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兽用治疗腺肌胃炎中药浓缩液和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58549发布日期:2018-11-24 11:56阅读:8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兽用治疗腺肌胃炎中药浓缩液和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兽用中药制剂研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兽用治疗腺肌胃炎中药浓缩液和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一种以采食量降低、消化不良、生长缓慢;解剖病变腺胃肿胀,糜烂,溃疡,肌胃腺胃交界处溃疡,肌胃角质层溃疡或者糜烂情况在家禽养殖中广泛存在,临床上称为“腺胃炎、肌胃炎”,给家禽养殖带来非常达的经济损失。

本发明根据腺胃炎、肌胃炎的发病特点,选取中药进行科学组方,发挥中药驱霉、消炎、止血、止疼、健脾消食、修复溃疡作用,进行标本兼治;主治用于禽腺胃炎、肌胃炎。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根据腺胃炎、肌胃炎的发病特点,选取具有抗真菌、止血、止疼、修复溃疡功能的中药进行科学组方,进行标本兼治;主治用于禽腺胃炎、肌胃炎。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兽用治疗腺肌胃炎中药浓缩液和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分为以下步骤:

步骤1:称取山楂20-30kg,元胡10-15kg,石榴皮20-30kg,黄柏15-25kg,党参10-15kg;

步骤2:将5味药材投入提取罐中,计量加入药材量6-6.5倍量的饮用水,蒸汽加热至38℃-42℃浸泡30-40分钟;

步骤3:夹层蒸汽压力保持0.02mpa,煎煮温度控制在100℃左右,罐内保持沸腾状态。加热使液料至沸,煎煮2小时,抽取煎液过200目筛至储罐中,得第一煎液和第一滤渣;

步骤4:放完第一煎液后,第一滤渣加入纯化水至净药材的4-4.5倍量;

步骤5:加热使液料至沸,第二次煎煮1小时,抽取煎煮液通过过200目筛至浓缩器中至药液储罐中,分别得到第二煎液和第二滤渣,弃去第二滤渣;

步骤6:将第一煎液和第二煎液混合并,将合并后的滤液通过浓缩器进行蒸发至相对密度60℃为1.10-1.15,即得粗浓缩液,蒸发温度:60℃-85℃,真空度:-0.04至0.06mpa;

步骤7:将浓缩液输送至收膏间,用80目滤布过滤至不锈钢桶中,冷至室温,得浓缩液;

步骤8:向配液罐内注入55-60l的纯化水,再将配方量的浓缩液倒入配液罐中,开机混合20-25分钟使溶解,加水至150升,开机搅拌15-20分钟至搅拌均匀;

步骤9:打开循环系统使药液循环5分钟,调ph值在3.0-5.0之间,完成配液;

步骤10:配液过0.45微米微孔滤芯精滤,得红棕色的澄明液体的口服液。

进一步地,所述粗浓缩液、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使用减压浓缩。

进一步地,在gmp车间中生产。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中药原料混合粉碎后过10目筛。

进一步地,物流程序:原辅料→半成品→成品,所述成品单向顺流,无往复运动;和/或,物净程序:物品→清洁处理→脱外包→暂存间→生产区;和/或,空气净化:经过初、中、高三级过滤,温度18℃-26℃,湿度30%-65%。

进一步地,计算收率不得低于45%,公式:工序产出/工序投入×100%;计算浓缩液相对密度在60℃达到1.10-1.15。

进一步地,所述的口服液由浓缩液和纯化水质液比45:150组成。

进一步地,步骤10配制好的口服液在2小时内灌装完毕。

一种兽用治疗腺肌胃炎中药浓缩液和口服液,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得。

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采用纯中药材提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生产的口服液具有避免药物残留、安全无害的优势。在动物生产领域具有驱霉、消炎、止血、止疼、健脾消食、修复溃疡作用;主治用于禽腺胃炎、肌胃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治疗腺肌胃炎中药浓缩液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治疗腺肌胃炎中药口服液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兽用治疗腺肌胃炎中药浓缩液和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是利用提取工艺提取杨树花中的有效成分浓缩制备而成。

主要步骤包括:成分为山楂30kg,元胡12.5kg,石榴皮25kg,黄柏20kg,党参12.5kg;

称取山楂30kg,元胡12.5kg,石榴皮25kg,黄柏20kg,党参12.5kg;

将5味药材投入提取罐中,计量加入药材量6-6.5倍量的饮用水,蒸汽加热至38℃-42℃浸泡30-40分钟;

夹层蒸汽压力保持0.02mpa,煎煮温度控制在100℃左右,罐内保持沸腾状态。加热使液料至沸,煎煮2小时,抽取煎液过200目筛至储罐中,得第一煎液和第一滤渣;

放完第一煎液后,第一滤渣第二次加入纯化水至净药材的4-4.5倍量;

