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用手部活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8660发布日期:2018-10-19 19:28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医疗用手部活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1、医治,2、疾病的治疗。中华医史几千年,而这个字眼是在近几十年才出现,其实这是为了与国际接轨而新生的字眼,之前大多使用治疗。然而医疗也包含保健内容。

病人的手在受伤后续康复中,一般会每天对手进行活动,从而使手康复的更快,而一般都是监护人员拿着病人的手进行活动或按摩,时间长了后监护人员容易疲劳,导致病人的手活动力度不一致,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无需监护人员拿着病人的手进行活动,而活动效果好,而使病人的手活动力度一致的医疗用手部活动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一般都是监护人员拿着病人的手进行活动或按摩,监护人员容易疲劳,导致病人的手活动力度不一致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无需监护人员拿着病人的手进行活动,而活动效果好,而使病人的手活动力度一致的医疗用手部活动辅助装置。

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疗用手部活动辅助装置,包括有病床、第一弹性套环、调节装置和活动辅助装置,病床顶部设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上设有活动辅助装置,活动辅助装置位于病床正上方,活动辅助装置上连接有两个第一弹性套环。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调节装置包括有支杆、滑套、顶板、横杆、电动轮、从动轮和第一拉线,病床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安装有支杆,左右两侧支杆内侧上部之间安装有顶板,支杆上设有滑套,左右两侧滑套内侧面之间安装有横杆,横杆中部与活动辅助装置连接,右侧支杆右侧上部安装有电动轮,右侧支杆右侧下部安装有从动轮,右侧滑套顶部右侧连接有第一拉线,第一拉线尾端绕过电动轮和从动轮与右侧滑套底部右侧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活动辅助装置包括有轴承座、转轴、第一齿轮、电机、环形滑轨、环形滑块、圆盘、齿圈和拉绳,横杆中部嵌入式的安装有轴承座,轴承座内安装有转轴,转轴底端安装有第一齿轮,横杆顶部中间竖直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轴顶端连接,横杆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安装有环形滑轨,环形滑轨呈水平设置,环形滑轨上设有与其配合的环形滑块,环形滑块底部安装有圆盘,圆盘外侧面安装有齿圈,左右两侧齿圈位于第一齿轮左右两侧,齿圈与第一齿轮啮合,圆盘底部偏心位置连接有拉绳,左侧拉绳尾端与左侧第一弹性套环连接,右侧拉绳尾端与右侧第一弹性套环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摆动装置,摆动装置包括有轴套、竖杆、第一导套、活动杆、限位块、第二弹性套环、l型板、气缸、第二齿轮和齿条,横杆上左右两侧都设有轴套,左侧轴套底部右侧与右侧轴套底部左侧都安装有竖杆,左右两侧竖杆底端都安装有第一导套,左右两侧第一导套内设有活动杆,活动杆左端安装有限位块,活动杆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安装有第二弹性套环,左侧轴套外侧面左侧安装有第二齿轮,横杆底部左侧安装有l型板,l型板位于左侧竖杆左侧,l型板内底部右侧竖直安装有气缸,气缸的伸缩杆上安装有齿条,齿条位于第二齿轮前侧,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有导杆、固定块、弹簧、第二导套、l型插杆和卡套,活动杆右端安装有卡套,右侧第一导套底部右侧安装有导杆,导杆底端安装有固定块,导杆上设有第二导套,第二导套底部与固定块顶部之间连接有弹簧,弹簧套在导杆上,第二导套右侧面中部安装有l型插杆,l型插杆位于卡套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电动绕线轮、第二拉线和球体,横杆左侧开有导线孔,顶板底部左侧安装有电动绕线轮,电动绕线轮上绕有第二拉线,第二拉线尾端穿过导线孔安装有球体,球体位于横杆下方。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支撑板、连接杆和第三导套,横杆顶部左侧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位于左侧轴套左侧,支撑板前侧面上部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右端安装有第三导套,齿条位于第三导套内。

