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白及片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84208发布日期:2018-11-17 00:42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色白及片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绿色白及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白及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其性味苦、涩、甘、微寒,归肺、肝、胃经,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等功能,常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等的治疗。此外,白及在《神农本草经》、《吴普本草》、《本草纲目》、《本草再新》、《药性论》、《滇南本草》等均有记载。

近年来由于白及研究的深入开展,其更多的临床作用和保健功能也突显出来,白及的用途也逐渐增多。然而对于白及的加工方法仍停留在传统的蒸煮、晒干等,用传统方法生产的白及饮片或产品由于受蒸煮等影响水溶性多糖等生物活性成分损失严重,药效也有待提高,且产品表面灰白或黄白色,美观程度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绿色白及片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制备方法为:

生长期处理:在白及收获前25-55天时,剪去基部2-5枚叶片的1/3~2/3,小心除去白及块茎表面土壤,将白及块茎的1/3~2/3露出土表,充分接受光照;

晾晒:白及成熟收获后,将采挖出的白及块茎,小心抖去泥土,按2m×30m平铺于干燥地面,表面盖干净透明塑料薄膜,置于阳光下照射8-14h;

切片:将晾晒后的白及块茎进行洗净,清洗后白及擦干,然后将擦干的白及置于切片机中进行切片,切片时将白及切成2-4mm的薄片;

干燥:将上述新鲜白及薄片置于冻干机中4-8h,冻干后进行称重,白及恒重后将白及片收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对传统的白及切片方法进行改进,利用本方法生产的白及饮片或干燥片白及水溶性多糖含量丰富,与传统饮片相比药效更好,利用白及自身合成的叶绿素使其产品外观晶莹翠绿,品相极佳。

本发明在采收期前将白及种植土壤和部分叶片除去一部分,使白及块茎充分接收光照,促进块茎合成叶绿素,使块茎颜色由白转绿。且在晾晒过程中充分接受光照,巩固前期转色成果。上述过程均为植物自身生理生化过程,不需添加外源染色剂,所得产品安全性好。

本发明采用冻干干燥方法,不需蒸煮,所以白及产品中水溶性多糖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不在加工过程中损失,最大化保持了原有药性,与传统饮片相比药效更好。本发明工序简单、生产周期短、设备价格低廉,可以实现快速投产、快速收益。

附图说明

图1是利用本发明制备的绿色白及干燥片

图2是利用常规蒸煮方法制备的白及干燥片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实施例所示,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生长期处理:在白及收获前30天时,剪去基部3枚叶片的1/3,小心除去白及块茎表面土壤,将白及块茎的1/2露出土表,充分接受光照。

2.晾晒:将采挖出的白及块茎,小心抖去泥土,按2m×30m平铺于干燥地面,表面盖干净透明塑料薄膜,置于阳光下照射10h。

3.切片:将晾晒后的白及块茎充分洗净,置于切片机中切成2mm的薄片。

4.干燥:将上述新鲜白及薄片置于冻干机中4h,至恒重。

该方法制备的白及干燥片断面翠绿、平整,多糖含量为42%。

实施例2

1.生长期处理:在白及收获前35天时,剪去基部3枚叶片的1/2,小心除去白及块茎表面土壤,将白及块茎的1/3露出土表,充分接受光照。

2.晾晒:将采挖出的白及块茎,小心抖去泥土,按2m×30m平铺于干燥地面,表面盖干净透明塑料薄膜,置于阳光下照射14h。

3.切片:将晾晒后的白及块茎充分洗净,置于切片机中切成3mm的薄片。

4.干燥:将上述新鲜白及薄片置于冻干机中6h,至恒重。

该方法制备的白及干燥片断面翠绿、平整,多糖含量为40%。

实施例3

1.生长期处理:在白及收获前45天时,剪去基部4枚叶片的2/3,小心除去白及块茎表面土壤,将白及块茎的2/3露出土表,充分接受光照。

2.晾晒:将采挖出的白及块茎,小心抖去泥土,按2m×30m平铺于干燥地面,表面盖干净透明塑料薄膜,置于阳光下照射8h。

3.切片:将晾晒后的白及块茎充分洗净,置于切片机中切成4mm的薄片。

4.干燥:将上述新鲜白及薄片置于冻干机中7h,至恒重。

该方法制备的白及干燥片断面翠绿、平整,多糖含量为43%。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