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作用于肛窦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4410发布日期:2018-11-27 22:14阅读:660来源:国知局
一种作用于肛窦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用于肛窦的装置,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类直肠末端位于齿状线的肛窦又称肛隐窝,呈漏斗状向上开口,通常有6至8个,肛窦的解剖特点使得粪便和异物容易积存其中,一旦遭受细菌感染其炎性物质难以引流通畅。

肛窦的炎症常刺激肛门括约肌,引起痉挛诱发便秘且可导致局部缺血。

肛腺开口于肛窦,当粪便积存于肛窦时,可使肛腺分泌物排泄不畅,细菌大量繁殖,成为肛肠外科疾患的主要感染灶,并与肛管直肠癌的发生有一定关联。

现有的清洁肠道产品如开塞露均不能将肛窦内积存的粪便、炎症分泌物、异物等有效清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作用于肛窦的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作用于肛窦的装置,包括:主体部分呈杆状的具有一个顶端和底端的输送部件;一个柔性的具有顶端和底端的擦拭部件;擦拭部件的一部分与输送部件相连接为连接部分;擦拭部件至少有一部分游离成为中空的可翻折部分,可翻折部分可呈花苞状、裙伞状;输送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可翻折部分内腔内,可翻折部分内腔有一朝向输送部件底端的开口。

所述擦拭部件的一部分与输送部件相连接,即连接部分与输送部件之间的连接是指不易分离的连接,具体是进出肛管产生的摩擦力不易使之分离;可以是套接、粘接,也可以是一体式模塑成型的连接等方式;当采用套接方式时,弹性的擦拭部件连接部分呈管状有压力的包覆输送部件杆状主体的全部或一部分,使二者连为一体不易分离,也可设置环周或散点状的凹凸配合结构强化二者的结合力。

所述擦拭部件至少有一部分游离,是指此部分不与输送部件连为一体而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形变移动,这种形变包括拉伸形变、弯曲形变、翻折形变等。

擦拭部件的一部分与输送部件相连接,可以是擦拭部件顶端与输送部件顶端相连,也可以是擦拭部件顶端以下的部分与输送部件主体部分相连。

所述中空的花苞状、裙伞状的可翻折部分,是指可翻折部分外部轮廓在未展开或展开时呈花苞状、裙状、伞状或裙状与伞状各种融合的形状,当然也包括顶端至底端外径均匀的圆筒样的裙伞状;可翻折部分在未展开前其内腔容纳至少一部分或大部分的输送部件;可翻折部分内侧面可以接触到容纳其内的输送部件外表面但不与其有包括粘连在内的连接,即便有连接也是易于分离的连接。

所述可翻折部分内腔有一朝向输送部件底端的开口,此开口亦是擦拭部件底端开口。

可翻折部分受到外力后可发生轴向的翻折形变,所述轴向是形变沿着输送部件的基准轴最终使可翻折部分底端开口朝上,所述朝上是指朝向输送部件底端相反的方向;可翻折部分翻折形变后,内侧面朝外而外侧面朝内。

为了充分擦拭肛窦的需要,至少擦拭部件的可翻折部分的外侧面设有可包括条索状、钉状、凸台状、钩状、水滴状、横纹状、散点状、锯齿状、串珠状、皱褶状、梯田状、毛刺状在内的突出体。

优选的,突出体可环周设置多个;优选的,突出体末端朝上,即朝向擦拭部件顶端方向,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擦拭肛窦及附近黏膜。

进一步的,擦拭部件的可翻折部分的外侧面设有钩刺状突出体,钩刺状突出体的末端朝上。

所述钩刺状突出体的末端朝上是指可翻折部分在未翻折状态时,钩刺状突出体的末端朝向擦拭部件顶端方向,擦拭部件顶端为上、底端为下;朝上包括斜上、直上。

一种增加擦拭力的方案是,擦拭部件的可翻折部分由至少一个环周分布的皱褶构成。

所述一个环周分布的皱褶堆叠是指擦拭部件的可翻折部分可以由一个皱褶构成或一个皱褶和非皱褶的部分共同构成;当有二个以上的皱褶时则可以是皱褶与皱褶之间相互的堆叠而构成。