首先病人躺在病床上,启动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带动活动辅助装置上下移动,活动辅助装置上下移动带动第一弹性套环上下移动,当第一弹性套环上下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即可关闭调节装置,再将双手分别放入左右两侧的第一弹性套环内,启动活动辅助装置,活动辅助装置带动第一弹性套环转动,第一弹性套环转动带动病人的手转圈,进而对病人的手进行活动,而使手康复的更快。当病人的手活动至合适的时间时,即可关闭活动辅助装置,从病床上下来即可。

因为调节装置包括有支杆、滑套、顶板、横杆、电动轮、从动轮和第一拉线,病床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安装有支杆,左右两侧支杆内侧上部之间安装有顶板,支杆上设有滑套,左右两侧滑套内侧面之间安装有横杆,横杆中部与活动辅助装置连接,右侧支杆右侧上部安装有电动轮,右侧支杆右侧下部安装有从动轮,右侧滑套顶部右侧连接有第一拉线,第一拉线尾端绕过电动轮和从动轮与右侧滑套底部右侧连接,当病人躺在病床上时,即可启动电动轮正反交替转动,进而第一拉线拉动滑套上下移动,滑套上下移动带动横杆上下移动,横杆上下移动带动活动辅助装置上下移动,进而带动第一弹性套环上下移动,当第一弹性套环上下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即可关闭电动轮,病人即可将手放入第一弹性套环内,启动活动辅助装置带动手转动进行活动。

因为活动辅助装置包括有轴承座、转轴、第一齿轮、电机、环形滑轨、环形滑块、圆盘、齿圈和拉绳,横杆中部嵌入式的安装有轴承座,轴承座内安装有转轴,转轴底端安装有第一齿轮,横板顶部中间竖直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轴顶端连接,横杆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安装有环形滑轨,环形滑轨呈水平设置,环形滑轨上设有与其配合的环形滑块,环形滑块底部安装有圆盘,圆盘外侧面安装有齿圈,左右两侧齿圈位于第一齿轮左右两侧,齿圈与第一齿轮啮合,圆盘底部偏心位置连接有拉绳,左侧拉绳尾端与左侧第一弹性套环连接,右侧拉绳尾端与右侧第一弹性套环连接,当病人的手位于第一弹性套环内时,即可启动电机,电机转动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左右两侧齿圈转动,左右两侧齿圈转动带动圆盘转动,圆盘转动通过拉绳带动第一弹性套环转动,进而带动病人的手转动进行活动。当病人的手活动至合适的时间时,即可关闭电机。

因为还包括有摆动装置,摆动装置包括有轴套、竖杆、第一导套、活动杆、限位块、第二弹性套环、l型板、气缸、第二齿轮和齿条,横杆上左右两侧都设有轴套,左侧轴套底部右侧与右侧轴套底部左侧都安装有竖杆,左右两侧竖杆底端都安装有第一导套,左右两侧第一导套内设有活动杆,活动杆左端安装有限位块,活动杆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安装有第二弹性套环,左侧轴套外侧面左侧安装有第二齿轮,横杆底部左侧安装有l型板,l型板位于左侧竖杆左侧,l型板内底部右侧竖直安装有气缸,气缸的伸缩杆上安装有齿条,齿条位于第二齿轮前侧,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当病人的手从第一弹性套环内取出时,即可将手放入第二弹性套环内,启动气缸,气缸的伸缩杆伸缩带动齿条上下移动,齿条上下移动带动第二齿轮正反交替转动,第二齿轮正反交替转动带动轴套正反交替转动,轴套正反交替转动通过竖杆带动第一导套上下摆动,第一导套上下摆动带动活动杆上下摆动,活动杆上下摆动带动第二弹性套环上下摆动,进而带动病人的手上下摆动,而对病人的手进一步的活动。当病人的手活动至合适的时间后,即可关闭气缸,将手从第二弹性套环上取下即可。如此,能进一步的对病人的手进行活动,而使病人的手康复的效果更好。

