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骨穿刺针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35220发布日期:2018-12-19 06:28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胸骨穿刺针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卫生器材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胸骨穿刺针固定器。

背景技术

胸骨穿刺是一种用于血液病、寄生虫病等疾病的诊断方法。在利用胸骨穿刺针进行穿刺时,由于胸骨扁平,平常胸骨穿刺后胸骨穿刺针易滑动,不能很好地固定,极易穿透胸骨,引起气胸,给患者治疗带来了不便。

中国发明专利说明书cn203677133u中公开了一种能够对穿刺针有效固定的胸骨穿刺针固定器。该胸骨穿刺针固定器包括固定板,在固定板上设通孔,在固定板商通孔边沿处设导针板,导针板的上表面设骨穿针槽,骨穿针槽的下槽口正对通孔,固定板通过固定带固定在患者的身上。

采用这种胸骨穿刺针固定器,虽然解决了骨穿针在固定板上的固定和导向,但是,由于采用固定带固定固定板的方式可能存在患者皮肤表面与固定板的相对滑动,并不能良好地固定固定板;此外,实施胸骨穿刺术时,判断骨穿针刺穿胸骨的前侧骨质,仍然需要依靠胸骨穿刺术的施术者的手感,且骨穿针穿刺的深度依靠施术者的主观估计,极易穿透胸骨,刺破患者心房及大血管,不仅给患者治疗带来不便,还可能引发生命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手术过程中有效固定于患者皮肤表面,能够提示穿刺成功且有效避免穿透胸骨的胸骨穿刺针固定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胸骨穿刺针固定器,包括底座、固定部、导向部、支撑部和压力探测部;所述底座呈板状,底座的中部设置通孔,板状底座的一侧面设置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为薄片状的胶,固定部覆盖底座表面;在底座相对于的另一面设置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一棱边与底座铰接连接,导向部相对于底座的另一侧表面设置导向槽和位移提示器槽,所述导向槽和位移提示器槽为同轴设置的两个连通的半圆槽,导向槽位于靠近通孔一侧,导向槽一端位置与底座上的通孔相对应,在导向部远离通孔的侧面设置平行于位移提示器槽的导向孔,在位移提示器槽处设置可沿位移提示器槽轴向运动的位移提示器,位移提示器表面设置于导向槽相对应的第二导向槽,所述位移提示器呈半圆柱状,半圆柱尺寸与位移提示器槽相配合,位移提示器在远离通孔的一端设置凸台,凸台上设置与半圆柱体同侧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导向孔相对应,位移提示器槽处导向部表面与位移提示器表面设置相对应的指示标记;在导向部与底座铰接的另一端设置两端分别连接底座和导向部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呈杆状,支撑部包括外管、固定旋钮和内管,所述内管可沿轴向运动地套设于外管内,所述固定旋钮通过旋紧或者松开锥度螺纹固定内管或者解除对内管的限定;在底座上导向部一侧的表面设置压力探测部,所述压力探测部包括压力提示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提示器设置在底座表面,压力提示器与压力传感器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骨穿针前力片与操作者的手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部垂直于位移提示器的侧面设置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位移提示器槽连通,定位孔处设置通过螺纹连接的紧钉螺钉,所述紧钉螺钉外露于定位孔的一端设置圆台状紧固旋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指示标记为指示标记为位移提示器表面设置的沿所述第二导向槽轴向的长度标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部上位移提示器槽侧表面设置的沿移提示器槽轴向的第二长度标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力提示器为指示灯或者蜂鸣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辅助固定部,所述辅助固定部为设置于底座两侧边缘或则底座整圈边缘的片状或条状凝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防脱部,所述防脱部成对的设置于底座两侧对应的位置,所述防脱部呈条状,成对的防脱部能够可连接成环状,所述带状防脱部通过打结连接或者通过插扣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管表面设置用于指示导向部与底座夹角的刻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针对胸骨处平坦的人体特点,采用胶粘的方式能够有效防止底座滑动,避免胸骨穿刺过程中穿刺针的滑动;带有导向槽的导向部能够有效导向在可调整长度的支撑部的支撑下,能够有效固定,以准确角度实施胸骨穿刺,帮助操作者更好地实施胸骨穿刺术;

导向部设置的位移提示器能够有效提醒操作者穿刺针刺入患者的深度,有效避免穿刺针穿透胸骨,刺破心房及大血管;

