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热解毒的中药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36518发布日期:2018-11-14 02:28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保健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清热解毒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流感是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每年冬春均有大规模的爆发与流行。它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流行面广及死亡率高等特点,是人类至今尚不能控制的世界性传染病。我国是流感的多发国,自1957年以来的3次世界性大流行均起源于我国。目前,尚缺乏可靠的方法对流感的发生与流行的周期型进行有效预测,流感的主要预防措施是疫苗免疫接种。众所周知,目前的抗病毒化学合成药物由于其内在的毒性和长期应用的耐药性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比如,目前临床上常用金刚烷胺及其结构衍生物金刚乙胺能预防和治疗流感,它虽能干扰病毒m蛋白跨膜区功能而阻止病毒穿入细胞和脱去衣壳,但因存在神经毒性,易产生耐药毒株和对b型流感病毒无效等缺陷,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而fda批准用于防治rsv感染的药物,仅有病毒唑(ribvaiirn),它能抑制磷酸次嘌核苷脱氢酶,从而抑制病毒复制,早期用药有效。但病毒唑静脉给予时存在骨髓细胞毒性,因此最好只能通过少量的气雾剂经呼吸道给予。但应用中常出现白细胞减少,剂量过大时可致头痛、不可逆贫血、血清胆红素升高等副作用,动物实验有致畸的报道。病毒唑可有效抑制患cv3b心肌炎小鼠的病毒复制,预防心肌炎的发生,但因其毒副作用较大,并且近年来随着对其疗效的争议,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因此,抗病毒药物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寻找一种高效、安全、副作用少的抗病毒药物的研究势在必行。实践证明,许多中草药具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而且其毒副作用小或无,价格便宜,药源广泛。在过去的30年中,人们对4000多种不同植物的提取物进行了研究,发现约10%表现出了体外抗病毒活性。然而其后能在动物实验模型中证明其具有抗病毒活性的尚不多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热解毒的中药制剂及其应用,通过对大量中药的筛选组合,得到清热解毒效果明显的中药组合,毒副作用小,使用安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为:

一种清热解毒的中药制剂,组分及各组分质量份数如下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清热解毒的中药及制备方法,该清热解毒的中药清热解毒效果明显,毒副作用小,使用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清热解毒的中药,该清热解毒的中药包含以下中药主要组分:板蓝根、丁香、金银花、薄荷、桔梗、川贝、防风、杏仁、地龙、鱼腥草、桑叶、陈皮、蒌叶、牡丹皮、柴胡、姜、甘草。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分的重量份数为:板蓝根3~6份,丁香2~4份、金银花3~6份、薄荷1~1.5份、桔梗1~1.5份、川贝0.5~1份、防风0.5~1份、杏仁1~2.5份、甘草1~5份、地龙7~9.5份、鱼腥草10~12份、桑叶4~4.5份、陈皮3~4.5份、蒌叶0.5~1份、牡丹皮0.5~1份、柴胡1~2份。

优选地,制备成中药水制剂时还要加入姜液1~2.5份、冰片3~5份、米醋,所述姜液、冰片及米醋另外混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清热解毒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所需重量份称取下列原料:板蓝根、丁香、金银花、薄荷、桔梗、川贝、防风、杏仁、地龙、鱼腥草、桑叶、陈皮、蒌叶、牡丹皮、柴胡、姜、甘草;

(2)将步骤(1)的原料加水煎煮,取水制剂沉淀过滤2次,备用;

(3)取辅料葱20~30份、蒜10~15份另加水煎煮过滤静置,备用;

(4)另取姜液1~2.5份、冰片3~5份、米醋混合静置,备用;

(5)取步骤1至2主药水650~910份与步骤3至4辅料组分总重量的60%混合沉淀静置12~60小时;

(6)加入剩余辅料混合均匀静置24~48小时;

优选地,步骤(1)所述原料的重量份比为:板蓝根3~6份,丁香2~4份、金银花3~6份、薄荷1~1.5份、桔梗1~1.5份、川贝0.5~1份、防风0.5~1份、杏仁1~2.5份、甘草1~5份、地龙7~9.5份、鱼腥草10~12份、桑叶4~4.5份、陈皮3~4.5份、蒌叶0.5~1份、牡丹皮0.5~1份、柴胡1~2份。

优选地,所述清热解毒的中药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7)过滤静置24~60小时后装瓶。

采用了上述中药水制剂及该中药水制剂制备方法,所述中药水制剂包含以下中药主要组分:板蓝根、丁香、金银花、薄荷、桔梗、川贝、防风、杏仁、地龙、鱼腥草、桑叶、陈皮、蒌叶、牡丹皮、柴胡、姜、甘草,将该主要组份按照临床特定的比较组分配比,加水煎煮,取水制剂沉淀过滤2次,备用;取辅料葱20~30份、蒜10~15份另加水煎煮过滤静置,备用;另取辅料姜液1~2.5份、冰片3~5份、米醋混合静置,备用;取中药主要成分的药水650~910份与辅料组分总重量的60%混合沉淀静置12~60小时,加入剩余辅料混合均匀静置24~48小时,过滤静置24~60小时后装瓶,形成该清热解毒的中药;该该中药水制剂具有修复咽喉粘膜,直达咽喉,改善咽喉粘膜微循环,主治各种咽喉炎,如慢性咽炎、急性咽喉炎、肥厚性喉炎、萎缩性喉炎等,用量小,使用方便,直达咽喉粘膜病灶部位改善咽喉粘膜的血液循环,吸收快,疗效显著,无副作用,无耐药性,有利患者及时减轻病状,同时可运用至塞鼻疗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热解毒的中药,包含以下中药主要组分:板蓝根、丁香、金银花、薄荷、桔梗、川贝、防风、杏仁、地龙、鱼腥草、桑叶、陈皮、蒌叶、牡丹皮、柴胡、姜、甘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药组分的重量份数为:板蓝根3~6份,丁香2~4份、金银花3~6份、薄荷1~1.5份、桔梗1~1.5份、川贝0.5~1份、防风0.5~1份、杏仁1~2.5份、甘草1~5份、地龙7~9.5份、鱼腥草10~12份、桑叶4~4.5份、陈皮3~4.5份、蒌叶0.5~1份、牡丹皮0.5~1份、柴胡1~2份;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中药组分的重量份数也可以为其他份数。

