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介入手术压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45662发布日期:2018-12-05 16:16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穿刺介入手术术后护理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穿刺介入手术压迫器。

背景技术

穿刺介入手术是指将导管经静/动脉放置到病人血管中进行治疗的手术。进行手术时,一般需要经股静/动脉或肱静/动脉穿刺置入。手术结束后,穿刺导管和鞘管要从静脉或动脉内拔除,此时需要医护人员施以合理力度的按压力,较长时间地按压穿刺进入部位,并间断性地缓冲释放,以保证必要的血液循环需求。

在临床护理上,因为穿刺手术后需要按压的时间较长,医护人员的手臂容易紧张而产生疲劳,导致按压力度不足,而容易致使患者穿刺伤口处出现出血、皮下血肿等不适情况。所以在目前的穿刺手术术后按压护理中,存在费时、费力、需额外占用医护人员的问题。针对当下穿刺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设计一种专用装置,达到缓解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护理中需占用医护人员的时间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当前穿刺介入手术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大、容易疲劳、占用时间较多,制约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穿刺介入手术压迫器,其特别适用于对经肱静/动脉进行穿刺介入手术后的部位实施压迫,有助于缓解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消除因按压人员疲劳导致的不良现症问题,有助改善医护人员的工作情况。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穿刺介入手术压迫器,包括压迫带、一对束带、装配块及一对插连块。所述的两个插连块相对安装在所述装配块的上端面上侧和下端面下侧,且插连块与装配块相对端面之间形成条状型孔。所述条状型孔自所述装配块的左端面延伸至右端面。所述装配块的上端面中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沉槽。

所述的两条束带的一端与所述压迫带的上部或下部相连接,另一端分别穿过相同一侧设置的条状型孔。

自所述插连块的上端面或下端面设有竖直延伸的条状型槽,所述条状型槽内设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一端穿入所述条状型孔并能够插入所述沉槽内。

所述插连块上,于所述条状型槽的端口设有预压部,所述预压部能够对所述滑板的另一端施加推力而使所述滑板的另一端插入所述沉槽内,同时将穿入所述条状型孔内的束带推入沉槽内,对所述束带相对所述条状型孔的移动形成限定。

所述装配块上,设有由左端面向右端面延伸的腔,所述腔朝向所述压迫带的一端形成沿前后贯通的u型槽。所述腔内设有止定机构,所述止定机构包括推力单元和卡定部,且所述卡定部的外端相对处于所述u型槽内。所述卡定部朝向所述压迫带的一端端面的中部内凹。所述推力单元能够驱使所述卡定部朝向所述u型槽的端口移动。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压部包括弹簧a、螺栓和盖板。所述盖板固定在所述条状型槽的端口,并设有与所述条状型槽相对的螺纹通孔,螺栓与该螺纹通孔配合,所述弹簧a置于所述螺栓与所述滑板之间。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压迫带朝向装配块的一端端面上嵌装内衬层;所述内衬层为海绵垫或者棉布垫。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压迫带呈拱形且凹口朝向与所述装配块相对的一侧。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条状型孔的端口设有封板。所述封板上设有轴线相对平行的一对柱杆,且成对的柱杆侧壁之间形成一条与所述条状型孔连通的缝,所述束带经由该缝穿入、穿出所述条状型孔。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推力单元包括气泵和气囊,所述气囊朝向所述压迫带的一侧设置所述卡定部,所述卡定部为相互叠置的多层囊体,每层囊体的中部向内凹陷成拱形,所述卡定部与所述气囊连通,充气过程中所述气囊能够将所述卡定部推向所述u型槽端口一侧。所述气泵连接在所述气囊的另一侧。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推力单元包括滑块、弹簧b和预紧螺柱。

所述卡定部包括拱形垫和承载块,所述承载块的外端面中部设有型槽,所述拱形垫的上部和下部与所述承载块的外端面通过滑槽结构匹配,随着所述拱形垫中部承受压力的变化,所述拱形垫的上部和下部能够相对所述承载块的上、下侧壁体朝下或朝上滑动。

所述装配块上所设腔的中部设有中间螺柱,所述中间螺柱的内端面设置沉孔,沉孔的底壁上设置光柱通孔。所述中间螺柱的光柱通孔匹配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能够相对所述中间螺柱直线滑动,所述连接柱的外端穿出所述光柱通孔与所述承载块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内端设有径向凸缘,径向凸缘的外径大于所述光柱通孔的内径小于所述沉孔的内径。