进一步的,擦拭部件的可翻折部分由至少两个环周分布的皱褶构成。

优选的,可翻折部分由两个以上环周分布的皱褶沿输送部件杆状的主体部分轴向的依次松塔状堆叠构成。

考虑翻折后仍能有效擦拭肛窦及附近的黏膜,至少擦拭部件的可翻折部分的内侧面设有可包括条索状、钉状、凸台状、钩状、水滴状、横纹状、散点状、锯齿状、串珠状、皱褶状、梯田状、毛刺状在内的突出体。

优选的,擦拭部件的可翻折部分的内侧面设有钩刺状突出体,钩刺状突出体的末端朝上。

所述钩刺状突出体的末端朝上是指可翻折部分在未翻折状态时,钩刺状突出体的末端朝向擦拭部件顶端方向,擦拭部件顶端为上底端为下;朝上包括斜上、直上;而当可翻折部分在翻折状态时,钩刺状突出体的末端将会翻转朝向擦拭部件底端方向,即方向朝下,朝下包括斜下、直下,使移出肛管过程中的翻折状态下钩刺状突出体能最大程度的擦拭肛窦及附近黏膜。

当然,以上所述所有钩刺状突出体,也可以是末端朝上与末端朝下的两种突出体,以上下交错和或其他交错方式排列。

为了更好的对肛管起到擦拭作用,输送部件位于擦拭部件可翻折部分内腔之内的部分和或之外的部分设有可包括条索状、钉状、凸台状、钩状、水滴状、横纹状、散点状、锯齿状、串珠状、皱褶状、梯田状、毛刺状在内的突出体。优选的,为柔性的突出体,可以嵌入、环周套入输送部件,也可与输送部件粘接或二次模塑为一体。

也可以是擦拭部件的连接部分包覆了输送部件,而在连接部分上设有各种形状的突出体。

为了输送可用于润滑、清洁、治疗的流体物质,输送部件为中空,输送部件内腔有至少一个顶端开口和至少一个底端开口。

输送部件中空的设计可使其不仅可以输送擦拭部件还可输送液态水或药物溶液,甚至膏状物及凝胶状物,起到润滑、抗菌、清洗、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

为了将翻折部分内侧面加载功能的流体物质,如润滑剂、药物等,输送部件为中空,输送部件内腔有至少一个顶端侧向开口和至少一个底端开口,顶端侧向开口对向擦拭部件可翻折部分内侧面。

输送部件顶端侧向开口可将水、药液等流体物质输送至擦拭部件可翻折部分内侧面及输送部件外表面,为了在翻折状态时起到润滑、清洁、治疗等作用。

为了便于使用,输送部件为中空,输送部件内腔有一个顶端纵向开口和至少一个顶端侧向开口和至少一个底端开口,顶端侧向开口对向擦拭部件可翻折部分内侧面;顶端纵向开口和至少一个顶端侧向开口可被一带有能探入输送部件内腔的柱状部分的盖体对外封闭。

所述纵向开口,可以包括纵向垂直贯通,也可以包括与垂直方向有一定夹角的纵向斜向贯通。同样的,所述侧向开口,可以包括侧向水平贯通,也可以包括与水平方向有一定夹角的侧向斜向贯通。

盖体由本体部分和柱状部分组成,使用时把持盖体本体可将柱状部分从输送部件内腔拉出,盖体本体起到手柄作用,柱状部分起到密封作用。

一种方式是,输送部件为中空,输送部件内腔有一个顶端纵向开口和至少一个顶端侧向开口和至少一个底端开口,顶端侧向开口对向擦拭部件可翻折部分内侧面;擦拭部件顶端包覆输送部件顶端并设有一个纵向开口;输送部件顶端纵向开口、顶端侧向开口及擦拭部件顶端纵向开口可被一带有能探入输送部件内腔的柱状部分的盖体对外封闭。

进而,输送部件为中空,输送部件内腔有一个顶端纵向开口;擦拭部件顶端包覆输送部件顶端并设有一个纵向开口及至少一个侧向开口,擦拭部件顶端侧向开口位于输送部件顶端纵向开口的上方;擦拭部件顶端侧向开口对向擦拭部件可翻折部分内侧面;输送部件顶端纵向开口、擦拭部件顶端纵向开口及擦拭部件顶端侧向开口可被一带有能探入输送部件内腔的柱状部分的盖体对外封闭。