在本实施例中,制备成中药水制剂时还要加入姜液1~2.5份、冰片3~5份、米醋,所述姜液、冰片及米醋另外混合。

本实施例中,

板蓝根主治:肝经热盛、惊痫狂躁、乙型脑炎、头痛、目赤、咽痛、黄疸、热痢、痈肿疮疡、阴囊肿痛、阴部湿痒;

丁香主治:呃逆、呕吐、反胃、泻痢、心腹冷痛、疾癖、疝气、癣疾;

金银花主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疸疗毒、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金银花主治:中署外感、风寒、流涕、咽喉肿痛、风热感冒、咳嗽、目赤肿痛,具有祛风清热,解表清肺的功效;

薄荷具有散热解表、通窍、利咽的功效;

桔梗主治:感冒、痰咳喘息、咽喉肿痛、上呼吸道感染及支气管炎,具有祛痰、利咽、宣泄肺气、驱散风寒功效;

川贝主治:润肺、止咳、化痰,具有解表祛风、解毒透疹理气止血的功效;

防风主治:外感风寒、偏头痛、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痒的功效;

杏仁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及胸隔满闷便秘,具有润肺祛痰止咳定喘的功效;

甘草主治:疮疡、咽喉肿痛、中毒咳嗽、口渴,具有清热解毒、润肺缓急祛于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

地龙主治:温病大热、狂烦、喉痹、黄疸、水肿、小儿惊风、支气管喘息,具有清热定惊、利小便、通经络的功效;

鱼腥草主治:感冒、头痛、鼻渊、鼻息肉、咳嗽、哮喘、喉痹、耳聋、目赤、疟疾、痢疾肿痛,具有祛风通窍、解毒的功效;

桑叶具有清肺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

陈皮主治:感冒咳嗽、肺痨咯血、小儿风痰咳逆、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蒌叶祛风化痰、杀螆止痒、感冒咳嗽、肺痨咯血、小儿风痰咳逆,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

牡丹皮具有泻实热、破积滞、行瘀血的功效;

柴胡主治:外感发热寒热往来及头痛,具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的功效;

冰片具有开窍醒神、解毒止痛功效;

蒜液主治痈疸、恶疮、细菌性痢疾,具有健脾杀虫,解毒、预防感冒的功效;

葱液具有发汗解肌、解毒、散痛、防流感的功效;

姜主治: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具有解毒散寒、湿中止呕、化痰止咳的功效。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清热解毒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所需重量份称取下列原料:板蓝根、丁香、金银花、薄荷、桔梗、川贝、防风、杏仁、地龙、鱼腥草、桑叶、陈皮、蒌叶、牡丹皮、柴胡、姜、甘草;

(2)将步骤(1)的原料加水煎煮,取水制剂沉淀过滤2次,备用;

(3)取辅料葱20~30份、蒜10~15份另加水煎煮过滤静置,备用;

(4)另取姜液1~2.5份、冰片3~5份、米醋混合静置,备用;

(5)取步骤1至2主药水650~910份与步骤3至4辅料组分总重量的60%混合沉淀静置12~60小时;

(6)加入剩余辅料混合均匀静置24~48小时;

(7)过滤静置24~60小时后装瓶。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步骤(1)所述原料的重量份比为:板蓝根3~6份,丁香2~4份、金银花3~6份、薄荷1~1.5份、桔梗1~1.5份、川贝0.5~1份、防风0.5~1份、杏仁1~2.5份、甘草1~5份、地龙7~9.5份、鱼腥草10~12份、桑叶4~4.5份、陈皮3~4.5份、蒌叶0.5~1份、牡丹皮0.5~1份、柴胡1~2份,在其他实施,所述中药组分的重量份数也可以为其他份数。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1的清热解毒的中药可运用至塞鼻疗法;

临床实验:用棉签或药棉湿透中药水制剂、塞入鼻腔让中药水制剂慢慢从鼻孔透入咽喉,每次塞鼻约五到十分钟、塞鼻间隔时间3至4小时,每天三次,亦可用本发明喷剂直接喷入咽喉,每次间隔3至4小时,每次喷三次,如是反复塞鼻或喷入咽喉;

实验结果:六至八天以上症状个部消失己全愈。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1的清热解毒的中药可运用至咽喉炎、声音沙哑、讲话发音困难、不清,咽部灼热、疼痛的症状;

临床实验:广东台山人,陈xx、35岁,症状、咽喉炎、声音沙哑、讲话发音困难、不清,咽部灼热、疼痛,用本发明清热解毒的中药治疗,第一天先用中药水制剂喷入咽喉、让中药水制剂慢慢从鼻孔渗入咽喉、每次敷入鼻孔的时间为五分钟,喷入咽喉和敷入鼻孔的时间间隔为3~4小时,讲话发音好转,次日再用喷剂喷入咽喉又用药棉湿透中药水制剂敷入鼻孔渗入咽喉三次,每次敷入时间为五分钟,如此反复喷入咽喉和用药棉湿透中药水制剂敷入鼻孔渗入咽喉;

实验结果:第二天感觉咽喉清爽,第六天以上症状消失、已全愈、至今未复发。

同时,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不能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实现方法,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