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苗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84235发布日期:2018-11-17 00:42阅读:6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
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苗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慢性内分泌代谢疾病,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且大多病程长、范围广泛,可以累及全身各器官和组织,迄今为止,尚无彻底治愈之法,是严重影响病人生命质量和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研制一种治愈糖尿病的特效药的技术方法是当今药物研究者的重要课题;而中医药治疗以辩证论治的原则,具有标本兼治,药副作用低等明显的优势,然后,现有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疗效不是很理想,治疗周期长,起效慢。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苗药及其制备方法。具体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苗药,原料以重量份计为:水牛角20~30份、熟地黄10~15份、石斛10~15份、知母10~15份、黄精10~15份、茯苓10~15份、栀子10~15份、石菖蒲10~15份、黄连10~15份、黄苓10~15份、萆薢10~15份、人参5~8份、冰片0.2~0.5份。优选地,原料以重量份计为:水牛角24~28份、熟地黄12~14份、石斛12~14份、知母11~13份、黄精11~13份、茯苓13~15份、栀子10~13份、石菖蒲11~13份、黄连11~13份、黄苓11~13份、萆薢12~14份、人参6~7份、冰片0.2~0.4份。优选地,原料以重量份计为:水牛角27份、熟地黄13份、石斛13份、知母12份、黄精12份、茯苓14份、栀子11份、石菖蒲12份、黄连12份、黄苓13份、萆薢13份、人参6份、冰片0.4份。所述水牛角采用粉碎至粒径≤200微米。上述治疗糖尿病的苗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配方量取水牛角、熟地黄,混合后粉碎,过60~80目筛,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量为混合料重量的7~10倍,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后,置于68~73℃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1.35,经干燥,粉碎至粉末;(2)按照配方量石斛、知母、黄精、茯苓、栀子、石菖蒲、黄连、黄苓、萆薢和人参,混合后粉碎,过60~80目筛,加水至物料含水率为45~55%,再加入物料重量0.1~2%的复合菌剂,搅拌均匀后,置于35~45℃条件下发酵24~36h,得到的发酵产物干燥成粉末;(3)按照配方量取冰片,粉碎过100~120目筛,与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物料进行混合,加入医学上可接受的药物辅料制成所需剂型。所述复合菌剂为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按照1:1:2质量比混合而成。所述剂型为片剂、冲剂、颗粒剂和丸剂中任一种。上述治疗糖尿病的苗药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有益效果本发明药物采用水牛角、熟地黄、石斛、知母、黄精、茯苓、栀子、石菖蒲、黄连、黄苓、萆薢、人参和冰片为原料,通过合理的配比设计,使得药物之间形成协同作用,进而有效的治疗糖尿病症状,本发明药物疗效显著、用量低、起效快且无毒副作用。本发明通过对煎煮和发酵工艺参数的调控,使得各味中药中有效成分能够得到较大程度的保留,尤其是采用发酵的方式,使得药物的药性得到改善,适口性增强,在提高药物治疗效果的同时,使得药物的口感得到改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核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实施例1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苗药,原料以重量份计为;水牛角20g、熟地黄10g、石斛10g、知母10g、黄精10g、茯苓10g、栀子10g、石菖蒲10g、黄连10g、黄苓10g、萆薢10g、人参5g、冰片0.2g。所述水牛角采用粉碎至粒径≤200微米。上述治疗糖尿病的苗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配方量取水牛角、熟地黄,混合后粉碎,过60目筛,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量为混合料重量的7倍,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后,置于68℃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经干燥,粉碎至粉末;(2)按照配方量石斛、知母、黄精、茯苓、栀子、石菖蒲、黄连、黄苓、萆薢和人参,混合后粉碎,过60目筛,加水至物料含水率为45%,再加入物料重量0.1%的复合菌剂,搅拌均匀后,置于35℃条件下发酵24h,得到的发酵产物干燥成粉末;(3)按照配方量取冰片,粉碎过100目筛,与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物料进行混合,加入医学上可接受的药物辅料制成所需剂型。所述复合菌剂为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按照1:1:2质量比混合而成。所述剂型为片剂。实施例2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苗药,原料以重量份计为;水牛角30g、熟地黄15g、石斛15g、知母15g、黄精15g、茯苓15g、栀子15g、石菖蒲15g、黄连15g、黄苓15g、萆薢15g、人参8g、冰片0.5g。所述水牛角采用粉碎至粒径≤200微米。