因为还包括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有导杆、固定块、弹簧、第二导套、l型插杆和卡套,活动杆右端安装有卡套,右侧第一导套底部右侧安装有导杆,导杆底端安装有固定块,导杆上设有第二导套,第二导套底部与固定块顶部之间连接有弹簧,弹簧套在导杆上,第二导套右侧面中部安装有l型插杆,l型插杆位于卡套内,当活动杆上下摆动时,l型插杆位于卡套内配合将活动杆固定。而当需要对活动杆进行更换时,即可拉动第二导套向下移动,弹簧压缩,第二导套向下移动带动l型插杆向下移动,l型插杆向下移动不位于卡套内,即可将活动杆取下,再将新的活动杆换上,即可松开第二导套,因弹簧的作用,第二导套向上移动带动l型插杆向上移动位于卡套内,而将活动杆固定。如此,能防止活动杆上下摆动时从第一导套内脱离。

因为还包括有电动绕线轮、第二拉线和球体,横杆左侧开有导线孔,顶板底部左侧安装有电动绕线轮,电动绕线轮上绕有第二拉线,第二拉线尾端穿过导线孔安装有球体,球体位于横杆下方,当电动轮正反交替转动时,即可同时启动电动绕线轮正反交替转动,进而第二拉线拉动球体上下移动,而球体上下移动随横杆上下移动,而当第一拉线断了时,因球体的作用,球体将横杆固定,而防止横杆向下移动,当电动轮关闭时,即可关闭电动绕线轮。如此,可防止第一拉线断了导致横杆向下移动砸伤病人。

因为还包括有支撑板、连接杆和第三导套,横杆顶部左侧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位于左侧轴套左侧,支撑板前侧面上部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右端安装有第三导套,齿条位于第三导套内,当齿条上下移动时,第三导套起导向作用,而使齿条上下移动时更平稳。

本发明通过活动辅助装置,无需监护人员拿着病人的手进行活动,而通过摆动装置,能对病人的手进一步的活动,而使病人的手康复的更快,达到了无需监护人员拿着病人的手进行活动,而活动效果好,而使病人的手活动力度一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活动辅助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固定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病床,2…第一弹性套环,3…调节装置,31…支杆,32…滑套,33…顶板,34…横杆,35…电动轮,36…从动轮,37…第一拉线,4…活动辅助装置,41…轴承座,42…转轴,43…第一齿轮,44…电机,45…环形滑轨,46…环形滑块,47…圆盘,48…齿圈,49…拉绳,5…摆动装置,51…轴套,52…竖杆,53…第一导套,54…活动杆,55…限位块,56…第二弹性套环,57…l型板,58…气缸,59…第二齿轮,510…齿条,6…固定装置,61…导杆,62…固定块,63…弹簧,64…第二导套,65…l型插杆,66…卡套,7…电动绕线轮,8…第二拉线,9…导线孔,10…球体,11…支撑板,12…连接杆,13…第三导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发明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发明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医疗用手部活动辅助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病床1、第一弹性套环2、调节装置3和活动辅助装置4,病床1顶部设有调节装置3,调节装置3上设有活动辅助装置4,活动辅助装置4位于病床1正上方,活动辅助装置4上连接有两个第一弹性套环2。

实施例2

一种医疗用手部活动辅助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病床1、第一弹性套环2、调节装置3和活动辅助装置4,病床1顶部设有调节装置3,调节装置3上设有活动辅助装置4,活动辅助装置4位于病床1正上方,活动辅助装置4上连接有两个第一弹性套环2。

调节装置3包括有支杆31、滑套32、顶板33、横杆34、电动轮35、从动轮36和第一拉线37,病床1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安装有支杆31,左右两侧支杆31内侧上部之间安装有顶板33,支杆31上设有滑套32,左右两侧滑套32内侧面之间安装有横杆34,横杆34中部与活动辅助装置4连接,右侧支杆31右侧上部安装有电动轮35,右侧支杆31右侧下部安装有从动轮36,右侧滑套32顶部右侧连接有第一拉线37,第一拉线37尾端绕过电动轮35和从动轮36与右侧滑套32底部右侧连接。

