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治疗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的药袋及原料前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60702发布日期:2019-03-30 09:38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治疗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的药袋及原料前处理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表现为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颈椎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主要有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牵引治疗、运动疗法、药物治疗、手法按摩推拿疗法、理疗、温热敷、手术治疗。其中,内疗可选择药物治疗,但对身体有一定副作用。而“牵引”在过去是治疗颈椎病的首选方法之一,但近年来发现,许多颈椎病患者在使用“牵引”之后,特别是那种长时间使用“牵引”的患者,颈椎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牵引不但不能促进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相反牵引拉直了颈椎,反而弱化颈椎生理曲度,故颈椎病应慎用牵引疗法。手法按摩推拿疗法是颈椎病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它的治疗作用是能缓解颈肩肌群的紧张及痉挛,恢复颈椎活动,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来缓解症状,脊髓型颈椎病一般禁止重力按摩和复位,否则极易加重症状,甚至可导致截瘫,即使早期症状不明显,一般也推荐手术治疗。严重有神经根或脊髓压迫者,必要时可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包括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包括绝对卧床休息、牵引治疗、理疗和推拿按摩、支持治疗、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髓核化学溶解法,物理疗法需要精准的疗法,药物疗法存在药物过敏或其他副作用。而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温和有效的可治疗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的药袋及原料前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治疗方法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和副作用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治疗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的药袋,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豆类1000-5000份、芡实500-1000份、远志30-60份、三七30-60份、藤婆茶30-60份、独活30-60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该药袋还包括陈皮30-60质量份、丹参30-60质量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该药袋还包括桂枝30-60质量份、桑寄生30-60质量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该药袋还包括川芎30-60质量份、白芷30-60质量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豆类3000-4000份、陈皮42-52份、远志45-53份、丹参40-50份、三七38-48份、桂枝45-55份、桑寄生40-55份、藤婆茶47-55份、川芎43-55份、白芷50-60份、独活45-55份、芡实780-950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豆类为豌豆、黄豆、黑豆、红豆、赤小豆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药袋进行原料前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除豆类和芡实以外的原料磨成粉料;(2)将粉料、芡实和豆类置于处理液中进行浸泡;(3)将浸泡后的粉料、芡实和豆类烘干即可。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将各种药物磨成粉料,便于释放作用,豆类和芡实的作用一是作为按摩颗粒,对头颈进行物理按摩;二是能吸收药物到豆类内部,再逐渐释放出药物进行持续作用。豆类能吸收药物,且颗粒大小适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原料磨成粉料后,过90-120目筛。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处理液为正骨水或酒精溶液。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浸泡时间为2-4小时,温度为5-40℃。

豆类和芡实,在人体睡着状态下保护颈椎、保护脑血管。人体不需要动,可以避免因为按摩按错地方导致的不良后果。整夜自动有效按摩,预防颈椎病保护脑血管,枕着枕头睡觉,豆类和芡实就可以有效的按摩到我们的颈部,并且豆类和芡实自己会堆成一个适合颈椎枕的一个高度,让颈椎放松下来,并且享受按摩治疗。豆类和芡实与人体骨骼硬度相似,不会伤害头颈部。豆类和芡实的韧性也与人体骨骼的软硬度相似,对颈椎的生理曲度有支撑作用,加上豆类和芡实的滚动,可对颈部小关节的紊乱和韧带、肌肉痉挛产生良好的按摩作用,有助缓解、防治颈源性头痛,还能对错位的脊柱或脊椎进行温和按摩复位。豆类造价低重复使用,按摩和促眠一气呵成。

远志,使用在药袋中,具有安神益智的功能,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

三七,具有活血化瘀功效,能促进血液细胞新陈代谢,平衡调节血液细胞。

藤婆茶,味甜,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祛风除湿,强筋骨等功效。

独活,具有祛风除湿止痛,止痒,解表,抗菌等功效。

陈皮,味香甜,具有抗炎,止咳等功效。

丹参,具有活血祛瘀,养血安神,凉血消肿的功效。

桂枝,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等功效。

桑寄生,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通经络,益血,安胎等功效。川芎,具有活血祛瘀,祛风止痛作用。

白芷,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选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等功效。

本发明的药袋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将其枕于颈部,可以完美地填充颈部与床铺之间的空隙,对颈椎起到良好的托垫作用,使之基本处于与床铺平行的状态。这样可以使颈椎、颈部的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非常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与预防,还能保护我们的脑部血管的通畅。然后利用各种药物的作用,逐渐释放出药效,对头颈、肩部和腰椎进行缓慢治疗。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使用本发明的药袋,具有舒缓肌肉和神经,活络筋骨,活血化瘀和补肾的作用。

(2)使用本发明的药袋,对于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疾病,能持续缓解症状,逐渐治疗病症,治疗安全温和,无副作用。

(3)经常使用本发明的药袋,具有强筋健骨的作用,对于颈椎和脊柱疾病还能起到预防作用。

(4)本发明的药袋采用常用的食材和中药成分,具有抗菌消炎作用,且能调理人体神经系统,具有安神助眠作用。

(5)本发明的药袋中的颗粒对颈椎和脊椎具有按摩作用,将错位的突出进行复位,由于颗粒不大,复位按摩温和舒适,适用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可治疗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的药袋,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豆类1000份、芡实600份、远志40份、三七50份、藤婆茶60份。豆类为豌豆、黄豆、黑豆、红豆、赤小豆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质量比随意分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药袋进行原料前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除豆类和芡实以外的原料磨成粉料,过90目筛;(2)将粉料、芡实和豆类置于10℃正骨水中进行浸泡3.5小时;(3)将浸泡后的粉料、芡实和豆类烘干即可。

