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创伤止血栓注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4405发布日期:2018-11-27 22:14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创伤止血栓注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创伤止血栓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现国内还没有针对患者在大量内部创伤出血时止血专用的医疗用品。由于患者在大量出血时,涉及到动脉或机体组织破损。所以医生会寻找找到出血点,采取止血措施。在出血量过多时,无法及时又准确的找到出血点,这时医生会采用止血钳对患者的动脉进行远处结扎;若出血点比较小的话,会更加加大医生准确寻找到出血点的难度。不及时清理伤口周围的血液,就会耽误救治。现国内关于伤口外部的血液清理一直处于使用大量纱布进行吸附和压迫处理。急需一种能够快速内创伤止血的装置。

但现有的内创伤止血栓注射装置,其注射的时候由于不能精确的找到需要注射位置,需要医护人员在病人体内进行轻微波动伤口处出血量的大小来确定注射位置,这不仅大大的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而且救治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远远无法满足当代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无法给医疗行业带来帮助。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内创伤止血栓注射装置,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创伤止血栓注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能精确的找到需要注射位置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创伤止血栓注射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和活塞杆,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贯穿设置在装置本体中,所述装置本体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辅助注射座,所述辅助注射座与装置本体紧密贴合,所述装置本体的前面设有刻度盘,所述刻度盘与装置本体紧密贴合,所述装置本体的上方设有推送单元,所述推送单元与装置本体贯通连接,所述活塞杆的下方设有活塞推动部,所述活塞推动部与活塞杆紧密贴合,所述推送单元的上方设有注射端,所述注射端贯穿设置在推动单元中,所述活塞推动部的下方设有盖子,所述盖子与活塞推动部活动连接,所述推送单元的内部设有止血通道,所述止血通道嵌入设置在推动单元中,所述活塞杆的内部设有壳聚糖,所述壳聚糖嵌入设置在活塞杆中。

进一步的,所述止血通道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受力推动器,所述受力推动器与止血通道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推动部的下方设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贯穿设置在活塞推动部中。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推动部的表面设有摩擦杆,所述摩擦杆与活塞推动部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推动部的内部设有开盖按钮,所述开盖按钮贯穿设置在活塞推动部中。

进一步的,所述推送单元的内部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嵌入设置在推送单元中。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的内部设有螺纹进料管,所述螺纹进料管嵌入设置在活塞杆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内创伤止血栓注射装置结构合理,设有湿度传感器,为了确保医护人员在救治病人的时候的快速性,通过湿度传感器与注射端共同作用,使得当注射端注入病人体内的时候,通过湿度传感器感受病人体内的创伤的出血的位置,因为血液的流动使得病人体内的湿度增大,因此通过湿度传感器能够帮助医护人员迅速而精确的找到创伤的出血的位置,大大的缩短了止血时间,为病人的抢救赢得了大量的时间,有效的保障了病人的生命安全,设有壳聚糖,当医护人员找准出血位置之后,直接通过止血通道注射壳聚糖,因为壳聚糖与人体细胞有良好的亲和性,无排斥反应,生物相容性好,可以生物降解,并有止血作用。壳聚糖的止血性在于壳聚糖带有一定量的电荷,它的分子可以直接将创面上的红细胞连接在一起,促使血液凝固,从而达到止血效果,改善了有技术中采用的是一些止血带和布进行填塞止血的缺点,大大的提高了止血效果和效率,在未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装置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活塞推动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本体,101、辅助注射座,102、刻度盘,103、壳聚糖,2、活塞杆,201、螺纹进料管,3、推送单元,301、注射端,302、受压推动器,303、止血通道,304、湿度传感器,4、活塞推动部,401、控制按钮,402、摩擦杆,403、开盖按钮,404、盖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内创伤止血栓注射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和活塞杆2,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有活塞杆2,活塞杆2贯穿设置在装置本体1中,装置本体1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辅助注射座101,辅助注射座101与装置本体1紧密贴合,装置本体1的前面设有刻度盘102,刻度盘102与装置本体1紧密贴合,装置本体1的上方设有推送单元3,推送单元3与装置本体1贯通连接,活塞杆2的下方设有活塞推动部4,活塞推动部4与活塞杆2紧密贴合,推送单元3的上方设有注射端301,注射端301贯穿设置在推动单元3中,活塞推动部4的下方设有盖子404,盖子404与活塞推动部4活动连接,推送单元3的内部设有止血通道303,止血通道303嵌入设置在推动单元3中,活塞杆2的内部设有壳聚糖103,壳聚糖103嵌入设置在活塞杆2中。

