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治疗药物中补体抗体微囊的制备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03408发布日期:2018-12-08 06:50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肝病治疗药物中补体抗体微囊的制备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制备装置和方法,尤其是在生产肝病药物过程中制备补体抗体脂质体微囊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酒精性肝病(英文简称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导致的肝脏疾病,包括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等。

近年来发现,免疫炎症因素与ald的发病机制存在关联,其中补体成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2017年7月28日所公开的由广西医科大学提出的、公开号为cn106983722a的发明专利申请《一种治疗酒精性肝病的靶向性补体抗体微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提供了一种制剂,并公开了相应的制备方法。该制剂的制备过程中,在得到补体抗体蛋白原药后,需要利用补体抗体蛋白原药、海藻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制备液体状补体抗体微囊,最后再利用反向滴定法制备胶囊。

然而,在试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将补体抗体蛋白原药和海藻酸钠溶液混合后,再与氯化钙溶液混合得到微囊时,必须经过大约20分钟的时间才能进行抽滤,之后再行冷冻,否则微囊的产出量会收到极大的影响。如果进行大批量生产,混合等待的时间更长。同时,由于溶液中存在补体抗体蛋白原药,如果强行搅拌,会破坏原药成分,导致药效降低。因此该制备方法的效率较低,难以满足批量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了肝病治疗药物中补体抗体微囊的制备装置及方法,其目的在于:提高补体抗体微囊的制备效率。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肝病治疗药物中补体抗体微囊的制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筒体,所述筒体左端封闭、右端具有开口,所述筒体内壁为锥形且左端内径大于右端内径;所述筒体内壁对底部的母线为左低右高;所述筒体左端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下方设有废液箱;

所述筒体内壁上安装有滚动轴承组件,所述滚动轴承组件上安装有螺旋条,所述螺旋条沿筒体内壁盘旋且与内壁相接触;

所述螺旋条包括螺旋状且为柔性的基体,所述基体内铺设有螺旋状的金属骨架,所述基体上与筒体内壁相接触的外圆面上开设有前后方向贯通的凹槽;

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螺旋条在筒体内回转的驱动装置;

还包括用于向所述筒体内喷洒雾状的补体抗体蛋白原药与海藻酸纳溶液混合溶液的第一喷管,以及用于向所述筒体内喷洒雾状氯化钙溶液的第二喷管;

还包括用于向筒体内输送冷风的风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筒体的底部右端与底座之间相铰接,以实现相对于底座的俯仰转动,左端底部通过支撑座、弹簧以及调整垫与所述底座相连接,所述筒体底部具有球形凸起,所述支撑座顶部具有与所述球形凸起相配合的球形凹台,所述弹簧上端与支撑座底部固定连接,弹簧下端通过螺栓和压块安装在调整垫上,所述调整垫安装在底座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旋条的基体的剖面形状为:右侧面轮廓线沿径向方向向右倾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喷管和第二喷管均为若干组且数量相同,所有喷管圆周分布、均安装在筒体左端面上,所述第一喷管和第二喷管间隔设置,喷管的喷射方向为向右;

所述风管安装在筒体左端面中心处,风管右端设有若干圆周分布的出风口,出风口位于各喷管的喷口的右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各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为向左且向筒体径向方向的外侧倾斜且沿筒体的圆周方向旋转倾斜,从而在筒体内形成由右向左、从芯部向外周逐渐扩散且旋向与所述螺旋条的旋向相反的螺旋冷风。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动轴承组件包括安装在筒体内壁上的固定环,还包括相对于固定环转动的转动环;所述转动环上安装有齿圈,所述螺旋条的左端与所述转动环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与电机输出轴相连接的减速机以及与减速机输出轴相连接的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圈相啮合。

基于上述的制备装置的肝病治疗药物中补体抗体微囊制备方法,步骤为:

(a)通过风管向筒体内输送冷风;并启动驱动装置,使螺旋条回转;

(b)通过第一喷管向筒体内喷洒雾状的补体抗体蛋白原药与海藻酸纳溶液混合溶液,同时通过第二喷管向筒体内喷洒雾状氯化钙溶液,使两种溶液在筒体内接触混合形成补体抗体微囊,并将补体抗体微囊冷冻为颗粒状;

