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褥疮和糖尿病足的外敷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33229发布日期:2018-12-01 00:34阅读:7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治疗皮肤病的药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褥疮和糖尿病足的外用药。

背景技术

褥疮又名压疮,系身体局部长期受压使血液循环受阻,而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缺血,继而发生水疱、溃疡或坏疽等病变。褥疮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多发于卧床患者,不但会延长患者的治疗周期,同时还会增加患者身体上的痛苦,因此对长期卧床的患者而言,快速、有效的治疗已经产生的褥疮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通常情况下,褥疮发生后,创面较大,治疗周期较长,要通过长期的消毒和药敷进行治疗,由于治疗周期较长,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患处的护理,护理不当还会造成患处的感染、化脓,加重褥疮的病症。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足部由于神经病变使下肢保护功能减退,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使动脉灌注不足致微循环障碍而发生溃疡和坏疽的疾病状态,与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或深层组织破坏。糖尿病足由于血糖长期损坏血管和神经的病变,不能改善血液循环状态而过早的截肢、截趾,必然会出现继续向上坏死,新的疮伤还会加重血管闭塞的程度。在临床上,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受到高血糖的影响,下肢血管硬化、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血管容易形成血栓,并集结成斑块,而造成下肢血管闭塞、支端神经损伤,从而造成下肢组织病变,易引发水肿、发黑、腐烂、坏死,形成脱疽。而糖尿病足患者在清疮时一般都会涉及到正常组织出血,缝合后就会凝血,这种凝血机制也会影响到血管内血栓的增大或增多,必然导致局部血液循环缺血加重,坏死加快,为此,需要研制一种治疗褥疮和糖尿病足的外敷中药供临床使用。目前临床上治疗主要以抗菌、消炎为主,防止继发感染,但是这类药物对创面有较强的刺激性,换药时易损伤新生肉芽组织、不利于创面的愈合,因此不能迅速生肌愈合疮口,所以临床疗效并不理想,截止目前,针对褥疮和糖尿病足国内外尚无特别理想的治疗药物和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褥疮和糖尿病足的外敷药物,它能解决以往此类药物治疗效果不够明显,见效比较迟缓的问题。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治疗褥疮和糖尿病足的外敷药物,其采用中药原料制备,配方为(按重量比):

煅石膏9-60份血竭3-20份黄柏3-20份煅龙骨3-20份

煅赤石脂6-40份珍珠粉3-20份轻粉1-10份黄丹1-10份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上述治疗褥疮和糖尿病足的外敷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上述的中药原料净选后分别粉碎成100-200目细粉,并过筛以滤掉粗粉,将过滤后选出的各原料细粉按所述组份要求称重配比并充分混合,形成所述药物。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药物的使用方法,包括:用浓度0.9%生理盐水清洗疮面,然后将所述药物均匀涂于患处,再以tdp灯照射15-20分钟。涂药之后优选通过薄纱布覆盖患处,然后再经tdp灯照射。用这种方法每天处理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试验证明,效果显著,药效确切,使用安全。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提供的外敷药物具有清热解毒、去腐生肌、消炎杀菌的功效,能够改善微循环、疏通大血管、抗感染、纠正各种相关急慢性并发症,使患者身体机能、免疫能力得到恢复和提升,循环及微循环可以得到明显改善。并且,该药物的制备方法简单易实现,使用方法也简单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褥疮和糖尿病足的外敷药物,其采用中药原材料制成,安全无毒副作用,使用效果显著,疗程短。以后结合多个实施例具体介绍本发明的发明内容和效果。

以下各实施例中,在实际试验过程中称重单位为克,每份即1克。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褥疮和糖尿病足的外敷药物,所用药材按照以下重量组份配比:煅石膏60份煅赤石脂40份黄柏20份血竭20份煅龙骨20份珍珠粉20份轻粉10份黄丹10份

先粗范围选取这些药材后,粉碎成200目细粉,并通过100目筛网过筛,分别得到细粉,将这些药材的细粉按以上组份称重选取后充分混合,将混合后的药粉装瓶。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褥疮和糖尿病足的外敷药物,所用药材按照以下重量组份配比:煅石膏45份煅赤石脂30份黄柏15份血竭15份煅龙骨15份珍珠粉15份轻粉6份黄丹6份

