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33256发布日期:2018-12-01 00:35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高脂血症治疗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p)以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过高或伴有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过低为特征,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大量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发现hlp与冠心病、高血压和脑卒中的发病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开发有效的降血脂药物已成为全球关注的课题。化学合成的降脂药有多种,但目前多数降脂西药都存在着停药反跳,肝肾损害,横纹肌溶解等副作用,并且多数合成药是基于单靶点的作用机制,在多方面降脂及改善症状方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高脂血症为内科常见病,发病率较高。高脂血症属中医”痰浊血瘀”范畴,本多由于脾损及肾,而致肾气亏虚,或痰郁化火,伤及其阴,肝肾阴虚,或因痰致瘀,而致痰瘀互结。这些病理变化都可以看作是脾失健运,痰湿内阻这一病机的演变。所以脾是影响脂浊成化的关键,脾的运化失常,痰浊凝聚注入血脉是高脂血症的关键病机;脾虚失运,肾精亏虚是导致痰瘀形成,以至形成高脂血症的内在病因;嗜食肥甘高粱厚味是化生痰浊,促成高脂血症的外因条件;痰瘀互结,沉积血府,脉道失荣是高脂血症发展为心脑血管等其他病的必然转归。中医治疗应以健脾益气、祛痰降浊、活血化瘀为主。因此如何根据中医药学治病机理研制出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配方,针对高脂血症病因病机,重视从补肝益肾、运脾化痰、气血双调三方面进行论治,并注重化浊祛瘀、活气通血。高血脂症发病原因多为饮食不节,少劳过逸,过食肥甘厚味,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致使浊脂留滞于血脉所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避免治疗高脂血症服用西药对患者身体造成的副作用,对高脂血症具有显著疗效,其制备方法简便、安全、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制成该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川芎11g,水蛭16g,茯苓13g,瓜蒌16g,半夏13g,泽泻11g,山楂18g,香附13g。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法:先将药材用冷水浸泡2小时,浸泡的水量以淹没药面3~5cm为宜,将药放在火上,用武火(即大火)熬开,沸腾后改用文火(小火)保持微沸状态,第一次煎煮50分钟,将药液倒出,第二次煎煮加入以刚淹没药渣2-3cm的热水,煎煮30分钟,将药液倒出,将2次药液混合为1剂,每天1剂,分3次温服。

发明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选择天然药物,针对高脂血症病因病机,各味药材各具其效,互相协调,重用水蛭、川芎破血逐瘀,以涤荡脉道之瘀浊;瓜蒌、半夏共奏消浊化痰之功;“脾为生痰之源”,故以茯苓益脾化痰;泽泻能渗水泻湿而湿去痰化;香附为血中之气药,能通行血气,增强去瘀化痰之力;山楂则具有行气散瘀、消食化痰之效;诸药共奏活血化痰、通脉降脂之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中药成分:川芎11g,水蛭16g,茯苓13g,瓜蒌16g,半夏13g,泽泻11g,山楂18g,香附13g。

实施例2:如果患者脾肾阳虚,在上述组分中加巴戟天11g,仙茅13g,淫羊藿11g。

实施例3:如果患者肝肾阴虚,在上述组分中加白术13g,枸杞子13g,黄精13g。

实施例4:如果患者痰浊阻遏,在上述组分中加胆南星13g,竹茹13g。

实施例5:如果患者气滞络瘀,在上述组分中加川芎13g,延胡索11g,丹参13g,三七11g。

实施例6:如果患者阴虚阳亢,在上述组分中加天麻11g,牡蛎16g。

先将药材用冷水浸泡2小时,浸泡的水量以淹没药面3~5cm为宜,将药放在火上,用武火(即大火)熬开,沸腾后改用文火(小火)保持微沸状态,第一次煎煮50分钟,将药液倒出,第二次煎煮加入以刚淹没药渣2-3cm的热水,煎煮30分钟,将药液倒出,将2次药液混合为1剂,每天1剂,分3次温服。

以下通过实用例来阐明本发明所述用于高血脂症护理的中药制剂的临床治疗效果。

1、临床资料

临床观察高血脂症患者52例,男29例,女23例,年龄:38-65岁,平均51±10,参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定的诊断标准和《中药新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中“气虚痰浊血瘀证”标准进行诊断。

2、疗效标准

治愈:红斑全部消退、丘疹脓疱全都平复、鼻赘全部或基本消除、不再复发;

有效:红斑全部消退、丘疹、脓疱基本平复、鼻赘基本或部分消除、偶有复发;

无效:红斑无消退或增加,丘疹脓包无平复,鼻赘无消除。

3、治疗结果

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3-5个疗程,痊愈95例,随访未见复发,有效2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3.13%,中药品不良反应(adr)评价,未发生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典型案例:

孙某,女,67岁,医院就诊时,主诉:头晕脑胀反复发作4年,症见:头胀头晕,手足无力,腰膝酸软,记忆力减退,胸闷心悸,精神不振,饮食不振,大便秘结,失眠多梦,舌质红,边有瘀斑,苔薄腻,脉弦滑,血压:155/100mmhg,血脂检查:总胆固醇(tc)7.8mmol/l,三酰甘油(tg)8.78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c)0.28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7.71mmol/l,辨证:肝肾阴虚,痰淤阻络,治则补肝益肾,去瘀化痰,服用本发明配方10剂,每天1剂,水煎服,令嘱每天坚持用少量荷叶、菊花、金银花水煎后,代茶饮用,饮食清淡,适当运动,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进过半年的调治,患者症状消失,精力旺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复查血脂各项指标均属正常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中药制剂,按重量份数是包括以下中药成分:川芎11g,水蛭16g,茯苓13g,瓜蒌16g,半夏13g,泽泻11g,山楂18g,香附13g。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法:先将药材用冷水浸泡2小时,浸泡的水量以淹没药面3~5cm为宜,将药放在火上,用武火(即大火)熬开,沸腾后改用文火(小火)保持微沸状态,第一次煎煮50分钟,将药液倒出,第二次煎煮加入以刚淹没药渣2‑3cm的热水,煎煮30分钟,将药液倒出,将2次药液混合为1剂,每天1剂,分3次温服。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小军
技术研发日:2018.09.20
技术公布日:2018.1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