(c)所述补体抗体微囊在风力作用下附着到筒体内壁上,在重力作用下滑到筒体底部,并在螺旋条的推动下向右端行进,直至从筒体右端开口处输出。

进一步地,风管输送的冷风温度为-6至-2℃。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本发明采用喷雾方式加速补体抗体蛋白原药与海藻酸钠混合溶液以及氯化钙溶液之间的混合,并在混合的同时通过冷风实现补体抗体微囊的快速产出和冷冻,并利用锥形筒体和螺旋机构将微囊快速、连续地排出,从而将补体抗体微囊的产出、过滤和冷冻多道工序合并为一道工序,极大地提高了制备效率;(2)螺旋条的基体的剖面形状为右侧面轮廓线沿径向方向向右倾斜,这种结构可以增大螺旋条的附着面积,尤其当采用由芯部向外周扩散的螺旋冷风时,微囊的附着面积大大增加,同时,当微囊附着在顶部的螺旋条时,该角度设计可以使微囊更容易掉落到筒体底部;(3)本发明对风管的出风口进行了特殊设计,从而在筒体内形成由右向左、从芯部向外周逐渐扩散且旋向与所述螺旋条的旋向相反的螺旋冷风,由于该螺旋冷风的旋向与螺旋条相反且方向是由右向左、由芯部向外扩散,因此可以增大微囊的附着面积,避免产生的微囊堆积在筒体左侧,无法排出、降低产量,同时,该设计还可以增大雾状液体在筒体内的盘旋时间,提高产出和冷冻效果;(4)筒体通过转动连接和弹簧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底座上,从而使筒体相对于底座的角度可以随左端积攒的液体量而自动发生变化,一则避免筒体底部角度过于平缓,溶液量增加时,无用的废液也会随微囊从右端溢出,二则避免筒体底部角度过于陡峭时,一定量的微囊在附着前随重力和冷风落到筒体左端无法排出,以及由于液体部分会快速流到筒体左端,附着到螺旋条上的微囊处在一个相对干燥的环境,不易在重力作用下滑到螺旋条与筒体相接处,导致微囊积攒在螺旋条上,不能达到向右侧推送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螺旋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一种肝病治疗药物中补体抗体微囊的制备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金属筒体5,所述筒体5左端封闭、右端具有开口,所述筒体5内壁为锥形且左端内径大于右端内径,内壁经精磨和抛光工序加工而成,表面光滑;所述筒体5可以是水平设置,也可以是小角度倾斜设置,但是内壁对底部的母线始终为左低右高,使得筒体5内的液体具有向左端流动的趋势;所述筒体5左端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下方设有废液箱6,积攒在左端的废液将从出水口流入废液箱6。

所述筒体5内壁上安装有滚动轴承组件13,所述滚动轴承组件13上安装有螺旋条15,所述螺旋条15沿筒体5内壁盘旋且与内壁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滚动轴承组件13包括安装在筒体5内壁上的固定环,还包括相对于固定环转动的转动环,二者间可以通过滚子实现相对转动,也可以通过滑动面实现相对转动;所述转动环上安装有齿圈14,所述螺旋条15的左端与所述转动环固定连接。

如图2,所述螺旋条15包括螺旋状且为柔性的基体15-1,所述基体15-1内铺设有螺旋状的金属骨架15-2,所述金属骨架15-2制作时的尺寸大于筒体5内壁尺寸,从而可以通过弹性力确保基体15-1始终与筒体5内壁保持接触。所述基体15-1上与筒体5内壁相接触的外圆面上开设有前后方向贯通的凹槽15-3,用于使参与的液体流至筒体5左端。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条15的基体15-1的剖面形状为:右侧面轮廓线沿径向方向向右倾斜,这种结构可以增大螺旋条15的附着面积,尤其当采用由芯部向外周扩散的螺旋冷风时,微囊的附着面积大大增加。同时,当微囊附着在顶部的螺旋条15时,该角度设计可以使微囊更容易掉落到筒体5底部。

如图1,本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螺旋条15在筒体5内回转的驱动装置;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10、与电机10输出轴相连接的减速机11以及与减速机11输出轴相连接的齿轮12,所述齿轮12与所述齿圈14相啮合。驱动装置也可以采用传动带等其它结构形式,在此不作赘述。

如果螺旋条15为左旋旋向,则从左至右观察,螺旋条15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反之则为逆时针,从而螺旋条15与筒体5底部之间的交汇点为向右运动,将微囊推向右端的出口。

本装置还包括用于向所述筒体5内喷洒雾状的补体抗体蛋白原药与海藻酸纳溶液混合溶液的第一喷管7,以及用于向所述筒体5内喷洒雾状氯化钙溶液的第二喷管9。

优选的,所述第一喷管7和第二喷管9均为若干组且数量相同,所有喷管圆周分布、均安装在筒体5左端面上,所述第一喷管7和第二喷管9间隔设置,喷管的喷射方向为向右;从而确保两种溶液能够充分、快速地混合,减少产出微囊的时间。

