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脾胃虚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36360发布日期:2018-11-14 02:27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药食同源范畴的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脾胃虚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脾胃居于中焦,促进饮食物消化吸收及精微物质的输送,从而使得全身五脏六腑及各组织器官得到水谷精气的濡养。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乃化生之源”,人体的正气需要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的濡养。若脾胃损伤,纳运失常,脏腑四肢失于充养,则百病皆生。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中说:“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脾胃虚寒,阳气不足,则脏腑组织失于温阳,全身之气无力鼓动,诸病皆生。脾胃功能是否正常是决定人体正气盛衰的重要因素,无论从防治疾病还是从人体保健的角度,都应首先重视脾胃。脾胃虚寒的发病原因主要是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寒积于中,使脾胃之阳不振;其次是郁怒优思,肝气失调,横逆犯胃乘脾。脾胃虚寒的症状有:食欲不振,腹胀,胃痛隐隐,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口淡不渴,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畏寒喜暖,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虚弱。目前市场上治疗脾胃虚寒的药物很多,虽有一定的疗效,但存在一定副作用,其采用的一些药物对胃部和肠部的刺激较大,会加重脾胃的负担,在治疗期间增加患者的不适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脾胃虚寒的中药组合物,采用固体汤药的治疗手段,对脾胃虚寒的治疗达到标本兼治,治疗效果好,可长期服用,对人体肠胃无伤害。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治疗脾胃虚寒的中药组合物,所用原料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

高良姜11%~13%、肉豆蔻11%~13%、肉桂7%~9%、砂仁7%~9%、橘皮7%~9%、龙眼肉5%~7%、藿香4%~6%、山药3%~5%、佛手3%~5%、葛根3%~5%、白扁豆3%~5%、茯苓3%~5%、鸡内金3%~5%、山楂3%~5%、麦芽3%~5%、黑胡椒2%~4%、丁香2%~4%、甘草2%~4%,以上各组份的质量百分比总和为100%。

上述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1,

按质量百分比,称取高良姜11%~13%、肉豆蔻11%~13%、肉桂7%~9%、砂仁7%~9%、橘皮7%~9%、龙眼肉5%~7%、藿香4%~6%、山药3%~5%、佛手3%~5%、葛根3%~5%、白扁豆3%~5%、茯苓3%~5%、鸡内金3%~5%、山楂3%~5%、麦芽3%~5%、黑胡椒2%~4%、丁香2%~4%、甘草2%~4%,以上各组份的质量百分比总和为100%;

步骤2,

将步骤1中的18味原料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40(60℃)的稠膏;

步骤3,

另取麦芽糊精和山梨酸钾,并将麦芽糊精和山梨酸钾粉碎过80目,备用;

步骤4,

按质量百分比,称取步骤2得到的稠膏24%~26.97%、麦芽糊精73%~75.97%和山梨酸钾0.01%~0.03%,以上各组份的质量百分比总和为100%;将稠膏与水搅拌均匀得到喷浆,稠膏与水的重量比为1:2;

步骤5,

在多功能流化床中,将麦芽糊精和山梨酸钾进行物料加热预混,得到混合物料,然后往混合物料上喷浆进行制粒,最后烘干、降温、出料、关机;

步骤6,

最后整粒和灌装,即得。

上述步骤5中,将麦芽糊精和山梨酸钾置于多功能流化床中,风量设置为15m3/h~25m3/h,进风温度设置为80℃~100℃,对物料进行加热预混7~15分钟,得到混合物料;预混完毕后,通过调节风量及进风温度,使得混合物料温度达到35℃~40℃,然后多功能流化床开始喷浆,喷浆速度设置为15rpm~20rpm,雾化压力为1.50bar~2.0bar,由于喷浆后物料加重,温度降低,随时调节风量保持物料充分跳跃,并随时调节进风温度使物料温度保持在35℃~40℃,喷浆15min~30min后关闭喷浆,完成制粒;再将多功能流化床的进风温度设置为100℃对物料进行干燥,调节风量保持物料充分跳跃,当物料的水分≤2.0%时,将进风温度降至25℃~45℃,使物料的温度降为25℃~45℃,最后出料关机。

