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津清热去火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84180发布日期:2018-11-17 00:41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生津清热去火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背景技术:

清热是中医名词。指清除邪热或虚热的各种治法。由外感温邪引起的一般称为实热。邪在气分的宜用辛凉清热;热毒炽盛或夹湿的宜用苦寒清热;热盛伤津的宜用甘寒清热;热在营血的宜用凉血清热法等。由阴虚而生的内热,称为虚热,宜用养阴以清热。养阴有滋养肺阴、肝阴、肾阴和养血、滋液等多种方法,须根据具体情况配合应用。在热病伤阴阶段,也可参合养阴清热法。清热去火二词经常同时使用。上火是中医的理论,上火有着更深层次的意思,也就是上火的一些广义的症状,比如胃火可以有胃疼、大便干等症状,肺火可以有咯血、咳嗽、黄痰等症状,肝火会有一些烦躁、失眠、女性会有乳房胀痛等。火分虚火和实火,正常人体的阴阳平衡,阴正常而阳过亢为实火。由于阴不足而相对显得阳过亢,称为虚火。中医通过对病情轻重的辨析,总结出风、热、火、毒学说,来描述疾病由表及里的过度,从而来指导临床诊治。其中表明热二化火,火盛成毒的道理。

对于清热去火的症状,常使用食疗的方法,但是由于具有清热去火功能的食物或药物种类繁多,在搭配使用上会让人无所适从。怎样使清热去火的效果最大化,且不产生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能够解决现有问题,用于生津清热去火,具有组方合理、用量少、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等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生津清热去火的组合物,其中,该组合物包含:金银花,栀子,麦冬,甘草,生地,莲心,大黄,玉竹,黄芩,五味子,菊花,决明子,绿茶,老冰糖。

上述的用于生津清热去火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的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包含:金银花2~5份,栀子1~4份,麦冬1~3份,甘草2~6份,生地1~5分,莲心1~3份,大黄0.5~3份,玉竹1~4份,黄芩0.5~2份,五味子1~4份,菊花0.5~2.5份,决明子1~4份,绿茶1~3份,老冰糖2~6份。

上述的用于生津清热去火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的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包含:金银花3份,栀子2份,麦冬2份,甘草3份,生地2分,莲心2份,大黄1份,玉竹2份,黄芩1份,五味子2份,菊花1份,决明子2份,绿茶2份,老冰糖3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用于生津清热去火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方法为:按比例称量各药物原料,分别洗净并研磨破碎,然后灭菌消毒,再封袋包装。优选地,可以装入茶叶包中,制成袋装茶,开水泡服。优选地,研磨破碎的粒度范围为30~40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用于生津清热去火的组合物的另一种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方法为:按比例称量各药物原料,分别洗净并研磨破碎,然后采用一锅法,将研磨破碎后的所有药物放入锅内,加水浸泡,再加热煎煮,然后进行冷却,再过滤去渣。

上述的用于生津清热去火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方法中研磨破碎的粒度范围为30~40目。

上述的用于生津清热去火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方法中的加水浸泡是加入按重量计为药物总量5倍的蒸馏水,浸泡30分钟。

上述的用于生津清热去火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方法中的加热煎煮是以120℃加热20min,然后降到80℃继续加热10min。

上述的用于生津清热去火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方法中还包含将过滤去渣后的药液进行消毒后密封罐装;优选地,添加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改味剂,每瓶容量为100ml;或将过滤去渣后的药液浓缩成稠膏状,烘干粉碎,加入常用的药用辅料,混匀制粒压片,灭菌后制成片剂或冲剂的颗粒或泡腾片,温水冲服或开水泡服;或将过滤去渣后的药液浓缩成稠膏状,烘干粉碎,灭菌后制成丸剂或胶囊,温水冲服。药用辅料是指生产药品和调配处方时使用的赋形剂和附加剂,除了赋形、充当载体、提高稳定性外,还具有增溶、助溶、缓控释等重要功能,是可能会影响到药品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成分。常用的药用辅料包含稀释剂、填充剂、崩解剂、润湿剂等,例如淀粉、蔗糖、糊精、微晶纤维素、甘露醇、羧甲淀粉钠、硬脂酸镁等。