为了更好将输送部件内的物质加载到可翻折部件内侧面,输送部件为中空,输送部件内腔有一个顶端纵向开口;擦拭部件顶端包覆输送部件顶端并设有一个纵向开口及至少一个侧向开口,擦拭部件顶端侧向开口位于输送部件顶端纵向开口的上方;擦拭部件顶端侧向开口对向擦拭部件可翻折部分内侧面;输送部件顶端纵向开口、擦拭部件顶端纵向开口及擦拭部件顶端侧向开口可被一带有能探入输送部件内腔的柱状部分的盖体对外封闭;盖体的柱状部分外表面设有指示相对距离的标记。

所述相对距离是指标记如水平刻度线与擦拭部件或输送部件顶端表面或最高点之间的距离,用于判断位置较下的擦拭部件或输送部件顶端侧向开口在顶端纵向开口仍被封堵的状态下是否已被开放。

一种方案是,输送部件为中空,输送部件内腔有一个顶端纵向开口和至少一个顶端侧向开口;擦拭部件顶端包覆输送部件顶端并设有一个纵向开口;输送部件顶端侧向开口对向擦拭部件可翻折部分内侧面;输送部件顶端纵向开口、侧向开口以及擦拭部件顶端纵向开口可被一带有能探入输送部件内腔的柱状部分的盖体对外封闭;盖体的柱状部分外表面设有指示相对距离的标记。

为了方便润滑擦拭部件顶端使之易于进入肛门,输送部件为中空,输送部件内腔至少有一个顶端纵向开口;擦拭部件顶端包覆输送部件顶端并设有一个纵向开口;输送部件顶端纵向开口及擦拭部件顶端纵向开口可被一带有能探入输送部件内腔的柱状部分的盖体对外封闭;盖体连有一环周覆盖擦拭部件顶端、输送部件顶端的中空的裙伞状的涂抹罩。

使用时无需把持盖体本体部分,把持涂抹罩也可将探入输送部件内腔的盖体的柱状部分移出;涂抹罩与柱状部分可以合并为一个部件。

为了能够轻松旋转涂抹罩,盖体的柱状部分与涂抹罩之间为可活动的接触,避免二者相互干涉。

所述盖体的柱状部分与涂抹罩之间为可活动的接触,是指包括以下情形:二者连为一体是一个整体独立部件但不同部分可在一定范围内相对运动;二者是可相对运动的各自独立的部件且能密封接触,所述密封接触可以为局部过盈的接触。

为了更方便的润滑擦拭部件顶端,盖体的本体及柱状部分设有相连的存有润滑液的内腔,柱状部分内腔设有至少一个侧向的开口,柱状部分内腔开口被擦拭部件顶端封闭。

为了易于翻折,擦拭部件的可翻折部分顶端设有一环周薄弱区域。

所述环周薄弱区域可以是可翻折部分顶端局部壁厚环周减少的环线状区域,也可以是可翻折部分顶端与输送部件顶端连接处的非紧密接触区域;所述非紧密接触区域可以是套筒状的易于与输送部件顶端发生相对移动的区域,发生相对移动之前可以是贴附的状态也可以二者间留有一定距离;环周薄弱区域的设计使得可翻折部分更容易受到外力后轴向的翻折。

同样为了易于翻折,可翻折部分底端边缘部分朝向外、上卷曲。

所述朝向外、上的卷曲可以是水平朝外,也可以是垂直朝上,也可以是朝向外上方;总之,可翻折部分底端边缘部分的朝向外、上的卷曲使得可翻折部分更容易受到外力后轴向的翻折。

另一种易于翻折的结构是,可翻折部分设有包括纵向或横向的线条状薄弱区域。

同样的目的,可翻折部分底端边缘设有至少一个豁口。

一种作用于肛窦的装置,包括内腔相连的中空的输送部件与中空的药液存储部件;输送部件内腔至少有一个顶端纵向开口;至少在药液存储部件内腔设有药液,输送部件顶端纵向开口可被一盖体对外封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擦拭部件,擦拭部件的一部分与输送部件相连接为连接部分;擦拭部件至少有一部分游离成为中空的可翻折部分,可翻折部分可呈花苞状、裙伞状;输送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可翻折部分内腔内,可翻折部分内腔有一朝向输送部件底端的开口。