上述步骤6中,将步骤5得到的干颗粒在振荡筛上选取14目~60目之间的颗粒完成整粒,然后将选取的干颗粒装入袋中完成灌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有温中健脾、和胃止痛、化湿开胃、温散寒邪之功;整个药方科学配伍,药性温和,药食同源,各药物相互协调,快速生发胃之正气,调理平衡胃肠环境,对人体肠胃无伤害,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可长期服用,对脾胃虚寒的治疗达到标本兼治。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脾胃虚寒的中药组合物,所用原料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

高良姜11%~13%、肉豆蔻11%~13%、肉桂7%~9%、砂仁7%~9%、橘皮7%~9%、龙眼肉5%~7%、藿香4%~6%、山药3%~5%、佛手3%~5%、葛根3%~5%、白扁豆3%~5%、茯苓3%~5%、鸡内金3%~5%、山楂3%~5%、麦芽3%~5%、黑胡椒2%~4%、丁香2%~4%、甘草2%~4%,以上各组份的质量百分比总和为100%。

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高良姜:温胃止吐,散寒止痛,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

肉豆蔻:辛,温,归脾胃大肠经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用于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

肉桂: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痛经闭经。

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橘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龙眼肉:甘,温,归心脾经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仲,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藿香: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症,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山药:甘,平,归皮肺肾经补脾养胃,生津益肺,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佛手:辛,苦,酸,温,归肝脾胃肺经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咳嗽痰多。

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眩晕头痛,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酒毒伤中。

白扁豆:甘,微温,归脾胃经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写,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炒白扁豆健脾化湿,用于脾虚泄泻,白带过多。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鸡内金: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石林涩痛,胆胀肋痛。

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淤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胸痹心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

麦芽:甘,平,归脾胃经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回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肝郁肋痛,肝胃气痛。

黑胡椒:温中散寒,下气,消痰,用于胃寒呕吐,腹痛泄泻,食欲不振,癫痫痰多。

丁香:辛,温。归脾胃肺肾经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止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去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肉豆蔻、肉桂、龙眼肉、高良姜、黑胡椒、丁香,温胃去寒;砂仁、藿香、橘皮、葛根、白扁豆、佛手,健脾理气止疼;山药、甘草、茯苓,益气补脾;麦芽、鸡内金、山楂,消食化积;18种药物合而有温胃健脾之功,对脾胃虚寒,气滞疼痛者尤为适宜,为脾胃虚寒症的佳品。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采用口服的方式,每次口服10克,每天2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1,

称取高良姜11kg、肉豆蔻13kg、肉桂7kg、砂仁8kg、橘皮8kg、龙眼肉6kg、藿香4kg、山药5kg、佛手3kg、葛根5kg、白扁豆5kg、茯苓4kg、鸡内金5kg、山楂3kg、麦芽5kg、黑胡椒2kg、丁香4kg、甘草2kg;

步骤2,

将步骤1中的18味原料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60℃)的稠膏;

步骤3,

另取麦芽糊精和山梨酸钾,并将麦芽糊精和山梨酸钾粉碎过80目,备用;

步骤4,

称取稠膏20.5kg、麦芽糊精61.5kg和山梨酸钾20g;将稠膏与水搅拌均匀得到喷浆,稠膏与水的重量比为1:2;

步骤5,

将麦芽糊精和山梨酸钾置于多功能流化床中,风量设置为20m3/h,进风温度设置为90℃,对物料进行加热预混10分钟,得到混合物料;预混完毕后,通过调节风量及进风温度,使得混合物料温度达到36℃,然后多功能流化床开始喷浆,喷浆速度设置为17rpm,雾化压力为1.70bar,由于喷浆后物料加重,温度降低,随时调节风量保持物料充分跳跃,并随时调节进风温度使物料温度保持在36℃,喷浆20min后关闭喷浆,完成制粒;再将多功能流化床的进风温度设置为100℃对物料进行干燥,调节风量保持物料充分跳跃,当物料的水分≤2.0%时,将进风温度降至25℃,使物料的温度降为25℃,最后出料关机;

步骤6,

将步骤5得到的干颗粒在振荡筛上选取14目~60目之间的颗粒完成整粒,然后将选取的干颗粒装入袋中完成灌装。

实施例2

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1,

称取高良姜12kg、肉豆蔻12kg、肉桂8kg、砂仁9kg、橘皮7kg、龙眼肉6kg、藿香5kg、山药5kg、佛手4kg、葛根5kg、白扁豆3kg、茯苓3kg、鸡内金5kg、山楂5kg、麦芽4kg、黑胡椒3kg、丁香2kg、甘草2kg;

