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的中药丸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8321发布日期:2018-09-14 22:28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的中药丸剂。



背景技术:

小儿厌食症是儿童常见病,以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为特点,是一种慢性消化功能紊乱综合征,也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1~6岁小儿多见,且有逐年上升趋势。严重者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及免疫力低下,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对儿童生长发育、营养状态和智力发展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故受到家长和医学界的广泛重视。西药治疗本病多使用改善胃动力药、补充微量元素之品,甚至使用激素类药,虽有一定疗效,但副作用较大,患儿得不到有效治疗。中医治疗以健运脾胃为主,注重全面调理,具有良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的中药丸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的中药丸剂,由以下原料中药制成:红参1kg、炙甘草1kg、陈皮1kg、香附1kg、肉桂1kg、砂仁1kg、神曲1.5kg、炒山楂1kg、炒麦芽1kg、佛手1kg、木香1kg、陈皮1kg、青皮1kg、厚朴1kg、薏苡仁1kg、莱菔子1kg、白芷1kg。制做方法:将上述中药磨粉,制成水丸,阴干装袋。

中医理论认为,小儿厌食的主要病因是由于平时饮食不节,或因喂养不当,以及长期偏食、情志失调等,伤及脾胃,致使脾胃运化失常所致。小儿脾胃不健,运化功能失调,分泌的水谷精微不能上呈于味蕾,而导致味蕾功能减退,食欲不振。脾不调则食不化,胃不和则食不消,久之则脾胃俱伤,气血生化之源枯竭,四肢肌肉得不到濡养,从而导致面色萎黄,形体瘦弱,毛发枯稀,头大颈细,腹胀中满,最终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由此可见,治疗小儿厌食以运脾开胃为主,可明显增强食欲、增加食量,提高消化吸收能力,达到健康成长的目的。

本发明各原料中药的药理药效为:

红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

炙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陈皮:理气健脾,调中,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纳呆便溏、食少吐泻。

香附:疏肝解郁,理气宽中,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滇南本草》:调血中之气,开郁,宽中,消食,止呕吐。

肉桂: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腹痛泄泻,上热下寒。《本经》: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补中益气。

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药性论》:主冷气腹痛,止休息气痢,劳损,消化水谷,温暖脾胃。

神曲:健脾和胃,消食化积。用于饮食停滞,消化不良,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泻痢。《药性论》:"化水谷宿食,症结积滞,健脾暖胃。"

炒山楂: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本草再新》:"治脾虚湿热,消食磨积,利大小便。"

炒麦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消食,和中,下气。治食积不消,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泄泻。《本草汇言》:大麦芽,和中消食之药也。补而能利,利而又能补,如腹之胀满,膈之郁结,或饮食之不纳,中气之不利,以此发生之物而开关格之气,则效非常比也。

佛手: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

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

陈皮:理气健脾,调中。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食少吐泻。

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用于胸胁胀痛,食积腹痛。《本草图经》:主气滞、下食,破积结及膈气。

厚朴: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本草汇言》:厚朴,宽中化滞,平胃气之药也。凡气滞于中,郁而不散,食积于胃,羁而不行,或湿郁积而不去。

薏苡仁:健脾渗湿,除痹止泻。用于脾虚泄泻,肠痈。《国药的药理学》:"治胃中积水。"

莱菔子:消食除胀。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滇南本草》:"下气宽中,消膨胀,攻肠胃积滞,单腹疼。"

白芷:消肿,止痛。治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滇南本草》:止胃冷腹痛寒痛。

本发明中药丸剂标本兼治,食用方便,副作用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种治疗小儿厌食的中药丸剂,由以下原料中药制成:红参1kg、炙甘草1kg、陈皮1kg、香附1kg、肉桂1kg、砂仁1kg、神曲1.5kg、炒山楂1kg、炒麦芽1kg、佛手1kg、木香1kg、陈皮1kg、青皮1kg、厚朴1kg、薏苡仁1kg、莱菔子1kg、白芷1kg。制做方法:将上述中药磨粉,制成水丸,阴干装袋。

典型病例

病例1:患儿李某某,男,4岁,纳呆厌食近2年,家属自述1岁多断奶,由于喂养失调,而致患儿长期纳食无食欲,一天三餐饮食无兴趣,喜欢吃一些彭化食品。2015年12月26日前来就诊,观其精神尚可,活动正常,但体形偏廋,面色萎黄无光,舌淡红苔白,脉缓无力。平时容易感冒,大便偏稀。给予本发明丸剂,每日3次,10天后复诊,患儿食欲明显改善,知饥欲食,再服15天,病症痊愈。

病例2:患儿钟某某,女,3岁,纳呆厌食2年,2016年2月26日前来就诊,家属自述因母无奶水,全为人工喂养,8个月以前,饮食基本正常,以后由于添加食物不慎,过多食用袋装零食,而引起食欲不振,一日三餐食少,并出现手足心热,大便秘结,夜卧不安,心烦性急,查其舌质红苔少,脉细数。给予本发明丸剂,每日3次,服用7天后复诊,食欲明显改善,又服用14天,症状消失。

病例3:患儿吕某某,男,5岁,3个月来纳差,腹泻日一、二次,伴有不消化食物。近来颜面萎黄,身体消瘦,头发枯燥,饮食不佳,便次增多日达五、六次,色黄,水样便。2016年3月5日前来就诊,查其指纹隐伏,舌无苔,证属乳食伤脾,脾失健运。给予本发明丸剂,每日3次,10天后复诊,食欲明显改善,大便基本正常,又服15日,病症痊愈。

病例4:患儿季某某,男,4岁,2016年4月5日前来就诊,家属自述因忙于工作,1岁半便由爷爷奶奶带,老人由着小孩性子,基本不按一日三餐就餐,以喜爱的零食为主,2岁时身体还偏胖。近半年来,食量越来越少,经常腹痛腹胀,形体消瘦,曾去医院检查,未给出明确病因。观其舌红苔白,面色无光,脉细数。给予本发明丸剂,每日3次,10天后复诊,病症改善明显,又服20天,饮食正常,面色红润。

病例5:患儿卞某某,女,6岁。2016年5月20日前来就诊,2个月前,因食用不洁食物,出现恶心呕吐,腹痛泄泻,曾给予抗菌及止泻药物治疗,大便一直稀溏,腹胀嗳气,不思饮食而乏,又给多酶片、健胃消食片等无效,面色黄,肢体消瘦,脘腹胀,脉细弱,舌苔白腻。给予本发明丸剂,每日3次,10天后复诊,腹胀便溏症状基本消失,食欲增强,又服15天,治愈,回访无复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