输送部件内腔还包括至少一个顶端侧向开口,顶端侧向开口对向擦拭部件可翻折部分内侧面;顶端纵向开口和顶端侧向开口被盖体上的能探入输送部件内腔的柱状部分同时对外封闭。

输送部件内腔还包括至少一个顶端侧向开口,顶端侧向开口对向擦拭部件可翻折部分内侧面;擦拭部件顶端包覆输送部件顶端并设有一个纵向开口;上述开口可被盖体上的能探入输送部件内腔的柱状部分同时对外封闭。

擦拭部件顶端包覆输送部件顶端并设有一个纵向开口及至少一个侧向开口,擦拭部件顶端侧向开口位于输送部件顶端纵向开口的上方;擦拭部件顶端侧向开口对向擦拭部件可翻折部分内侧面;上述开口可被盖体上的能探入输送部件内腔的柱状部分同时对外封闭。

擦拭部件顶端包覆输送部件顶端并设有一个纵向开口及至少一个侧向开口,擦拭部件顶端侧向开口位于输送部件顶端纵向开口的上方;擦拭部件顶端侧向开口对向擦拭部件可翻折部分内侧面;上述开口可被盖体上的能探入输送部件内腔的柱状部分同时对外封闭,盖体的柱状部分外表面设有指示相对距离的标记。

输送部件内腔还包括至少一个顶端侧向开口;擦拭部件顶端包覆输送部件顶端并设有一个纵向开口;输送部件顶端侧向开口对向擦拭部件可翻折部分内侧面;上述开口可被盖体上的能探入输送部件内腔的柱状部分同时对外封闭,盖体的柱状部分外表面设有指示相对距离的标记。

擦拭部件顶端包覆输送部件顶端并设有一个纵向开口;输送部件顶端纵向开口及擦拭部件顶端纵向开口可被盖体上的能探入输送部件内腔的柱状部分同时对外封闭;盖体连有一环周覆盖擦拭部件顶端的中空的裙伞状的涂抹罩。

盖体设有能探入输送部件内腔的柱状部分,盖体连有一环周覆盖擦拭部件顶端的中空的裙伞状的涂抹罩,柱状部分与涂抹罩之间为可活动的接触。

盖体设有能探入输送部件内腔的柱状部分,盖体的本体及柱状部分设有相连的存有润滑液的内腔,柱状部分内腔设有至少一个侧向的开口,柱状部分内腔开口被擦拭部件顶端部分封闭。

擦拭部件的可翻折部分的外侧面、内侧面及输送部件位于擦拭部件可翻折部分内腔内的部分之任意一部设有可包括条索状、钉状、凸台状、钩状、水滴状、横纹状、散点状、锯齿状、串珠状、皱褶状、梯田状、毛刺状在内的突出体。

擦拭部件的可翻折部分的外侧面、内侧面及输送部件位于擦拭部件可翻折部分内腔之内及之外的部分之任意一部设有钩刺状突出体;可翻折部分的外侧面、内侧面上的钩刺状突出体的末端朝上。

为了易于翻折:

擦拭部件的可翻折部分顶端设有一环周薄弱区域。

可翻折部分底端边缘部分朝向外、上卷曲。

可翻折部分设有包括纵向或横向的线条状薄弱区域。

可翻折部分底端边缘设有至少一个豁口。

作为一种选择,储存部件内腔的药液为甘油水溶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与输送部件相连的擦拭部件上的可翻折部分可反复擦拭肛窦及附近黏膜,可包括肛柱与肛管黏膜。

2.可翻折部分上的突出体尤其是钩刺状突出体可探入肛窦内将粪便、炎症分泌物、异物等充分擦拭清除。

3.与润滑、清洁液一体的设计可使肛窦内积存的干燥粪便软化、稀化、溶化最终清除,使被堵塞的肛腺开口重新开放。

4.有助于消除因肛窦炎症导致的便秘。

5.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腹泻后的肛窦炎。

6.有助于痔、肛裂等肛肠疾病的预防、护理及治疗。

7.可作为保持肛窦及肛管卫生的日常使用。

附图说明

并不局限本发明的附图如下:

