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吸收骨蜡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05896发布日期:2018-12-08 07:05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止血材料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可吸收骨蜡组合物。

背景技术

在骨科手术过程中,可能会造成骨出血的情况,在控制骨出血或止血中,人们研究和开发了骨蜡作为机械屏障施用到骨上,可以有效地止血。现有的骨蜡一般为蜂蜡与凡士林的混合物,产品为白色或淡黄色,具有良好的软化性能,用手搓揉变软后能塑型,可以解决抑制骨出血的问题。但是,蜂蜡与凡士林的混合物不可降解,目前,市场上逐渐出现了可降解的骨蜡,但是现有的可降解骨蜡具有机械性能差,具体表现为抗冲洗性差、难定型、封堵强度差的问题。

因此,本申请致力于提供一种新的可吸收骨蜡组合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吸收骨蜡组合物,可吸收骨蜡组合物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可降解吸收,且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临床可应用于骨创面止血及骨缺损填充。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吸收骨蜡组合物,其基底包括脂肪酸甘油酯和可降解聚合物。

优选地,所述脂肪酸甘油酯的重量含量为40%~85%,所述可降解聚合物的重量含量为15%~60%。

优选地,所述脂肪酸甘油酯选自硬脂酸甘油酯、棕榈酸甘油酯、亚油酸甘油酯、月桂酸甘油酯。

优选地,所述可降解聚合物的单体选自丙交酯、乙交酯、己内酯、环氧乙烷、环氧丙烷。

优选地,所述可降解聚合物的分子量为500~5000。

优选地,所述可吸收骨蜡组合物还包括促骨修复成分。

优选地,所述基底的质量分数为80%~99.9%,所述促骨修复成分的质量分数为0.1%~20%。

优选地,所述促骨修复成分选自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

优选地,所述羟基磷灰石分子粒径小于或等于100nm;和/或;所述β-磷酸三钙的分子粒径小于或等于10μm。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吸收骨蜡组合物,其可以达到以下任意一种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可吸收骨蜡组合物包括脂肪酸甘油酯和可降解聚合物,使可吸收骨蜡组合物不仅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并且可降解吸收,另外,还具有良好的涂抹性和塑形性,在使用时容易定型,具有良好的抗冲洗性,且封堵强度高,便于临床操作。

2、本发明中,脂肪酸甘油酯的重量含量为40%~85%,可降解聚合物的重量含量为15%~60%,这样设置时,可吸收骨蜡组合物的综合性能最好。

3、本发明中,对可降解聚合物的分子量为500~5000,可降解聚合物分子量过大时,其封堵强度强,但是塑形性差,分子量过小时,其塑形性强,但是封堵强度差,合适的分子量范围可以使可吸收骨蜡组合物的封堵强度和塑形性都比较好,从而可以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4、本发明中,在可吸收骨蜡组合物中添加促骨修复成分,基底降解后,促骨修复成分可以渗入至骨创面处,可以促进骨创面的愈合,并且,通过调节促骨修复成分的重量含量及其组成成分,便可以达到良好的促骨愈合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列举若干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的几种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具体实施例,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一

本具体实施例公开了另一种可吸收骨蜡组合物,其基底包括脂肪酸甘油酯和可降解聚合物,其中,脂肪酸甘油酯的重量含量为40%,可降解聚合物的重量含量为60%,脂肪酸甘油酯为硬脂酸甘油酯,可降解聚合物的单体为丙交酯,可降解聚合物为聚乳酸,并且,聚乳酸分子量为500。

本申请人将本实施例中的可吸收骨蜡组合物与现有的骨蜡产品进行了性能对比,具体结果详见表1。

具体实施例二

本具体实施例公开了另一种可吸收骨蜡组合物,其基底包括脂肪酸甘油酯和可降解聚合物,其中,脂肪酸甘油酯的重量含量为85%,可降解聚合物的重量含量为15%,脂肪酸甘油酯为亚油酸甘油酯,可降解聚合物的单体为环氧乙烷,可降解聚合物为聚乙二醇,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5000。

本申请人将本实施例中的可吸收骨蜡组合物与现有的骨蜡产品进行了性能对比,具体结果详见表1。

具体实施例三

本具体实施例公开了另一种可吸收骨蜡组合物,其基底包括脂肪酸甘油酯和可降解聚合物,其中,脂肪酸甘油酯的重量含量为60%,所述可降解聚合物的重量含量为40%,脂肪酸甘油酯为硬脂酸甘油酯和亚油酸甘油酯的混合物,可降解聚合物的单体为质量分数为60%的环氧乙烷和质量分数为40%的环氧丙烷,可降解聚合物的分子量为2500。

本申请人将本实施例中的可吸收骨蜡组合物与现有的骨蜡产品进行了性能对比,具体结果详见表1。

具体实施例四

本具体实施例公开了另一种可吸收骨蜡组合物,其基底包括脂肪酸甘油酯和可降解聚合物,其中,脂肪酸甘油酯的重量含量为70%,所述可降解聚合物的重量含量为30%,脂肪酸甘油酯为月桂酸甘油酯,可降解聚合物的单体为丙交酯和乙交酯,可降解聚合物的分子量为4000。

