成:党参12-20份、白术12-18份、紫苏叶9-15份、佩兰9-15份、枳壳9-15份、黄芩6-12份、黄连3-9份、干姜3-9份、乌贼骨25-40份、神曲12-18份、白豆蔻3-9份。

本发明进一步优选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潞党参12-20份、麸炒白术12-18份、紫苏叶9-15份、佩兰9-15份、麸炒枳壳9-15份、黄芩6-12份、川黄连3-9份、淡干姜3-9份、乌贼骨25-40份、焦神曲12-18份、白豆蔻3-9份。

最优选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潞党参18份、麸炒白术15份、紫苏叶12份、干佩兰12份、麸炒枳壳12份、黄芩9份、川黄连6份、淡干姜6份、乌贼骨30份、焦神曲15份、白豆蔻6份。

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口服制剂。

上述口服制剂为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

本发明中的中药组合物组方原则主要依据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的病机特点研制而成。非糜烂性反流病中,以脾虚湿热证症见烧心、反流、胸隔痞满、泛吐痰涎、吞酸嗳气,舌淡红或淡白,苔薄腻,脉弦滑。本方中党参甘、平,归肺、脾经以健脾益气为君药;白术燥湿健脾,以增加君药益气健脾之功;黄连、黄芩清热燥湿,与白术共为臣药;枳壳、紫苏叶、佩兰三味共具醒脾理气、开胃降逆之效,白豆蔻行气宽中,焦神曲和胃消食,乌贼骨制酸止痛,共为佐药;干姜辛温,一方面与黄连相配伍,寒热并投、辛开苦降,以复脾胃升降之职,另一方面健脾温胃,固护胃肠,防止黄连苦寒伤胃,故为反佐药。诸药合用,全方共奏健脾理气、清热化湿、降逆制酸、和胃止痛之功。该方经临床应用验证疗效确切,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安全系数高。

本发明中药制剂采用先进提取设备和工艺,充分提取有效成分,可制成方便口服或携带的中药制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按以下重量克称取本发明各原料:潞党参18克、麸炒白术15克、紫苏叶12克、干佩兰12克、麸炒枳壳12克、黄芩9克、川黄连6克、淡干姜6克、乌贼骨30克、焦神曲15克、白豆蔻6克。

制备工艺如下:

按照前述的比例称取以上中药分别粉碎成粗粉;每次煎煮加水5倍量,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4-1.18的清膏,50℃低温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辅料,压片包衣即可。

使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时,服用所制备的片剂,每片含生药量0.5克,每日3次,每次6片,餐后1小时服用。

实施例2

按以下重量克称取本发明各原料:潞党参18克、麸炒白术15克、紫苏叶12克、干佩兰12克、麸炒枳壳12克、黄芩9克、川黄连6克、淡干姜6克、乌贼骨30克、焦神曲15克、白豆蔻6克。

制备工艺如下:

按照前述的比例称取以上中药分别粉碎成粗粉;每次煎煮加水5倍量,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4-1.18的清膏,50℃低温干燥,粉碎成中粉,加入适量辅料,混合均匀装入胶囊即可。

使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时,服用所制备的胶囊,每粒含生药量0.5克,每日3次,每次6粒,餐后1小时服用。

实施例3

按以下重量克称取本发明各原料:潞党参18克、麸炒白术15克、紫苏叶12克、干佩兰12克、麸炒枳壳12克、黄芩9克、川黄连6克、淡干姜6克、乌贼骨30克、焦神曲15克、白豆蔻6克。

制备工艺如下:

按照前述的比例称取以上中药分别粉碎成粗粉;每次煎煮加水5倍量,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4-1.18的清膏,加入适量糊精和蔗糖制软材,制成湿颗粒过16目筛,干燥,整粒,再次过筛,装袋包装即得。

使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时,服用所制备的颗粒剂,每包含生药量3克,每日3次,每次一包,餐后1小时服用。

实施例4

按以下重量克称取本发明各原料:潞党参20克、麸炒白术20克、紫苏叶15克、干佩兰15克、麸炒枳壳15克、黄芩10克、川黄连8克、淡干姜8克、乌贼骨35克、焦神曲20克、白豆蔻10克。

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按以下重量克称取本发明各原料:潞党参15克、麸炒白术12克、紫苏叶9克、干佩兰9克、麸炒枳壳9克、黄芩6克、川黄连3克、淡干姜3克、乌贼骨25克、焦神曲12克、白豆蔻3克。

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申请人针对本专利所申请中药组合物及其对照药物进行了相关临床研究及基础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详列如下:

