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窦炎术后灌洗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0011发布日期:2018-09-21 20:24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鼻窦炎术后灌洗的中药,属于中药配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鼻窦炎常继发于上感或急性鼻炎,这时原有症状加重,出现畏寒、发热、食欲不振、便秘、周身不适等。患者脓鼻涕增多且不易擤尽,如向后流入咽部及下呼吸道时,刺激咽、喉粘膜,引起咳嗽和咳痰,甚至恶心,因此对于鼻炎、鼻窦炎的患者来说,除了要选择好的方法进行治疗,还要定期复查,如症状加重,保守治疗无效时,可手术治疗,更重要的是患者要在术后积极做好术后灌洗和护理工作,起到清热解毒,消肿,促排的作用,降低小囊泡的发生率。

目前,用于鼻炎、鼻窦炎术后恢复的药物为:雷诺考特、邦鼻净、阿莫西林、糖皮质激素制剂(辅舒良)等,但是疗效不明显,术后囊泡反复再生,疗效不尽人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使用方便的鼻窦炎术后灌洗的中药。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鼻窦炎术后灌洗的中药,包括蟾酥注射液4ml和中药成分的配方,所述中药成分的配方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分组成:

苍耳子1-5g、辛夷3-15g、白芷3-15g、黄芪10-30g、鹅不食草6-15g、桔梗5-10g、川芎5-15g。

优选的,所述中药成分的配方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分组成:

苍耳子2-4g、辛夷6-12g、白芷6-12g、黄芪12-20g、鹅不食草7-12g、桔梗6-8g、川芎7-10g。

该中药成分的配方可制成丸剂、丹剂、散剂、汤剂以及胶囊粉剂等不同剂型,其中汤剂最优。

该汤剂的最佳配方重量份配比为:

苍耳子3g、辛夷9g、白芷9g、黄芪15g、鹅不食草10g、桔梗6g、川芎6g。

本发明的上述配方中的中药原料是按照传统中药加工方法炮制,汤剂是混合加水煎成汤使用,具体方法为:按中药配方所需原料组分配比取中药药物于容器内,加入药物重量5-10倍的水,浸泡30分钟,使药物完全被水浸透,便于有效成分的溶解;然后再进行煎煮,第一次煎煮时,加热到100℃,再在95-100℃下煎煮40-50分钟,过滤;第二次煎煮时,药渣中加入药渣重量5-10倍的水进行第二次煎煮,加热到100℃,再在95-100℃下煎煮20-30分钟,过滤,合并二次滤液即为所需汤剂,该汤剂100ml,加入蟾酥注射液4ml,混合液即为本发明所述的鼻窦炎术后灌洗的中药配方,每日灌洗3次,每剂中药可以用3-5天,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轻者二个疗程,重者三个疗程即可恢复鼻窦炎术后鼻腔的健康。

使用时,仰卧位,头低位,鼻孔朝天,张口呼吸,抽取上述所述中药配方混合液,双侧鼻孔各灌注3-5ml混合液,保持姿势不动5-10分钟,然后翻身使剩余药液流出。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将上述中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利用各中药成分的功效,相互配合,能够清热解毒、祛风止痛,通鼻窍,活血排脓,抗过敏,消炎消肿,促进鼻腔分泌物的排出,减少甚至防止鼻窦术后囊泡的生成,达到鼻窦术后鼻腔健康的恢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鼻窦炎术后灌洗的中药,包括蟾酥注射液4ml和中药成分的配方,所述中药成分的配方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分组成:

苍耳子1g、辛夷3g、白芷3g、黄芪10g、鹅不食草6g、桔梗5g、川芎5g。

上述配方中的中药原料是按照传统中药加工方法炮制,汤剂是混合加水煎成汤使用,具体方法为:按中药配方所需原料组分配比取中药药物于容器内,加入药物重量5-10倍的水,浸泡30分钟,使药物完全被水浸透,便于有效成分的溶解;然后再进行煎煮,第一次煎煮时,加热到100℃,再在95-100℃下煎煮40-50分钟,过滤;第二次煎煮时,药渣中加入药渣重量5-10倍的水进行第二次煎煮,加热到100℃,再在95-100℃下煎煮20-30分钟,过滤,合并二次滤液即为所需汤剂,该汤剂100ml,加入蟾酥注射液4ml,混合液即为本发明所述的鼻窦炎术后冲洗的中药配方,每日灌洗3次,每剂中药可以用3-5天,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轻者二个疗程,重者三个疗程即可恢复鼻窦炎术后鼻腔的健康。

使用时,仰卧位,头低位,鼻孔朝天,张口呼吸,抽取上述所述中药配方混合液,双侧鼻孔各灌注3-5ml混合液,保持姿势不动5-10分钟,然后翻身使剩余药液流出。

实施例2:

一种鼻窦炎术后灌洗的中药,包括蟾酥注射液4ml和中药成分的配方,所述中药成分的配方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分组成:

