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31605发布日期:2018-10-12 20:44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医保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引起高血压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除此之外,胰岛素抵抗也可以导致血压增高。高血压是当今世界上流行最广泛的疾病之一,同时又是引起脑溢血、冠心病和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据国家卫计委疾控局和中国高血压联盟统计报告: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中,高血压患者已超过3.3亿人,血压在正常高值的超过3亿,有6-7亿的中国成年人“血压不理想”。

中国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和患者人数持续增加。我国北方地区纬度高、温差大、人群体质指数高、吸烟率高、钠盐摄入量也高;而南方正好相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导致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主要原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高血压的控制率高,患病率也较高。目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虽然很多,但由于该病的发病机理较复杂,普通的药物对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控制病情。而且,这些药物多为化学药,副作用较大,不宜长期服用。因此,需要提出主要是针对高血压病患者的纯天然治疗组方,对高血压进行有效的治疗,避免传统药物治疗的副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缓解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旨在针对高血压病患者的纯天然治疗中药制剂,对高血压进行有效的治疗,同时避免传统药物治疗的副作用。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所述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的原料配方按重量份计包含以下中药原料:盐杜仲8-18份,野菊叶5-12份,法半夏4-15份,桑葚5-15份,赤芍3-10份,酸枣仁3-8份,丹参6-16份,白芍5-12份,白术3-8份,黄芪5-10份,地龙6-18份,龙胆草3-11份,生地6-16份,干地黄3-9份,知母6-12份,黄柏4-12份,何首乌5-15份,仙茅6-10份,葛根5-20份。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的原料配方按重量份计包含以下中药原料:盐杜仲10份,野菊叶8份,法半夏12份,桑葚10份,赤芍5份,酸枣仁6份,丹参12份,白芍10份,白术5份,黄芪6份,地龙12份,龙胆草8份,生地12份,干地黄6份,知母10份,黄柏8份,何首乌9份,仙茅6份,葛根15份。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的原料配方按重量份计包含以下中药原料:盐杜仲16份,野菊叶12份,法半夏15份,桑葚15份,赤芍10份,酸枣仁8份,丹参16份,白芍12份,白术8份,黄芪10份,地龙18份,龙胆草11份,生地16份,干地黄9份,知母12份,黄柏12份,何首乌15份,仙茅10份,葛根20份。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的原料配方按重量份计包含以下中药原料:盐杜仲8份,野菊叶5份,法半夏5份,桑葚4份,赤芍3份,酸枣仁3份,丹参6份,白芍5份,白术3份,黄芪5份,地龙6份,龙胆草3份,生地6份,干地黄3份,知母6份,黄柏4份,何首乌5份,仙茅6份,葛根5份。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将各中药原料去除杂质和霉烂变质的部分,洗净烘干或晒干后分别粉碎,得到原料药粉,再按上述任一项原料配比称取各中药原料的原料粉,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原料药粉的粒度为0.5mm以下,方便直接食用、消化吸收即可,本发明为细粉状,可直接用温水服用,也可装药用胶囊方便服用。

本发明所用的部分中药原料的药性及功效如下:

盐杜仲,炒杜仲,用盐水炒断丝,性味甘、微辛;性温。入肝经、肾经。主治腰脊酸疼,高血压症,风湿痹痛,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等,盐杜仲具有清除体内垃圾,加强人体细胞物质代谢,防止肌肉骨骼老化,平衡人体血压,分解体内胆固醇,降低体内脂肪,恢复血管弹性,利尿清热,广谱抗菌,兴奋中枢神经,提高白血球数量,增强人体免疫力等显著功效。

野菊叶,味苦、辛、凉,清热解毒,疏风散热,散瘀,明目,降血压。防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预防流行性感冒、感冒,治疗高血压、肝炎、痢疾、痈疖疗疮都有明显效果。

法半夏,别名制半夏、制法夏、制地文、制地八豆,是植物半夏的炮制加工品,有燥湿化痰的功效,法半夏有治疗咽喉干燥、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的作用,一切血证及阴虚燥咳、津伤口渴者忌服法半夏,孕妇慎服法半夏。

桑葚,又名桑椹,味甘酸、性寒,入肺、肝、肾、大肠经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目、止渴解毒、养颜等功效适用于阴血不足、头晕目眩、盗汗及津伤口渴、消渴、肠燥便秘等症。