实施例2

一种可治疗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的药袋,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豆类2000份、芡实1000份、远志50份、三七60份、藤婆茶30份、独活30份、桂枝50份、桑寄生30份。豆类为豌豆、黄豆、黑豆、红豆、赤小豆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质量比随意分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药袋进行原料前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除豆类和芡实以外的原料磨成粉料,过120目筛;(2)将粉料、芡实和豆类置于15℃酒精溶液中进行浸泡3小时;(3)将浸泡后的粉料、芡实和豆类烘干即可。

实施例3

一种可治疗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的药袋,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豆类2500份、芡实500份、远志30份、三七30份、藤婆茶40份、独活60份、川芎40份、白芷40份。豆类为豌豆、黄豆、黑豆、红豆、赤小豆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质量比随意分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药袋进行原料前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除豆类和芡实以外的原料磨成粉料,过120目筛;(2)将粉料、芡实和豆类置于20℃酒精溶液中进行浸泡3小时;(3)将浸泡后的粉料、芡实和豆类烘干即可。

实施例4

一种可治疗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的药袋,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豆类4000份、芡实800份、远志40份、三七40份、藤婆茶50份、独活60份、陈皮40份、丹参40份、桂枝40份、桑寄生30份、川芎60份、白芷50份。豆类为豌豆、黄豆、黑豆、红豆、赤小豆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质量比随意分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药袋进行原料前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除豆类和芡实以外的原料磨成粉料,过100目筛;(2)将粉料、芡实和豆类置于30℃酒精溶液中进行浸泡2.5小时;(3)将浸泡后的粉料、芡实和豆类烘干即可。

实施例5

一种可治疗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的药袋,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豆类3000份、芡实700份、远志40份、三七40份、藤婆茶40份、独活40份、陈皮30份、丹参60份、桂枝60份、桑寄生50份、川芎30份、白芷60份。豆类为豌豆、黄豆、黑豆、红豆、赤小豆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质量比随意分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药袋进行原料前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除豆类和芡实以外的原料磨成粉料,过110目筛;(2)将粉料、芡实和豆类置于5℃正骨水中进行浸泡4小时;(3)将浸泡后的粉料、芡实和豆类烘干即可。

实施例6

一种可治疗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的药袋,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豆类5000份、芡实900份、远志50份、三七60份、藤婆茶60份、独活60份、陈皮60份、丹参30份、桂枝30份、桑寄生60份、川芎40份、白芷30份。豆类为豌豆、黄豆、黑豆、红豆、赤小豆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质量比随意分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药袋进行原料前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除豆类和芡实以外的原料磨成粉料,过90目筛;(2)将粉料、芡实和豆类置于40℃正骨水中进行浸泡2小时;(3)将浸泡后的粉料、芡实和豆类烘干即可。

在使用本发明的药袋时,可以做成枕芯或枕头,每天使用即可,方便无不适感,且药袋采用的原料味道清香持久,促进人体进入深度睡眠,能很好地辅助睡眠。

临床治疗案例1:患者,男,29岁,做编程员3年,每天对着电脑,以前还行,现在只要坐的时间稍微长一点,就感觉肩膀很疼,后颈酸痛,晚上睡觉经常会双手都很麻木,每天早上醒来,两只手都是麻木的。虽然下班时间晚,但由于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睡眠质量不太好。在每天使用本发明的药袋做成的枕头2个月后,肩膀和后颈的疼痛感减轻很多,不再有发麻感觉。虽然睡觉时间一样长,但睡眠质量变好。

临床治疗案例2:患者:男,20岁,高三学生,头痛、头晕4个多月,颈部僵硬。在使用本发明的药袋做成的枕头一个半个月后,症状明显好转,头痛、头晕症状消失,颈部不适感减轻。

患者出现颈部僵硬伴头痛、头晕症状,是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本发明的药物能在患者睡觉中对患者进行持续缓和的供血刺激,促进血液循环,活络经骨,活血化瘀。

临床治疗案例3:患者:女,52岁,腰椎,五节突出,压迫大腿神经,走路疼痛不便,患者在使用本发明的药袋做成的枕头第十天后明显好转,疼痛感大大减轻,走路方便。三个月做x光检查,五节突出消失。

临床治疗案例4:患者,女,42岁,由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导致颈部僵硬,活动受限;平日自觉劲肩酸痛,有时可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常伴有头晕,天旋地转感,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以5-7日为1个疗程,患者使用本发明的药袋做成的枕头2个疗程后,患者的症状有所好转。

通过本发明的药袋进行治疗,能达到疏经活血,理筋止痛之目的,可舒筋活血、通经活络松解颈部肌肉痉挛,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通过刺激反馈到大脑皮层,对植物神经进行调节,改善椎动脉痉挛从而缓解颈椎,具有疗程短、疗效高、无创、安全、简便的特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