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潮降糖胶囊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84168发布日期:2018-11-17 00:41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胶囊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潮降糖胶囊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糖尿病在祖国传统医学中被称为消渴病,虽然中西医对疾病认识的方法和角度不同,但对糖尿病与消渴病是同一种疾病这点达成了共识。随着老龄化不断加剧,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糖尿病发病率呈现增长趋势,发病率日益增加。祖国传统医学认为,糖尿病为热盛阴病,因为热偏盛,阴津枯竭,热可损阴,阴又利燥利热,久而久之便可诱发糖尿病。糖尿病发病多是因血热偏盛,阴津亏损,禀赋不足,气滞血瘀,其中相关性较强的是气滞血瘀。现有技术中,具有降糖功能的中药胶囊种类较多,其虽然对降糖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药物本身中含有一定量的糖类、淀粉、树脂、树胶、黏液质、糅质等无效成分,极易吸潮,大部分中药胶囊均存在着稳定性差的缺陷,造成了中药胶囊的保质期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有效提升降糖胶囊稳定性、延长降糖胶囊保质期的防潮降糖胶囊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潮降糖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将丹参、西洋参按照质量比为4-6:1的比例混合后研碎,过80-90目筛,制得细粉,备用;

(2)按重量份计,将100-120份黄芪、40-45份黄精、38-41份葛根、28-32份地黄、17-23份赤茯苓加入至1200-1300份的沸水中,煎煮2-3小时后,过滤得到一次滤液,再将滤渣采用1100-1200份的沸水煎煮1.5-2小时后,过滤得到二次滤液,将两次滤液合并后,浓缩至流浸膏状,然后102-105℃干燥处理100-120min后,制得半干状粉体,备用;

(3)将凉粉草洗净后,加入至其重量5-7倍重的沸水中,煎煮2-3小时后,过滤,制得凉粉草提取液,然后向其中加入凉粉草提取液重量85-90%的乙基纤维素,混合搅拌均匀后,制得包衣防潮液;

(4)将步骤(1)制得的细粉和步骤(2)制得的半干状粉体按照质量比为1:2-4的比例混合后,将混合细粉平均分成2份,将其中的一份加入至底喷型流化床容器中,开启流化床,使物料处于流化状态,然后向物料中喷入一半的包衣防潮液,使粉末聚结成粒并干燥后,再向容器中加入另一份混合细粉,使得其与先前干燥后的粉粒混合均匀后,再向其中喷入另一半的包衣防潮液,使粉末聚结成粒后,干燥,制得所需药物颗粒,将其装入胶囊壳中,制得防潮降糖胶囊。

具体地,上述步骤(2)中,浓缩的温度为78-83℃。

具体地,上述步骤(4)中,物料处于流化状态时,物料粉末的温度为55-60℃。

具体地,上述步骤(4)中,混合细粉与包衣防潮液的质量比为75-85:1。

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防潮降糖胶囊,具有优异的行瘀清热祛浊的功效,配方中的各成分协同作用,可使患者体内血糖明显降低,并能使气血流畅,提高降糖疗效。步骤(3)中的包衣防潮液,凉粉草不仅具有生津止渴、凉血、解毒的功能,还能掩盖药物不良气味;包衣防潮液采用步骤(4)中的方法处理后,可在药物的表面形成内外两层防护层,可有效的提升胶囊内部颗粒药的防潮性能,增加贮存的稳定性;并且凉粉草提取液与乙基纤维素协同作用后,还具有助流、崩解的功效,有效的提升了填充胶囊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来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厂家的条件作进一步调整,未说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条件。

实施例1

一种防潮降糖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将丹参、西洋参按照质量比为4:1的比例混合后研碎,过80目筛,制得细粉,备用;

(2)按重量份计,将100份黄芪、40份黄精、38份葛根、28份地黄、17-23份赤茯苓加入至1200份的沸水中,煎煮2小时后,过滤得到一次滤液,再将滤渣采用1100份的沸水煎煮1.5小时后,过滤得到二次滤液,将两次滤液合并后,浓缩至流浸膏状,然后102℃干燥处理100min后,制得半干状粉体,备用;

(3)将凉粉草洗净后,加入至其重量5倍重的沸水中,煎煮2小时后,过滤,制得凉粉草提取液,然后向其中加入凉粉草提取液重量85%的乙基纤维素,混合搅拌均匀后,制得包衣防潮液;

(4)将步骤(1)制得的细粉和步骤(2)制得的半干状粉体按照质量比为1:2的比例混合后,将混合细粉平均分成2份,将其中的一份加入至底喷型流化床容器中,开启流化床,使物料处于流化状态,然后向物料中喷入一半的包衣防潮液,使粉末聚结成粒并干燥后,再向容器中加入另一份混合细粉,使得其与先前干燥后的粉粒混合均匀后,再向其中喷入另一半的包衣防潮液,使粉末聚结成粒后,干燥,制得所需药物颗粒,将其装入胶囊壳中,制得防潮降糖胶囊。