实施例3

一种医疗用手部活动辅助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病床1、第一弹性套环2、调节装置3和活动辅助装置4,病床1顶部设有调节装置3,调节装置3上设有活动辅助装置4,活动辅助装置4位于病床1正上方,活动辅助装置4上连接有两个第一弹性套环2。

调节装置3包括有支杆31、滑套32、顶板33、横杆34、电动轮35、从动轮36和第一拉线37,病床1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安装有支杆31,左右两侧支杆31内侧上部之间安装有顶板33,支杆31上设有滑套32,左右两侧滑套32内侧面之间安装有横杆34,横杆34中部与活动辅助装置4连接,右侧支杆31右侧上部安装有电动轮35,右侧支杆31右侧下部安装有从动轮36,右侧滑套32顶部右侧连接有第一拉线37,第一拉线37尾端绕过电动轮35和从动轮36与右侧滑套32底部右侧连接。

活动辅助装置4包括有轴承座41、转轴42、第一齿轮43、电机44、环形滑轨45、环形滑块46、圆盘47、齿圈48和拉绳49,横杆34中部嵌入式的安装有轴承座41,轴承座41内安装有转轴42,转轴42底端安装有第一齿轮43,横杆34顶部中间竖直安装有电机44,电机4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轴42顶端连接,横杆34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安装有环形滑轨45,环形滑轨45呈水平设置,环形滑轨45上设有与其配合的环形滑块46,环形滑块46底部安装有圆盘47,圆盘47外侧面安装有齿圈48,左右两侧齿圈48位于第一齿轮43左右两侧,齿圈48与第一齿轮43啮合,圆盘47底部偏心位置连接有拉绳49,左侧拉绳49尾端与左侧第一弹性套环2连接,右侧拉绳49尾端与右侧第一弹性套环2连接。

实施例4

一种医疗用手部活动辅助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病床1、第一弹性套环2、调节装置3和活动辅助装置4,病床1顶部设有调节装置3,调节装置3上设有活动辅助装置4,活动辅助装置4位于病床1正上方,活动辅助装置4上连接有两个第一弹性套环2。

调节装置3包括有支杆31、滑套32、顶板33、横杆34、电动轮35、从动轮36和第一拉线37,病床1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安装有支杆31,左右两侧支杆31内侧上部之间安装有顶板33,支杆31上设有滑套32,左右两侧滑套32内侧面之间安装有横杆34,横杆34中部与活动辅助装置4连接,右侧支杆31右侧上部安装有电动轮35,右侧支杆31右侧下部安装有从动轮36,右侧滑套32顶部右侧连接有第一拉线37,第一拉线37尾端绕过电动轮35和从动轮36与右侧滑套32底部右侧连接。

活动辅助装置4包括有轴承座41、转轴42、第一齿轮43、电机44、环形滑轨45、环形滑块46、圆盘47、齿圈48和拉绳49,横杆34中部嵌入式的安装有轴承座41,轴承座41内安装有转轴42,转轴42底端安装有第一齿轮43,横杆34顶部中间竖直安装有电机44,电机4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轴42顶端连接,横杆34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安装有环形滑轨45,环形滑轨45呈水平设置,环形滑轨45上设有与其配合的环形滑块46,环形滑块46底部安装有圆盘47,圆盘47外侧面安装有齿圈48,左右两侧齿圈48位于第一齿轮43左右两侧,齿圈48与第一齿轮43啮合,圆盘47底部偏心位置连接有拉绳49,左侧拉绳49尾端与左侧第一弹性套环2连接,右侧拉绳49尾端与右侧第一弹性套环2连接。

还包括有摆动装置5,摆动装置5包括有轴套51、竖杆52、第一导套53、活动杆54、限位块55、第二弹性套环56、l型板57、气缸58、第二齿轮59和齿条510,横杆34上左右两侧都设有轴套51,左侧轴套51底部右侧与右侧轴套51底部左侧都安装有竖杆52,左右两侧竖杆52底端都安装有第一导套53,左右两侧第一导套53内设有活动杆54,活动杆54左端安装有限位块55,活动杆54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安装有第二弹性套环56,左侧轴套51外侧面左侧安装有第二齿轮59,横杆34底部左侧安装有l型板57,l型板57位于左侧竖杆52左侧,l型板57内底部右侧竖直安装有气缸58,气缸58的伸缩杆上安装有齿条510,齿条510位于第二齿轮59前侧,齿条510与第二齿轮59啮合。