图1a:肛管、肛窦的解剖示意图;

图1b:肛窦的冠状面剖视图;

图1c:传统产品作用于肛窦的示意图;

图1d:本发明实施例1进入肛管的示意图;

图1e:本发明实施例1作用于肛窦的示意图;

图1f:本发明实施例1进入直肠内的示意图;

图1g:本发明实施例1移出直肠的示意图;

图1h:本发明实施例1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2a:本发明实施例2的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2b:本发明实施例2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2c:本发明实施例2的又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2d:本发明实施例2进入肛管的示意图;

图2e:本发明实施例2进入直肠的示意图;

图2f:本发明实施例2移出直肠的示意图;

图3a: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本发明实施例3的一种盖体状态示意图;

图3c:本发明实施例3进入直肠的示意图;

图3d:本发明实施例3移出直肠的示意图;

图4a: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本发明实施例4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4c:本发明实施例4移出直肠的示意图;

图5a: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5b:本发明实施例5的一种盖体状态示意图;

图5c: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5d:本发明实施例5移出直肠的示意图;

图6a: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6b:本发明实施例6的一种盖体状态示意图;

图中:a0.肛门;a1.肛管;a2.齿状线;a3.肛窦;a4.肛腺;a5.肛腺开口;b.粪便或异物;c.传统开塞露杆状体;f.润滑液;1.输送部件;10.输送部件内腔;11.输送部件顶端;111.输送部件顶端纵向开口;112.输送部件顶端侧向开口;12.输送部件底端;121.底端开口;13.输送部件主体部分;2.擦拭部件;21.擦拭部件顶端;211.擦拭部件顶端纵向开口;212.擦拭部件顶端侧向开口;22.擦拭部件底端;23.可翻折部分;230.可翻折部分内腔;2301.可翻折部分内腔朝向输送部件底端的开口;231.可翻折部分内侧面;232.可翻折部分外侧面;233.可翻折部分的皱褶;24.连接部分;25.可翻折部分底端边缘的卷曲;26.环周薄弱区域;27.线条状薄弱区域;28.豁口;3.突出体;31.钩刺状突出体;311.钩刺状突出体的末端;32.串珠状突出体;33.锯齿状突出体;4.盖体;41.盖体本体;410.本体内腔;42.柱状部分;420.柱状部分内腔;421.标记;422.柱状部分内腔侧向开口;5.涂抹罩;51.涂抹罩内表面;6.药液存储部件;60药液储存部件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并不局限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首先说明人类肛窦位置、简要结构及传统开塞露使用现状,如图1a、1b、1c所示,肛腺a4开口a5被粪便或异物b堵塞;从肛门a0进入肛管a1的传统开塞露杆状体c无法将位于齿状线a2的肛窦a3内的粪便或异物b清除。

如图1d、1e、1f、1g、1h系列附图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包括:主体部分13呈杆状的具有一个顶端11和底端12的输送部件1;一个柔性的具有顶端21和底端22的擦拭部件2;擦拭部件2的一部分与输送部件1相连接为连接部分24,输送部件顶端11露出;擦拭部件2有一部分游离成为中空的呈伞状的可翻折部分23;输送部件1一部分位于可翻折部分23内腔230内,可翻折部分23内腔230有一朝向输送部件1底端12的开口2301;本实施例中输送部件底端12膨大成一个便于把持的手柄。

所述擦拭部件2的一部分与输送部件1相连接,即连接部分24与输送部件1之间的连接是指不易分离的连接,具体是进出肛管产生的摩擦力不易使之分离;本实施例附图显示出紧密的套接;也可选用粘接及一体式模塑成型的连接等其他连接方式;当采用套接方式时,弹性的擦拭部件2连接部分24呈管状有压力的包覆输送部件杆状主体13的全部或一部分,使二者连为一体不易分离,也可设置环周或散点状的凹凸配合结构强化二者的结合力(未示出)。