具体地,上述步骤(2)中,浓缩的温度为78℃。

具体地,上述步骤(4)中,物料处于流化状态时,物料粉末的温度为55℃。

具体地,上述步骤(4)中,混合细粉与包衣防潮液的质量比为75:1。

实施例2

一种防潮降糖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将丹参、西洋参按照质量比为5:1的比例混合后研碎,过85目筛,制得细粉,备用;

(2)按重量份计,将110份黄芪、43份黄精、39份葛根、30份地黄、21份赤茯苓加入至1250份的沸水中,煎煮2.5小时后,过滤得到一次滤液,再将滤渣采用1150份的沸水煎煮1.8小时后,过滤得到二次滤液,将两次滤液合并后,浓缩至流浸膏状,然后103℃干燥处理110min后,制得半干状粉体,备用;

(3)将凉粉草洗净后,加入至其重量6倍重的沸水中,煎煮2.5小时后,过滤,制得凉粉草提取液,然后向其中加入凉粉草提取液重量88%的乙基纤维素,混合搅拌均匀后,制得包衣防潮液;

(4)将步骤(1)制得的细粉和步骤(2)制得的半干状粉体按照质量比为1:3的比例混合后,将混合细粉平均分成2份,将其中的一份加入至底喷型流化床容器中,开启流化床,使物料处于流化状态,然后向物料中喷入一半的包衣防潮液,使粉末聚结成粒并干燥后,再向容器中加入另一份混合细粉,使得其与先前干燥后的粉粒混合均匀后,再向其中喷入另一半的包衣防潮液,使粉末聚结成粒后,干燥,制得所需药物颗粒,将其装入胶囊壳中,制得防潮降糖胶囊。

具体地,上述步骤(2)中,浓缩的温度为81℃。

具体地,上述步骤(4)中,物料处于流化状态时,物料粉末的温度为58℃。

具体地,上述步骤(4)中,混合细粉与包衣防潮液的质量比为80:1。

实施例3

一种防潮降糖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将丹参、西洋参按照质量比为6:1的比例混合后研碎,过90目筛,制得细粉,备用;

(2)按重量份计,将120份黄芪、45份黄精、41份葛根、32份地黄、23份赤茯苓加入至1300份的沸水中,煎煮3小时后,过滤得到一次滤液,再将滤渣采用1200份的沸水煎煮2小时后,过滤得到二次滤液,将两次滤液合并后,浓缩至流浸膏状,然后105℃干燥处理120min后,制得半干状粉体,备用;

(3)将凉粉草洗净后,加入至其重量7倍重的沸水中,煎煮3小时后,过滤,制得凉粉草提取液,然后向其中加入凉粉草提取液重量90%的乙基纤维素,混合搅拌均匀后,制得包衣防潮液;

(4)将步骤(1)制得的细粉和步骤(2)制得的半干状粉体按照质量比为1:4的比例混合后,将混合细粉平均分成2份,将其中的一份加入至底喷型流化床容器中,开启流化床,使物料处于流化状态,然后向物料中喷入一半的包衣防潮液,使粉末聚结成粒并干燥后,再向容器中加入另一份混合细粉,使得其与先前干燥后的粉粒混合均匀后,再向其中喷入另一半的包衣防潮液,使粉末聚结成粒后,干燥,制得所需药物颗粒,将其装入胶囊壳中,制得防潮降糖胶囊。

具体地,上述步骤(2)中,浓缩的温度为83℃。

具体地,上述步骤(4)中,物料处于流化状态时,物料粉末的温度为60℃。

具体地,上述步骤(4)中,混合细粉与包衣防潮液的质量比为85:1。

表1为实施例2制得的防潮降糖胶囊临床疗效统计,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均在35岁以上,

表1 防潮降糖胶囊临床疗效统计

对比例1

步骤(4)中不添加步骤(3)制得的包衣防潮液,直接将混合细粉干燥后装入胶囊壳中,其余操作步骤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对比例2

步骤(4)中,包衣防潮液一次性加入,只制备最外一层防护层,其余操作步骤与实施例2完全相同。

对比例3

步骤(3)中,将凉粉草提取液换成等量的水,其余操作步骤与实施例3完全相同。

分别测定各实施例和对比例防潮降糖胶囊内容物在80%的相对湿度下不同时间段内的含水率,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防潮降糖胶囊内容物的含水率

由表2可知,本发明制得的 防潮降糖胶囊具有优异的抗湿防潮性能。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