所述装配块上所设腔的内壁上,并相对处于所述中间螺柱内端一侧位置处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底壁设有螺纹通孔,所述滑块与滑槽匹配,所述预紧螺柱与螺纹通孔匹配,并能够旋入滑槽内推动所述滑块相对滑槽滑动。所述弹簧b的两端置于所述连接柱的内端面与所述滑块的外端面之间。通过旋拧所述预紧螺柱相对螺纹通孔向内旋入的长度,调节滑块相对滑槽的位置,进而调节弹簧b的初始压缩量。此种结构下对穿刺介入手术的创伤位置施加的压迫力基本与所述弹簧b的预设压力一致。旋拧所述预紧螺柱使其相对螺纹通孔向外移动便可实现间断释放调节目的。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型槽内设有限定块,所述限定块的外端面设有拱形板,所述限定块的内端穿过于所述型槽底壁上设置的通孔而延伸至所述连接柱的轴向通孔中。所述滑块设有轴孔,自所述预紧螺柱内端面设有光柱沉孔,光柱沉孔的底壁上设有螺纹孔。

还包括有推杆和推力螺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限定块的内端面接触,另一端依次穿经弹簧b、滑块的轴孔而延伸至所述预紧螺柱的光柱沉孔内。所述推力螺杆与所述预紧螺柱上设置的螺纹孔匹配,能够旋入所述预紧螺柱的光柱沉孔内与所述推杆的端面接触。所述拱形板朝向所述拱形垫的一端面为内凹面。

有益效果: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对经肱静/动脉进行穿刺介入手术后的部位实施压迫,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助于降低穿刺介入手术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缓解护理工作中按压手臂的紧张和疲劳感,消除因疲劳导致的不良现症问题,有助改善医护人员的工作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某实施例下本发明中封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某实施例下本发明中封板的外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某实施例下本发明中压迫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压迫带,11内衬层,12轴杆,2束带,3装配块,31沉槽,32腔,33中间螺柱,4插连块,41臂,411槽孔,51条状型孔,52封板,521柱杆,531滑板,532弹簧a,533螺栓,534盖板,6a气囊,6a1定型端,6b1拱形垫,6b2承载块,6b21型槽,7抽气打气两用泵,81限定块,82连接柱,91滑块,92弹簧b,93预紧螺栓,94推力螺杆,95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穿刺介入手术压迫器,包括压迫带1、一对束带2、装配块3及一对插连块4。所述的两个插连块4相对安装在所述装配块3的上部和下部,且所述插连块4与所述装配块3相对端面之间形成条状型孔51,所述条状型孔51自所述装配块3的左端面延伸至右端面。所述装配块3的上端面中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沉槽3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条状型孔51为自左向右(基于图1或图5而言,下同)向上或向下倾斜的条状型孔,使得两个条状型孔51的延伸方向能够交叉。图1中相对在上侧的条状型孔51自左向右向下倾斜,相对在下册的条状型孔51自左向右向上倾斜;反之,也可以使相对在上侧的条状型孔51自左向右向上倾斜,相对在下册的条状型孔51自左向右向下倾斜。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条状型孔51可相对平行。

所述的两条束带2的左端与所述压迫带1的上部或下部相连接,另一端分别穿过相同一侧设置的条状型孔51。如图1、图4所示,压迫带1上部和下部设有轴杆12,束带2的端部被固定连接在轴杆12上。

自所述插连块4的上端面或下端面设有竖直延伸的条状型槽,所述条状型槽内设有滑板531,所述滑板531的一端穿入所述条状型孔51并能够插入所述沉槽31内。

所述插连块4上,于所述条状型槽的端口设有预压部,所述预压部能够对所述滑板531的另一端施加推力而使所述滑板531的另一端插入所述沉槽31内,同时将穿入所述条状型孔51内的束带2推入沉槽31内,对所述束带2相对所述条状型孔51的移动形成限定。如图1所示,所述滑板531与所述沉槽31相对匹配的一端端面为弧形端面,所述沉槽31的槽腔为与该弧形端面接触匹配的仿形槽腔。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于所述滑板531与沉槽31匹配的一端套装上橡胶层,以增加其与束带2接触时的相对摩擦阻力。相应地,也可以在沉槽31内设置橡胶衬层。