所述擦拭部件2的可翻折部分不与输送部件1连为一体而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形变移动,这种形变包括拉伸形变、弯曲形变、翻折形变等,尤其是可以翻折后的转向可使内侧面231暴露在外。

擦拭部件2的一部分与输送部件1相连接,可以是擦拭部件2顶端21与输送部件1顶端相连,也可以是擦拭部件2顶端以下的部分与输送部件1主体部分13相连。

可翻折部分23外形可以为伞状也可以选择中空的花苞状、裙状、撞钟状、钟状花序等形状,具体是指可翻折部分23外部轮廓在未展开或展开时呈花苞状、裙状、伞状或裙状与伞状各种融合的形状,当然也包括顶端至底端外径均匀的圆筒样的裙伞状;可翻折部分23在未展开前其内腔230容纳一部分输送部件1;可翻折部分23内侧面231可以接触到容纳其内的输送部件1外表面但不与其有包括粘连在内的连接,即便有连接也是易于分离的连接。

所述可翻折部分23内腔230有一朝向输送部件1底端12的开口2301,此开口亦是擦拭部件2底端开口。

如图1d所示,擦拭部件2的可翻折部分23的外侧面232设有钩刺状突出体31,钩刺状突出体31的末端311朝上。当可翻折部分23进入肛管a1时,可翻折部分23的外侧面232的钩刺状突出体31擦拭肛管黏膜;当然,突出体3可包括条索状、钉状、凸台状、钩状、水滴状、横纹状、散点状、锯齿状、串珠状、皱褶状、梯田状、毛刺状在内的各种可以增加摩擦力的形状,也可是凹陷,凹陷设计可以存留一定量的润滑、清洗、抗菌等作用的药液。

突出体3可环周设置多个;优选的,突出体3末端朝上,即朝向擦拭部件2顶端21方向,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擦拭肛窦黏膜。

如图1e所示,当可翻折部分23开始接触齿状线a2时,可翻折部分23的外侧面232的钩刺状突出体31末端311探入肛窦a3内并紧密接触并擦拭肛窦黏膜,堵塞肛腺a4开口a5的粪便或异物b被擦除。

继续前行,如图1f所示,可翻折部分23完全通过肛管a1,肛窦a3内被擦除的粪便或异物b进入直肠末端,此时可翻折部分23内侧面231未被污染。

随后外拉输送部件1,如图1g所示,可翻折部分23受到肛管内口的阻力后发生轴向的翻折形变,所述轴向是形变沿着输送部件1的基准轴最终使可翻折部分23底端开口朝上,所述朝上是指朝向输送部件1底端12相反的方向;可翻折部分23翻折形变后,内侧面231朝外而外侧面232朝内;暴露出内侧面231的钩刺状突出体31,其末端311探入肛窦a3内并紧密接触并擦拭肛窦黏膜,进入时未被清除的粪便或异物b受到再次的擦拭,极大提高了清除率。

为了易于翻折,如图1d所示,擦拭部件2的可翻折部分23顶端设有一环周薄弱区域26。

本实施例中的环周薄弱区域26是可翻折部分23顶端局部壁厚环周减少的环线状区域;作为变通,也可以是可翻折部分23顶端与输送部件顶端11连接处的非紧密接触区域;所述非紧密接触区域可以是套筒状的易于与输送部件顶端11发生相对移动的区域,发生相对移动之前可以是贴附的状态也可以二者间留有一定距离;环周薄弱区域26的设计使得可翻折部分23更容易受到外力后轴向的翻折。

同样为了易于翻折,如图1h所示,可翻折部分23设有多个纵向线条状薄弱区域27;也可以是横向的、环周的。

实施例2:

与上一个实施例最大不同是本实施例输送部件1为中空,输送部件内腔10有至少一个顶端开口111和至少一个底端开口121。

输送部件1中空的设计可使其不仅可以输送擦拭部件2还可输送液态水或药物溶液,甚至膏状物及凝胶状物,起到润滑、抗菌、清洗、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

如图2a所示,展示了一种输送部件顶端11未被擦拭部件顶端21包覆的情形;图2b所示,输送部件顶端11被擦拭部件顶端21包覆,擦拭部件2设有顶端开口211,擦拭部件顶端开口211位于输送部件顶端开口111之上。

