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毒外用制剂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1489发布日期:2018-10-26 17:49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蜂毒外用制剂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颈肩腰腿痛多为慢性劳损及无菌性炎症引起的以病患部位疼痛,肿胀甚至功能受限为主的一组疾病。常见病包括:颈椎病,肩周炎,腱鞘炎,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等疾病。因起病比较隐蔽,症状不典型或疼痛时轻时重,有时甚至可自行缓解,因而不被广大患者所认识,从而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目前,针对此类病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西药治疗和中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针对患病较严重,或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而且手术治疗的花费较大,患者需要承受的痛苦较多;而长期服用西药会产生毒副作用;采用中药治疗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中药也可制备成多种剂型,包括口服片剂、颗粒、粉针注射剂、胶囊,它们多是直接口服或者注射,进入到体内后会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相对来说,乳膏是较为安全的外用制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蜂毒外用制剂的生产工艺。以木瓜发酵液作为水相基质,以其溶解蜂毒及中药提取液制备得到的蜂毒外用制剂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并可用于对颈间腰腿痛、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蜂毒外用制剂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三七、没药、细辛、当归、穿山甲、血竭、艾叶、蚕砂、五灵脂混合,放入3~5倍重量的水中进行反复煎煮三次,合并煎煮液,过滤、浓缩至原有体积的3~5%,得到中药混合提取液;

s2、将液体石蜡、凡士林、尼泊金酯、薄荷脑、羊毛脂混合,加热至75~80℃,搅拌反应至完全溶解,制得油相;

s3、将木瓜发酵液加热至55~60℃,向其中加入步骤s1得到的中药混合提取液,混合均匀后,加入蜂毒、聚乙二醇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得到水相;

s4、将水相加入至油相中,75~80℃搅拌5~10min,然后降温至35~40℃,加入单硬脂酸甘油酯,搅拌均匀后,均质,真空匀乳,软管分装,即可制得所述治疗颈间腰腿痛的蜂毒中药组合物外用膏剂。

以上步骤中,各原料的重量份如下:蜂毒10~20份、三七2~5份、没药0.5~1.5份、细辛0.3~1.0份、当归0.5~1.0份、穿山甲2~6份、血竭0.4~1.3份、艾叶1~5份、蚕砂0.4~1.2份、五灵脂2~6份、木瓜发酵液10~20份、聚乙二醇0.5~1.5份、液体石蜡5~12份、凡士林2~7份、尼泊金酯0.3~0.7份、薄荷脑2~3份、十二烷基硫酸钠2~6份、单硬脂酸甘油酯3~7份、羊毛脂2~7份。

进一步地,优选为各原料的重量份如下:蜂毒12~17份、三七3~4份、没药0.8~1.0份、细辛0.5~0.8份、当归0.7~0.9份、穿山甲3~5份、血竭0.6~0.8份、艾叶2~4份、蚕砂0.6~0.9份、五灵脂3~5份、木瓜发酵液12~18份、聚乙二醇0.7~1.2份、液体石蜡7~10份、凡士林4~5份、尼泊金酯0.4~0.5份、薄荷脑2.2~2.7份、十二烷基硫酸钠3~5份、单硬脂酸甘油酯4~6份、羊毛脂4~5份。

更进一步地,优选为各原料的重量份如下:蜂毒14份、三七4份、没药0.9份、细辛0.7份、当归0.8份、穿山甲4份、血竭0.7份、艾叶3份、蚕砂0.7份、五灵脂4份、木瓜发酵液14份、聚乙二醇0.9份、液体石蜡8份、凡士林4份、尼泊金酯0.4份、薄荷脑2.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4份、单硬脂酸甘油酯5份、羊毛脂5份。

所述木瓜发酵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木瓜去皮、去瓤后,切块,加入木瓜重量3~5cfu/ml倍的水进行粉碎,所得溶液置于发酵罐中,按照1.0×107~1.0×10×108cfu/ml的接种量接入酵母菌进行发酵,发酵所得的溶液经过滤、灭菌,即可得到所述木瓜发酵液。