所述装配块3上,设有由左端面向右端面延伸的腔32(在图5示出,也即图1中置纳气囊和定型端的腔),所述腔32朝向所述压迫带1的一端(左端)形成沿前后贯通的u型槽。所述腔内设有止定机构,所述止定机构包括推力单元和卡定部,且所述卡定部设置在所述u型槽内,所述卡定部朝向所述压迫带的一端端面的中部内凹。所述推力单元能够驱使所述卡定部朝向所述u型槽的端口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迫带1的主体采用橡胶或者聚酯材料制作,具有一定的韧性和柔软度,在受到拉伸作用力时,所述压迫带1不要求具有显著的拉伸弹性。为使压迫带1在作用于手臂时具有一定的透气性能,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迫带1的带面上可分布设置槽或孔或者在所述压迫带1朝向装配块3的一端端面上嵌装内衬层11。所述内衬层11可为海绵层或者棉布垫。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迫带1呈拱形且凹口朝向装配块3一侧。

如图1、图5所示,所述预压部包括弹簧a532、螺栓533和盖板534。所述盖板534固定在所述条状型槽的端口,盖板534上设有与所述条状型槽相对的螺纹通孔,螺栓533与该螺纹通孔配合,且一端伸入所述条状型槽内,所述弹簧a532置于所述螺栓533与所述滑板531之间。通过旋拧所述螺栓533来调节弹簧a532的压缩量,进而实现调节对滑板531作用的预压力大小,来控制所述滑板531对穿过所述条状型孔51的束带2的压力。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条状型孔51的端口设有封板52。所述封板52上设有轴线相对平行的一对柱杆521,且成对的柱杆521侧壁之间形成一条与所述条状型孔51连通的缝,所述束带2经由该缝穿入、穿出所述条状型孔51。前述结构的设置能够避免束带2与条状型孔51端口处的棱角摩擦,有助于保证束带表面的质量,保证使用寿命。所述柱杆521与所述封板52枢轴地匹配,使得所述柱杆521能够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柱杆521外可设置弹性套管,且所述弹性套管与柱杆521紧固包裹成整体,成对的两柱杆521上包裹的弹性套管外币相切,这样束带的多处会受到压迫,从而保证使用过程中压迫带1对创伤处压迫作用的可靠性。可在所述装配块3上与压迫带1背离的一端面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一个臂41,所述臂41上设多道槽孔411,束带2的自由端由内及外地且呈弓形线路地依次穿过所述槽孔411。

如图1所示,所述封板52与所述装配块3相对的一侧设有插接缘板,装配块3上设有与插接缘板对应的槽。所述封板52的另一侧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在插连块4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连块4的前侧及后侧设有向上或向下延伸至所述装配块3前端面和后端面处的板,通过螺钉/铆钉或者粘结的方式将该板与装配块3连接成整体。

如图1所示,所述推力单元包括抽气打气两用泵7和气囊6a,所述气囊6a朝向所述压迫带1的一侧(左侧)设置所述卡定部(即图示的定型端6a1),所述卡定部为沿左右方向叠置的多层囊体,每层囊体的中部向内凹陷成拱形,所述卡定部与所述气囊6a连通。所述抽气打气两用泵7连接在所述气囊6a的另一侧(右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抽气打气两用泵7可由一个打气泵和一个抽气泵代替。

所述装配块3上设置的由左右延伸的腔,其u型槽右侧为锥形腔且锥形腔的大口端朝左,抽气打气两用泵7安装在腔的右端。设置的定型端6a1(卡定部)对应在u型槽位置。气囊6a充气时能够向压迫带1的一侧推动定型端6a1.而且定型端6a1逐层充气过程中会逐渐使定型端6a1的左端面向u型槽的端口移动,即,首先在充气过程中是所述气囊6a能够将所述卡定部(定型端6a1)整体推向所述u型槽端口一侧,然后随着充气的继续进行,所述定型端6a1的各层囊体自内向外(即图1的自右向左)逐层地展开而将定型端6a1的外(左)端面继续向压迫带1方向推移。在定型端6a1充满气体状态下,定型端6a1的左端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下可以相对u型槽的端口向外延伸出一定长度或者相对u型槽的端口向内延伸出一定长度。定型端6a1的设置需要保证其在充气状下左端始终呈拱形。通过定型端6a1将手臂的一侧(外侧)拖住,然后拉动束带2使压迫带1逐渐靠近手臂另一侧(内侧)最终便能压在介入手术的创伤位置。

