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增生性贫血的中西医结合药物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47675发布日期:2018-12-11 23:43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治疗增生性贫血的中西医结合药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增生性贫血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红细胞破坏加速或生成减少而致外周血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低下正常时被称为贫血。增生性贫血是一组疾病引起贫血的综合名称,它按细胞形态进行分类,骨髓表现具有一定的共性,但又不能仅依靠骨髓细胞的形态学描述进行确诊的一组疾病。增生性贫血包括下列疾病: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以及风湿热、内分泌紊乱、维生素缺乏等引起的贫血。

根据中医学的理论,血液的来源与生成主要依赖于脾胃与肾的功能,目前临床上治疗贫血的药物有多种,中药有血宝、复方阿胶浆等,这些药物所治疗的贫血病病因针对性单一,而且起效不快,疗效低,病情易反复,不易根治。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增生性贫血的中西医结合药物及制备方法,该制剂具有见效快、疗效好、服用方便、无副作用、不反弹的功效。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增生性贫血的中西医结合药物,采用中药才通过西药提取,制备成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枸杞子13-15份、紫河车8-10份、当归7-10份、党参6-10份、冬虫夏草4-6份、远志4-6份、鸡血藤10-12份、大枣5-8份。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枸杞子14-15份、紫河车9-10份、当归8-10份、党参8-10份、冬虫夏草5-6份、远志5-6份、鸡血藤11-12份、大枣6-8份。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枸杞子15份、紫河车10份、当归10份、党参10份、冬虫夏草5份、远志5份、鸡血藤12份、大枣7份。

枸杞子:甘,平;归肝、肾经。功能主治: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萎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枸杞子中含有14种氨基酸,并含有甜菜碱、玉蜀黄素、酸浆果红素等特殊营养成分,以及丰富的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和钙、铁等。

紫河车:性味:甘咸、温。归经:入肺、心、肾经。功效:补气,养血,益精。主治:虚损、赢瘦、咳血气喘、劳热骨蒸、遗精等症。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党参:甘,平。补中,益气,生津。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

冬虫夏草:甘,平。补肾益肺,止血化痰。主治阳痿遗精,腰膝酸痛:本品补肾益精,有兴阳起痿之功。用治肾阳不足,精血亏虚之阳痿遗精、腰膝酸痛。久咳虚喘,劳嗽痰血:本品甘平,为平补肺肾之佳品,功能补肾益肺、止血化痰、止咳平喘,尤为劳嗽痰血多用。

远志:为常用中药,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并被视为养命要药,来源于远志科植物远志和卵叶远志的干燥根。性温,味苦、辛,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的功能,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

鸡血藤:苦、甘,温。归肝、肾经。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

大枣:甘,温。归脾、胃经。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上述一种治疗增生性贫血的中西医结合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中药枸杞子、当归、党参、鸡血藤、大枣按比例混合放入容器内,加入5~8倍量的蒸馏水,加热煮沸2~3小时,提取,过滤,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70℃烘干后冷却,研磨成细粉,备用;

步骤2:将中药紫河车、冬虫夏草和远志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磨成细粉,备用;

步骤3:将上述步骤1和步骤2所制得的细粉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成0.1~10μ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1μ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备用;

步骤4:将上述步骤3获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粉料的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60%~70%的乙醇,搅拌溶解获得乙醇溶液,将乙醇溶液在5℃~10℃的条件下静置24~36小时,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并干燥,并在此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30~50分钟,获得0.1~10μ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1μ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备用;

步骤5:将步骤4制得的颗粒制成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一种治疗增生性贫血的中西医结合药物,各中药原料经过合理的配伍,充分发挥各原料自身特有的性能和功效,兼顾了彼此之间的互补作用,其药效相辅相成,药效显著,更好地调理了人体的内部机能,由贫血的内在病因出发,对人体进行全方面调理,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西药治疗愈率低,易复发的问题,且对人体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吸收效果好,成本较低,无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增生性贫血的中西医结合药物,采用中药才通过西药提取,制备成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枸杞子13份、紫河车8份、当归7份、党参6份、冬虫夏草4份、远志4份、鸡血藤10份、大枣5份。

上述一种治疗增生性贫血的中西医结合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中药枸杞子、当归、党参、鸡血藤、大枣按比例混合放入容器内,加入5倍量的蒸馏水,加热煮沸2小时,提取,过滤,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70℃烘干后冷却,研磨成细粉,备用;

步骤2:将中药紫河车、冬虫夏草和远志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磨成细粉,备用;

步骤3:将上述步骤1和步骤2所制得的细粉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成0.1μ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1μ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备用;