本发明也提供了上述的方法制备的组合物的用途,其中,所述的组合物用于制备生津清热去火的口服制剂。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生津清热去火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的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所提供的组合物,具有组方合理、用量少、效果显著等特点,口服能够生津去火、清热解毒,还具有纯天然无添加,植物草本无毒副作用、不伤身体等特点,明显优于类似功能的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生津清热去火的组合物包含:金银花,栀子,麦冬,甘草,生地,莲心,大黄,玉竹,黄芩,五味子,菊花,决明子,绿茶,老冰糖。

该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包含:金银花2~5份,栀子1~4份,麦冬1~3份,甘草2~6份,生地1~5分,莲心1~3份,大黄0.5~3份,玉竹1~4份,黄芩0.5~2份,五味子1~4份,菊花0.5~2.5份,决明子1~4份,绿茶1~3份,老冰糖2~6份。

优选地,该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包含:金银花3份,栀子2份,麦冬2份,甘草3份,生地2分,莲心2份,大黄1份,玉竹2份,黄芩1份,五味子2份,菊花1份,决明子2份,绿茶2份,老冰糖3份。

其中,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红腺忍冬、山银花或毛花柱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性味甘,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功效。主治痈肿疔疮,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热毒血痢。

栀子是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栀子的果实是传统中药,属卫生部颁布的第1批药食两用资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高血压、糖尿病等症。性味苦,寒。归心、肺、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沿阶草)的干燥块根。性味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功能主治为:养阴生津,润肺止咳。用于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干咳咯血;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证。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生地别名生地黄、野地黄、山烟根等,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性味甘、苦,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主治热入营血,舌绛烦渴,斑疹吐衄,阴虚内热,骨蒸劳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莲心即莲子心,为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莲成熟种子中的幼叶及胚根。味苦,性寒。归心、肾经。具有清心安神,交通心肾,涩精止血的功效。用于热入心包,神昏谵语,心肾不交失眠遗精,血热吐血。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茎。性味苦,寒。归胃、大肠、肝经。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效。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

玉竹为百合科植物玉竹根茎。味甘,性平;归肺、胃经。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主治燥咳,劳嗽,热病阴液耗伤之咽干口渴,内热消渴,阴虚外感,头昏眩晕,筋脉挛痛。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性味苦,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功效。主治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疸泻痢,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胎动不安。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成熟果实。性味酸、甘,温;归肺、心、肾经。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主治久咳虚喘,自汗,盗汗,遗精,滑精,久泻不止,津伤口渴,消渴,心悸,失眠,多梦。

菊花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性味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功效。主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肝阳眩晕,肝风实证,目赤昏花,疮痈肿毒。

决明子为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甘、苦、咸,微寒;归肝、大肠经。具有清热明目,润肠通便功效。主治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目暗不明,头痛,眩晕,肠燥便秘。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制作而成,常饮绿茶能防癌,降脂和减肥,对吸烟者也可减轻其受到的尼古丁伤害。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现代科学大量研究证实,绿茶的茶叶中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份,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性味苦甘,凉。功能主治为:清头目,除烦渴,化痰,消食,利尿,解毒。治头痛,目昏,多睡善寐,心烦口渴,食积痰滞,疟,痢。