压力探测部能够及时感知穿刺针刺穿前侧骨质进入骨髓腔时压力的瞬间减小,提醒操作者穿刺针进入骨髓腔。压力探测部能够有效降低操作者对操作过程中手感的把握,即降低对操作者经验的要求,可以有效帮助经验不足的操作者更好地完成胸骨穿刺术,积累胸骨穿刺的经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胸骨穿刺针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图1所示导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胸骨穿刺针固定器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为本发明胸骨穿刺针固定器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底座1、固定部2、导向部5、支撑部6和压力探测部7;所述底座1呈板状,底座1的中部设置通孔11,板状底座1的一侧面设置固定部2,所述固定部2为薄片状的胶,固定部2覆盖底座1表面;在底座1相对于固定部2的另一面设置导向部5,所述导向部5一棱边与底座1铰接连接,导向部5相对于底座1的另一侧表面设置导向槽51和位移提示器槽52,所述导向槽51和位移提示器槽52为同轴设置的两个连通的半圆槽,导向槽51位于靠近通孔11一侧,导向槽51一端位置与底座1上的通孔11相对应,在导向部5远离通孔11的侧面设置平行于位移提示器槽52的导向孔53,在位移提示器槽52处设置可沿位移提示器槽52轴向运动的位移提示器54,位移提示器54表面设置于导向槽51相对应的第二导向槽541,所述位移提示器54呈半圆柱状,半圆柱尺寸与位移提示器槽52相配合,位移提示器54在远离通孔11的一端设置凸台,凸台上设置与半圆柱体同侧的导向柱542,所述导向柱542与导向孔53相对应,位移提示器槽52处导向部5表面与位移提示器54表面设置相对应的指示标记;在导向部5与底座1铰接的另一端设置两端分别连接底座1和导向部5的支撑部6,所述支撑部6呈杆状,支撑部6包括外管61、固定旋钮62和内管63,所述内管63可沿轴向运动地套设于外管61内,所述固定旋钮62通过旋紧或者松开锥度螺纹固定内管63或者解除对内管63的限定;在底座1上导向部5一侧的表面设置压力探测部7,所述压力探测部7包括压力提示器71和压力传感器72,所述压力提示器71设置在底座1表面,压力提示器71与压力传感器72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72设置于骨穿针前力片与操作者的手之间。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在使用时,在板状的底座1的贴紧患者皮肤表面的一侧设置一层状固定部2,固定部2为医用的不干胶,固定部2覆盖在底座1的表面,但固定部2中部与通孔11相匹配,避免固定部2遮盖底座1处的通孔,同时使用固定部2将底座1粘贴在患者皮肤时污染带穿刺部位及周边消毒部位。

在底座1相对固定部2的另一侧设置导向部5,导向部5的一棱边与底座1铰接连接,导向部5能够以铰接的棱边为轴进行翻转,导向部5相对于底座1的另一侧表面设置导向槽51和位移提示器槽52,导向槽51和位移提示器槽52同轴设置的半圆槽且相互连通,位移提示器槽52的半径比导向槽51的半径大,导向槽51的一端与通孔11相对应,胸骨穿刺针沿在导向槽的作用下能够穿过通孔11,与位移提示器槽52平行设置导向孔53,导向孔53与外界连通。位移提示器槽52处设置能够沿位移提示器槽52轴向移动的位移提示器54,所述位移提示器54呈半圆柱状,位移提示器54远离通孔11的一端设置起限位作用的凸台,在凸台上与半圆柱同侧的侧面设置与导向孔53相配的导向柱542,所述导向柱542可以通过一体成型设置于位移提示器54,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于位移提示器54,也可以通过焊接连接于位移提示器;位移提示器54表面设置与导向槽51对应的第二导向槽541,第二导向槽541尺寸与导向槽51相同。当位移提示器54的半圆柱体和导向柱542分别与导向部5的位移提示器槽52和导向孔53相配合时,位移提示器54能够沿导向槽51的轴向移动,同时保证导向槽51和第二导向槽541同心,确保胸骨穿刺针固定器对穿刺针的良好导向,同时在导向部5上设置相应的指示标志,确保能够提示实施胸骨穿刺术的操作者穿刺针已刺入胸骨足够的深度,若操作者继续向内侧刺入穿刺针极有可能刺破患者心房或者大血管。

在导向部5与底座1铰接的另端设置两端分别连接底座1和导向部5的支撑部6,支撑部6为可伸缩杆状结构;支撑部6包括外管61、固定旋钮62和内管63,其中外管为中空管件,外管的端部设有锥度外螺纹,外管的锥度外螺纹处设有多个弹性槽;内管63为中空管状或者圆柱状,内管63的外径与外管配合,内管63套设与外管61中,内管63可以沿外管61的轴向运动;外管61与内管63结合处设置固定旋钮62,固定旋钮62为环状体,固定旋钮62内侧设置与外管61的锥度外螺纹相对应的锥度内螺纹。通过伸缩内骨63确定支撑部6的高度从而确定导向部5与底座1之间的夹角。