上述提及的用气囊作为推力单元的方案,在应用中通过控制气泵的充气、抽气状态便能够方便地调控压迫带1的作用压力,完成间断缓冲释放操作。

如图5所示,所述卡定部包括拱形垫6b1和承载块6b2,所述推力单元包括滑块91、弹簧b92和预紧螺柱93。

如图5所示,所述承载块6b2的外端面中部设有型槽6b21(与u型槽一样,为前后贯通的),所述拱形垫6b1的上部和下部与所述承载块6b2的外端面通过滑槽结构匹配,即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所述承载块6b2的外端面上部和下部设置卡槽,所述拱形垫6b1的上部和下部对应插入上、下侧位置设置的卡槽内,如图5所示最好使拱形垫6b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相对所述承载块6b2的上、下边缘向外延伸出一定长度。而且为了提升拱形垫6b1相对承载块6b2滑动的顺畅向以及匹配的紧密性,如图5所示使所述承载块6b2的上、下外端面为弧面。随着所述拱形垫6b1中部承受压力的变化,所述拱形垫6b1的上部和下部能够相对所述承载块6b2的上、下侧壁体朝下或朝上滑动。所述拱形垫6b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橡胶材料或聚酯材料制作,具有柔性和韧性,随着受压的变化能够适应性地变形,正如所述压迫带1一样。此种结构下,设置的型槽6b21的槽深不易过大。

如图5所示,所述装配块3上所设腔32的中部设有(螺纹连接的)中间螺柱33,所述中间螺柱33的内端面设置沉孔,沉孔的底壁上设置光柱通孔。所述中间螺柱33的光柱通孔匹配设有连接柱82,所述连接柱82能够相对所述中间螺柱33直线往复滑动,所述连接柱82的外端穿出所述光柱通孔与所述承载块6b2连接。所述连接柱82的内端设有径向凸缘,该径向凸缘的外径大于所述中间螺柱33上所设光柱通孔的内径,小于所述中间螺柱33内端面所设沉孔的内径。在所述承载块6b2经拱形垫6b1承受到向右的足够作用压力时,便能够推动连接成一体的承载块6b2和连接柱82向右侧移动。

如图5所示,所述装配块3上所设腔362的内壁上,并相对于所述中间螺柱33内(右)端一侧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底壁设有螺纹通孔,所述滑块91与滑槽匹配,所述预紧螺柱93与螺纹通孔匹配,并能够旋入滑槽内推动所述滑块91相对滑槽滑动。所述弹簧b的两端置于所述连接柱82的内(右)端面与所述滑块91的外(左)端面之间。所述承载块6b2能够沿左右方向移动,且向右移动时会受到弹簧b92施加的弹性阻力。通过旋拧所述预紧螺柱93相对螺纹通孔向内旋入的长度,调节滑块91相对滑槽的位置,进而调节弹簧b92的初始压缩量。此种结构下对穿刺介入手术的创伤位置施加的压迫力基本与所述弹簧b的预设压力一致。旋拧所述预紧螺柱使其相对螺纹通孔向外移动便可实现间断释放调节目的。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下,所述型槽6b21内设有限定块81,所述限定块81的外端面设有拱形板,所述限定块81的内端穿过于所述型槽6b21的底壁上所设置的通孔而延伸至所述连接柱82的轴向通孔中。所述滑块91设有轴孔,自所述预紧螺柱93内端面设有光柱沉孔,光柱沉孔的底壁上设有螺纹孔。此时还包括有推力螺杆94和推杆95。所述推杆95的一端与所述限定块81的内端面接触,另一端依次穿经弹簧b92、滑块91的轴孔而延伸至所述预紧螺柱93的光柱沉孔内。所述推力螺杆94与所述预紧螺柱93上设置的螺纹孔匹配,能够旋入所述预紧螺柱93的光柱沉孔内与所述推杆94的端面接触。所述拱形板朝向所述拱形垫6b1的一端面为内凹面。调节推力螺杆94使其推动推杆95移动,能够调节拱形板与拱形垫6b1内弧面之间的间距。此种结构下设置的型槽6b21的槽深要求相对大些,以通过拱形垫产生较大变形(拱形垫的内端面能与拱形板的凹面接触)时,能将本专利装置使用在相对较瘦一些的手臂上。

通过推力螺杆94和推杆95来调节限定块81的拱形板相对所述型槽6b21的位置,而设定拱形垫6b1能够向对向型槽6b21内延伸的量。在一些实施例下,所述限定块81与推杆95相对的端面上设有球面槽,相应地,所述推杆95的相对端设为球面,且球面部分的端部伸入到球面槽中。

上述实施方式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还有许多方面可以在不违背总体思想的前提下进行改进,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可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