本装置还包括用于向筒体5内输送冷风的风管8,优选的,所述风管8安装在筒体5左端面中心处,风管8右端设有若干圆周分布的出风口,出风口位于各喷管的喷口的右侧,由右向左向混合的喷雾吹送冷风,一方面可以通过冷却来加速微囊的产出,另一方面可以将产出的微囊快速冷冻,同时还能利用冷风将微囊吹送到螺旋条15上,使之随螺旋条15快速排出。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附着效果,做出如下改进:各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为向左且向筒体5径向方向的外侧倾斜且沿筒体5的圆周方向旋转倾斜,从而在筒体5内形成由右向左、从芯部向外周逐渐扩散且旋向与所述螺旋条15的旋向相反的螺旋冷风。由于螺旋冷风的旋向与螺旋条15相反且方向是由右向左、由芯部向外扩散,因此可以增大微囊的附着面积,避免产生的微囊堆积在筒体5左侧,无法排出、降低产量。同时,该设计还可以增大雾状液体在筒体5内的盘旋时间,提高产出和冷冻效果。

在试验过程中发现,采用喷雾冷却的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定量混合、过滤、冷却的三步法而言,尽管可以缩短工序、提高效率,但是由于喷雾的流量在实际生产中难以精确控制,因此筒体5内每个时间段的废液量、微囊量也存在波动,如果将筒体5底部母线的倾斜角设计得较为平缓,则溶液量增加时,无用的废液也会随微囊从右端溢出,如果将底部母线的倾斜角设计得较为陡峭,则一方面会有一定量的微囊在附着前随重力和冷风落到筒体5左端无法排出,另一方面由于液体部分会快速流到筒体5左端,因此附着到螺旋条15上的微囊处在一个相对干燥的环境,不易在重力作用下滑到螺旋条15与筒体5相接处,导致微囊积攒在螺旋条15上,不能达到向右侧推送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作出如下改进:首先,将所述出水口的内径最小处改为3mm,使之具有一定的的节流作用。然后对筒体5的安装方式作出改变:所述筒体5的底部右端与底座1之间相铰接,以实现相对于底座1的俯仰转动,左端底部通过支撑座4、弹簧3以及调整垫2与所述底座1相连接,所述筒体5底部具有球形凸起,所述支撑座4顶部具有与所述球形凸起相配合的球形凹台,配合处可适当涂抹润滑油,筒体5微量转动时,球形凹台处始终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确保筒体5的支撑稳定;所述弹簧3上端与支撑座4底部固定连接,弹簧3下端通过螺栓和压块压装在调整垫2上,所述调整垫2安装在底座1上。调试时,需要通过试验反复调整调整垫2的厚度。由于出水口具有节流作用,当喷雾量增大时,废液会在筒体5左端积攒,此时整个筒体5的中心左移,左端下降,使筒体5底部母线倾斜角增大,帮助液体快速向左流动;当喷雾量较少时,筒体5右端将下降,使倾斜角减小,避免微囊不能滑到筒体5内壁上。

可以通过下列手段需要调整筒体5倾斜的灵敏度:一是选用刚度较低的弹簧3,筒体5重量出现小幅变化时,即可带来较大的转角变化;二是可以将弹簧3位置尽量向右移动,由杠杆原理可知,当筒体5左端重量增加时,弹簧3位置越为靠右,弹簧3所需要提供的支撑力增加得越多,弹簧3的形变量也越大,带来的角度变化值也越大。

基于上述的制备装置的肝病治疗药物中补体抗体微囊制备方法步骤为:

(a)通过风管8向筒体5内输送冷风;并启动驱动装置,使螺旋条15回转;

(b)通过第一喷管7向筒体5内喷洒雾状的补体抗体蛋白原药与海藻酸纳溶液混合溶液,同时通过第二喷管9向筒体5内喷洒雾状氯化钙溶液,使两种雾状溶液在筒体5内接触混合形成补体抗体微囊,并将补体抗体微囊冷冻为颗粒状;

(c)所述补体抗体微囊在风力作用下附着到筒体5内壁上,然后在重力作用下滑到筒体5底部,即螺旋条15与筒体5内壁底部相接的位置处,并在螺旋条15的推动下向右端行进,直至从筒体5右端开口处输出,从而实现了微囊的快速、稳定、持续性产出。同时,余下的液体部分即废液会通过螺旋条15底部的凹槽15-3沿着筒体5内壁向左端流动,最终汇集到废液槽中。

优选地,风管8输送的冷风温度为-6至-2℃,确保微囊被冷冻,同时该温度高于溶液的冰点,可以避免溶液冷冻成冰渣混合在微囊中,也不会影响溶液的流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