步骤2,

将步骤1中的18味原料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60℃)的稠膏;

步骤3,

另取麦芽糊精和山梨酸钾,并将麦芽糊精和山梨酸钾粉碎过80目,备用;

步骤4,

称取稠膏24kg、麦芽糊精75.97kg和山梨酸钾30g;将稠膏与水搅拌均匀得到喷浆,稠膏与水的重量比为1:2;

步骤5,

将麦芽糊精和山梨酸钾置于多功能流化床中,风量设置为25m3/h,进风温度设置为80℃,对物料进行加热预混7分钟,得到混合物料;预混完毕后,通过调节风量及进风温度,使得混合物料温度达到40℃,然后多功能流化床开始喷浆,喷浆速度设置为15rpm,雾化压力为1.50bar,由于喷浆后物料加重,温度降低,随时调节风量保持物料充分跳跃,并随时调节进风温度使物料温度保持在40℃,喷浆15min后关闭喷浆,完成制粒;再将多功能流化床的进风温度设置为100℃对物料进行干燥,调节风量保持物料充分跳跃,当物料的水分≤2.0%时,将进风温度降至35℃,使物料的温度降为35℃,最后出料关机;

步骤6,

将步骤5得到的干颗粒在振荡筛上选取14目~60目之间的颗粒完成整粒,然后将选取的干颗粒装入袋中完成灌装。

实施例3

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1,

称取高良姜13kg、肉豆蔻12kg、肉桂8kg、砂仁9kg、橘皮7kg、龙眼肉5kg、藿香6kg、山药3kg、佛手5kg、葛根4kg、白扁豆4kg、茯苓4kg、鸡内金4kg、山楂3kg、麦芽3kg、黑胡椒3kg、丁香3kg、甘草4kg;

步骤2,

将步骤1中的18味原料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60℃)的稠膏;

步骤3,

另取麦芽糊精和山梨酸钾,并将麦芽糊精和山梨酸钾粉碎过80目,备用;

步骤4,

称取稠膏26.97kg、麦芽糊精73kg和山梨酸钾30g;将稠膏与水搅拌均匀得到喷浆,稠膏与水的重量比为1:2;

步骤5,

将麦芽糊精和山梨酸钾置于多功能流化床中,风量设置为15m3/h,进风温度设置为100℃,对物料进行加热预混12分钟,得到混合物料;预混完毕后,通过调节风量及进风温度,使得混合物料温度达到38℃时,然后多功能流化床开始喷浆,喷浆速度设置为18rpm,雾化压力为2.0bar,由于喷浆后物料加重,温度降低,随时调节风量保持物料充分跳跃,并随时调节进风温度使物料温度保持在38℃,喷浆30min后关闭喷浆,完成制粒;再将多功能流化床的进风温度设置为100℃对物料进行干燥,调节风量保持物料充分跳跃,当物料的水分≤2.0%时,将进风温度降至30℃,使物料的温度降为30℃,最后出料关机;

步骤6,

将步骤5得到的干颗粒在振荡筛上选取14目~60目之间的颗粒完成整粒,然后将选取的干颗粒装入袋中完成灌装。

实施例4

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步骤1,

称取高良姜13kg、肉豆蔻11kg、肉桂9kg、砂仁7kg、橘皮9kg、龙眼肉7kg、藿香5kg、山药4kg、佛手3kg、葛根3kg、白扁豆3kg、茯苓5kg、鸡内金3kg、山楂4kg、麦芽5kg、黑胡椒4kg、丁香2kg、甘草3kg;

步骤2,

将步骤1中的18味原料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0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的水,煎煮2小时,合并两次煎液,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0(60℃)的稠膏;

步骤3,

另取麦芽糊精和山梨酸钾,并将麦芽糊精和山梨酸钾粉碎过80目,备用;

步骤4,

称取稠膏24.02kg、麦芽糊精75.97kg和山梨酸钾10g;将稠膏与水搅拌均匀得到喷浆,稠膏与水的重量比为1:2;

