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05894发布日期:2018-12-08 07:05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止血材料,特别是一种复合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失血成为外伤和战伤伤员的致命因素,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术范围也不断扩大,因此速效止血成为创伤急救、术后恢复的关键问题。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止血材料种类较多,但是各自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多微孔止血淀粉的制备过程相对繁琐、粘附性能较差,力学强度低;明胶类材料由于来自牛皮,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和加重感染;壳聚糖本身止血作用有限,针对大面积出血创面的止血效果不是很理想;沸石吸水后会强烈放热引起伤口热损伤,残留物如果长期存在会引起慢性炎症,因此只能用于短期止血。而一些复合型的止血材料在临床中体现出了优势,其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还弥补了各自的不足,提高了止血性能。因此,研究一种能快速止血,降低死亡率、节约成本、使用方便,并且组织相容性好的新的复合型止血材料显得尤为热门。当前,复合型止血材料主要有舒宁止血材料(壳聚糖与胶原蛋白组成)、可吸收纤维蛋白胶、壳聚糖/海藻酸止血材料、明胶-pva-壳聚糖冻干膜、复合微粉多聚糖止血粉(植物淀粉与壳聚糖组成)等。白芨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外敷可治创伤出血、痈肿、烫伤、疔疮等。研究表明,白芨水浸提取物——白芨多糖对实质性器官、肌肉血管出血等止血效果颇好,而这种浸出物的主要有效物质为多糖类成分,并且该多糖生物相容性良好。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止血性、生物相容性好且可体内吸收降解的一种复合止血粉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止血粉,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止血粉是由白芨多糖和改性淀粉按重量比为1:10—20配置而成。上述改性淀粉是由生淀粉采用乙醇法改性,吸水率为154—222%左右。制备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复合止血粉的方法,其制备工艺为:步骤一:改性淀粉的制备:取生淀粉10g,加入40ml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0%的乙醇,在60℃下水浴回流1小时,冷冻干燥后得改性淀粉1备用;步骤二:复合止血粉的制备:取白芨多糖1g,加入40g纯水中充分溶解后,加入改性淀粉10g,搅拌混匀,用漩涡混合器混合均匀5min后,冷冻干燥,得到复合止血材料。本发明技术方案是利用乙醇溶液对生淀粉进行改性,改性后的淀粉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洞结构,同时利用白芨多糖具有的收敛止血、促进血小板聚集的特性,将改性淀粉作为白芨多糖的载体,使白芨多糖附着于改性淀粉的孔洞结构中,即发挥了白芨多糖的特性,又利用了改性淀粉的高吸水性这一特点,可迅速吸收伤口处的体液,使伤口迅速凝结。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述的复合止血粉具有具备止血迅速、生物相容性好且可体内吸收降解的特点。同时冷冻干燥可以保持止血粉的吸水性能,同时确保白芨多糖不会受高温的影响而发生降解。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步骤一:改性淀粉的制备:将10g生淀粉加入到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0%的乙醇40ml中,在60℃下水浴回流1小时,冷冻干燥得到改性淀粉10g,备用;经检测该改性淀粉的吸水率222%步骤二:复合止血粉的制备:取白芨多糖1g加入40g纯水中充分溶解后,加入改性淀粉10g,搅拌混匀,用漩涡混合器混合均匀5min后,冷冻干燥,得到复合止血材料11g。经检测该止血粉的体外凝血时间152.2±6.7s实施例2—4:在实施例一步骤一的基础上,改变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0%的乙醇的用量和水浴回流温度及时间,其余条件不变。实施例乙醇温度℃时间实施例240ml601实施例350ml702实施例460ml804上述实施例2得到的改性淀粉,吸水率221.85%。上述实施例3得到的改性淀粉,吸水率163.34%。上述实施例4得到的改性淀粉,吸水率154.57%。上述吸水率指数越大,说明材料吸水性能越好。实施例5—7: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改变步骤二中改性淀粉和纯水的用量,其余条件不变。实施例白芨多糖纯水质量改性淀粉质量实施例512510实施例614010实施例715020上述实施例5得到的止血粉,体外凝血时间187.2±5.2s。上述实施例6得到的止血粉,体外凝血时间158.5±6.7s。上述实施例7得到的止血粉,体外凝血时间201.6±4.2s。上述体外凝血时间指数越小,说明材料止血性能性能越好。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