1.临床研究:药物效果比较

申请人提供比较例1和2以证明本申请组合物的效果,可以通过下述试验结果判断出本申请的药物效果比对比药物中的效果更好。比较例1的药物组成为“潞党参18克、麸炒白术15克、麸炒枳实15克、黄芩9克、川黄连6克、淡干姜6克、乌贼骨30克、焦神曲15克、白豆蔻6克”,即与本发明药物的区别是使用了麸炒枳实而未使用麸炒枳壳并将麸炒枳实加量至15克,未使用紫苏叶与干佩兰;比较例2的药物组成为“潞党参18克、麸炒白术15克、紫苏叶9克、干佩兰9克、麸炒枳壳18克、黄芩9克、川黄连6克、淡干姜3克、乌贼骨20克、焦神曲15克、白豆蔻6克”,即与本发明的区别为紫苏叶、佩兰减量至9克,麸炒枳壳加量至18克,淡干姜减量至3克,乌贼骨减量至20克。

(1)病例资料

统计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记录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科病房海泰系统2.0和3.0所有的非糜烂性反流病脾虚湿热证患者,共90例,男女比例接近1∶1。最小年龄为20岁,最大为70岁,平均年龄为(58.64±13.80)岁。对三组受试者的基线数据进行比较,三组受试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各项症状积分,经统计学分析后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a组:健脾清化颗粒组(原方组):口服本发明实施例3所制备的颗粒剂,每包颗粒剂含生药量3克,每日3次,每次一包,餐后1小时服用。

b组:健脾清化颗粒对照1组:具体服药方法同a组,餐后1小时服用。

c组:健脾清化颗粒对照2组:具体服药方法同a组,餐后1小时服用。

三组均4周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一切治疗的中西药物,并嘱患者忌食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等。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3)疗效评价指标

疗效评价指标分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和次要疗效评价指标:

①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主要以rdq量表评分为依据,将胸骨后烧心感觉、胸口痛、口中酸/苦味、胃内容物向上涌动。引起不舒服的感觉,按频率及程度的级别,分别记为0、1、2、3、4、5分,频率总积分为0-20分,程度总积分为0-20分;症状总积分为0-40分。

②次要疗效评价指标:采用sf-36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调查,观察时点为治疗前与治疗后。

(4)疗效评价

①rdq量表积分:

②sf-36量表:

(5)治疗结论

健脾清化颗粒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脾虚湿热证疗效显著,不仅可明显改善nerd患者烧心、反流的典型症状,同时可显著缓解其伴见的上腹不适、嗳气频作等。

2.基础研究---药物效果比较:

申请人在临床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动物药效学实验对药物效果进行比较,本发明药物组为“潞党参18克、麸炒白术15克、紫苏叶12克、干佩兰12克、麸炒枳壳12克、黄芩9克、川黄连6克、淡干姜6克、乌贼骨30克、焦神曲15克、白豆蔻6克”,比较例1的药物组成为“潞党参18克、麸炒白术15克、麸炒枳实15克、黄芩9克、川黄连6克、淡干姜6克、乌贼骨30克、焦神曲15克、白豆蔻6克”,即与本发明药物的区别是使用了麸炒枳实而未使用麸炒枳壳并将麸炒枳实加量至15克,未使用紫苏叶与干佩兰;比较例2的药物组成为“潞党参18克、麸炒白术15克、紫苏叶9克、干佩兰9克、麸炒枳壳18克、黄芩9克、川黄连6克、淡干姜3克、乌贼骨20克、焦神曲15克、白豆蔻6克”,即与本发明的区别为紫苏叶、佩兰减量至9克,麸炒枳壳加量至18克,淡干姜减量至3克,乌贼骨减量至20克。各药物组均采用了临床等效剂量进行换算。

其中,在人与小鼠的剂量换算中,我们严格按照《药理实验方法学》中人与动物等效剂量换算公式,其中人与小鼠的换算系数是1∶9。申请方按照21.15g/kg生药量进行灌胃。

结果:

(1)小肠推进实验: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申请方、比较例1药物与比较例2药物的小肠推进率分别为(71.29±8.35)%、(65.29±8.39)%、(64.09±9.45)%。结果提示:申请方与比较例1和比较例2药物相比,小肠推进率明显提高。

小肠推进实验

(2)小鼠二甲苯致耳肿胀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申请方、比较例1药物与比较例2药物的耳肿胀抑制率分别为60.69%、36.29%、36.68%。结果提示:申请方与比较例1和比较例2药物相比,抗炎作用明显升高。

耳肿胀实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