步骤5,

将麦芽糊精和山梨酸钾置于多功能流化床中,风量设置为20m3/h,进风温度设置为95℃,对物料进行加热预混15分钟,得到混合物料;预混完毕后,通过调节风量及进风温度,使得混合物料温度达到35℃,然后多功能流化床开始喷浆,喷浆速度设置为20rpm,雾化压力为1.70bar,由于喷浆后物料加重,温度降低,随时调节风量保持物料充分跳跃,并随时调节进风温度使物料温度保持在35℃,喷浆25min后关闭喷浆,完成制粒;再将多功能流化床的进风温度设置为100℃对物料进行干燥,调节风量保持物料充分跳跃,当物料的水分≤2.0%时,将进风温度降至45℃,使物料的温度降为45℃,最后出料关机;

步骤6,

将步骤5得到的干颗粒在振荡筛上选取14目~60目之间的颗粒完成整粒,然后将选取的干颗粒装入袋中完成灌装。

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

为了验证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效果,2016年5月-2017年12月,选择确诊的脾胃虚寒患者70例临床观察,男性38例,女性32例,年龄最小25岁,年龄最大65岁,平均年龄42.5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3年。

确诊标准:

(1)主要证候:①胃脘隐痛;②遇寒甚痛;③食后胃胀嗳气;④食少、纳呆;⑤胃脘空腹痛甚,得食痛减;⑥大便稀溏或泄泻。

(2)次要证候:①泛吐清水或泛酸;②喜热喜按;③神疲乏力;④手足不温;⑤畏寒喜暖;⑥舌质偏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舌体胖大,舌边尖有齿痕,脉沉细。

(3)证型确定:具备2项主证,再加2项次证;或是,具备1项主证,再加3项次证。

排除标准:

①胃脘部红、肿、热、痛伴发热等急性炎症患者;

②慢性胃炎且合并患有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其他病变患者;胃、食管等有消化道器质性病变患者;

③正在服用其他药物(如激素)治疗者;

④患有肝肾、心血管等脏器较重病患者。

2、药物选择:

患者服用本发明中药,每日2次,每次10g,饭后半小时内温开水送服,30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1到3个疗程,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3、症状积分判断标准:

3、疗效判定:

依据疗效指数n判断疗效情况,疗效指数n的计算公式为:n=(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

(1)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n=1;

(2)显效:症状、体征绝大部分改善;n≥75%;

(3)有效:症状、体征有所改善;50%≤n<75%;

(3)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n<50%。

4、结果:

服用本发明药物的70例患者中,治愈42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治愈率为60%,总有效率91.42%。

病例1

张某,女,43岁,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人。患者自述:近半年,胃脘经常隐隐作痛,常因天气变冷、食冷品而引发胃脘疼痛加剧,疼痛时伴有胃部寒凉感,畏寒喜暖,大便经常稀溏,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来我处就诊,患者体型偏瘦,面色白,指甲色淡,舌苔白腻,脉弱无力。诊断为:脾胃虚寒。连续服用本发明药物2个月后,来我处复诊:胃脘疼痛的情况有所改善,饮食增多。继续服用本发明药物2个月,患者面色红润,胃痛、腹泻症状消失,饮食正常,精神饱满。随访半年无复发,痊愈。

病例2

乔某,女,35岁,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胃脘痛近半年,经常打嗝嗳气,反胃酸,容易恶心,嘴里容易有异味,肠鸣,大便稀溏,一天2-3次,喜欢喝热汤,用热水袋捂着上腹会觉得很舒服。来我处就诊,患者面色萎黄,舌苔薄白,脉沉细。诊断为:脾胃虚寒。连续服用本发明药物3个月后,上腹不适症状消失,大便正常,饮食恢复正常,诸症消失,痊愈,为巩固疗效继续巩固服用一月。

病例3

黄某,男,40岁,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患者自述:口淡无味、不思饮食、脘腹胀满、畏寒肢冷、少气懒言、上腹冷痛、肠鸣、便溏,肚子拉稀不成型,一天大便3-5次。来我处就诊,患者面色萎黄,舌苔薄白,脉沉细。诊断为:脾胃虚寒。连续服用本发明药物2个月后,上腹不适症状消失,脘腹痛、肠鸣等症状减轻,大便正常,一天一次大便,大便成形,饮食恢复正常;为巩固疗效,继续服用本药物2个月,诸症消失,痊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