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9485发布日期:2018-11-20 19:16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中药。

背景技术

干燥综合征(sjogren’ssyndrome,ss)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和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包括抗ss-a、抗ss-b自身抗体表达,b淋巴细胞激活,il-1、il-2、il-6、il-10、tnf-α和tnf-β等细胞因子作用,使腺体功能受损,体内th-2细胞被抑制,不能到达靶器官抑制局部炎症反应。患者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口干、眼干,无泪、异物感,进干性食物困难等,亦有肺脏、肾脏等其他其他多器官受累的全身性表现。本病发病缓慢,病程较长,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以明确逆转其疾病演变进程。治疗目的为控制局部症状和延缓自身免疫性损害。国内外普遍认同的治疗方法是:(1)局部治疗,应用人工泪液缓解眼干症状,使用人工唾液及胆碱能受体激动剂改善口干症状;(2)系统治疗,当本病出现肺脏、肾脏、神经系统等多系统损害时,可采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免疫增强剂及生物制剂等治疗。但这些药物的副反应较大,如胃肠道反应、肝肾损害等。

面对患者长期口干、眼干等症难以缓解,饱受折磨,甚至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正常生活饮食;在此,中医药治疗给予其独到见解和肯定疗效。中医药治疗具有整体观念,治疗手段较为灵活,并且中草药药食同源,不良反应轻微。

目前市场上虽然有许多提取中药个别成分制备而成的药物,其制备工艺破坏了中药组方配伍的增效减毒作用,这些药物一般存在治疗效果不理想、副作用明显、治疗费用高等缺点。市场上亦有名家经验组方,疗效确切,但中药种类繁多,煎煮工艺复杂,患者依从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伍严谨、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副作用低、治疗费用低且患者依从性高的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中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中药,由以下原料药按重量份配制而成:麦冬8~30份、生地8~30份、沙参5~15份、青蒿5~35份。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中药,其中:麦冬15份、生地15份、沙参9份、青蒿18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的优点是:本中药组分中,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麦冬、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青蒿清透虚热、凉血除蒸,共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燥之功,可有效增强调节自身免疫功能,本中药配伍严谨、衷中参西,标本并治,防止复发加重,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使用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副作用低、治疗费用低且患者依从性高,可长期泡茶饮用,或煎煮口服,或使用颗粒剂随身携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一:

称取麦冬20g、生地15g、沙参10g、青蒿20g,每日水煎分两次口服;服药期间避风寒,畅情志,忌食肥甘厚腻,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本发明的优点是:在本中药组分中,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麦冬、沙参养阴润肺、益胃生津;青蒿能调节th1/th2细胞分化过程中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和gata-3的mrna表达水平,增加tgf-β1水平,抑制p38mapk的磷酸化活性表达,从而达到抑制局部炎症反应的疗效,并且具清透虚热、凉血除蒸,共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燥之功,可有效增强调节自身免疫功能,本中药配伍严谨、衷中参西,标本并治,防止复发加重,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使用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副作用低、治疗费用低且患者依从性高,可长期泡茶饮用,或煎煮口服,或使用颗粒剂随身携带。

下面通过临床试验来说明本发明药物的有益效果:

1、病例来源:为证实本专利药方的临床疗效,在张家港市中医医院选取80例确诊患有干燥综合征的患者,采用的诊断标准符合《2016年acr/eular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分类新标准》。

2、治疗方法:使用本专利药方的煎煮汤剂,按照常规方法服用此方,每日一剂,每剂400ml水煎取汁2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以4周为1疗程,治疗期间禁服辛辣刺激食物及酒类,避免劳累、受寒等。

3、临床观察疗效标准: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①显效:患者治疗前后两次的积分减少≥70%。

 ②有效:患者治疗前后两次的积分减少≥50%。

 ③改善:患者治疗前后两次的积分减少≥20%。

④无效:患者治疗前后两次的积分减少<20%。

注: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4、疗效观察结果:显效18例,有效29例,改善2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达58.75%;说明本专利药方能有效改善干燥综合征的相关症状,如口干,眼干等,尤其擅于治疗阴虚内燥患者的口眼干燥,治疗效果好且治疗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具体实施例二:

称取麦冬10g、生地12g、沙参6g、青蒿15g,泡茶饮代水,饮用期间避风寒,畅情志,忌食肥甘厚腻,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的优点是:在本中药组分中,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麦冬、沙参养阴润肺、益胃生津;青蒿能调节th1/th2细胞分化过程中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和gata-3的mrna表达水平,增加tgf-β1水平,抑制p38mapk的磷酸化活性表达,从而达到抑制局部炎症反应的疗效,并且具清透虚热、凉血除蒸,共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燥之功,可有效增强调节自身免疫功能,本中药配伍严谨、衷中参西,标本并治,防止复发加重,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使用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副作用低、治疗费用低且患者依从性高,可长期泡茶饮用,或煎煮口服,或使用颗粒剂随身携带。

下面通过临床试验来说明本发明药物的有益效果:

1、病例来源:为证实本专利药方的临床疗效,在张家港市中医医院选取80例确诊患有干燥综合征的患者,采用的诊断标准符合《2016年acr/eular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分类新标准》。