苍耳子5g、辛夷15g、白芷15g、黄芪30g、鹅不食草15g、桔梗10g、川芎15g。

上述配方中的中药原料是按照传统中药加工方法炮制,汤剂是混合加水煎成汤使用,具体方法为:按中药配方所需原料组分配比取中药药物于容器内,加入药物重量5-10倍的水,浸泡30分钟,使药物完全被水浸透,便于有效成分的溶解;然后再进行煎煮,第一次煎煮时,加热到100℃,再在95-100℃下煎煮40-50分钟,过滤;第二次煎煮时,药渣中加入药渣重量5-10倍的水进行第二次煎煮,加热到100℃,再在95-100℃下煎煮20-30分钟,过滤,合并二次滤液即为所需汤剂,该汤剂100ml,加入蟾酥注射液4ml,混合液即为本发明所述的鼻窦炎术后冲洗的中药配方,每日灌洗3次,每剂中药可以用3-5天,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轻者二个疗程,重者三个疗程即可恢复鼻窦炎术后鼻腔的健康。

使用时,仰卧位,头低位,鼻孔朝天,张口呼吸,抽取上述所述中药配方混合液,双侧鼻孔各灌注3-5ml混合液,保持姿势不动5-10分钟,然后翻身使剩余药液流出。

实施例3:

一种鼻窦炎术后灌洗的中药,包括蟾酥注射液4ml和中药成分的配方,所述中药成分的配方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分组成:

苍耳子2g、辛夷6g、白芷6g、黄芪12g、鹅不食草7g、桔梗6g、川芎7g。

上述配方中的中药原料是按照传统中药加工方法炮制,汤剂是混合加水煎成汤使用,具体方法为:按中药配方所需原料组分配比取中药药物于容器内,加入药物重量5-10倍的水,浸泡30分钟,使药物完全被水浸透,便于有效成分的溶解;然后再进行煎煮,第一次煎煮时,加热到100℃,再在95-100℃下煎煮40-50分钟,过滤;第二次煎煮时,药渣中加入药渣重量5-10倍的水进行第二次煎煮,加热到100℃,再在95-100℃下煎煮20-30分钟,过滤,合并二次滤液即为所需汤剂,该汤剂100ml,加入蟾酥注射液4ml,混合液即为本发明所述的鼻窦炎术后冲洗的中药配方,每日灌洗3次,每剂中药可以用3-5天,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轻者二个疗程,重者三个疗程即可恢复鼻窦炎术后鼻腔的健康。

使用时,仰卧位,头低位,鼻孔朝天,张口呼吸,抽取上述所述中药配方混合液,双侧鼻孔各灌注3-5ml混合液,保持姿势不动5-10分钟,然后翻身使剩余药液流出。

实施例4:

一种鼻窦炎术后灌洗的中药,包括蟾酥注射液4ml和中药成分的配方,所述中药成分的配方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分组成:

苍耳子4g、辛夷12g、白芷12g、黄芪20g、鹅不食草12g、桔梗8g、川芎10g。

上述配方中的中药原料是按照传统中药加工方法炮制,汤剂是混合加水煎成汤使用,具体方法为:按中药配方所需原料组分配比取中药药物于容器内,加入药物重量5-10倍的水,浸泡30分钟,使药物完全被水浸透,便于有效成分的溶解;然后再进行煎煮,第一次煎煮时,加热到100℃,再在95-100℃下煎煮40-50分钟,过滤;第二次煎煮时,药渣中加入药渣重量5-10倍的水进行第二次煎煮,加热到100℃,再在95-100℃下煎煮20-30分钟,过滤,合并二次滤液即为所需汤剂,该汤剂100ml,加入蟾酥注射液4ml,混合液即为本发明所述的鼻窦炎术后灌洗的中药配方,每日灌洗3次,每剂中药可以用3-5天,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轻者二个疗程,重者三个疗程即可恢复鼻窦炎术后鼻腔的健康。

使用时,仰卧位,头低位,鼻孔朝天,张口呼吸,抽取上述所述中药配方混合液,双侧鼻孔各灌注3-5ml混合液,保持姿势不动5-10分钟,然后翻身使剩余药液流出。

实施例5:

一种鼻窦炎术后灌洗的中药,包括蟾酥注射液4ml和中药成分的配方,所述中药成分的配方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组分组成:

苍耳子3g、辛夷9g、白芷9g、黄芪15g、鹅不食草10g、桔梗6g、川芎6g。

上述配方中的中药原料是按照传统中药加工方法炮制,汤剂是混合加水煎成汤使用,具体方法为:按中药配方所需原料组分配比取中药药物于容器内,加入药物重量5-10倍的水,浸泡30分钟,使药物完全被水浸透,便于有效成分的溶解;然后再进行煎煮,第一次煎煮时,加热到100℃,再在95-100℃下煎煮40-50分钟,过滤;第二次煎煮时,药渣中加入药渣重量5-10倍的水进行第二次煎煮,加热到100℃,再在95-100℃下煎煮20-30分钟,过滤,合并二次滤液即为所需汤剂,该汤剂100ml,加入蟾酥注射液4ml,混合液即为本发明所述的鼻窦炎术后灌洗的中药配方,每日灌洗3次,每剂中药可以用3-5天,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轻者二个疗程,重者三个疗程即可恢复鼻窦炎术后鼻腔的健康。

使用时,仰卧位,头低位,鼻孔朝天,张口呼吸,抽取上述所述中药配方混合液,双侧鼻孔各灌注3-5ml混合液,保持姿势不动5-10分钟,然后翻身使剩余药液流出。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配方临床试验应用于近70例患者,其中62例在使用本发明配方2个疗程后,鼻腔恢复健康,另外8例在用药3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治愈率非常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