还包括有固定装置6,固定装置6包括有导杆61、固定块62、弹簧63、第二导套64、l型插杆65和卡套66,活动杆54右端安装有卡套66,右侧第一导套53底部右侧安装有导杆61,导杆61底端安装有固定块62,导杆61上设有第二导套64,第二导套64底部与固定块62顶部之间连接有弹簧63,弹簧63套在导杆61上,第二导套64右侧面中部安装有l型插杆65,l型插杆65位于卡套66内。

还包括有电动绕线轮7、第二拉线8和球体10,横杆34左侧开有导线孔9,顶板33底部左侧安装有电动绕线轮7,电动绕线轮7上绕有第二拉线8,第二拉线8尾端穿过导线孔9安装有球体10,球体10位于横杆34下方。

还包括有支撑板11、连接杆12和第三导套13,横杆34顶部左侧安装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位于左侧轴套51左侧,支撑板11前侧面上部安装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右端安装有第三导套13,齿条510位于第三导套13内。

首先病人躺在病床1上,启动调节装置3,调节装置3带动活动辅助装置4上下移动,活动辅助装置4上下移动带动第一弹性套环2上下移动,当第一弹性套环2上下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即可关闭调节装置3,再将双手分别放入左右两侧的第一弹性套环2内,启动活动辅助装置4,活动辅助装置4带动第一弹性套环2转动,第一弹性套环2转动带动病人的手转圈,进而对病人的手进行活动,而使手康复的更快。当病人的手活动至合适的时间时,即可关闭活动辅助装置4,从病床1上下来即可。

因为调节装置3包括有支杆31、滑套32、顶板33、横杆34、电动轮35、从动轮36和第一拉线37,病床1顶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安装有支杆31,左右两侧支杆31内侧上部之间安装有顶板33,支杆31上设有滑套32,左右两侧滑套32内侧面之间安装有横杆34,横杆34中部与活动辅助装置4连接,右侧支杆31右侧上部安装有电动轮35,右侧支杆31右侧下部安装有从动轮36,右侧滑套32顶部右侧连接有第一拉线37,第一拉线37尾端绕过电动轮35和从动轮36与右侧滑套32底部右侧连接,当病人躺在病床1上时,即可启动电动轮35正反交替转动,进而第一拉线37拉动滑套32上下移动,滑套32上下移动带动横杆34上下移动,横杆34上下移动带动活动辅助装置4上下移动,进而带动第一弹性套环2上下移动,当第一弹性套环2上下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即可关闭电动轮35,病人即可将手放入第一弹性套环2内,启动活动辅助装置4带动手转动进行活动。

因为活动辅助装置4包括有轴承座41、转轴42、第一齿轮43、电机44、环形滑轨45、环形滑块46、圆盘47、齿圈48和拉绳49,横杆34中部嵌入式的安装有轴承座41,轴承座41内安装有转轴42,转轴42底端安装有第一齿轮43,横板顶部中间竖直安装有电机44,电机4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轴42顶端连接,横杆34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安装有环形滑轨45,环形滑轨45呈水平设置,环形滑轨45上设有与其配合的环形滑块46,环形滑块46底部安装有圆盘47,圆盘47外侧面安装有齿圈48,左右两侧齿圈48位于第一齿轮43左右两侧,齿圈48与第一齿轮43啮合,圆盘47底部偏心位置连接有拉绳49,左侧拉绳49尾端与左侧第一弹性套环2连接,右侧拉绳49尾端与右侧第一弹性套环2连接,当病人的手位于第一弹性套环2内时,即可启动电机44,电机44转动带动转轴42转动,转轴42转动带动第一齿轮43转动,第一齿轮43转动带动左右两侧齿圈48转动,左右两侧齿圈48转动带动圆盘47转动,圆盘47转动通过拉绳49带动第一弹性套环2转动,进而带动病人的手转动进行活动。当病人的手活动至合适的时间时,即可关闭电机44。