2、治疗方法:使用本专利药方的煎煮汤剂,按照常规方法服用此方,每日一剂,每剂400ml水煎取汁2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以4周为1疗程,治疗期间禁服辛辣刺激食物及酒类,避免劳累、受寒等。

3、临床观察疗效标准: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①显效:患者治疗前后两次的积分减少≥70%。

 ②有效:患者治疗前后两次的积分减少≥50%。

 ③改善:患者治疗前后两次的积分减少≥20%。

④无效:患者治疗前后两次的积分减少<20%。

注: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4、疗效观察结果:显效22例,有效28例,改善1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达62.5%;说明本专利药方能有效改善干燥综合征的相关症状,如口干,眼干等,尤其擅于治疗阴虚内燥患者的口眼干燥,治疗效果好且治疗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具体实施例三:

称取麦冬18g、生地18g、沙参9g、青蒿25g,每日水煎分两次口服。服药期间避风寒,畅情志,忌食肥甘厚腻,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本发明的优点是:在本中药组分中,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麦冬、沙参养阴润肺、益胃生津;青蒿能调节th1/th2细胞分化过程中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和gata-3的mrna表达水平,增加tgf-β1水平,抑制p38mapk的磷酸化活性表达,从而达到抑制局部炎症反应的疗效,并且具清透虚热、凉血除蒸,共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燥之功,可有效增强调节自身免疫功能,本中药配伍严谨、衷中参西,标本并治,防止复发加重,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使用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副作用低、治疗费用低且患者依从性高,可长期泡茶饮用,或煎煮口服,或使用颗粒剂随身携带。

下面通过临床试验来说明本发明药物的有益效果:

1、病例来源:为证实本专利药方的临床疗效,在张家港市中医医院选取80例确诊患有干燥综合征的患者,采用的诊断标准符合《2016年acr/eular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分类新标准》。

2、治疗方法:使用本专利药方的煎煮汤剂,按照常规方法服用此方,每日一剂,每剂400ml水煎取汁2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以4周为1疗程,治疗期间禁服辛辣刺激食物及酒类,避免劳累、受寒等。

3、临床观察疗效标准: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①显效:患者治疗前后两次的积分减少≥70%。

 ②有效:患者治疗前后两次的积分减少≥50%。

 ③改善:患者治疗前后两次的积分减少≥20%。

④无效:患者治疗前后两次的积分减少<20%。

注: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4、疗效观察结果:显效20例,有效31例,改善1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达63.75%;说明本专利药方能有效改善干燥综合征的相关症状,如口干,眼干等,尤其擅于治疗阴虚内燥患者的口眼干燥,治疗效果好且治疗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具体实施例四:

称取麦冬15份、生地15份、沙参9份、青蒿18份,每日水煎分两次口服。服药期间避风寒,畅情志,忌食肥甘厚腻,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本发明的优点是:在本中药组分中,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麦冬、沙参养阴润肺、益胃生津;青蒿能调节th1/th2细胞分化过程中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和gata-3的mrna表达水平,增加tgf-β1水平,抑制p38mapk的磷酸化活性表达,从而达到抑制局部炎症反应的疗效,并且具清透虚热、凉血除蒸,共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燥之功,可有效增强调节自身免疫功能,本中药配伍严谨、衷中参西,标本并治,防止复发加重,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使用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副作用低、治疗费用低且患者依从性高,可长期泡茶饮用,或煎煮口服,或使用颗粒剂随身携带。

下面通过临床试验来说明本发明药物的有益效果:

1、病例来源:为证实本专利药方的临床疗效,在张家港市中医医院选取80例确诊患有干燥综合征的患者,采用的诊断标准符合《2016年acr/eular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分类新标准》。

2、治疗方法:使用本专利药方的煎煮汤剂,按照常规方法服用此方,每日一剂,每剂400ml水煎取汁2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以4周为1疗程,治疗期间禁服辛辣刺激食物及酒类,避免劳累、受寒等。

3、临床观察疗效标准: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①显效:患者治疗前后两次的积分减少≥70%。

 ②有效:患者治疗前后两次的积分减少≥50%。

 ③改善:患者治疗前后两次的积分减少≥20%。

④无效:患者治疗前后两次的积分减少<20%。

注: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4、疗效观察结果:显效26例,有效35例,改善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达76.25%;说明本专利药方能有效改善干燥综合征的相关症状,如口干,眼干等,尤其擅于治疗阴虚内燥患者的口眼干燥,治疗效果好且治疗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现仅举两个临床经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1:赵某,女,34岁,反复口干、眼干半年余,无光过敏,无关节疼痛,我院查抗ssa、抗ssb均(+),诊断为“干燥综合症”,予羟氯喹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2018-05-26至我科门诊就诊,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10剂后自诉口干眼干症状明显缓解。

病例2:唐某,女,68岁,反复口干、眼干2年余,频发口腔溃疡,偶有双手小关节疼痛不适,无明显肿胀,无面部红斑,无皮疹,第一人民医院查抗ssa、抗ssb均(+),诊断为“干燥综合症”,予白芍总苷、羟氯喹等治疗后症状好转,近来口干眼干反复,无关节痛,胃纳少,失眠多梦,二便正常。2018-03-15至我科门诊就诊,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7剂后自诉口干眼干症状明显缓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