所述发酵的温度是28~32℃,时间为24~48h。

本发明提供的蜂毒外用制剂的生产工艺中,选用具有镇痛作用的蜂毒,配以具有活血化瘀、疏筋通络的三七、没药、细辛、当归、穿山甲、血竭、艾叶、蚕砂和五灵脂这些中药,相互配合共同作用;并创新性的以木瓜发酵液代替蒸馏水作为水相基质,木瓜发酵液中保留了木瓜中的全部营养物质,其成分中的木瓜苷、总黄酮具有显著的镇痛的效果,且木瓜经发酵后,其成分中的纤维素、蛋白质等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易于快速渗入皮肤;并在配方中选用液体石蜡和凡士林作为油相基质、薄荷脑作为透皮促进剂促进膏剂有效深入肌肤内部,此外薄荷脑可具有消炎、止痛、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乳化剂,单硬脂酸甘油酯作为稳定剂,羊毛脂作为增稠剂,并控制以上各原料的用量,得到粘稠度适宜的外用膏剂。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生产工艺得到的蜂毒外用制剂的形状稳定、成分混合均匀,在各配方相互配合的作用下,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散寒、消肿止痛的效果,涂抹于患处,可有效治疗并缓解颈间腰腿痛,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蜂毒外用制剂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三七、没药、细辛、当归、穿山甲、血竭、艾叶、蚕砂、五灵脂混合,放入4倍重量的水中进行反复煎煮三次,合并煎煮液,过滤、浓缩至原有体积的4%,得到中药混合提取物;

s2、将液体石蜡、凡士林、尼泊金酯、薄荷脑、羊毛脂混合,加热至78℃,搅拌反应至完全溶解,制得油相;

s3、将木瓜发酵液加热至57℃,向其中加入步骤s1得到的中药混合提取物,混合均匀后,加入蜂毒、聚乙二醇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得到水相;

s4、将水相加入至油相中,78℃搅拌8min,然后降温至35℃,加入单硬脂酸甘油酯,搅拌均匀后,均质,真空匀乳,软管分装,即可制得所述蜂毒外用制剂。

以上步骤中,各原料重量份如下:蜂毒14份、三七4份、没药0.9份、细辛0.7份、当归0.8份、穿山甲4份、血竭0.7份、艾叶3份、蚕砂0.7份、五灵脂4份、木瓜发酵液14份、聚乙二醇0.9份、液体石蜡8份、凡士林4份、尼泊金酯0.4份、薄荷脑2.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4份、单硬脂酸甘油酯5份、羊毛脂5份。

实施例2

一种蜂毒外用制剂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三七、没药、细辛、当归、穿山甲、血竭、艾叶、蚕砂、五灵脂混合,放入5倍重量的水中进行反复煎煮三次,合并煎煮液,过滤、浓缩至原有体积的5%,得到中药混合提取物;

s2、将液体石蜡、凡士林、尼泊金酯、薄荷脑、羊毛脂混合,加热至77℃,搅拌反应至完全溶解,制得油相;

s3、将木瓜发酵液加热至60℃,向其中加入步骤s1得到的中药混合提取物,混合均匀后,加入蜂毒、聚乙二醇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得到水相;

s4、将水相加入至油相中,80℃搅拌5min,然后降温至40℃,加入单硬脂酸甘油酯,搅拌均匀后,均质,真空匀乳,软管分装,即可制得所述蜂毒外用制剂。

以上步骤中,各原料重量份如下:蜂毒10份、三七2份、没药0.5份、细辛0.3份、当归0.5份、穿山甲2份、血竭0.4份、艾叶1份、蚕砂0.4份、五灵脂2份、木瓜发酵液10份、聚乙二醇0.5份、液体石蜡5份、凡士林2份、尼泊金酯0.3份、薄荷脑2份、十二烷基硫酸钠2份、单硬脂酸甘油酯3份、羊毛脂2份。

实施例3

一种蜂毒外用制剂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三七、没药、细辛、当归、穿山甲、血竭、艾叶、蚕砂、五灵脂混合,放入3倍重量的水中进行反复煎煮三次,合并煎煮液,过滤、浓缩至原有体积的3%,得到中药混合提取物;

s2、将液体石蜡、凡士林、尼泊金酯、薄荷脑、羊毛脂混合,加热至75℃,搅拌反应至完全溶解,制得油相;

s3、将木瓜发酵液加热至60℃,向其中加入步骤s1得到的中药混合提取物,混合均匀后,加入蜂毒、聚乙二醇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得到水相;

s4、将水相加入至油相中,75℃搅拌10min,然后降温至40℃,加入单硬脂酸甘油酯,搅拌均匀后,均质,真空匀乳,软管分装,即可制得所述蜂毒外用制剂。

以上步骤中,各原料重量份如下:蜂毒20份、三七5份、没药1.5份、细辛1.0份、当归1.0份、穿山甲6份、血竭1.3份、艾叶5份、蚕砂1.2份、五灵脂6份、木瓜发酵液20份、聚乙二醇1.5份、液体石蜡12份、凡士林7份、尼泊金酯0.7份、薄荷脑3份、十二烷基硫酸钠6份、单硬脂酸甘油酯7份、羊毛脂7份。

随机选取150名颈间腰腿痛的患者分成三组,每组50人,分别试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蜂毒外用制剂,早晚各一次涂抹于患处,并按摩均匀,三个月后统计各实施例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实施例1、2、3的治疗好转效果均大于95%。

上述参照实施例对一种蜂毒外用制剂的生产工艺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