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治疗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瘾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用于治疗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主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治疗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黄芪:又名绵芪,味甘性温。多年生草本,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含苷类、多糖、黄酮、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具有补气止汗,利尿、消肿排脓的作用。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定惊;主治湿热黄疸,小便淋痛,阴肿阴痒,湿热带下,肝胆实火之头胀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热病惊风抽搐。

干地黄:有助于滋阴,养血;治疗发热,消渴,吐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等症。

知母:滋阴降火,润燥滑肠;主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

何首乌:养血滋阴,润肠通便,截疟,祛风,解毒。主治血虚头昏目眩,心悸,失眠,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耳鸣,遗精,肠燥便秘,久疟体虚,风疹瘙痒,疮痈,瘰疬,痔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高血压的制备方法,采用纯天然植物药材,经科学配伍混合而成,高血压患者服用后,可有效调节人体的代谢,提高大动脉的弹性,促进肾脏功能的恢复,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压和心肌氧耗量,改善心肌代谢,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障碍,防止心脑血管意外发生,进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具有治疗效果好、纯天然、低成本、服用方便等优点,适宜高血压患者的中药保健治疗使用。同时本发明还避免了长期服用西药带来的弊端,安全可靠,可以长期服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以便于所属技术领域的人员对本发明的理解。有必要在此特别指出的是,实施例只是用于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熟练人员,根据上述发明内容对本发明所作出的非本质性的改进和调整,应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同时,下述所提及的原料未详细说明的,均为市售产品;未详细提及的工艺步骤或制备方法为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工艺步骤或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所述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的原料配方按重量份计包含以下中药原料:盐杜仲8-18份,野菊叶5-12份,法半夏4-15份,桑葚5-15份,赤芍3-10份,酸枣仁3-8份,丹参6-16份,白芍5-12份,白术3-8份,黄芪5-10份,地龙6-18份,龙胆草3-11份,生地6-16份,干地黄3-9份,知母6-12份,黄柏4-12份,何首乌5-15份,仙茅6-10份,葛根5-20份。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其原料配方按重量份计包含以下中药原料:盐杜仲10份,野菊叶8份,法半夏12份,桑葚10份,赤芍5份,酸枣仁6份,丹参12份,白芍10份,白术5份,黄芪5-6份,地龙12份,龙胆草8份,生地12份,干地黄6份,知母10份,黄柏8份,何首乌9份,仙茅6份,葛根15份。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将各中药原料去除杂质和霉烂变质的部分,洗净烘干或晒干后分别粉碎,得到原料药粉,再按上述比例称取各中药原料的原料药粉,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其中,原料药粉的粒度为0.5mm以下。

实施例2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其原料配方按重量份计包含以下中药原料:盐杜仲16份,野菊叶12份,法半夏15份,桑葚15份,赤芍10份,酸枣仁8份,丹参16份,白芍12份,白术8份,黄芪10份,地龙18份,龙胆草11份,生地16份,干地黄9份,知母12份,黄柏12份,何首乌15份,仙茅10份,葛根20份。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将各中药原料去除杂质和霉烂变质的部分,洗净烘干或晒干后分别粉碎,得到原料药粉,再按上述比例称取各中药原料的原料药粉,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其中,原料药粉的粒度为0.5mm以下。

实施例3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其原料配方按重量份计包含以下中药原料:盐杜仲8份,野菊叶5份,法半夏5份,桑葚4份,赤芍3份,酸枣仁3份,丹参6份,白芍5份,白术3份,黄芪5份,地龙6份,龙胆草3份,生地6份,干地黄3份,知母6份,黄柏4份,何首乌5份,仙茅6份,葛根5份。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将各中药原料去除杂质和霉烂变质的部分,洗净烘干或晒干后分别粉碎,得到原料药粉,再按上述比例称取各中药原料的原料药粉,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制剂。其中,原料药粉的粒度为0.5mm以下。

典型病例:

(1)王某,男,49岁,安徽定远人,销售顾问;治疗前,收缩压162mmhg,舒张压103mmhg,服用本中药后,收缩压129mmhg,舒张压85mmhg。

(2)孙某,女,62岁,安徽绩溪人,农民;治疗前,收缩压157mmhg,舒张压98mmhg,服用本中药后,收缩压126mmhg,舒张压88mmhg。

(3)程某,男,58岁,安徽无为人,私营业主,治疗前,收缩压163mmhg,舒张压96mmhg,服用本中药后,收缩压122mmhg,舒张压80mmhg。

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对本发明做出的简单改进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与本发明类似的工艺及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