如图2c所示,一个盖体4由本体41及柱状部分42组成,柱状部分42进入擦拭部件顶端开口211、输送部件顶端开口111内紧密接触将此二个开口对外密封;本实施例显示了串珠状突出体32及锯齿状突出体33;输送部件顶端部分膨大,包覆其的可翻折部分23呈倒置的花苞状;为了易于翻折,可翻折部分23底端边缘部分朝向外、上卷曲25。

所述朝向外、上的卷曲25可以是水平朝外,也可以是垂直朝上,也可以是朝向外上方;总之,可翻折部分23底端边缘部分的朝向外、上的卷曲25使得可翻折部分23更容易受到外力后轴向的翻折。

图2d所示,花苞状的膨大的可翻折部分23随输送部件顶端11进入肛管a1,在扩张肛管a1的同时高效的擦拭肛管a1黏膜;图2e所示,进入直肠末端,药液从擦拭部件顶端纵向开口211输出,箭头所指药液输出方向;药液可从输送部件底端开口121接入。

图2f所示,外拉输送部件1,可翻折部分23受到肛管内口的阻力后发生轴向的翻折形变,内侧面231朝外而外侧面232朝内;暴露出内侧面231的串珠状突出体32、锯齿状突出体33,探入肛窦a3内并紧密接触并擦拭肛窦黏膜,进入时未被清除的粪便或异物b受到再次的擦拭。

实施例3:

如图3a所示,擦拭部件2的可翻折部分23由一个环周分布的皱褶233构成。

作为变通,可翻折部分23也可以由一个皱褶和非皱褶的部分共同构成;进一步的变通,擦拭部件2的可翻折部分23可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皱褶233构成,当有二个以上的皱褶时,则可以是皱褶233与皱褶233之间相互的堆叠而构成。

输送部件1为中空,输送部件内腔10有一个顶端纵向开口111和两个顶端侧向开口112和一个底端开口121,顶端侧向开口112对向擦拭部件可翻折部分内侧面231。

输送部件1顶端侧向开口112可将水、药液输送至擦拭部件可翻折部分内侧面231及输送部件1外表面,为了在翻折状态时起到润滑、清洁、治疗等作用。

擦拭部件顶端设有纵向开口211;开口211、开口111、开口112被一带有能探入输送部件内腔10的柱状部分42的盖体4对外封闭。

如图3b所示,当把持盖体本体41将柱状部分42从输送部件内腔10部分的拉出时,可到达一个中间状态,即输送部件顶端纵向开口111仍被密封而输送部件顶端侧向开口112却被开放,这时向输送部件内腔10灌注药液则直接流入可翻折部分23内腔230,起到预先涂布的效果;在盖体的柱状部分42外表面设有指示此种状态下的相对距离的标记421。

所述相对距离是指标记如水平刻度线与输送部件顶端表面或最高点之间的距离,用于判断对位置较下的输送部件顶端侧向开口112在顶端纵向开口111仍被封堵的状态下是否已被开放。

如图3c所示,可翻折部分23进入直肠末端,此时可从擦拭部件顶端纵向开口211输出药液,箭头为药液流动方向。

如图3d所示,随后外拉输送部件1,可翻折部分23受到肛管内口的阻力后发生轴向的翻折形变,使得原本开放的擦拭部件顶端纵向开口211受到挤压闭合,此时输注药液则会经由输送部件顶端侧向开口112缓缓流出,或是高速射出起到冲洗黏膜的作用。

实施例4:

如图4a,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可翻折部分23呈伞状,输送部件1为中空,输送部件内腔10有一个顶端纵向开口111和一个底端开口121;擦拭部件顶端21包覆输送部件1顶端11并设有一个纵向开口211及两个侧向开口212;输送部件顶端纵向开口111、擦拭部件顶端纵向开口211及两个侧向开口212被一带有能探入输送部件内腔10的柱状部分42的盖体4对外封闭。

如图4b,为了易于翻折,可翻折部分23设有多个纵向的线条状薄弱区域27,线条状薄弱区域27接近底端处设有豁口28。

如图4c,外拉输送部件1,可翻折部分23受到肛管内口的阻力后发生轴向的翻折形变,使得原本开放的擦拭部件顶端纵向开口211受到挤压闭合,此时输注药液则会经由擦拭部件顶端侧向开口212缓缓流出,或是高速射出起到冲洗黏膜的作用。