步骤4:将上述步骤3获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粉料的质量3倍的醇浓度为60%~70%的乙醇,搅拌溶解获得乙醇溶液,将乙醇溶液在5℃条件下静置24小时,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并干燥,并在此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30分钟,获得0.1μ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1μ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备用;

步骤5:将步骤4制得的颗粒制成片剂。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增生性贫血的中西医结合药物,采用中药才通过西药提取,制备成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枸杞子15份、紫河车10份、当归10份、党参10份、冬虫夏草6份、远志6份、鸡血藤12份、大枣8份。

上述一种治疗增生性贫血的中西医结合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中药枸杞子、当归、党参、鸡血藤、大枣按比例混合放入容器内,加入6倍量的蒸馏水,加热煮沸2.5小时,提取,过滤,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70℃烘干后冷却,研磨成细粉,备用;

步骤2:将中药紫河车、冬虫夏草和远志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磨成细粉,备用;

步骤3:将上述步骤1和步骤2所制得的细粉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成3μ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1μ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备用;

步骤4:将上述步骤3获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粉料的质量4倍的醇浓度为60%~70%的乙醇,搅拌溶解获得乙醇溶液,将乙醇溶液在8℃的条件下静置30小时,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并干燥,并在此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40分钟,获得4μ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1μ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备用;

步骤5:将步骤4制得的颗粒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增生性贫血的中西医结合药物,采用中药才通过西药提取,制备成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枸杞子15份、紫河车10份、当归10份、党参10份、冬虫夏草5份、远志5份、鸡血藤12份、大枣7份。

上述一种治疗增生性贫血的中西医结合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中药枸杞子、当归、党参、鸡血藤、大枣按比例混合放入容器内,加入7倍量的蒸馏水,加热煮沸3小时,提取,过滤,得滤液,加热浓缩至糊状,放入烘箱70℃烘干后冷却,研磨成细粉,备用;

步骤2:将中药紫河车、冬虫夏草和远志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磨成细粉,备用;

步骤3:将上述步骤1和步骤2所制得的细粉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成10μ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1μ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备用;

步骤4:将上述步骤3获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粉料的质量5倍的醇浓度为60%~70%的乙醇,搅拌溶解获得乙醇溶液,将乙醇溶液在10℃的条件下静置36小时,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并干燥,并在此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40分钟,获得10μ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1μ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备用;

步骤5:将步骤4制得的颗粒制成胶囊剂。

实施例4

使用方法:口服,每日2次,早晚各1次,片剂每次4片(每片0.6g),颗粒剂每次一包(每包2.5g),胶囊剂每次4粒(每粒0.6g),温开水送服;8天为1个疗程,2~4个疗程即可痊愈,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实施例5

毒性试验:

1、急性毒性试验:

(1)选取小鼠40只,雌雄各半,体重25~34g,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

(2)将本发明的中西医结合制剂取1片溶解在10ml水中,备用;

(3)取与步骤(2)等量生理盐水,备用;

(4)取步骤(2)中的本发明中西医结合制剂溶液按灌胃容积为5ml/kg的灌药量对实验组的20只小鼠进行灌药;一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6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

(5)取步骤(3)中的等量生理盐水按灌胃容积为5ml/kg的灌药量对对照组的20只小鼠进行灌药;一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6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

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

2、长期毒性实验:

选取小鼠40只,雌雄各半,体重25~34g,进行长期毒性试验。将本发明的中西医结合制剂取1片溶解在10ml水中,按灌胃容积为5ml/kg的灌药量对小鼠进行灌药,每天2次,连续用药15周后停药3周,进行实验观察。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西医结合制剂对小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小鼠各脏器也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中西医结合制剂对小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全。

实施例6

典型病例举例:

刘某,男,42岁,企业职工。患有缺铁性贫血,多次服用补血药物,症状未见明显改善。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的口服液进行治疗,服用六个疗程后,贫血症状得到治愈,随访未见复发。

赵某,女,34岁。患者患有急性失血性贫血,营养不良,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进行治疗,经过七个疗程治疗后,到医院检查,血象指标恢复正常。

魏某,男,27岁,学生。患者外伤后失血过多,由出现贫血症状,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进行治疗,经过七个疗程治疗后,患者感到浑身有力,经医院检查,血象恢复正常。

吴某,女,38岁,公务员。患内分泌紊乱导致贫血,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的口服液进行治疗,服用八个疗程后,患者贫血症状消失,经检查,血象正常。

以上对比实验可以看出,本发明对于治疗治疗增生性贫血的疗效非常显著。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