进一步的,止血通道303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受力推动器302,受力推动器302与止血通道303紧密贴合,当医护人员推动活塞杆2的时候,通过活塞杆2便会挤压受力推动器,此时,受力推动器302便会因为受力而挤压止血通道303打开,使得壳聚糖103释放出来,有效的防止了在没有进行注射的时候壳聚糖103会自动流出来的缺点,避免了壳聚糖103的浪费。

进一步的,活塞推动部4的下方设有控制按钮401,控制按钮401贯穿设置在活塞推动部4中,当医护人员确定了注射位置之后,通过控制按钮401,来将壳聚糖103进行释放注射,从而保证注射的量能够满足于创伤伤口,有效的保证了止血的有效性。

进一步的,活塞推动部4的表面设有摩擦杆402,摩擦杆402与活塞推动部4紧密贴合,为防止病人在注射的时候发生抖动,特意通过摩擦杆402来增大医护人员的手与活塞推动部4的摩擦力,从而保证了病人抖动的时候医护人员不会滑手而失针,有效的保障了病人的安全。

进一步的,活塞推动部4的内部设有开盖按钮403,开盖按钮403贯穿设置在活塞推动部4中,当壳聚糖103使用完过后,通过开盖按钮403来开启盖子404,向活塞杆2管内在螺纹进料管201的作用下直接加入壳聚糖103,从而保证壳聚糖103的持续供应。

进一步的,推送单元3的内部设有湿度传感器304,湿度传感器304嵌入设置在推送单元3中,因为血液的流动使得病人体内的湿度增大,因此通过湿度传感器304能够帮助医护人员迅速而精确的找到创伤的出血的位置,大大的缩短了止血时间,为病人的抢救赢得了大量的时间,有效的保障了病人的生命安全。

进一步的,活塞杆2的内部设有螺纹进料管201,螺纹进料管201嵌入设置在活塞杆2中,当壳聚糖103加入至活塞杆2中时,通过旋转活塞杆2来带动螺纹进料管201转动,使得壳聚糖103能够流畅的落入活塞杆2中并固定,保证了壳聚糖103能够受控制按钮401的控制。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湿度传感器304探测出创伤出血的位置,然后通过注射端301直接进行注射,因为血液的流动使得病人体内的湿度增大,因此通过湿度传感器304能够帮助医护人员迅速而精确的找到创伤的出血的位置,大大的缩短了止血时间,为病人的抢救赢得了大量的时间,有效的保障了病人的生命安全,其次,当医护人员找准出血位置之后,直接通过止血通道注射壳聚糖103,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由医护人员推动活塞杆2挤压受力推动器302从而打开止血通道303,然后通过注射端301注入病人体内,因为壳聚糖101与人体细胞有良好的亲和性,无排斥反应,生物相容性好,可以生物降解,并有止血作用。壳聚糖101的止血性在于壳聚糖101带有一定量的电荷,它的分子可以直接将创面上的红细胞连接在一起,促使血液凝固,从而达到止血效果,最后,当壳聚糖103使用完过后,通过开盖按钮403来开启盖子404,向活塞杆2管内在螺纹进料管201的作用下直接加入壳聚糖103,从而保证壳聚糖103的持续供应。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