因为还包括有摆动装置5,摆动装置5包括有轴套51、竖杆52、第一导套53、活动杆54、限位块55、第二弹性套环56、l型板57、气缸58、第二齿轮59和齿条510,横杆34上左右两侧都设有轴套51,左侧轴套51底部右侧与右侧轴套51底部左侧都安装有竖杆52,左右两侧竖杆52底端都安装有第一导套53,左右两侧第一导套53内设有活动杆54,活动杆54左端安装有限位块55,活动杆54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式的安装有第二弹性套环56,左侧轴套51外侧面左侧安装有第二齿轮59,横杆34底部左侧安装有l型板57,l型板57位于左侧竖杆52左侧,l型板57内底部右侧竖直安装有气缸58,气缸58的伸缩杆上安装有齿条510,齿条510位于第二齿轮59前侧,齿条510与第二齿轮59啮合,当病人的手从第一弹性套环2内取出时,即可将手放入第二弹性套环56内,启动气缸58,气缸58的伸缩杆伸缩带动齿条510上下移动,齿条510上下移动带动第二齿轮59正反交替转动,第二齿轮59正反交替转动带动轴套51正反交替转动,轴套51正反交替转动通过竖杆52带动第一导套53上下摆动,第一导套53上下摆动带动活动杆54上下摆动,活动杆54上下摆动带动第二弹性套环56上下摆动,进而带动病人的手上下摆动,而对病人的手进一步的活动。当病人的手活动至合适的时间后,即可关闭气缸58,将手从第二弹性套环56上取下即可。如此,能进一步的对病人的手进行活动,而使病人的手康复的效果更好。

因为还包括有固定装置6,固定装置6包括有导杆61、固定块62、弹簧63、第二导套64、l型插杆65和卡套66,活动杆54右端安装有卡套66,右侧第一导套53底部右侧安装有导杆61,导杆61底端安装有固定块62,导杆61上设有第二导套64,第二导套64底部与固定块62顶部之间连接有弹簧63,弹簧63套在导杆61上,第二导套64右侧面中部安装有l型插杆65,l型插杆65位于卡套66内,当活动杆54上下摆动时,l型插杆65位于卡套66内配合将活动杆54固定。而当需要对活动杆54进行更换时,即可拉动第二导套64向下移动,弹簧63压缩,第二导套64向下移动带动l型插杆65向下移动,l型插杆65向下移动不位于卡套66内,即可将活动杆54取下,再将新的活动杆54换上,即可松开第二导套64,因弹簧63的作用,第二导套64向上移动带动l型插杆65向上移动位于卡套66内,而将活动杆54固定。如此,能防止活动杆54上下摆动时从第一导套53内脱离。

因为还包括有电动绕线轮7、第二拉线8和球体10,横杆34左侧开有导线孔9,顶板33底部左侧安装有电动绕线轮7,电动绕线轮7上绕有第二拉线8,第二拉线8尾端穿过导线孔9安装有球体10,球体10位于横杆34下方,当电动轮35正反交替转动时,即可同时启动电动绕线轮7正反交替转动,进而第二拉线8拉动球体10上下移动,而球体10上下移动随横杆34上下移动,而当第一拉线37断了时,因球体10的作用,球体10将横杆34固定,而防止横杆34向下移动,当电动轮35关闭时,即可关闭电动绕线轮7。如此,可防止第一拉线37断了导致横杆34向下移动砸伤病人。

因为还包括有支撑板11、连接杆12和第三导套13,横杆34顶部左侧安装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位于左侧轴套51左侧,支撑板11前侧面上部安装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右端安装有第三导套13,齿条510位于第三导套13内,当齿条510上下移动时,第三导套13起导向作用,而使齿条510上下移动时更平稳。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应给予最宽泛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的变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