本申请人将本实施例中的可吸收骨蜡组合物与现有的骨蜡产品进行了性能对比,具体结果详见表1。

表1:本申请产品与现有产品一、二的性能对比

其中,现有骨蜡产品1由聚乳酸及其共聚物制得,现有骨蜡产品2由蜂蜡和凡士林制得。

从表1性能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一至四中公开的可吸收骨蜡组合物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良好的机械性能并可降解吸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性、塑形性及封堵效果,易定型、易涂抹,可临床应用于骨创面止血及骨缺损填充。

当然,除了上述列出的四个具体实施例,在本发明的可吸收骨蜡组合物的其他具体实施例中,脂肪酸甘油酯还可以为棕榈酸甘油酯、月桂酸甘油酯或者二者的混合物或者其与硬脂酸甘油酯、亚油酸甘油酯的混合物等,可降解聚合物的单体可以在丙交酯、乙交酯、己内酯、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中根据需要选择,可降解聚合物分子量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脂肪酸甘油酯和可降解聚合物的质量百分数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具体实施例五

本具体实施例公开了另一种可吸收骨蜡组合物,其在具体实施例一至四中任意一种可吸收骨蜡组合物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改进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可吸收骨蜡组合物新增了促骨修复成分,且基底的质量分数为80%,促骨修复成分的质量分数为20%,其中,促骨修复成分为β-磷酸三钙,且β-磷酸三钙的粒径小于10μm。

β-磷酸三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以及生物降解性,是理想的人体硬组织修复和替代材料,在生物医学工程学领域一直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β-磷酸三钙主要是由钙、磷组成,其成分与骨基质的无机成分相似,与骨结合好。动物或人体的骨细胞可以在β-磷酸三钙材料上正常生长,分化和繁殖。通过大量试验研究证明:β-磷酸三钙对骨髓造血机能无不良反应,无排异反应,无急性毒性反应,不致癌变,无过敏现象。因此,β-磷酸三钙可广泛应用于关节与脊柱融合、四肢创伤、口腔颌面的外科、心血管外科,以及填补牙周的空洞等方面,在临床医学中体现了较好的性能。

本实施例中的可吸收骨蜡组合物不仅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良好的机械性能并可降解吸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性、塑形性及封堵效果,易定型、易涂抹,还有十分利于骨创面的修复。

具体实施例六

本具体实施例公开了另一种可吸收骨蜡组合物,其在具体实施例一至五中任意一种可吸收骨蜡组合物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改进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可吸收骨蜡组合物新增了促骨修复成分,且基底的质量分数为99.9%,促骨修复成分的质量分数为0.1%,其中,促骨修复成分为羟基磷灰石,且羟基磷灰石的粒径小于100nm。

本实施例中的可吸收骨蜡组合物不仅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良好的机械性能并可降解吸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性、塑形性及封堵效果,易定型、易涂抹,还有十分利于骨创面的修复。

具体实施例七

本具体实施例公开了另一种可吸收骨蜡组合物,其在具体实施例一至五中任意一种可吸收骨蜡组合物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改进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可吸收骨蜡组合物新增了促骨修复成分,且基底的质量分数为85%,促骨修复成分的质量分数为15%,其中,促骨修复成分为羟基磷灰石和β-磷酸三钙的混合物,且羟基磷灰石的粒径小于100nm、β-磷酸三钙的粒径小于10μm。

本实施例中的可吸收骨蜡组合物不仅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良好的机械性能并可降解吸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性、塑形性及封堵效果,易定型、易涂抹,还有十分利于骨创面的修复。

具体实施例八

本具体实施例公开了另一种可吸收骨蜡组合物,其在具体实施例一至五中任意一种可吸收骨蜡组合物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改进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可吸收骨蜡组合物新增了促骨修复成分,且基底的质量分数为90%,促骨修复成分的质量分数为10%,其中,促骨修复成分羟基磷灰石为β-磷酸三钙的混合物,且羟基磷灰石的粒径小于100nm、β-磷酸三钙的粒径小于10μm。

本实施例中的可吸收骨蜡组合物不仅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良好的机械性能并可降解吸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性、塑形性及封堵效果,易定型、易涂抹,还有十分利于骨创面的修复。

本申请人将具体实施例五至八中公开的可吸收骨蜡组合物作用于家兔动物试验的有效性评价,具体试验过程及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本申请的骨蜡样品作用于家兔动物试验的有效性评价

从表中的试验结果中可以看出本申请中的可吸收骨蜡组合物不仅具有良好持久的止血性能,且可降解吸收,并且,其兼具良好的抗冲洗性、塑形性、涂抹性,且还可有效促进骨创面处的愈合。

当然,在本发明的可吸收骨蜡组合物的其他具体实施例中,基底及促骨修复组分的具体质量百分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促骨修复组分的具体组成及其粒径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具体调整,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