粗范围选取这些药材,粉碎成100目细粉,并通过100目筛网过筛,分别得到细粉,将这些药材的细粉按以上组份称重选取后充分混合,得到的药粉装瓶。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褥疮和糖尿病足的外敷药物,所用药材按照以下重量组份配比:煅石膏30份煅赤石脂20份黄柏10份血竭10份煅龙骨10份珍珠粉10份轻粉4份黄丹4份

粗范围选取以上药材,分别粉碎成180目细粉,并通过100目筛网过筛,将得到的细粉按以上组份称重选取,然后充分混合,得到药粉,将药粉装瓶。

实施例4

一种治疗褥疮和糖尿病足的外敷中药,所用药材按照以下重量组份配比:煅石膏20份煅赤石脂15份黄柏8份血竭8份煅龙骨8份珍珠粉8份轻粉2份黄丹2份

粗范围选取以上这些药材,粉碎成150目细粉,并通过100目筛网过筛,分别得到细粉,将这些药材的细粉按以上组份称重选取后充分混合,将得到的药粉装瓶。

实施例5

一种治疗褥疮和糖尿病足的外敷中药,所用药材按照以下重量组份配比:煅石膏15份煅赤石脂10份黄柏5份血竭5份煅龙骨5份珍珠粉5份轻粉1份黄丹1份

粗范围选取这些药材原料,粉碎成120目细粉,并通过100目筛网过筛,分别得到药材细粉,将这些药材的细粉按以上组份称重选取后充分混合,得到的药粉装瓶。

试验结果——临床资料

1.疗效评定标准褥疮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来制定下列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创面上皮完全覆盖,瘢痕坚实,经1周观察创面未再发生溃烂;

显效:创面缩小>75%,肉芽组织新鲜,症状缓解;

好转:创面缩小>25%,且<75%,肉芽组织较新鲜,症状改善;

无效:创面虽较前新鲜,但缩小<25%,且肉芽组织生长很少。

2.糖尿病足参考《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参考标准。

显效:症状完全消失,足背动脉触之有力,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显示下肢动脉狭窄改善20%以上;

有效:症状明显好转,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显示下肢动脉狭窄改善5%~20%;

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足背动脉触仍不能触及,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显示下肢动脉狭窄无变化;

无不良反应:治疗后患者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无明显改变,均未发现不良反应。

选择病人60例临床观察,男40例,女20例,年龄40-89岁,平均年龄60岁,褥疮部位:骶尾部10例,臀部8,背部7例,腿部5,糖尿病足30例;褥疮面积;直径最大10.5cm,最小1cm。最浅至真皮下层,最深见骶骨。对病人用生理盐水消毒褥疮处,然后随机采用上述实施例1-5的药物涂于患处,以薄纱布覆盖患处,再以tdp灯(医用tdp治疗器,即特定电磁波治疗仪,俗称tdp灯)照射15-20分钟,每日一次。

治疗结果:经过7天至4个月的疗程后,痊愈54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到96.7%。

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病例:

典型病例1,患者高某某,女76岁,因股骨颈骨折后长期卧床,背部出现直径1.5cm大小皮肤破溃,用本发明外敷药物处理7天痊愈。

典型病例2,患者李某某,男,48岁,因截瘫常年卧床,尾骶部局部皮肤破溃,逐渐形成2cm左右深窦道,肌肉组织坏死、流脓不止,经普通药物治疗后无效,病情逐渐加重。采用本发明外敷药物10天,脓液止,无分泌物,肉芽组织渐长,2个月伤口痊愈。

典型病例3,患者张某某,男,62岁,糖尿病病史10余年,平素血糖控制不佳,左足底外侧出现皮肤溃烂形成并1cm左右深窦道,局部肌肉皮肤坏死流脓,经1年左右普通药物治疗后无效,病情仍逐渐加重。用本发明外敷药物7天,脓液止,无分泌物,肉芽组织渐长,1.5个月伤口痊愈。

典型病例4,患者徐某某,女78岁,因中风后长期卧床,右侧臀部外侧出现褥疮,经多方治疗后效果不显,并伤口呈进行性扩大,局部肌肉坏死流脓发臭,用本发明外敷药物,治疗20天后拔除腐肉,30天后肉芽组织逐渐开始生长,无脓性分泌物,4个月伤口痊愈。

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外敷药物治疗褥疮以及糖尿病足的药效确切、显著,治愈率高,且无复发,无毒副作用,可以被临床采用,有效地治疗褥疮或者糖尿病足。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