老冰糖,又名土冰糖、老土冰糖、黄冰糖、块冰糖、多晶体冰糖等,是以白砂糖为原料,经加水溶解、除杂、清汁、蒸发、浓缩并添加适当结晶剂后,逐步冷却结晶制成,经敲碎干燥后即主为成品。作用:补中益气,和胃润肺,止咳化痰。性味:甘、平、无毒。归经:入肺、脾。功效:养阴生津,润肺止咳。主治:肺燥咳嗽,干咳无痰,咯痰带血。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用于生津清热去火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按比例称量各药物原料,分别洗净并研磨破碎,然后灭菌消毒,再封袋包装。优选地,可以装入茶叶包中,制成袋装茶,开水泡服。优选地,研磨破碎的粒度范围为30~40目。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用于生津清热去火的组合物的另一种制备方法,该方法为:按比例称量各药物原料,分别洗净并研磨破碎,然后采用一锅法,将研磨破碎后的所有药物放入锅内,加水浸泡,再加热煎煮,然后进行冷却,再过滤去渣。

优选地,研磨破碎的粒度范围为30~40目。加水浸泡是加入按重量计为药物总量5倍的蒸馏水,浸泡30分钟。加热煎煮是以120℃加热20min,然后降到80℃继续加热10min。

该方法中还包含将过滤去渣后的药液进行消毒后密封罐装;优选地,添加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改味剂,每瓶容量为100ml;或将过滤去渣后的药液浓缩成稠膏状,烘干粉碎,加入常用的药用辅料,混匀制粒压片,灭菌后制成片剂或冲剂的颗粒或泡腾片,温水冲服或开水泡服;或将过滤去渣后的药液浓缩成稠膏状,烘干粉碎,灭菌后制成丸剂或胶囊,温水冲服。药用辅料是指生产药品和调配处方时使用的赋形剂和附加剂,除了赋形、充当载体、提高稳定性外,还具有增溶、助溶、缓控释等重要功能,是可能会影响到药品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成分。常用的药用辅料包含稀释剂、填充剂、崩解剂、润湿剂等,例如淀粉、蔗糖、糊精、微晶纤维素、甘露醇、羧甲淀粉钠、硬脂酸镁等。

本发明也提供了该方法制备的组合物的用途,该组合物用于制备生津清热去火的口服制剂。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生津清热去火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做更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4

各实施例分别按下表1所示的原料成分配比制备用于生津清热去火的组合物。各原料分别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

表1.用于生津清热去火的组合物的配料表(按重量份数计)。

本发明还提供了各实施例的用于生津清热去火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制备的各实施例的组合物的用途。

该方法为:按比例称量各药物原料,分别洗净并研磨破碎,研磨破碎的粒度范围为30~40目,然后灭菌消毒,再封袋包装。优选地,可以装入茶叶包中,制成袋装茶,开水泡服。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制备方法,该方法为:按比例称量各药物原料,分别洗净并研磨破碎,研磨破碎的粒度范围为30~40目。然后采用一锅法,将研磨破碎后的所有药物放入锅内,加入按重量计为药物总量5倍的蒸馏水,浸泡30分钟。再加热煎煮,以120℃加热20min,然后降到80℃继续加热10min。进行冷却,再过滤去渣。

该方法中还包含将过滤去渣后的药液进行消毒后密封罐装;优选地,添加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改味剂,每瓶容量为100ml;或将过滤去渣后的药液浓缩成稠膏状,烘干粉碎,加入常用的药用辅料,混匀制粒压片,灭菌后制成片剂或冲剂的颗粒或泡腾片,温水冲服或开水泡服;或将过滤去渣后的药液浓缩成稠膏状,烘干粉碎,灭菌后制成丸剂或胶囊,温水冲服。

使用本发明各实施例所制备的组合物制作口服制剂,并随机选择了上千人次进行了试用,有明显效果者可达96%以上,满意度达到98%以上。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生津清热去火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针对病证的病因病机,利用药物相辅相成的配伍原理,有目的地将诸药按君、臣、佐、使的组织结构合理配伍,使方中的药物及其配伍与病证的病机丝丝入扣,使药物配伍后的综合效用与所立治法高度统一。该组合物是经过了多例的临床试验,对其每味药物的功能与主治以及根据现代中西医药理学的研究而形成的一种药方,口服能够生津去火、清热解毒,具有配方科学合理、制作方法简单易行、易于推广的特点,并且无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发明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