上述治疗糖尿病的苗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配方量取水牛角、熟地黄,混合后粉碎,过80目筛,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量为混合料重量的10倍,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后,置于73℃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经干燥,粉碎至粉末;(2)按照配方量石斛、知母、黄精、茯苓、栀子、石菖蒲、黄连、黄苓、萆薢和人参,混合后粉碎,过80目筛,加水至物料含水率为55%,再加入物料重量2%的复合菌剂,搅拌均匀后,置于45℃条件下发酵36h,得到的发酵产物干燥成粉末;(3)按照配方量取冰片,粉碎过120目筛,与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物料进行混合,加入医学上可接受的药物辅料制成所需剂型。所述复合菌剂为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按照1:1:2质量比混合而成。所述剂型为冲剂。实施例3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苗药,原料以重量份计为;水牛角24g、熟地黄12g、石斛12g、知母11g、黄精11g、茯苓13g、栀子10g、石菖蒲11g、黄连11g、黄苓11g、萆薢12g、人参6g、冰片0.2g。所述水牛角采用粉碎至粒径≤200微米。上述治疗糖尿病的苗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配方量取水牛角、熟地黄,混合后粉碎,过60目筛,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量为混合料重量的10倍,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后,置于68℃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经干燥,粉碎至粉末;(2)按照配方量石斛、知母、黄精、茯苓、栀子、石菖蒲、黄连、黄苓、萆薢和人参,混合后粉碎,过60目筛,加水至物料含水率为45%,再加入物料重量2%的复合菌剂,搅拌均匀后,置于35℃条件下发酵24h,得到的发酵产物干燥成粉末;(3)按照配方量取冰片,粉碎过120目筛,与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物料进行混合,加入医学上可接受的药物辅料制成所需剂型。所述复合菌剂为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按照1:1:2质量比混合而成。所述剂型为丸剂。实施例4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苗药,原料以重量份计为;水牛角28g、熟地黄14g、石斛14g、知母13g、黄精13g、茯苓15g、栀子13g、石菖蒲13g、黄连13g、黄苓13g、萆薢14g、人参7g、冰片0.4g。所述水牛角采用粉碎至粒径≤200微米。上述治疗糖尿病的苗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配方量取水牛角、熟地黄,混合后粉碎,过80目筛,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量为混合料重量的7倍,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后,置于73℃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8,经干燥,粉碎至粉末;(2)按照配方量石斛、知母、黄精、茯苓、栀子、石菖蒲、黄连、黄苓、萆薢和人参,混合后粉碎,过60目筛,加水至物料含水率为55%,再加入物料重量1.5%的复合菌剂,搅拌均匀后,置于38℃条件下发酵30h,得到的发酵产物干燥成粉末;(3)按照配方量取冰片,粉碎过100目筛,与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物料进行混合,加入医学上可接受的药物辅料制成所需剂型。所述复合菌剂为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按照1:1:2质量比混合而成。所述剂型为片剂。实施例5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苗药,原料以重量份计为:水牛角27g、熟地黄13g、石斛13g、知母12g、黄精12g、茯苓14g、栀子11g、石菖蒲12g、黄连12g、黄苓13g、萆薢13g、人参6g、冰片0.4g。所述水牛角采用粉碎至粒径≤200微米。上述治疗糖尿病的苗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配方量取水牛角、熟地黄,混合后粉碎,过60目筛,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量为混合料重量的9倍,合并两次煎煮液,过滤后,置于71℃条件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1,经干燥,粉碎至粉末;(2)按照配方量石斛、知母、黄精、茯苓、栀子、石菖蒲、黄连、黄苓、萆薢和人参,混合后粉碎,过80目筛,加水至物料含水率为48%,再加入物料重量1.5%的复合菌剂,搅拌均匀后,置于37℃条件下发酵32h,得到的发酵产物干燥成粉末;(3)按照配方量取冰片,粉碎过100目筛,与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物料进行混合,加入医学上可接受的药物辅料制成所需剂型。所述复合菌剂为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按照1:1:2质量比混合而成。所述剂型为冲剂。试验例1试验选用180名临床确诊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6组,分别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5方案制备的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市售的二甲双胍进行治疗;临床观察结果见下表1:组别病例数/例显效数/例总有效率/例无效/例实施例13021291实施例23022282实施例33024300实施例43026291实施例53028300对照组3018273由表1中的试验结果可知,本发明药物在治疗糖尿病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在此有必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和试验例仅限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和理解,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作出的非突出实质性特征和显著进步的发明创造,仍然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