实施例5:

如图5a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内腔相连的中空的输送部件1与中空的波纹管状的药液存储部件6,药液存储部件6内腔60设有药液,药液可以是甘油水溶液;输送部件内腔10有一个顶端纵向开口111及两个侧向开口112,顶端侧向开口112对向擦拭部件可翻折部分内侧面231;擦拭部件2的一部分与输送部件1相连接为连接部分24,本实施例为嵌入式紧密连接;中空的可翻折部分23呈花苞状,可翻折部分23底端边缘部分朝向外、上卷曲25;可翻折部分23内腔230有一朝向输送部件1底端12的开口2301;输送部件1顶端纵向开口111、两个侧向开口112及擦拭部件顶端纵向开口211被盖体4上的能探入输送部件内腔10的柱状部分42同时对外封闭。盖体4连有一环周覆盖擦拭部件顶端21的中空的裙伞状的涂抹罩5,柱状部分42与涂抹罩5之间为可活动的接触。

使用时,如图5b,部分将盖体4拉起使输送部件两个顶端侧向开口112开放,挤压波纹管状的药液存储部件6,甘油水溶液部分的从顶端侧向开口112流入可翻折部分23内腔230,使可翻折部分23内侧面231及其上的钩刺状突出体31润滑,当然也包括被可翻折部分23包裹的输送部件的部分。

进一步将盖体4拉起使输送部件顶端纵向开口111及擦拭部件顶端纵向开口211开放,挤出部分甘油溶液至擦拭部件顶端21,下压并旋转涂抹罩5,柔性的易于形变的涂抹罩5内表面51将甘油溶液充分的涂抹在擦拭部件顶端21,有助于顺利进入肛管a1并发挥清洁作用;可翻折部分23内侧面231、外侧面232均设有钩刺状突出体31,钩刺状突出体31末端311朝上。

图5c所示,输送部件1外表面亦设有钩刺状突出体31,进一步起到擦拭肛窦a3及清洁肛管a1的作用。

图5d所示,外拉已经入直肠末端的输送部件1,输送部件1外表面设有钩刺状突出体31擦拭肛窦a3及肛管a1黏膜,随即可翻折部分23内侧面231翻转外露,其上的钩刺状突出体31探入肛窦a3进一步擦拭同时可挤出甘油溶液同步清洗;可翻折部分23可设计成花瓣状,如图5d所示,促进翻折的多个豁口28可延长至擦拭部件顶端21,使翻折部分23的作用更为灵活;将擦拭部件连接部24的延展包裹输送部件主体13,其上设置钩刺状突出体31,增加擦拭面积。

实施例6:

如图6a所示,与实施例5的不同是,为更好的更方便的润滑擦拭部件顶端21,而不是使用药液存储部件6内的润滑或清洗液;本实施例的盖体4的本体41及柱状部分42设有相连的存有润滑液的内腔410、420,柱状部分内腔420设有两个相对的侧向的开口422,柱状部分内腔开口422被擦拭部件顶端的连接部分24所封闭。

如图6b所示,使用时部分将盖体4拉起使盖体4的柱状部分内腔开口422开放,挤压盖体4本体41使其内存储的润滑液f按箭头所示方向流出,下压并旋转涂抹罩5,柔性的易于形变的涂抹罩5内表面51将润滑液充分的涂抹在擦拭部件顶端21,有助于顺利进入肛管a1并发挥清洁作用;润滑液f可采用石蜡油、透明质酸钠、壳聚糖、pvp等。

本发明各种方案使用时均可反复进出肛门,增加擦拭频次起到更为充分的擦拭及清洗作用,类似刷牙为常规口腔清洁一样,即便无肛肠疾病每日便后擦拭刷洗齿状线a2附近的肛窦a3将起到预防肛窦炎等肛肠疾患的作用;便秘患者擦拭刺激肛窦a3可促进腺体分泌,发挥自润滑作用,且能激发排便反射;而有些情况下,尤其是腹泻后肛窦a3极易积存粪便需使用本发明的擦拭部件及时清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