加热使液料至沸,第二汁煎煮1小时,抽取煎煮液通过过200目筛至浓缩器中至药液储罐中。分别得到第二煎液和第二滤渣,弃去第二滤渣;

将第一煎液和第二煎液混合并,将滤液通过浓缩器进行蒸发(蒸发温度:60℃-85℃;真空度:-0.04至0.06mpa)至相对密度为1.10-1.15(60℃测),即得粗浓缩液;

将浓缩液输送至收膏间,用80目滤布过滤至不锈钢桶中,冷至室温,得浓缩液;

向配液罐内注入55-60l的纯化水,再将配方量的浓缩液倒入配液罐中,开机混合20-25分钟使溶解,加水至150升,开机搅拌15-20分钟至搅拌均匀;

打开循环系统使药液循环5分钟,调ph值在5.0-7.0之间,完成配液;

配液过0.45微米微孔滤芯精滤,得红棕色的澄明液体的治疗腺肌胃炎中药口服液。

本产品功效:具有驱霉、消炎、止血、止疼、健脾消食、修复溃疡作用;主治用于禽腺胃炎、肌胃炎。

目前已经有中草药进入兽用药行列,实践表明中药材兽用制剂适合规模化养殖的预防治病需要。另外,由于中草药来源于天然植物,不会产生药物残留、不会导致细菌、病毒变异、不污染环境等的特点,可以起到替代药物添加剂、抗生素等的效果,从而抗生素和激素滥用的问题。符合发展无公害畜牧业,生产绿色产品的饲料添加剂的标准。

以下结合临床来具体的说明本产品:

临床实证1:

一、地点:辽宁省建昌县大屯镇。

二、时间:2016年6月29日-7月1日。

三、发病情况:养殖户侯某饲养肉鸡4800羽,在6月28日(12日龄)时鸡群出现减料(正常吃580斤实际吃500斤),请求前去诊治。养殖户侯某饲养肉鸡4800羽,在6月28日(12日龄)时鸡群出现减料,正常吃580斤实际500斤

四、现场情况:29日(13日龄)赶到现场,侯某反映时间又过了一天但鸡群吃料一点未增,当天刚刚能吃到500斤(正常应该在620斤左右)采食相差了一百多斤,观察大群有腺胃炎表现(鸡群见消瘦,爪渐发白,来回走动不安),挑选疑似病鸡进行解剖,结果发现腺胃外观肿胀如皮球,腺胃乳头肿胀,有分泌物,肌胃角质层变硬,质脆,不易与肌肉层剥离,剥离后见有溃烂现象。

五、诊断:初步诊断为腺胃肌胃炎。

六、处置方案:使用本中药口服液按每1l兑水1000斤水浓度,饮水4~5个小时,连用3天。

七、疗效反馈:用药第一天电话回访,养殖户反映鸡群就有增料迹象,7月2日(16日龄)三天用药后再次电话回访,养殖户反映鸡群吃料增加到了780斤左右(正常应该吃760斤),效果非常好,恢复很快!

临床实证2:

一、发病情况:江苏徐州某蛋鸡养殖场饲养5000只蛋鸡,前一段时间采食、饮水、产蛋率均正常,近些天发现采食量减少,产蛋率下降,随即应用了一些抗病毒及一些抗菌药、防治输卵管的药物。隔24小时后,应用了克隆30疫苗5倍量饮水。3天后,产蛋率、采食量继续下降,仅为正常采食量的2/3。

二、临床及剖检症状:鸡只羽毛松散,冠髯苍白、萎缩,可视黏膜苍白,腿部皮肤发干、触摸发凉;剖检可见免疫器官萎缩、嗉囔用水冲洗后附着麸皮状物质,肠道弥漫性出血,肠黏膜脱落,肠道脆性增加、易断、无弹性,腺胃有乳状物,肌胃干裂、角质膜用手轻碰即可脱落,肌胃外观有明显红白相间的凝固性坏死灶或坏死斑、严重者糜烂,腺胃、肌胃连接处有不同程度的糜烂、溃疡;肝脏呈橡皮肝样、土黄色;肾肿;肺和气囊上有黄白色干酪样或是小节呈纽扣状。

三、病史调查和诊断:

询问得知:近些天来鸡群健康,但由于前一段时间鸡蛋价格较低,玉米价格上涨,养殖户低价购买劣质玉米,再加上养殖户的设备老化,饮水器漏水,料槽上剩余的饲料不清除、天气炎热潮湿而使饲料发霉,并根据解剖症状,诊断为霉毒素引发腺肌胃炎。

四、治疗措施:

(一)清除料槽中剩余的饲料,然后更换新的饲料,使用优质玉米,饲料中添加脱霉剂。

(二)使用本中药口服液按每1l兑水1000斤水浓度,饮水4~5个小时,连用5天。

疗效观察:

使用治疗方案三天后回访,采食量有所增加,产蛋也略有增长;用药5天后,鸡群采食量恢复正常,产蛋恢复正常水平。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