在底座1相对固定部2的另一面设置压力探测部7,压力探测部7包括压力提示器71和压力传感器72,压力提示器71与压力传感器72通过导线电连接,压力传感器72采用片状的传感器,具体可以是真空电容式传感器或者薄膜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72设置于胸骨穿刺术操作者于穿刺针的前力片之间。操作者实施胸骨穿刺术时,操作者的手部紧握穿刺针柄部,并抵触在穿刺针前力片上,在穿刺过程中,操作者需要在穿刺针针柄部和前力片上施加力量以推动穿刺针刺入胸骨,当穿刺针刺入骨髓腔时,由于针尖没有骨质的阻挡,实施胸骨穿刺术的操作者会感受到阻力消失,即操作者会感受到前力片作用在操作者手上的压力瞬间变小。因此将压力传感器72设置在胸骨穿刺术操作者于穿刺针的前力片之间能够有效感知穿刺针进入骨髓腔的瞬间,具体表现为压力传感器72在收到压力迅速变小的瞬间输出信号急剧改变。输出信号的急剧改变通过导线传输至压力提示器71处,压力提示器71发出相应信号提示操作穿刺针以刺入骨髓腔。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导向部5垂直于位移提示器54的侧面设置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位移提示器槽52连通,定位孔处设置通过螺纹连接的紧钉螺钉55,所述紧钉螺钉55外露于定位孔的一端设置圆台状紧固旋钮。

本发明在使用时,定位孔和紧钉螺钉55的设置用于位移提示器55的定位。将胸骨穿刺针放置于导向槽51及第二导向槽541,胸骨穿刺针的针头接触皮肤,移动位移提示器54接触胸骨穿刺针的前力片,此时位移提示器54相对于位移提示器槽52的位置为零点,相通孔11侧移动位移提示器54至设定距离,旋紧紧钉螺钉55的紧固旋钮,紧钉螺钉55抵触位移提示器54并锁止。实施胸骨穿刺术,当胸骨穿刺针未能成功刺入骨髓腔,持续刺入胸骨穿刺针至其前力片抵触位移提示器54,提示操作者穿刺不成功,若胸骨穿刺针继续刺入极易刺穿胸骨。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指示标记为位移提示器54表面设置的沿所述第二导向槽541轴向的长度标尺543。

本发明在使用时,以导向部5的一棱边作为指示器,所述棱边指向位移提示器54表面的长度标尺543,对应的长度标尺543读数为位移提示器54当前的位置,位移提示器54的移动反映在长度标尺543读书的改变。长度标尺543的设置方便操作者设定位移提示器54的位置以及方便通过读数了解位移提示器54的具体位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指示标记为导向部5上位移提示器槽52侧表面设置的沿移提示器槽52轴向的第二长度标尺。

本发明在使用时,第二长度标尺设置于导向部5的表面,对应的位移提示器54表面需要设置指示标记,方便操作者通过第二长度表示设定位移提示器54的位置以及方便通过读数了解位移提示器54的具体位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压力提示器71为指示灯或者蜂鸣器。

本发明在使用时,当压力传感器输出的信息瞬间变化大,即信号变化量大于设定值,则驱动压力提示器71工作,所述压力提示器71为指示灯或蜂鸣器,具体表现为指示灯亮起或熄灭,或者蜂鸣器工作。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辅助固定部3,所述辅助固定部3为设置于底座1两侧边缘或则底座1整圈边缘的片状或条状凝胶。

本发明在使用时,在底座1两侧边缘或则底座1整圈边缘设置片状或条状的医用凝胶,医用凝胶能够吸附在患者皮肤表面,进一步加强底座1的固定,确保胸骨穿刺针在导向部5导向作用时底座的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防脱部4,所述防脱部4成对的设置于底座1两侧对应的位置,所述防脱部4呈条状,成对的防脱部4能够可连接成环状,所述带状防脱部4通过打结连接或者通过插扣连接。

本发明在使用时,在底座两侧对应的位置设置条状的能够环绕患者身体的防脱部4,以便于防脱部4连接成环状时将底座1固定在患者皮肤表面,确保不会发生底座1脱落影响胸骨穿刺术正常进行的事故发生。

防脱部4为成对的细长布条,防脱部4能够通过打结连接或者插扣连接。采用打结连接的方式是简单易行,且制造简单,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实际使用时较为灵活。采用插扣连接的方式相交打结连接的方式,其在手术完成的拆卸更为方便,效率高。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内管63表面设置用于指示导向部5与底座1夹角的刻度。

本发明在使用时,在内管63表面设置用于指示导向部5与底座1夹角的刻度,具体的刻度可以通过喷码的方式或者激光打标的方式设置,刻度可以采用角度数值和刻度线结合的方式。刻度的设置便于调整导向部5与底座1至需要的角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